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子的啟發

2021-02-20 香膏飄逸

主耶穌借著一粒麥子來說明生命的問題。只有死去舊有的生命才能保守新的生命直到永生。

這個季節正值小麥播種的季節,借著主耶穌的這句話聯想到小麥的播種及發芽成長過程,正是一個死去舊有生命,滿有新生命的過程。

首先,一粒麥子需要落在地裡,落在地裡是一個降卑的表現,沒有自己的舉動。人再也看不到它,而它飽滿的籽粒也再無法顯與人前。在地下沒有燦爛的陽光,只有潮溼與黑暗。然而 這一切看似不好的因素,卻是一粒麥子發芽的必備條件。當我們播種小麥後,還要檢查,看哪一粒籽粒沒有被黃土掩蓋,因為在地皮以上的籽粒無法開始新的生命。

同樣一個人的舊生命也需要經歷埋葬的過程,不管這舊生命有多麼的榮耀,不經歷死的過程,就無法開始新的生命。我們需要死去舊的做事原則,和舊的習慣,以及舊的思想。

麥子的發芽階段是一個破碎的過程。小麥在地下經歷四五天的時間,就會看見麥芽長出地面。在這幾天的時間裡,麥子需要經歷膨脹與破碎。因為地下的潮溼,小麥開始膨脹,膨脹的過程是麥芽出現的必須。麥芽與根部同時長出,根系往下長,麥芽往上長。這是創造主的奇妙,這也是生命的規律。

我們的生命也需要經歷破碎,破碎的過程是痛苦的,破碎過的生命卻是完美健康的。雅各經歷了破碎成了以色列,詭詐的雅各經歷破碎而變得成熟尊貴。

還有麥苗生長的前期,需要的養料是源於麥子。麥子在地下被麥苗耗盡,經歷腐爛,以致變為無有。它死了,新的生命,卻一天天的長大,它沒有了,豐收的日子卻一天天的臨近。

多少聖徒的殉道奠定了教會成長的根基,哪裡有殉道的血,哪裡就有教會的復興。

在麥苗長出子粒之前,要經歷漫長的歲月。秋季播種,夏至前的芒種成熟。它經歷了秋季的悽涼,經歷了冬季的寒冷,經歷了春季的溫和,也經歷了夏至前的炎熱。這是一個怎樣的經歷?只有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才能結出許多子粒來。

生命的豐盛沒有捷徑,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小麥的生長成熟過程,也如同我們的人生一樣,有各種環境臨到,環境塑造了一個成熟的生命。小麥啟發了我們來思想生命的問題,一個生命的成熟,前提是死去舊人,經歷破碎與熬煉,最終能經歷寒冷與炎熱的,必定會成熟。結出美好的籽粒,滿有聖靈的果子!成為眾人的祝福!


作者來自河南滑縣,現在一間農村教會專職服事,做講道事工。

相關焦點

  • 奧加族傳道感人影片,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
    編輯:麥子 | 排版:麥子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
  • 174-天國的比喻5—麥子和稗子
    174-天國的比喻5—麥子和稗子(JP文字組-任偉整理)弟兄姊妹,主內平安!我們今天繼續分享天國的比喻5—麥子和稗子馬太福音第十三章24-30節: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
  • 一粒種子的成長曆程寓意事物發展
    一粒種子的成長包含了選種、播種、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而成就一件事物亦包含了選擇、想定、確定、生成、結果的發展歷程,種子生長與事物生成貌似相互吻合,所以一粒種子的成長寓意事物發展有其合理性,希望大家一起尋找事物的關聯性,從而開拓自己的思維,拓展自己的思路,願大家從事物發展的關聯性之中得到啟發
  • 麥子店的北京「生活地理」(解碼文學空間)
    選擇麥子店這個地方寫篇小說,大概也是從這一點出發的。麥子店在北京不算多麼特殊,坐落在東三環附近,人口比較密集,原先儘是老工廠宿舍,後來也見縫插針建了一些豪華或時尚的場所。這種地方當然也是本地人和外地人混居。因為交通方便,又有不少用於出租的舊房子,因而就成了相當一部分「北漂」最初的落腳地。
  • 外星人頻繁光顧麥田,用麥子畫圈傳遞信息,內容卻讓人看不懂
    形成麥田圈的麥子的莖節處發生了異常的拉伸,幾乎在所有的麥田圈中都發生了這一現象。而且莖節處不只發生了拉伸,還發生了彎曲,彎曲角度甚至到達了九十度,這種現象完全不是植物的向光性可以導致的結果。更加奇怪的是,在莖節被拉長並彎曲九十度後,麥子不僅沒有死亡,而且還在向著水平方向繼續生長,所有的植物學家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 羊啃麥苗一定使麥子減產嗎?好像弄錯了,其實也有增產的時候
    我們通常會認為羊啃麥苗會對麥苗生長不好,會影響產量,這是一個誤區,其實有的時候我們的麥田被羊啃過之後,不僅不會是麥子減產而且會增產的。冬天澆過封凍水以後,麥苗葉子還很綠,還沒有乾枯,這時麥根很容易拔出來,一定會影響第二年麥子的產量的,是肯定不好的。
  • 甘肅現野生大熊貓罕見入村 吃野草莓嘗新麥子
    新華網蘭州5月29日電(記者屠國璽) 5月28日上午10時許,一隻野生大熊貓走到隴南武都坪牙鄉俄兒村附近的麥地裡,中間還吃了當地的野草莓、品嘗了今年的新麥子,直到當天下午5時才走入山林。據了解,野生大熊貓走入人居村落周邊的情況實屬罕見。
  • 2021年是寡年,俗話說「寡年遇金牛,麥子多生蟲」,啥意思?
    什麼是「寡年」?  寡年遇金牛,麥子多生蟲  這句話的意思是牛年沒有立春,麥子就會生蟲。  當然這也是因為莊稼收成好的原因。  所以「寡年遇金牛,麥子多生蟲」,意思就是寡年遇上牛年,地裡的莊稼就會有好的收成,糧食多的吃不完,小麥都生蟲子了還沒有吃完。
  • 農村俗語:「二月裡打雷,麥子積成堆」,老人的話,靠譜嗎?
    第二句:二月裡打雷,麥子積成堆這話又是啥意思呢?說的是,如果二月出現打雷天氣,那麼這一年的收成一般差不了,尤其種麥子,會豐產,麥子簡直能堆成小山坡那麼豐產!隨後,老廖又不知從哪裡學來了句網絡流行語:「你們品,你們細品,這兩句俗語可不簡單啊!」
  • 農村每年傳出有「布穀」叫聲的是什麼,為何收完麥子就沒有?
    作者:文/虞子期 在每年春天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一些關於「布穀」的聲音,並且這種叫聲的頻率非常高,確實這是來自一種特殊的鳥類——布穀鳥,當然它的名字也是因為它的聲音而得名,但是每年收完麥子之後,我們就知道,這種「咕咕」的聲音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奇怪,這種「咕咕」叫聲的鳥類是專門存在提醒農民收麥的作用嗎
  • 2021年是寡婦年,俗話說:寡年遇金牛,麥子多生蟲,是什麼意思?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寡年遇金牛,麥子多生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寡年」?古人把農曆紀年中,沒有立春的年份稱為「黑年」,也叫做「寡婦年」和「母子年」。其實大家都知道,沒有立春只是兩種紀年法的差別導致的,農曆每個月的天數不固定,而陽曆是固定的,再加上農曆一年的天數比陽曆少11天,為了彌補這11天,就只能用閏月來補了。
  • 農村每年田間傳出有布穀叫聲的是什麼,為何收完麥子就沒有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每年春天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一些關於「布穀」的聲音,並且這種叫聲的頻率非常高,確實這是來自一種特殊的鳥類——布穀鳥,當然它的名字也是因為它的聲音而得名,但是每年收完麥子之後
  • 無奇不有的農業電競:耕地、鏟草與收麥子
    選手們正在進行賽前準備這是一場「割麥子」競賽,選手們需要先在田地中收割到小麥,再把小麥綑紮成堆,準確地送入倉庫傳送帶,才能獲取分數,比賽是3v3對抗,限時15分鐘。6名選手分為2組,哪組取得的分數更高,哪組便能獲得勝利。相比此前的單人賽,「模擬農場」團隊戰擁有更多策略要素。
  • 夏至若東風,麥子漂水中。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一說
    夏至若東風 ,麥子漂水中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陽北行的極致,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也是白晝時間超過黑夜時間最多的一天。打了麥子,磨了面,要擀麵條下涼麵,涼麵的笫一碗要拿到祖墳上,讓祖先先嘗第一碗涼麵。俗稱:"潑面"。
  • 四月十二溼了老鴰毛,麥子水裡撈!這句農俗與農作物收成有何關係
    四月十二溼了老鴰毛,麥子水裡撈四月十二還在下雨,麥子的根部獲得大量水分,甚至被泡在水裡。雨量要是充足,那麼麥子可能就會一直長高長青,但卻不接穗,麥穗也不易成熟,自然減產。而如果雨水多到泡在小麥根部,那就可能會將小麥泡壞,麥子水裡撈,大抵上是不得收成的,更別提豐收了。
  • 大風颳離麥秸垛,拾的麥子蒸饃饃
    風吹草帽扣鵪鶉,大風颳離麥秸垛,拾的麥子蒸饃饃。開船不等人昂,走你」這段開場話,共分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後人又加的,應該是從90年代開始的,因為裡面涉及到了「摩託」等物品,這也算是創新吧。通過多少,物品價值的高低層層遞進,來吸引人們參與。農村賭博現象·請勿賭博後半部分是在舊社會就流行的開場語。
  • 人生就像一粒塵埃,時而飛揚,時而沉落!
    在宇宙中,地球被置於一個極其尷尬的地位——不如一粒塵埃,人類的不可一世也瞬間變得不堪一擊。人生就如一粒塵埃,不要怕自己不完美。人無完人。學會一步一個腳印地過生活。如果你直奔目標而去,那麼人生的目標就是死亡,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生活的平衡點是流動的平衡點,平衡點的位置是自己決定的,平衡點停留在幸福快樂,還是悲傷痛苦,全在你。
  • 每年收完麥子之後,布穀鳥就不在了,它們飛去了哪裡?
    布穀鳥是一種夏候鳥,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會從南方飛回來,在我們這邊一般是處於小麥的灌漿期間,也就是小麥快成熟的時候就多了起來,因為這種鳥總是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過去農戶們會認為這是提醒農戶馬上就要開始收割麥子了,要開始做好準備工作了,比如把收割工具磨得鋥亮,把裝小麥的袋子準備好,壓賣的場地整理平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