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萌娃知識量遠超同齡人,用百科知識餵大的娃,到底有多自信?

2020-12-05 暖小心麻麻

在幼兒園一周的生活。

爸爸媽媽一定都很好奇孩子們在幼兒園是什麼樣的吧,那一定要去看看這個紀錄片。

節目裡有個5歲的小男孩,名叫劉季桐,小名小橘子,我和暖心爸爸都被他圈了粉。

小橘子人不大,懂的特別多。當老師提問:「章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

其他孩子都一臉懵,只有小橘子侃侃而談:「它們都是軟體動物,但是我知道它們不是一種生物。它們的頭骨不一樣,章魚的頭骨是圓的,烏賊的頭骨是尖的。章魚的爪是8個,烏賊的是10個。烏賊會噴墨汁,八爪魚不會,但是有一種太平洋巨型章魚會。」

我很驚訝,這個孩子的知識面也太廣了吧。網友在彈幕上紛紛稱讚小橘子:

「這娃也太厲害了吧」;

「請收下我這個研究生的膝蓋」;

「這娃的知識面趕上三年級小學生了」

……

小橘子認真自信的樣子,真的很酷。

小橘子在後面的幾集裡表現得也特別好,他拿起一個恐龍玩具煞有介事地說:「這個我剛開始還以為是三角龍,仔細一看,原來是五角龍。」

拿起一個鯊魚的玩具:「這是一種海洋生物,它叫錘頭鯊也叫雙髻鯊,它的眼睛和其它鯊魚不一樣。」

幾輪問題下來,這個孩子已經輕鬆從小夥伴中脫穎而出,與別的孩子拉開了差距。

比爾蓋茨7歲就熟讀大英百科全書,賈伯斯要求子女讀科普書籍還要一起討論,這些有巨大成就的人似乎都十分注重孩子科普百科知識的積累。

但是這些科普百科知識好像並沒有英語、算數、識字有用,可它們為什麼那麼重要?

一、增強自信,幫助孩子社交: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小橘子,他在講到這些知識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崇拜得不得了,都想跟他一起玩,輕輕鬆鬆就贏得了朋友,也讓老師刮目相看。

對於一些社交能力相對偏弱的孩子,知識也能極大地豐富他的內心,讓他在人際交往中更加自信

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的求知慾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每個孩子生來就對世界萬物十分好奇,求知慾和探索欲存在於他們的天性中。可是如果不積極地探索,不去接觸那些紛繁有趣的知識,好奇心和求知慾最終會被消耗殆盡。

所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的科普百科知識,來有意激發、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是每個家長應該努力的

三、培養科學思維,增強記憶力,讓娃越來越聰明

越是掌握更多的知識,就越是擁有分辨真偽的思辨能力。同時,了解和記憶這些百科知識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創造力、記憶力也將隨之提高。這些都是孩子面向未來智能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可是科普百科知識往往並不如兒童故事那麼有趣,如果孩子只喜歡聽故事,不喜歡科普知識怎麼辦?

一、抓住敏感期

3~6歲的寶寶好像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遇到什麼都想問一問。你可別覺得煩哦,這正是孩子認知的儲備的關鍵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像一塊海綿,瘋狂地吸收他們能接觸到的所有信息。抓住這個關鍵期,孩子會很樂意接受這些科普知識的。

二、把科普知識包裝成孩子能理解的有趣故事

寶寶不喜歡科普知識,無非是覺得枯燥難懂,包裝成故事就不一樣啦。

比如把太陽、地球、月亮比作爸爸、媽媽和寶寶。媽媽繞著爸爸轉,來解釋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寶寶繞著媽媽轉,來解釋月球的運動。

這樣的互動下,孩子總是很開心,咯咯笑著就把知識全部記住了。

三、藉助有趣的繪本

繪本是孩子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上文中提到的「學霸」小橘子,就是被百科全書「餵」大的。從很小開始,爸爸就給他讀各種科學啟蒙繪本,來培養這方面的興趣。

給低幼孩子選科普繪本,最重要的指標,不能只看書裡的知識點有多少,而要看能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讀得懂、願意讀。

我接觸過不少少兒科普繪本,有的知識點多而零散,瑣瑣碎碎的,孩子不願意讀,也記不住多少;

有的看起來文字精練,圖片精美,但是孩子不容易理解,也就讀不下去。

今天推薦大家一套《手電筒看裡面科普透視繪本》,非常有名,爆賣300多萬冊,ins上全是它的好評。

很多明星的孩子也在讀,黃磊的妻子孫莉曬出女兒多妹最愛讀的繪本,其中就有這套手電筒系列。

這套書超級有趣,用手電筒在書頁背面一照,隱藏的畫面就全都顯現出來了,簡直是暗藏玄機。我女兒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驚喜地「哇」了一聲。

先給大家上幾幅動圖,看看是不是像拍X光一樣神奇:

《身體》:我們呼吸的空氣都去哪了?

《恐龍》:恐龍的脖子雙粗又長,為什麼還挺靈活的?

《動物偽裝術》:是誰想抓住那隻蒼蠅?

這套書是英國童書巨頭QUARTO集團出版,聯合教育專家、科學顧問、童書作家,聯手策劃的,專門針對3-6歲的科學啟蒙繪本,非常權威。

全套10冊,涵蓋10大趣味主題,超過300個學前基礎知識,很多知識點特別有趣,比如:

始祖鳥如果沒有羽毛,它是什麼樣的?

斑馬為什麼總是成群結隊奔跑?

加油站的汽油藏在哪裡?

長頸巨龍的脖子又粗又長,為什麼還挺靈活的?

沙漠裡非常炎熱,小動物是怎麼乘涼的?

……

這套書在美亞上賣得很貴,平均一本就是16美元(人民幣大概108元)

今天我為大家爭取到了優惠價,正版10本139元,單本才13.9,還不夠一頓早餐錢。對於這種大師級別的大開本繪本,這個價錢簡直超值。

爸爸媽媽快點擊下方連結,把這套神奇繪本帶回家吧,你家孩子一定會扔掉手機,沉迷於科學知識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嗯哼4歲就懂地球自轉的意義!用百科書餵大的孩子,長大後有多強
    貝貝媽媽最近重溫了《爸爸去哪兒》,裡面這麼多萌娃,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數「嗯哼」。上節目時才4歲的嗯哼,不但展現出了過人的情商,遠高於同齡人的知識儲備更是讓所有人都讚嘆不已,連帶著老爸老媽也紅了一波:在節目裡,爸爸杜江問嗯哼「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
  • 嗯哼4歲就懂地球自轉的意義!用百科書餵大的孩子真牛!
    我記得節目有一個環節是和爸爸一起去種花生,其他同齡孩子連花生根是哪個部位都搞不清楚,可是4歲的嗯哼會挖土、會固根、會澆水,樣樣不落,儼然一副「小生物家」的派頭。父子倆玩互問難題的遊戲時,杜江問嗯哼為什麼會有黑天和白天。
  • 4歲小孩就懂地球自轉的原理!「小話癆」嗯哼的知識儲備量有多大
    4歲小孩就懂地球自轉的原理!「小話癆」嗯哼的知識儲備量有多大最近 重溫了《爸爸去哪兒》,再一次被裡面的一個4歲的孩子所吸引住,上節目時才4歲的嗯哼,不但展現出了過人的情商,遠高於同齡人的知識儲備更是讓所有人都讚嘆不已,就連小編也很震驚,我是被這個具有見識和眼界並存的孩子吸引住了,就連帶著老爸老媽也紅了一波,為什麼這麼說呢?
  • 1歲萌娃語言能力超棒,「語言敏感期」抓住機會,每天這樣早教
    1歲萌娃語言能力等同於2歲娃,語言能力影響大腦發育?了解0~3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寶寶語言能力「快速」增強。很多父母說自己家孩子快2歲了還是只能說幾個字,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語言遲緩,父母著急不知如何下手?
  • 曹格曬12歲兒子近照,網友稱像千璽,成熟帥氣長得比同齡人高
    菁媽剛懷孕的時候碰到《爸爸去哪兒》開播,當時大街小巷都都聽到大家在討論這個男明星帶娃的綜藝節目。 《爸爸去哪兒》連續開播了五期,有28個萌寶參加了這個綜藝節目。
  • 哈佛女校長:多帶娃去這三個地方,孩子未來的眼界和格局大有不同
    大多數家長都對孩子抱有較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能有出息;而一個有見識、有眼界、有格局的人,跟同齡人相比更容易成功。哈佛女校長:多帶娃去這三個地方,孩子未來的眼界和格局大有不同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世界上教育的本質都是相通的,中國有句老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這不正跟哈佛女校長的教育理念是一樣的嗎?
  • 維基百科:分享知識的新方式
    繼BBS、即時通訊、交友軟體和以驚世駭俗的形式普及到中國民眾生活中的「博客」之後,一種新的網絡交流形式――WIKI在不久前不動聲色地來到中國―――   如果有人告訴你,網上有一個地方,由全世界無數學者、玩家、學生等有知識的人分文不取地共同編寫一部百科全書,請不要驚訝。
  • 嗯哼4歲就懂地球自轉,堪稱行走的小百科
    四歲時,你知道地球的自轉是什麼嗎?不,錦春四歲的時候只知道玩泥巴。然而,霍思燕的兒子嗯哼,在4歲的時候已經明白地球自轉是什麼意思了,而且講得頭頭是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讓我們看到了嗯哼不僅情商比同齡人高,所了解的科普知識也是非常豐富。
  • 5歲的娃發熱抽搐不止,媽媽靈機一動,卻把娃給害慘了
    來源: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娃燙傷了塗牙膏」、「被門夾傷手指,往傷口撒胡椒麵止血」、……看到娃有個「小意外」,很多家長一下子陣腳就亂了。第一反應不是找醫生,而是把自己聽說的各種「急救知識」派上用場,也不管到底靠譜不靠譜。
  • 因為娃一句話,這對夫妻用185天帶娃環球去北極,你有這個膽量嗎
    這是5歲的辛巴所經歷過的!辛巴兩歲半時,指著繪本上的北極熊對爸爸說:「我要去看北極熊。」於是辛巴的父母義無反顧地帶著兒子騎著一輛三侉子出發了!他們用185天,途經12個國家去北極看北極熊。辛巴5歲的時候,又用146天,縱穿南美洲,去南極看企鵝。曾有人質疑,這麼小的孩子不上幼兒園,會不會不適應校園的生活,上學跟不上呢?
  • 從高校百科看百度百科知識體系的成長
    近日,筆者在幫助一個孩子填報志願時,習慣性地上網搜了一下「浙江大學」,發現百度百科詞條和以前相比又有了新變化,詞條不僅有學校概況和2015最新的招生計劃、歷年分數線、招生簡章等,還能根據生源地和成績測試錄取到學校的概率,幫助考生進行錄取分數預測。筆者搜索了幾個高校後發現,只要是教育部認可學歷的本科或專科高校,在詞條頁的頂部都有一個高校百科引導入口。
  • 百科知識大全(百科知識問答題庫)
    「百科知識大全」匯集手冊,了解這些對開拓同學們視野有很大幫助,希望您能夠喜歡。   ·您可以點擊「下載列印」獲得《百科知識大全》word版本 計時器   海貝屬於: 軟體動物   有"植物熊貓"之稱的是:銀彬   那種鳥類是不築巢、不育雛的?杜鵑   愛因斯坦著稱於世的理論是:相對論   中國第一枚原子彈是在什麼時候試爆成功的?1964年10月16日   菟絲子有根嗎?
  • 《奇幻科學城》走進天文館 萌娃製作望遠鏡
    今晚(3月10日)21:20,準時播出的節目中,將由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擔任「神奇大教授」,帶領「超級孩子王」寇乃馨及萌娃們分享「旅行者一號」以及「朱-巴拉姆彗星」的故事,一起尋找地外生命。人類利用望遠鏡把目光投向廣袤宇宙時,地球自身相較太陽而言到底有多渺小?對此,朱進介紹稱,如果把太陽比作一個籃球,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就只有一粒米粒大小,約為太陽體積的130萬分之一。為了更加直觀了解地球與其他七大行星是如何構架太陽系的,寇乃馨與萌娃、博士團一起現場完成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順序排列。
  • 從承載到開放,百度百科打造知識生態圈
    作為當前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坐擁超過1300萬個詞條、每天4億以上用戶檢索,百度百科早已承載了中國人最廣泛知識需求,現在為何再次強調開放?先從「知識在哪裡」這個問題說起「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 人類幼崽能有多可愛?6歲萌娃划拳式寫作業走紅,筆插帽萌翻全場
    萌娃划拳式算數學題走紅,將筆插在帽子裡,網友:是在接收信號?近日,湖南一位媽媽在網上上傳了一個視頻:視頻中萌娃在車上寫作業,將筆插在帽子裡,「划拳式」算數學題,一臉認真的樣子萌翻眾人,看到萌娃寫完就把比插入帽子的行為,網友紛紛表示:這筆是接收信號的麼?萌娃的媽媽表示:女兒今年6歲了,目前在讀學前班,平時都是自己自覺寫作業的,從來不用爸爸媽媽催著寫作業。
  • 《奇幻科學城》走進天文館萌娃巧思製作望遠鏡
    人類利用望遠鏡把目光投向廣袤宇宙時,地球自身相較太陽而言到底有多渺小?對此,朱進介紹稱,如果把太陽比作一個籃球,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就只有一粒米粒大小,約為太陽體積的130萬分之一。為了更加直觀了解地球與其他七大行星是如何構架太陽系的,寇乃馨與萌娃、博士團一起現場完成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順序排列。
  • 來秒懂百科,知識視頻大咖都在這裡等你!
    來秒懂百科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吧!秒懂百科是百度百科推出的知識短視頻平臺,旨在用視頻讓知識更簡單。上傳至秒懂的視頻長期展現在百度百科詞條頭部,坐擁千萬流量。截止目前,秒懂百科每天響應9000w+次用戶需求,合作超千名頭部知識視頻創作者。無數的創作者們,在這裡用視頻分享自己的知識見解,用知識服務億萬網友。
  • 3歲萌娃巧解雞兔同籠:邏輯思維能力從小拉開差距,越練越聰明
    視頻中,一位3歲7個月的萌娃,用稚嫩的聲音邊講解、邊用畫畫的方式解答了小學四年級的經典奧數題「雞兔同籠」。 5、畫完以後發現有4個圈畫了4條腿,那麼這四個圈代表的就是兔子,兔子一共有4隻;剩下兩個圈有兩條腿,那麼這兩個圈就是雞,雞一共有2隻。 有理有據,毫無破綻,看完視頻以後,其清晰流暢的解題思路,讓網友們都驚呆了: 「天吶,我長這麼大沒明白的題目,居然被一個萌娃教會了。」
  • 1歲娃體重和五歲表哥差不多,只因外婆這樣養,危害不是鬧著玩的
    1歲娃體重和五歲表哥差不多這樣一段視頻,爆紅網絡。描述的是,一位臺灣媽媽回到婆家,驚見自己1歲的侄子,體重竟然超過了自己5歲的兒子!侄子一直由婆婆帶著。其實初見這個侄子,他也沒多重,就是婆婆帶了一段時間後,居然胖成這副樣子!這位媽媽看到侄子後不禁大笑。
  • 4歲神童認識5千字,會乘除法,網友看後卻擔心:第二個傷仲永?
    但是世界上偶爾也有一些孩子,相較於同齡人,他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吸收更多的知識,這一類孩子,被人們稱之為神童。遼寧就有一個孩子,已經4歲半了,別看他還是個小奶娃,但是他已經掌握了五千個漢字,且學會加減乘除。而且孩子的水平,已經遠遠超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進行數字運算的時候,孩子十分迅速的就可以得出答案,而且準確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