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收完麥子之後,布穀鳥就不在了,它們飛去了哪裡?

2021-01-09 老梗聊生活

布穀鳥是一種夏候鳥,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會從南方飛回來,在我們這邊一般是處於小麥的灌漿期間,也就是小麥快成熟的時候就多了起來,因為這種鳥總是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過去農戶們會認為這是提醒農戶馬上就要開始收割麥子了,要開始做好準備工作了,比如把收割工具磨得鋥亮,把裝小麥的袋子準備好,壓賣的場地整理平整等。

第一,布穀鳥飛回來以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尋找配偶,所以,雄性的布穀鳥會不停的鳴叫,也就是發出布穀布穀的聲音,稍作休息後又繼續開始鳴叫,知道尋找到自己的配偶為止。

第二,雖然布穀鳥是一種益鳥,但是布穀鳥的名聲和不是太好,因為布穀鳥不會築巢,不會孵蛋,當布穀鳥交配以後,它們會把自己的鳥蛋寄生在其他鳥類的窩裡面,然後讓其它的鳥類幫助自己孵化,當小布穀鳥破殼出來以後,為了能夠獲得足夠的食物,一般老布穀鳥會把其它的鳥蛋啄破,讓自己的小布穀鳥補充營養,這對其他鳥類顯然是有些太殘忍,太不公平了,所以說,布穀鳥的名聲一直不太好。

第三,當布穀鳥尋找到配偶,並且度過了繁殖季節以後,它們就會尋找一些偏僻的地方休息,調整,會特別的低調行事,一般很難在聽到它們的叫聲,布穀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等到秋天的時候,為南遷做準備,畢竟要飛行的距離很長,需要足夠的體能來支持,所以這也就是咱們過了麥季以後基本上見不到布穀鳥的原因了。

布穀鳥作為一種遷徙鳥類,它們的飛行距離最遠高達12000公裡,最遠每年從非洲大陸東部地區開始向北遷徙,收過小麥後雖然見不到布穀鳥,其實這時候它還沒有飛走,要等到下半年秋季時,等他們返程南遷後,我們就再也看不到了。

相關焦點

  • 農村每年傳出有「布穀」叫聲的是什麼,為何收完麥子就沒有?
    作者:文/虞子期 在每年春天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一些關於「布穀」的聲音,並且這種叫聲的頻率非常高,確實這是來自一種特殊的鳥類——布穀鳥,當然它的名字也是因為它的聲音而得名,但是每年收完麥子之後,我們就知道,這種「咕咕」的聲音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奇怪,這種「咕咕」叫聲的鳥類是專門存在提醒農民收麥的作用嗎
  • 農村每年田間傳出有布穀叫聲的是什麼,為何收完麥子就沒有了?
    ,但是每年收完麥子之後,我們就知道,這種「咕咕」的聲音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奇怪,這種「咕咕」叫聲的鳥類是專門存在提醒農民收麥的作用嗎?確實在生活之中也有這樣的習俗,按照布穀鳥的叫聲來判斷自己收麥子的時段,同時還可以知道季節的變化,這種方法雖然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也是非常接近的,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種鳥,農村非常常見這種生物。布穀鳥是一種什麼動物?
  • 不知道為什麼,一聽見布穀鳥的叫聲我就無法平靜
    布穀鳥,麥收天不知道為什麼,一聽見布穀鳥的叫聲我就無法平靜,內心總是不自覺地泛起層層的漣漪。 又想起了孩提時光。又到了麥收時節。麥子的香味夾雜著泥土的地氣,忽一陣地迎面撲來。說實話兒時並不喜歡那個味道,感覺糟雜了些,不過現在想來,簡直要醉了。那時候還有牛車驢車,拉著滿滿的剛從地裡割下來的麥子,要到場裡去壓場。
  • 為什麼布穀鳥唱「割麥種穀」就要收麥了?
    每年初夏季節,當唱著「割麥種穀」的布穀鳥在天空飛過時,心裡便想起「又該收麥子了」!圖:大杜鵑(布穀鳥)杜鵑分為大杜鵑、三聲杜鵑、四聲杜鵑,大杜鵑叫聲似「布穀、布穀」,因此又被稱為布穀鳥,四聲杜鵑其聲為「割麥插谷」,鳴叫是雄性杜鵑發出的求偶信息。
  • 為什麼說布穀鳥是一種很「殘忍」的鳥?
    布穀鳥其實是杜鵑科鳥類的一種,生物學上被稱為「大杜鵑」。由於在夏季6月份麥子成熟快要收割時,這種鳥就會發出有規律性的「布穀-布穀」嘹亮的叫聲,因而得名「布穀鳥」。    布穀鳥的體型,在所有鳥類中差不多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成年之後身長在30釐米左右,它們擁有比較發達的翅膀,雙翅的長度在20釐米上下,與我們常見的鴿子體型差不多。
  • 雷小紅:神奇的布穀鳥
    年前年後立春,它們也必叫幾聲,叫的響亮但不急促,好似向人們報告著春天。 過了驚蟄,布穀的鳴叫就勤快了許多。一大早,每天都可聽見它們嘹亮的鳴叫,時近時遠,時而緩慢,時而著急。
  • 胡群敏:布穀鳥與算黃算割
    春末夏初與同事去包聯村扶貧下鄉,偶爾聽到「布穀布穀」的叫聲。同事問是啥鳥這樣叫,我說是布穀鳥叫。他又問:「不是杜鵑嗎?」「平時聽到的不是算黃算割嗎?」我說:「是,又不是。」我生長在農村,對布穀鳥和算黃算割還是比較了解的。
  • 布穀鳥的叫聲||周國利
    偶爾在路邊可以聽到遠遠傳來幾聲布穀鳥的鳴叫,非常悠長、清亮、悅耳。這吉祥的候鳥的叫聲,就像一把鑰匙,一下把我心裡兒時的北方麥收時節田野風光的門打開來,蕩漾在眼前。五月底,北方的天氣開始乾燥炎熱,進入了麥子成熟收割期。「麥黃一晌」,麥穗已經沉甸甸的麥田,一陣熱風吹過就連片整塊的快速泛黃。
  • 布穀鳥真的很殘忍嗎?有何依據?
    由於布穀鳥停留的地方大都是高大的喬木,所以,大多時候我們對它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鳥的」。  許多小夥伴可能會有疑問:布穀鳥的4個亞種均在我國有分布,為什麼我們只在每年的4-6月才能聽到布穀鳥叫?  細心的小夥伴一定發現了,布穀鳥的叫聲一年之中僅有兩三個月能夠聽到,而且這個時間大都集中在麥收以前,從麥收之後,布穀鳥的叫聲就非常的少聽到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布穀鳥從不築巢,繁殖後代的方式是「借巢生蛋」,管生不管養?
    每年的四月下旬,布穀鳥的宿主(被借窩生蛋的受害者)蘆葦鶯,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旅途後,從遙遠的非洲遷徙回到了這裡,而蘆葦鶯只是布穀鳥在歐洲選中的二十種宿主之一。在英國,布穀鳥還有其它四種鍾意的宿主,它們分別是草地鷚、更知鳥、林巖鶇和鶺鴒。 一些雄性布穀鳥,只對一種鳥類情有獨鍾,這就是蘆葦鶯。布穀鳥和蘆葦鶯一樣,都是從非洲遷徙回來的鳥類。
  • 【童年記憶】《布穀鳥叫聲》
    記憶中,每年布穀鳥的第一聲啼鳴,不管多麼遙遠多麼飄渺多麼若有若無,我的耳朵總能第一時間捕捉到。心花兒便開了,身體像長了翅膀飛起來了,一切都變得那麼美好。此時的心,總是抑制不住,隨著那天籟般的叫聲飄向遙遠的家鄉,那個生我養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家鄉,多麼親切的字眼!今生不論身處何方,它總是逃不出我那殷殷的思念,牽動著我期盼的目光,直到生命的盡頭。       每年初夏,草木葳蕤,布穀初啼,正是春播正當時啊!
  • 布穀鳥的9枚蛋
    再順著妻子的目光看去,牛棚上,一隻鳥在著急地叫著,從牛棚頂飛上飛下,翅膀有黑白斑紋,他認得這鳥,是布穀鳥。  原來,布穀鳥在自家的饢坑裡做了巢,還下了蛋,準備孵化出它們的寶寶。  那9枚蛋靜靜地等待著接下來發生的事。  「怎麼辦?」坎加古麗沒了主意。   「好辦!」達吾提江說,「我們把鳥蛋小心地拿出來,接著打饢,打完後,再把鳥蛋放回原處。」
  • 【布穀鳥的叫聲】
    〖20120518〗明明白白,聽見了布穀鳥的叫聲,那般奇妙,震耳動容;令我心曠神怡,催我寧靜致遠。
  • 五穀、布穀鳥和清明節
    要是換個人,很可能會這樣回答:「我自己都沒有東西吃,到哪裡去給你弄吃的東西呢?你已經是黃土埋到頸的人了,早死早享福啊。」清明卻想:見死不救,豈不是白披了一張人皮,再說哪個人又會不老呢?當時清明便和顏悅色的對老婆婆說道:「您老等著吧。」清明四處尋找了一番,不但找不到吃的東西,而且被亂墳溝的石頭絆了一跤,把大腿也跌青了。
  • 農村常見的布穀鳥的叫聲到底是什麼意思?
    春末夏初,在南方農村就能聽到布穀鳥的叫聲。四聲杜鵑「咕咕咕咕,咕咕咕咕」,本是杜鵑求偶的叫聲,在各地解讀不一樣。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解讀為「割麥插禾」,「咕咕咕咕」的叫聲和當地「割麥插禾」的方言的音相似,你們把它的叫聲解讀成什麼呢?
  • 布穀鳥——2020,我們必將從荊棘中飛起!威麒拉杆箱裡的書蟲
    布穀鳥——2020,我們必將從荊棘中飛起! 《布穀鳥》作者題記:寒冬臘月,肺疫來襲。但相信只要萬眾合力,共度時艱,寒冬總會過去。 冬天越冷,春天就越美麗。做一首小詩,致敬在各條戰線上犧牲奉獻努力的人們,祝各位老師各位親朋好友新年闔家歡樂。
  • 燕子南飛的時候都飛到哪裡去了?
    我們知道,在每年三月到五月,春暖花開的季節裡,南飛的燕子就會陸陸續續的回來,築巢開始了新一年的繁殖,但是到了秋季的時候,它們又會成群結隊的南飛,這個時候的燕子都飛到哪裡去了呢?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感到好奇。
  • 湖南崀山飛來一對布穀鳥,借黃鶯巢生蛋不成,又騙伯勞替它養幼崽
    春末夏初,布穀鳥迎來了一年中談情說愛的繁殖季。地處湖南邵陽崀山腳下的村民,早晨起床常常聽到「布穀、布穀」的怪鳥叫聲,聲音清脆悠揚,悅耳動聽,但當地少有人見過它們的真實面目。其實這種怪鳥叫布穀鳥,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布穀鳥是蜀國國王望帝杜宇死後化身而成的,它之所以日夜啼鳴,據說是在給老百姓催春祈福。
  • 「職業騙子」布穀鳥,是如何做到「下自己的蛋,讓別人來養」的?
    男:「因為……因為你那放屁聲太響了,我沒聽清布穀鳥的叫聲……」……這個笑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試圖掩蓋或者欺騙別人,認為別人傻的人,自己才真傻!不過故事裡面的布穀鳥在鳥類中比較獨特,它們個個都是非常高明的「騙子」,而且是「職業騙子」!此話怎講?且看下文! 1.
  • 故事:路痴型的科學家,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必須要照顧好他們
    麥子思索了一下,或許應該把他們再運進去,反正他已經發現了科學家被綁架了,有那個洞口留著,他可以隨時進來,通知他們外面世界的疫情變化。「醫學院的實驗室已經被毀了,再送我們回去也沒有什麼用,而且,我們都已經好多天沒有進食,無論是去哪裡,都得先補充一下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