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
中班科學教案:沙的特點
設計思路:
沙子具有細小、鬆軟、加水後可以任意造型等特點,容易誘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欲。但平時,幼兒園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經常是幹的或是溼的,而且,玩沙活動大多安排在戶外活動時間,因此幼兒在玩沙的時候經常是在重複著鏟沙、倒沙和堆沙動作,玩得不豐富,沒有創造性。其根本原因在於幼兒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幹沙和溼沙的區別,所以,玩沙活動停留在淺表的動作上,玩法上沒有創造性。
目標:
1、通過幼兒吹、分離、挖、塑造、經驗回憶等活動,感知和探索沙輕、細小、不溶於水及加水後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想像力和創造欲。
3、引起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注,培養幼兒愛護周圍自然物的情感。
4、學習能兩人和四人合作玩。
重點: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加水後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過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幹沙的特性:
1、用小筐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並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乾沙,體驗幹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於水的特點。
4、尋找寶藏—一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遊戲。體驗幹沙鬆軟的特點。
二、體驗幹沙與溼沙的區別:
1、愛喝水的沙—一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幹沙與溼沙捏合上的區別,即幹沙輕,不易捏合;溼沙重,易捏合。
2小組造型活動,體驗溼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談話、討論,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關於沙的用途:沙紙、沙畫、沙球、沙包、沙漏等。
2、害處:沙塵暴、河流泥沙、沙漠等對環境的危害。
延伸:
一、沙能不能種路物:
提供兩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給於一定的陽光;澆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組做好紀錄。
二、製作「七色彩泥」。
在細紗中加入水和顏料,混合攪拌,把沙染成多種顏色的沙,然後將彩沙晾乾,分層裝入或分色裝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內。
三、製作「沙雕」。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