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為《獵殺星期一》的動作科幻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獵殺星期一
What Happened to Monday?
影片的故事設定很吸引人,劇本入選了2010年度的「好萊塢劇本黑名單」(註:是指好萊塢最受好評、不過當年不能拍成的劇本名單),在當年備受好評。
與此同時,該片也是Netflix今年繼投資奉俊昊的《玉子》之後,推出的又一部電視電影。
此前,《玉子》在坎城電影節提名,引發了傳統院線與流媒體之間的紛爭,曾一度將Netflix推上了風口浪尖。
好在,隨著電影節的結束,這場紛爭也告一了段落。
不過,相比打著動物保護主義旗幟博同情的《玉子》,具有「反烏託邦」傾向的《獵殺星期一》反而更能戳中我們中國人的痛點。
影片圍繞一個「超生」的故事展開,為觀眾演繹了一出美國版的計劃生育。
對於人口出生率每況愈下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人口超生,早已遙不可及。
編劇能寫下《獵殺星期一》這樣的劇本,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借鑑了天朝的國情。
眾所周知,在二胎政策之前,我國曾實行過長達三十五年的計劃生育政策。
正是因為這無形中的聯繫,《獵殺星期一》在豆瓣上,被網友們打趣的起了一個別名——《超生遊擊隊》。
提起這個別名,迷妹不禁莞爾一笑,聯想到了宋丹丹、黃宏演的那個同名小品。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了未來的美國。
那時候,全球人口急劇膨脹,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增至四倍,資源緊缺。
為了解決糧食不足問題,政府不得不將轉基因作物大量的投入種植。
然而沒想到,結果卻適得其反,提高了多胞胎和遺傳缺陷的發生率,大量多胞胎兒童相繼出生。
在此狀態下,政府按照妮可萊·開曼博士的提議,頒布了《配額生育法》,規定每個家庭只能生育一個孩子。
對於家庭中超生出的孩子,政府將對他們強制實行冷凍安眠,讓他們陷入沉睡狀態,保證他們能夠在更好的未來世界中甦醒過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賽特曼家的7胞胎誕生了。
7個女孩,生的一模一樣。
因為生育女兒,母親難產而死,將女兒託付她們的姥爺撫養。
為了避開政府耳目,姥爺將7個女孩兒分別命名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天」。
一周之中,7個女孩,每人只能按照自己名字的那一天出門,絕對不能同時出門。
7人共享一個名為「凱倫·賽特曼」的身份。
在家裡,她們可以盡情的做自己,但只要一出門,她們就要竭盡所能的扮演好同一身份。
出門的女孩,會在結束一天之後,跟其他六個姐妹分享一天中的每個細節,且不能有所隱瞞。
只要其中一人的體貌特徵發生改變,其他六人就會受到影響。
小時候,生性叛逆的星期四,不顧大人勸阻,偷偷爬出窗外玩滑板,摔斷了自己的食指。
為了讓七個孩子繼續保持一致性,姥爺一狠心,愣是把其他六個女孩的食指,也切斷了。
三十年過去,七個女孩一轉眼就長大了。
她們雖然外表生的一樣,但性格、脾氣卻各不相同,有白領麗人、有朋克咖、有運動達人、有黑客、也有交際花…
為了運用好七個人的天賦,她們找到了一份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成為了銀行裡的金融專家。
每天出門,她們都要佩戴政府規定的電子手環,這種手環是當局為了監督人口,專門定製的,去到任何一個地方都需要掃描手環核實身份。
早在多年前,身為技術宅的姥爺,就給七個女孩,每人製作了這樣一個手環,幫助她們逃過政府安檢。
和平常一樣,這天輪到了白領麗人「星期一」出門,如不出所料,這將成為她升職加薪的大日子。
可是一天過去了,星期一併沒有回到家中,而她的電子手環,也被關掉了GPS定位系統。
眼見星期二就要到來,為了找到星期一,六個姐妹不得不做出人生中最艱難的抉擇。
她們不知道,危險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