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南飛的時候都飛到哪裡去了?

2020-11-14 農村西小妹

我們知道,在每年三月到五月,春暖花開的季節裡,南飛的燕子就會陸陸續續的回來,築巢開始了新一年的繁殖,但是到了秋季的時候,它們又會成群結隊的南飛,這個時候的燕子都飛到哪裡去了呢?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感到好奇。

燕子

其實燕子南飛,也是因為氣候的原因導致的,北方的冬季,氣溫寒冷,燕子抵禦不住這樣的低溫,就會春秋季節的從北方飛到南方,去尋找溫暖的地方越冬,等寒冷的冬季過後,溫暖的地方天氣逐漸炎熱,燕子們又成群結隊的回來了。而它們南飛的時間,根據不同地區的差異性,亦是有所差別,例如說東北地區是8月中旬的時候就會開始南遷,而山東地區則是到了九月份以後開始遷徙。


其次,燕子南飛的「南方地帶」也不是我國的南方地區,這只是一個方向性的說法,實際上中國燕子南飛的時候,至少要飛到海南甚至是更遠的地方,一般是飛到東南亞或是南亞,也有可能是接近赤道這一類的地方,像是印度、南非、南洋群島以及澳洲等地區,甚至是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地區,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來的遙遠。


而到了我們這邊春天的時候,那些地方可就變得寒冷或是過於炎熱,這對燕子來說就不適合生活了,於是它們又來到我們這裡築巢繁殖,休養生息,直到這裡的地方也不適合它們生活,就再去尋找合適的地方棲息。不過,可能一些朋友有一些疑問,像是中國的南方也沒有寒冷到燕子不能生存的狀態,為啥子它們還要去那麼遠的地方。


實際上燕子南飛除了氣候的變化之外,食物亦是一個關鍵。燕子喜歡在空中捕捉飛蟲,且捕食活蟲,但是在北方的冬季,食物資源匱乏,這自然不能夠滿足燕子的生長需求,正是這種種原因,導致了我們這些生活區域固定的人,看到燕子春歸來,秋天又南去的現象。實際上對這些鳥兒來說,去哪裡都是一場旅行,何處都是歸家。

關於養鳥的經驗,各人的經驗不同,眼界也不同,有不同見解和騙子套路分享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感謝鳥友們的閱讀,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和分享,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燕子窩還沒做好時,它們晚上都睡哪?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燕子窩還沒做好時,它們晚上都睡哪?文/農夫也瘋狂春分節氣已過,而在這個節氣有三候,其中一候就是「玄鳥歸」。這個玄鳥指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燕子。每年到了春分節氣,去南方越冬的燕子也基本飛回來了。而飛回來之後,它們第一件事就是修築一下老巢。就像我們離家以後回到老家,會先打掃一下衛生,修建一下房子。那麼有些燕子回來之後,如果它們的窩被人或者是自然破壞了,這些沒有窩的燕子在晚上會睡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小時候也常觀察燕子築巢,它們是非常勤勞的動物,也很喜歡在農民的屋簷下築巢。
  • 為什麼中國人不吃燕子,燕子反而越來越少了?原因令人痛心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小時候在家牆上時不時會看到燕子的小窩,在中午時會時不時的聽到他們嘰嘰喳喳的聲音,午睡時會因為他們的吵鬧會有種衝動會想把他們的小窩給弄下來,但現在卻發現很少看到燕子了,以前一到冬天燕子就會成群結隊的往南方飛,小時候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長大後才知道北方的冬天寒冷燕子要往南方遷徙避寒,以前常看到的現象現在卻莫名其妙的變的越來越少了。
  • 胎教故事 | 沒有南飛的小鳥
    第二天,藍狐狸去看雪小熊。 他把一些爆米花又放在雪小熊的手上。 一會兒,一隻小鳥飛過來,叼走了爆米花。「我本來是跟著媽媽南飛的。」小鳥傷心地說,「可是我的翅膀受傷了,只好留在這兒。」小鳥帶藍狐狸去看他的家,那是一個潮溼的樹洞,樹洞裡只有幾粒發黴的米。 藍狐狸非常心疼小鳥,他邀請小鳥住到自己的家去。
  • 燕子雙飛去——家燕
    宴殊在《破陣子》中寫道「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又寫道「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可見詞人對「燕」這個意象寄予了充沛的情感,前者是將燕當作春的象徵,當作春的信號。後者燕子成雙入對,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徵。
  • 「八月十五雁門開,小燕去,大雁來」是什麼意思?和中秋有何關係
    又到北燕南飛的時候,小燕子剛過,大雁也從遙遠的北方(西伯利亞)集結、等待……,等著雁門開。所謂「八月十五雁門開,小雁去,大雁來」,在我國流傳的這句諺語,是千百年來,人們對於自然現象規律的總結,物候到了此時,便出現了。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小燕去」?為何會稱「大雁來」?至於「雁門開」,真的有雁門嗎?這些將在此文中一一說明。
  • 燕子在家築巢會帶來什麼?
    轉眼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提親的人又上門了。老規矩,第2天秀兒爸和媒人就去了男方家。這次去的是50裡外的一個鎮上,男方家姓王,算是當地比較富裕的大戶人家,一兒一女,女兒已經出嫁。老王說他自己的3兄弟都在這個鎮上,家家混的都不錯。王家的宅院是老宅剛翻蓋不久的,很莊重,大門威嚴,堂屋氣派,院子很寬敞,新建的三間東屋是給兒子準備的婚房。
  • 身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麻雀,在農民眼裡為何沒有燕子受歡迎?
    在我國農村,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村,常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尤其是鳥類,因為他們的活動去自由廣闊,常常在農家小院裡,一抬頭就能看見各種各樣的小鳥從腦袋上飛過去。小的時候,一到了麻雀出沒的季節,幾個小孩就會抓一把稻穀放在地上,然後在稻穀上方用樹枝支撐起來一個籃子,將繩子系在樹枝上,繩子的另一端則攥在我們手裡,躲在樹後,等麻雀過來吃稻穀的時候快速抽掉樹枝,這時候麻雀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了,小孩們經常比賽誰抓的麻雀多,要是誰手裡有兩三個麻雀,可是會讓孩子們眼紅的。
  • 大雁南飛用來覓食?錯了,看看農村的老農民告訴你真正的答案
    在農村,有句話說大雁的故鄉原來在中國北方,在300萬年前的某個時期,北方的氣候突然變成了很冷,看樣子,大雁無法繼續生存,只好成群結隊地離開家鄉,飛去南方氣候相對較高的氣候裡生活,北方的氣溫開始上升,天氣轉暖,他們又成群結隊地返回北方,培育和壯大大民族。
  • 水往低處流,鳥往高處飛。燕子為何只選富人家築巢?
    水往低處流,鳥往高處飛。燕子為何只選富人家築巢?燕子是一種吉祥的鳥,小時候叮叮家長輩說,誰家的長輩說誰說的?我們搞出飛馬,很多人都認為燕子飛到哪家哪家,肯定是比較富裕的,更重的是這家的人肯定比較和諧,家和萬事興嘛。
  • 杜甫與燕子:鳥鳴叫響了春天|周末讀詩
    燕子,黃鶯,畫眉,布穀……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鳥兒,都飛了回來。遠近高低,參差錯落,鳴著叫著,啼著笑著。「以鳥鳴春」,鳥鳴叫響了春天,春天的聲音就是鳥鳴。眾鳥之中,最近人者莫過燕子。這些小生靈,把它們的家安在人類的屋簷下。銜泥築巢,捉蟲哺雛,飛進飛出,唧唧啾啾。
  • 老人常說的「燕子不落苦寒之門」,是啥意思?燕子還會嫌貧愛富
    相信很多人對燕子都不陌生,因為從小學的課本中我們就聽過一句俗語「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燕子是一種益鳥,它能夠捕捉農業生產中的一些害蟲,能讓莊稼更好的生長,有莊稼醫生之稱。記得小時候,村裡有小孩子去捉燕子的話,必然會被家裡暴揍一頓,「燕子不落苦寒之門」,這句俗語意思十分簡單,傳說燕子在給自己搭建巢穴的時候,不會選擇一些家裡特別窮的人家,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燕子不落苦寒之門」,這句話經常出現在一些農村老人的嘴邊,用來告誡後人要努力奮進,發憤圖強,爭取早日擺脫貧困,千萬不要過得連燕子都看不起,不願意在家裡築巢生活。
  • 燕子並不會在所有農戶家中築巢,它們是否真的「嫌貧愛富」?
    燕子在我國,一直是祥瑞的象徵,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古詩中不難看出,燕子早先主要在有錢人家築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普通百姓家中也會有燕子前來。以前村裡經常會說,要是哪家有燕巢,就說明這戶人家好,有福氣。但是有個奇異的現象,那就是並非家家戶戶都有燕子的窩,而燕子只是一種普通的鳥類,那麼它們是如何判斷的呢?
  • 麻雀·彈弓·燕子窩
    那年景,麻雀異常活躍,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家家戶戶的房梁間,草垛上,房簷下,隨時都能見到成群的麻雀,或盡情地鳴叫,或飛來飛去覓食,或飛落在離人較近的地方,仿佛想與主人搭話或親近。         麻雀嘰嘰喳喳的聲音陪著我長大。        也許正是由於它們太普遍,才未能引起我們對它足夠的重視和關愛。然而,即便是人們對它重視了,也未必是什麼好事。
  • 俗話說:「燕子低飛,蛇過首,螃蟹上岸斑鳩叫,大雨必將來到」
    相信大家都知道,世間萬物都有它們的存在規律。」天氣也不例外。現在我們要查詢天氣太容易了,打開手機電視就知道。
  • 從燕子身上學來的極端近親配!
    我照常像每年一樣,檢查老將的足環,確認是去年來過的燕子,並給小燕子套上足環、編號,年年如此,它們也年年光顧燕子的「賓館」——我的家。燕子秋去海南島、臺灣等熱帶省份或東南亞國家(書上的資料記載)。估計離湖南有500到1000多公裡的距離,應該是算飛遠程的吧!春來湖南我們的家,真是善於翱翔千裡的小鳥,踏遍千山萬水總是情,翱翔藍天尋覓它與我的家。
  • 人鳥和諧共處 懷柔湯河口鎮家家屋簷下都有燕子窩
    走在懷柔區湯河口鎮中心大街上,時不時會有燕子從頭頂掠過。粗略一數,從湯河口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中心十字街,短短300米距離,就有30多個燕子窩,幾乎每家商鋪的房簷下都住著一兩窩可愛的小燕子。尤其「新世紀商店」,這家不起眼的雜貨鋪屋簷下,就住了8窩小燕子。
  • 俗話說「燕子不進苦寒門」,這是為何?燕子能分辨窮人與富人嗎?
    裡面描述了燕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指的是西晉時期的名臣王導、謝安,這句詩講的就是,燕子以前都飛進有錢人家,如今那些名人家族落敗了,豪宅成了破舊的茅草屋,燕子依然在那裡築巢。在農村,就有一句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很多人好奇,燕子為什麼不進苦寒之門?
  • 在農村好多房子屋簷底下都會有燕子窩,為什麼人們都不會去捅它?
    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可能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春天逐漸來臨的時候,尤其是氣溫逐漸回升的時候東去南方的燕子開始回到農村來了,一般相對來說燕子首先會在農村一些屋簷上方建設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燕子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吉祥的鳥類,尤其是它喜歡在農村人們屋簷下搭建屬於自己的巢穴,而農村的老百姓也非常喜歡燕子,甚至有些農村老人會說燕子築巢會挑選的,會給這些人家帶來好的運氣,那麼燕子又是如何通過什麼方法來區分農村人家裡經濟情況呢?
  • 為什麼燕子在屋簷下辛苦搭的窩,只會住一年,第二年就不來住了?
    燕子是益鳥,深受農民朋友的喜愛,因為如果有燕子來自己家裡築巢搭窩,農民們都是非常歡迎的,即使會讓自家的地面總是會有很多的鳥糞,也不會去搗毀鳥窩;另外燕子在選擇築巢地址的時候,也是非常慎重的,這是要給它們孩子的一個家,必須要確保安全,但是大家可能會發現,燕子辛辛苦苦搭建的窩,一般只會住一年,第二年就不來住了,這是為什麼呢?
  • 鄉村裡,那些漸漸逝去的燕子窩……
    文:馬西良圖:來自網絡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在鄉村,當溫柔的春風將小草吹綠的時候,到南方過冬的紫燕穿著一身剪裁得體的禮服燕子被農家人奉為精靈鳥,期盼燕子能給家庭帶來財運!三月三,燕子會帶來春風春雨!九月九,燕子飛走了,這一天,人們恰好登高望遠,過一個安定祥和的重陽節!燕子先飛到誰家的堂屋,誰家全年就會有好兆頭,這一家將是家庭和睦,喜事不斷。燕子在農家人眼裡是一種吉祥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