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段時間以來,海信和夏普的官司鬧得沸沸揚揚,不過也算歪打正著,這起業界矚目的紛爭,由於日本媒體對該事件的報導,日本國內對海信的關注度反而明顯上升。
日本國內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批評夏普,約有70%的業內人士認為被郭臺銘控制的夏普失去了以往的契約精神,不遵守商業規則,這一出爾反爾的行為令日本家電業蒙羞;另一種則是認為夏普被郭臺銘控制以後,收回在北美地區的品牌使用權,是企業的正常訴求。
目前,案件結果還不得而知,不過,日本媒體界對此事的關注,也給海信帶來了大量的關注度。2010年底,海信在日本成立分公司,日本家電界、媒體界人士都表示出了一定的懷疑,當年來自韓國的三星敗走日本,來自中國的海信用什麼在優秀品牌眾多的日本站穩腳跟?
這種想法的背後,是日本人對中國家電的了解有一定局限性。日本家電業對中國犯下了想當然的錯誤。認為中國家電製造技術落後於日本,而忽略中國家電進入21世紀之後的創新突飛猛進。
尤其是在大數據、智慧家庭的共享時代,中國家電在軟硬體方面的發展速度超出想像。
海信日本分公司主管銷售的副社長磯邊浩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現在和過去情況不同,國外品牌進入日本,消費者開始接受。再加上日本品牌走下坡路,產品結構進行調整,日本量販店對國外品牌的影響正在加大。尤其是年輕消費者,他們打破過去長輩對日本品牌過份依賴的現象,可以接受能夠符合他們需求的外資品牌。所以,日本市場的外資品牌銷量比過去有明顯提升。」
磯邊浩孝說:「人才、技術、品牌、營銷模式,這些曾經幫助日本家電打下全球半壁江山的做法,如今在海信身上能清晰看到過去日本家電業的影子。只是,海信比日本家電業當年的做法更接地氣、更猛烈。用核心技術底氣進入日本,更有創造力的海信目標並不僅僅是在日本有立足之地,更是代表中國家電製造業,讓日本重新認識中國。」
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日本電視市場需求在萎縮,這直接影響企業對智能硬體和內容的投入,因為企業會認為投入產出比不合適,而這給了中國企業機會。
如果說20世紀以技術和品牌攻佔中國市場是日本家電品牌的成功所在,如今還用這種一成不變的方式顯然落伍了。目前以中國為主的家電市場上,更強調的是智能硬體和內容的豐富性,而日本顯然已經落後於中國。
「在智慧家庭方面,中國領先於日本。雖然日本有技術創新,但在模式和內容創新方面落後於中國,而這是海信的強項之一。」海信日本分公司開發部副部長桐部雅弘說。
目前,海信電視、冰箱、洗衣機在日本銷售穩步增長。海信彩電2016年全年銷量佔日本市場總體份額的3.86%,但今年上半年的市場份額已達4.56%;冰箱和洗衣機在2016年佔日本市場份額的比例分別為1.18%、0.39%,今年上半年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4.43%、2.83%。這意味著,海信今年上半年在日本的市場表現,已超過去年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