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服務標準的推出,滿足標準的基於流程的諸多智能提醒成為考量醫院智慧化程度重要指標。診前患者全流程導診,診中面向臨床的輔助決策支持和面向管理閉環管理,以及診後定期複查和隨訪,都需要大量的消息提醒和提示,以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增強服務能力,來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滿足醫護工作者和管理者對信息化的獲得感。
目前醫院信息系統的消息提醒與推送大都散布在各個子系統中,採用的形式主要是簡訊和微信推送,基於點對點模式,每個系統各自為政,開發量大,標準不統一,無法形成統一管理、授權、流控、督導、展現。隨著醫院信息集成平臺應用的普及和深入,以及中臺構架思路的提出,採用信息集成平臺、大數據、AI技術,基於SOA構架,開發一套集中管控的基於事件驅動的智能消息引擎將有助於解決上述問題。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業務場景需求分析
智能導診提升就醫體驗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都在大力開展網際網路+醫療便民服務各項措施,預約掛號、排隊叫號、醫技預約、智能導航等便民措施已在大部分三級醫院得到普及。雖然這些系統解決了患者排隊問題,但是由於各個醫院的就診流程、付費方式、醫院布局等都不盡相同,使患者到了醫院後還是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不斷諮詢、來回跑路的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基於事件驅動的智能消息提醒導診系統,採用主動提醒方式,貫穿患者整個就醫流程,在每個就診環節都會主動提示患者下一步就診流程,從而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智能警示減少醫療差錯 為了提高醫療質量,防範醫療糾紛,保障患者、醫務人員安全,國家制定了十八項核心制度。閉環管理是落實十八項核心制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是實現閉環管理的重要支撐。醫囑閉環、手術期閉環,危急值閉環、藥品閉環、輸血閉環、護理閉環、消毒供應等各個環節中的每個節點執行情況,都需要通過信息手段加以管控,通過消息機制加以警示。
智能提示輔助臨床決策 新電子病歷等級評價標準對臨床輔助決策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輔助診斷、臨床路徑、合理用藥、合理檢查、治療方案、病歷質控、DRGs等方面,要求電子病歷系統高級別評價條件必須具備智能提示功能,以便輔助臨床決策支持,提供合理的治理計劃,降低醫療風險,減少無意的過度醫療,提升診療效果。
消息中臺特點分析
所有消息提醒雖然在各系統有不同的體現,但都存在中臺的共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消息閉環特徵。每個消息不是孤立的,是一組消息為滿足一個應用場景而形成的閉環,每個消息是環鏈中的一個節點,每個節點代表流程管理中必要的服務或質控點。如全流程導診中預約、籤到、叫號、就診、檢查、回診、判讀、開藥、取藥、治療、複診等代表每個節點,由各個節點串聯形成一個閉環鏈。
二是時間流特性。每個消息節點都是按照一定時間順序排列的,按時間軸順序逐一執行每個消息節點。通常情況下整個消息鏈可能出現斷頭或斷尾情況,但不會出現斷鏈情況。如急診患者無需預約和排隊直接就診的斷頭現象,患者只檢查不治療的斷尾情況。
三是事件觸發特性。每個消息節點都需由一個或多個診療或質控事件觸發,根據不同的場景或緊急程度,事件觸發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如危急值提醒要求立即觸發,而終末質控可以事後提醒。
四是廣播源必備性。任何一個消息都要通過廣播源傳輸出去,是必備出口。廣播源目前無非是簡訊、微信、電話、微信語音通話、桌面彈窗五種,而採用那種廣播源需要根據事件特點有針對性的選
消息中臺功能需求
目的將業務系統中提醒、提示、警示類業務從各業務系統中剝離出來,進行統一管理和發布,保證提示類信息輸出的統一管理和規範管理,減少業務系統重複、額外開發提示業務的成本,簡化和瘦身運行環境,提高系統自身的穩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對象管理。包括消息鏈、消息角色、消息節點、事件、消息出口類型等定義。消息鏈是指一個完整的診療過程或管理流程標題的定義;消息角色是指消息接收者如患者、醫務人員、管理者的定義;消息節點是消息鏈中各個節點的名稱設置;固定消息描述,指對發送固定信息內容的定義;事件是某系統功能控制項觸發消息節點的名稱;消息出口類型包含簡訊、微信、電話、PC冒泡等。
配置管理。是對消息規則和策略的配置。消息節點事件觸發規則,包括人工觸發和自動觸發,人工觸發是由系統事件立即觸發,自動觸發是由事件驅動器實時檢測消息節點狀態,當消息節點狀態滿足觸發條件時,時間驅動進程自動觸發;觸發源配置,指定某節點由哪個系統的哪個功能觸發(事件);進程時間設置,設置進程檢測時間間隔;輪詢規則是指自動觸發事件輪詢通道數量的設置,以及每個通道堆棧的配置;激活代碼編寫,支持各種程式語言查詢調用數據,獲取節點狀態;消息發送規則包括立即發送和定時發送,立即發送是由事件驅動引擎驅動統一消息中臺實時發送消息,定時發送是按照預先配置的時間定時發送;回復類型配置,對需要回復的消息,配置消息窗內容。資料庫配置,配置個系統調用表或VIEW資料庫名稱、表名、帳號和密碼。
授權管理。授權哪些系統可以調用AI消息引擎或統一消息發送中臺服務。
消息監控。通過大屏看板展示各消息鏈、消息節點、事件、出口的數量,實時動態顯示消息服務數量變化曲線或雷達圖,動態顯示事件調用數、異常數。
質控分析。消息引擎分析包括節點達標分析、節點耗時分析、節點異常分析;消息推送中臺包括消息流量分析、消息目標分析、消息異常分析。
技術框架
系統數據層面基於Hadoop構架,採用Hbase資料庫;數據交互層面採用面向服務的構架(SOA),採用IBM提供的引擎為基礎,以Websphere Message Queue為主要消息負載工具。應用層面採用C#程式語言開發智能消息引擎(圖1)和統一消息發送中臺(圖2)兩大組件,實現消息驅動、接收、交換、發送。
統一消息發送中臺。統一消息發送中臺可以接受來自AI消息引擎事件驅動的消息,也可以直接接收來自應用系統的消息。消息引擎或應用系統作為消息提供方通過MsgPUT將消息ID、消息名稱、消息出口類型、消息內容發送給外聯集成平臺ESB,統一消息發送中臺作為消息消費方通過MsgGET獲取消息內容,然後根據消息出口類型,將消息發送至簡訊組件、PC冒泡組件、微信組件、語音撥打組件。
AI消息引擎。消息引擎包含驅動器、觸發器和探針三部分。自動觸發由探針負責實時檢測各消息節點狀態,並將狀態日誌發送給驅動器,驅動器根據狀態規則對日誌進行分析,滿足消息發送條件時立即調用觸發器,觸發器將消息發送至統一消息發送中臺。人工觸發系統程序則直接調用消息引擎服務,將事件ID、事件名稱、節點名稱作為消息提供方通過MsgPUT發送給集成平臺ESB,消息引擎作為消息消費方通過MsgGET獲取消息內容,並將消息內容發送給觸發器,觸發器將消息發送至統一消息發送中臺。
消息接收組件。針對需要回復的內容由消息接收組件完成。目前只支持微信H5界面和PC端組件。當推送消息給微信,需要回覆信息時,點擊回復調用連結,調用H5界面彈出回復內容窗口;當推送給PC冒泡程序時,冒泡程序會根據回復類型判斷是否彈出回復窗。回復內容會返回統一消息中臺,由統一消息中臺將回覆信息返回至各子系統。
PC冒泡程序 冒泡程序由單點登錄系統或各子系統登錄界面激活,將用戶信息傳遞給冒泡程序,程序啟動後懸浮在任務欄,當統一消息中臺觸發後,冒泡程序自動彈出浮動窗,提示消息內容或回復窗口。
圖1 AI消息引擎圖(圖片來自「」)
圖2 統一消息發送中臺圖
應用實例
患者全流程導診實例。實現線上自動問診,引導預約專家,到點提示就診,專家換班提示,來院智能導航,自動籤到排隊,叫號自動提醒,餘額不足提示,自動預約檢查,檢查導航提示,報告出來提示回診,回診自動排隊叫號,處方導診取藥,取藥提示用藥說明,複診、體檢、隨訪自動提醒;床位預約提醒,辦理入院提醒,醫保政策提醒,預交金不足提醒,醫囑執行提醒,手術狀態提醒,危急值提醒,辦理出院提醒,出生證明辦理提醒,病歷複印辦理提醒等全流程智能導診。
醫護診療全過程提醒實例。我的患者入科提醒;病曆書寫時間提醒,包括入院記錄、病程記錄、出院小結等;查房、會診提醒;醫囑下達、執行、狀態提醒;報告狀態、危急值提醒;手術排班、手術評估提醒;輸血適應性評估、用血評價提醒;臨床路徑、疾病費用控制提醒;首診處置事項、交接班提醒;疑難、危重、術前、死亡病歷討論提醒;上級醫生籤名提醒;護理、體徵監測、標本採集、取血、取藥、輸液等提醒。
通過建立基於事件驅動的智能消息引擎,實現醫院信息系統所有消息提醒的統一管理、統一授權、統一監控,降低系統耦合性,減少了各系統雷同程序的重複性開發,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滿足醫護工作者和管理對信息化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