填補字理教學空白 《漢字解密》為方塊字尋根問祖

2020-12-08 中國文明網

《漢字解密》節目中專家正在講解。資料圖片

  《說文解字》影印版(部分) 資料圖片

  從職場到婚戀,從選秀到相親,從真人秀到脫口秀……打開電視,各式各樣的綜藝節目不一而足。如何提高電視節目品位,傳播有內涵的文化類節目,成為電視傳媒業亟待思考、解決的問題。

  2016年,全國唯一一檔文字類欄目《漢字解密》在湖北電視教育頻道開播。一天解一字,一字一故事,欄目用獨特的視角追溯漢字的歷史淵源,探尋漢字背後的故事,創造性傳承與發展了優秀傳統文化。

  破解漢字的造字秘密

  「我們太需要這樣的文化類節目了。」中學教師劉先生下班回家,打開電視,屏幕前學者對漢字的形象解讀瞬間吸引住他的眼球。

  「在漢語中有很多字都跟『牛』有關,比如物體的『物』,它是形聲字,表示萬物形符從牛,一件兩件的『件』也從牛,也就是說古人計件數是以『牛』來計的……」

  「《說文·羊部》裡面說:羊,祥也。所以『羊』也往往借做『祥』。比如『吉祥』古時候也寫作『吉羊』……」

  華中師範大學的古漢語研究專家王洪湧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揭秘龍、虎、牛等「十二生肖」漢字從甲骨文到簡化字的演變過程,內容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讓劉先生耳目一新。

  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形容《漢字解密》的講述嘉賓再合適不過。節目開播以來,來自北京大學、武漢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高校的漢語言專家先後破解各類漢字的造字秘密,通過形象的講述、生動活潑的語言,再現了漢字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的演變歷史和背後的文化、故事,給觀眾奉上了一場場高雅的文化盛宴。

  甲骨文專家、江漢大學客座教授李健認為,欄目深入解讀「漢字智慧」,原創動畫生動形象,詩詞書法賞心悅目,特點突出,是全國首創。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記錄著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書寫漢字、讀懂漢字是炎黃子孫代代相傳的本領。漢字又是學好語文的基礎,語文能力直接影響著人的表達。

  然而,大部分人學習漢字,只是把它當成一個符號認識,對於漢字的產生、造字理據、原始字形、文字本義、引申義的發展等都了解甚少。

  通過《追根「說」源》《東方魔塊》《點橫撇捺》《字字珠璣》四個板塊的創意組合,《漢字解密》剖析每一個漢字的演變歷史及故事典故。其中,《追根「說」源》板塊一天一字,邀請專家拆分古人造字的秘密,解讀先哲的智慧思維,是節目的一大看點。

  填補國內字理教學空白

  每一個漢字都帶著思想、載負情感、富有文化、凝聚美感,中國文字的演變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

  漢字是少年兒童接觸傳統文化最好的窗口,小學是孩子求知慾最強的時期,童年伴隨著方塊字一路成長,就會愛上優秀的傳統文化,並終身受用。

  學校在識字教育過程中,把漢字當成語言符號生硬灌輸給學生,學生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從內心真正親近母語。識字教育應遵循漢字自身的規律,同時結合兒童的認知和心理特點,用科學的方法激發他們的興趣。

  《漢字解密》用有趣的動畫演示把漢字結構分解開來,告訴孩子每個組成有什麼故事、意義,古人為什麼這樣造字,抽象的漢字一下變得形象、生動,超越了原先死記硬背的做法,這便是字理教學。

  「保字的甲骨文左邊是一個大人,右邊是一個小孩兒,兩邊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背著一個小孩兒,這就有保護的意思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盯著教學屏幕,學習漢字的文化奧秘。「『保』就是讓小朋友們不要受到傷害。」

  學校引進《漢字解密》後,孩子們學習漢字的熱情被點燃,產生了興趣,識字能力普遍得到提高,老師們也感嘆:「原來識字課還可以這樣上。」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周恩芝說:「《漢字解密》的出現,填補了國內字理教學的空白,改變了教師教學思維,帶動了學校教學方法創新。」

  掀起學習漢字文化熱潮

  漢字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文字體系和語言體系之一,塑造了華夏民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了符合自然規律的民族特性和民族風格。

  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漢字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展現出中華民族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國家情懷,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與追捧。

  美國留學生傅威廉是《漢字解密》的忠實粉絲。「《漢字解密》讓我受益匪淺,我經常通過網際網路把節目分享給朋友,讓他們能夠方便地看到節目,學習漢字。」

  據統計,21世紀初,世界範圍內學習漢語的人已超過4000萬,使用漢字的人已超過16億。

  新媒體的高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使用手機獲取信息成為年青一代的生活方式。為了讓青年群體更好地觀看節目,感受漢字的文化魅力,《漢字解密》順應「網際網路+」的傳播趨勢,適應受眾對信息獲取方式的改變,充分利用新技術、新載體多矩陣推送,努力做到電視端、PC端和移動端等渠道的傳播。

  現在,觀眾在移動視頻APP上就能回顧前一天的節目,為許多年輕的「漢字迷」提供了便捷。在武漢讀研的小宋沒有落下一期《漢字解密》。「前一天忘了看,第二天能在手機上回放,就像在『追劇』一樣。」

  通過熱門話題、短視頻、知識點、朋友圈分享等模式,《漢字解密》重構了節目的社交傳播新形態,其下載量、關注度、粉絲數、網絡熱度不斷攀升,煥發出高品質原創內容的生機與活力。數千年的文字與「網際網路+」激蕩碰撞,讓人們對文字重拾了熱愛。

  除了在湖北電視教育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外,《漢字解密》已經成功登陸長江雲APP、湖北網絡電視臺、樂視網、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和騰訊視頻,影響人群突破百萬。

  每天下班回家,鄭剛一家人都會準時收看《漢字解密》,一期期節目下來,鄭剛的孩子對漢字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文字典故能夠信手拈來。「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可以幫助和影響一代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鄭剛對節目讚不絕口。

  「恕字底下是心,上面是如,如就是兩邊對等。很多人對恕有誤解,認為是寬恕。實際上恕是指跟人交往要對等,將心比心……」鄭剛對「恕」有了新的認識,「做人開心最重要,要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分享快樂。」在孩子學習的同時,他同樣也在進步。

  在湖北,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收看《漢字解密》,漢字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記者 夏靜)

相關焦點

  • 字理識字,走進漢字的源頭
    字理識字,走進漢字的源頭字理就是漢字的構形理據,即漢字的構行之理,演變之理,漢字的字理中存在生動的生活形象,還有古代的文化知識。如果教師能根據字理去教學,讓學生理解字的構形、讀音、表意的道理,無疑就抓住了識字的重要規律。
  • 致力傳播字理識字法 八旬教授夫婦研發「速學漢字牌」
    他們兩人,不但是風華園住戶中的名人,每年多次為社區義務講授傳統文化、捐贈書籍,而且還是徐州語言文字研究界的名人,自上世紀90年代創新了通過漢字造字規律識字的「字理識字法」後,曾7次赴海外講學,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華語爺爺」「華語奶奶」。
  • 字理識字樂趣多 熱愛生活樂表達
    教學中,我們低年級語文老師依託漢語拼音,通過字理識字、寫字逐步培養學生獨立的識字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實現「我有話要說,很想告訴別人,很想記下來」的良好的習作狀態。字詞教學是根本    字理識記來幫忙低年級語文課以識字、寫字為主。《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
  • 漢字解密|鳥 : 猜猜看,「鳥」字比「烏」字多的那一點表示什麼?
    《漢字解密》暑假補習班開課啦!厭倦了枯燥的試題?打開電視,和字點兒一起來場漢字之旅吧。生物課,我們可以到叢林裡捕捉鳥獸蟲魚。烹飪課,系上圍裙玩轉油鹽醬醋。藝術課(鼔琴書畫),拿起畫筆、架上琴,躁動起來。數學課,雞兔同籠、老鼠打洞,一起來解古代的趣味數學題。
  • 尋根問祖,家譜中的一世祖追到哪裡最為合適?
    尋根問祖一直是我輩修譜人員的最大難題,不僅耗時耗力,而且結果還不能得到保證,讓很多想要修譜的老師雖然懷有修譜之心,但無奈之下只能放棄修譜。尋根問祖,第一就是要搜集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家族的遷徙史、家族的名人信息、家族的字輩排行,家族的郡望、家族的其他分支族人情況等等。這些資料,一般是從家族老一輩族人口中,家族墳塋,家族祠堂中的神位等來搜集。
  • 當代藝術用英文寫方塊字 題字文化進入西方(圖)
    有問題就有藝術  我們先來看這個方塊字,它看起來是中文但卻是英文。這一個字上面部分從左向右是「d、R、E」,中間是「A」,下面是「M」,拼出來就是Dream、「夢」,原來它是英文。只要按漢字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外到內的順序,就可以讀出一個英文詞來。這是一種表裡不一,戴著面具,經過偽裝的文字。
  • 花式「玩」漢字、潛心探字源,他說:每個漢字都蘊藏著中華文明的...
    客廳側牆上有一幅四個動物形狀的甲骨文版畫,問他是什麼字,他說「馬馬虎虎」。細看,果然「馬」像馬,「虎」像虎,且兩兩不同。馬馬虎虎,像是他對物質生活的閒散態度,又感覺他內心有馬、虎在奔騰跳躍。  2氤氳楚風漢韻,結下漢字緣說起與漢字的結緣,劉志賢從櫥房裡搬出一塊半平方米大的刻滿老宋體字的雕版,這是他7年前為自己的《釋紋解字》書稿作的序,細述了自少年以來鑽研古字的歷程。當時寫完之後,意猶未盡,他又花了三個月時間,按照古籍書版的式樣雕刻成版。
  • 聚焦教學|這些有關漢字教學的秘笈請收好!
    「除了漢字本身的難點,莫三比克的課堂還有很多特別之處:學生活潑好動,對概念講解興趣索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屬於表音文字,與表意的方塊字相去甚遠。這些教學難點最初著實讓我傷透了腦筋。」馮思雨說。
  • 70歲美國「漢字叔叔」潛心研究30年 打造漢字字源資料庫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漢字字源資料庫之一,漢字字源Chinese etymology」網站(https://hanziyuan.net/)收錄了近10萬個古代中文字形,6552個最常用現代漢字字源分析,31876個甲骨文,24223個金文,以及秦漢大篆書11109個、小篆體596個……而這個資料庫的創建者竟然是一位美國人——理察·西爾斯(上圖)。
  • 《說文解字》漢字教學形聲字「攻」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攻」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其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攻」字的左邊是一個「工」字,在這裡充當「攻」字的聲旁,提示「攻」這個文字的讀音與「工」字的文字讀音相同或者相近。「攻」字的右邊是一外「攴」字,現在稱之為「反文旁」。
  • 神話漢字:「七」字的起源及與「漆」、「柒」的前世今生
    「七」字形演變、字源演變如下: 「七」字的原始意義來自於「漆」字及漆的生產過程:這就是古代的一種「簡體」漢字寫法的來源。 關於用於數目的七字,後來被一個繁體的「柒」所替代。
  • 字理識字趣味多,課題研究帷幕開
    在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合肥市興華苑小學迎來了市級課題《小學低年級實施字理識字教學的實踐研究》啟動儀式。4月19日下午,兩位課題負責人——李立老師和張秀娟主任,攜該校課題組成員一起參加了啟動儀式。分管教學的王道傑副校長全程參與、悉心指導。
  • 中國人藉助DNA檢測尋根問祖
    中國日報網11月1日電 2013年,好萊塢著名女星安吉麗娜 朱莉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由於她遺傳了來自母親的BRCA1基因,因此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率較高,為防患上乳腺癌,朱莉決定切除乳腺。消息一出,預防性基因檢測一時家喻戶曉。《時代》周刊更將此現象命名為:安吉麗娜效應。
  • 語文學科專家黃亢美來津生動演繹字理識字課堂教學
    記者 高再波 攝    江津網10月14日訊(記者 高再波)語文教學的「根」是什麼?如何讓枯燥的識字教學生動有趣?今日,國家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語文學科專家、全國字理教學研究中心理事長黃亢美來到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採用析形索義、因義記形的教學新思路,生動演繹了一堂語文識字教學課。
  • 解密漢字裡的「雙胞胎」,為何表示肉的字,卻用「月」來做偏旁
    漢字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通過對書法的學習,發現了很多好玩的漢字,也有很多漢字長得跟「雙胞胎」似的。今天跟大家來聊聊兩個字:【月】和【肉】。它們哪裡像了呢?別著急,請往下看!但有細微不同:「月」字內部是平行的兩橫,「肉」字內部是「仌」形的兩道折筆。《文字形義學概論》一書中提到:「自篆而上,形義無不相合,自隸以下,形義大多相離」,可見識篆是我們認知漢字的一個樞紐,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書寫上的變化這兩個字隸化並最後楷化的時候,就分別寫成了「月」和。「肉」。
  • 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召開
    7月7日,以弘揚和傳播漢字文化為主旨的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市開幕,來自美、英、法、韓等10多個國家的120餘名專家學者聚集一堂,交流漢字研究成果,共商漢字教學問題。漢字作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獨特的影響力。
  • 漢字叔叔:嬉皮士、宇宙與中國字
    理察 · 西爾斯,花了近10年時間建立漢字字源網,因此在中國社交媒體走紅,人稱「漢字叔叔」。在意外成為「漢字叔叔」之前,理察 · 西爾斯曾是一心逃離閉塞的家鄉小城的叛逆少年,花30萬美元掃描古漢字字形的怪人,租住在10平方米簡陋房間裡的失業老人。他說自己是一個要用一生了解宇宙秘密的嬉皮士,漢字不過是他的眾多興趣之一。
  • 漢字也撞臉!30組相似的字,看你能分清多少?
    來源: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 據統計,中國漢字9000多個,常用字有7000個。字數之多,所以我們容易混淆。 衹(zhǐ),同「只」,「衣字旁」+「氏」。 袛(dī),短衣,「衣字旁」+「氐」。
  • 漢字筆順規則改變家長輔導孩子尷尬 「火」字先兩邊後中間
    圖為:這些漢字應該這樣寫  楚天都市報訊 見習記者陶嘉琦  「方」、「火」、「快」……這些常見漢字的筆順,你能寫對嗎?  隨後,在街道口地鐵站,記者用同樣的三個字隨機測試了10位30歲以上的市民,結果只有少數幾人能寫對其中一兩個字的筆順。當記者告訴他們,「火」字的筆順是「點、短撇、長撇、捺」、豎心旁的筆順是「點、點、豎」、「方」字的最後一筆是「撇」的時候,他們都表示很驚訝。  測試成績最好的劉女士告訴記者:「這幾個字我也是輔導孩子時跟她學的,現在我都不怎麼敢教孩子了,怕教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