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著名出版機構Elsevier宣布,創辦新期刊CEJ Advances,由我校環境學院副院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潘丙才教授出任該期刊首任主編。
從一個山清水秀的農戶家庭走出,誤打誤撞進入環境系,卻在31歲成為教授,38歲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潘丙才教授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在最初意外進入環境系時,由於對這一專業的誤解,他在大學第一年一直處在失落中。然而,逐漸意識到這一專業的光明前景和無窮潛力,尤其是在導師陳金龍教授、張全興院士的指導下,潘丙才老師完成了自己學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逐漸成為環境工程領域享譽世界的頂級學者。
如今,潘丙才教授已是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南京大學環境納米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有機毒物汙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有毒汙染物治理與資源化」教育部創新團隊共同帶頭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環境工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環境化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作為一個矢志於環保事業的開拓者,他絕不滿足於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停留在紙面上,更是始終致力於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他參與組建了江蘇南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南大環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成果轉化企業,是環保學術界和產業界遊刃有餘的優秀科學家。
在國內大學學科排名中,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三。環境學院下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三個系,擁有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學科、環境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建立了包括「汙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的20多個科研教學平臺。2000年以來,主持國家、省部級等課題千餘項,科研經費近10億元,為國家和地方重大環境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去年11月,環境學院主導研製的工業廢水分類國際標準正式發布,成為我國主導編制的首個工業水回用領域國際標準。學於斯,成於斯,奉獻於斯。潘老師和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的故事,已成為我國環境領域的一段佳話。
「南大是中國的頂尖學府之一,一直致力於培養領導社會發展、引領文明進步的高端人才。」潘丙才老師如是說,「大家來到這裡,不僅要創新科研、攻讀學位,更要放眼四海、胸懷天下,關心國家發展、民族進步,關注世界熱點、民生疾苦。這樣的胸懷,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更可以為實現我們的夢想與追求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
來源 | Elsevier、新華日報、環境學院、《環保產業》
整編 | 胡志韌
美編 | 張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