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識字,走進漢字的源頭
字理就是漢字的構形理據,即漢字的構行之理,演變之理,漢字的字理中存在生動的生活形象,還有古代的文化知識。如果教師能根據字理去教學,讓學生理解字的構形、讀音、表意的道理,無疑就抓住了識字的重要規律。
形象展示法,著名漢字研究專家唐漢說:「幾乎每一個漢字,尤其是初始階段的漢字,都是一種實物的摹繪,一種生活場景的縮影。」許慎將象形字界定為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如象形字「串」教學時,教師可以展示串的食物形象。如:冰糖葫蘆,羊肉串,學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串字的構成。教師通過形象的展示畫面,在物象與字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將筆畫結構與生動鮮活的表象統一起來,當串字出現在學生眼前時,這個漢字就不再是一個抽象的符號,而成為一幅生動有趣的圖畫,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強度。
字形解析法。一是指事字。例如:漢字本為木之根,末為木之梢,由此體現上下之意,直觀表達了事物之間的關係。二是會意字。有的一目了然易解釋。如:日月為明,小土為塵,女子為好,田力為男。但有的也需要追根溯源,如武:止戈為武,只有你有強大的武力,才能讓別人停止討伐。三系統歸納法。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是構字能力極強的造字形式,約佔常用字的90%了解形聲字的結構特點,合理比較歸類,發散識字可大大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同聲旁的字如飽、泡、炮、抱、跑這類聲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形聲字,讓學生知道它們的讀音都與包相同或相近,而意思都與形旁有關,並給學生編上兒歌:有飯能吃飽,有水把茶泡,有足慢慢跑,有火放鞭炮,學生讀著朗朗上口的兒歌就能很快記住這些字形。二同形旁的字,在教學單人旁,一組字時教師可以用動畫演示:人來小亭邊,就變成了停;人來小山邊,就變成仙,人來火堆邊,就是夥;人到樹木邊,就是休,人靠門旁邊,就是們。學生自然的認識了同偏旁的字。三易混淆的字。辮、瓣、辨、辯,學生極易弄錯,怎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區分記憶呢?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根據漢字的形義特點編成順口溜對比記憶:辮子辮子,絲帶扎;花瓣豆瓣,中間瓜;一點一撇,分辨清;爭辯辯論,要說話。這樣的方法巧,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