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專業: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理論化學,分子物理等相關化學和物理專業2) 光譜學,光譜的測試與解析:磁化學,電子自旋共振,鐵穆斯堡爾譜,磁圓二色,共振拉曼等;3) 理論計算:反應勢能面的構建和光譜學參數的計算。1. 歡迎具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理論化學,分子物理等相關背景的學生加入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兩名、碩士若干);2. 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驗技能,在相關領域發表過sci論文;葉生發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5年畢業於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獲博士學位。2005-2009年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無機化學研究所和德國波恩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2011年德國波恩大學開展獨立研究工作,2011-2019年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能源轉換研究所和煤炭研究所任課題組組長;自2020年起,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生物無機催化研究組組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金屬酶及模擬配合物催化能源小分子活化和化學轉化反應機理。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SCI論文51篇,包括J. Am. Chem. Soc.(11篇)、Angew. Chem. Int. Ed.(8篇)、Chem.(1篇)、Chem. Sci.(3篇) 、Chem. Eur. J.(2篇);被引用次數超過2600次(單篇被引用最高為138次,8篇文章引用次數超過100次)。此外,還與他人合作發表SCI論文20篇,包括J. Am. Chem. Soc.(4篇)、Angew. Chem. Int. Ed.(1篇)。一些研究成果評為本領域「研究亮點」或「熱點文章」,獲得物理無機化學和生物無機化學領域國際同行的認可。http://www.yegroup.dicp.ac.cn/本研究組所在的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在化學學科評估中已連續三次獲評A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也是國際催化領域知名的研究中心。擁有多相催化、電催化、光催化研究所需的各種表徵、測試儀器和材料製備裝置和相應的工作環境。本研究組主要研究金屬酶和模擬配合物活化催化能源小分子(O2,N2,NO,CO2和低碳烷烴等)活化和化學轉化機理研究;採用穆斯堡爾譜、電子自旋共振、電子光譜和磁圓二色譜等譜學手段與理論計算結合,鑑別和表徵反應瞬態中間體的電子結構,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闡明能源小分子化學反應微觀機制。研究經費充足,正在建立理論計算平臺和光譜學表徵平臺,包含電子自旋共振配液氦閉循環系統、低溫超導量子幹涉儀、零場和低溫高磁場穆斯堡爾譜配液氦閉循環系統、磁圓二色譜配液氦閉循環系統等。研究工作因參與較多的國內和國際合作,博士後工作期間有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亥姆霍茲研究所學術交流的機會。本研究組負責人曾與多名博士後合作,培養的博士後除一人在杜邦公司R&D工作外,其餘都在世界著名大學和頂級研究所獲得終身職位。
了解在X-MOL發布招聘信息的詳細流程,請垂詢service@x-mol.com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X-MOL求職廣場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