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上的細菌究竟有多少?毛巾使用多久該更換?本期晚報《新聞實驗室》請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2科專門對6條隨機採樣的家庭日常使用毛巾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部分毛巾的細菌總數竟然達到近千萬,有些毛巾還真有真菌。
同時,晚報《新聞實驗室》也做了一次有關毛巾日常使用的問卷調查(88位讀者填寫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31.82%的讀者表示會在1~3個月內更換毛巾,9.09%的讀者表示會半年以上對毛巾進行一次消毒。
-實驗準備
實驗時間:2017年4月19日至4月26日
實驗地點: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2科
實驗人員:本報記者、微生物檢驗2科檢驗人員
實驗設備:專業檢測設備
檢測項目:細菌總數、真菌總數
◆樣本一
洗臉專用溼毛巾
王先生的這條毛巾前後大概用了兩三個月。王先生說,他的毛巾是專門用來洗臉的,平時都掛在衛生間,不定期清洗後晾曬。
◆樣本二
洗澡洗臉共用溼毛巾
陳女士的毛巾用了有大半年。陳女士說,毛巾是洗澡和洗臉時共用的,每次用前都會用水打溼,平時都掛在衛生間,衛生間不開窗透風,所以毛巾基本都處在溼漉漉的狀態。
◆樣本三
洗臉洗澡洗頭共用幹毛巾
周小姐洗澡、洗臉、擦頭都用一條毛巾。周小姐說,這條毛巾,她用了3~4個月,平時都掛在衛生間,且衛生間無窗戶,因為只是用來洗澡、洗臉、洗頭之後擦乾用的,所以很少清洗,即使清洗也沒拿出去晾曬,就掛在衛生間。
◆樣本四
擦身體的幹毛巾
陳女士的毛巾是專門用來洗澡後擦乾身體的。陳女士說,這條毛巾她用了1~2個月,平時放在洗手間,衛生間有窗戶,透風,而且偶爾會把毛巾清洗後晾曬。
◆樣本五
洗臉專用毛巾
趙小姐的這條毛巾是專門用來洗臉的毛巾。陳小姐說,這條毛巾她已經用了一年,平時都掛在衛生間,會不定期清洗晾曬。
◆樣本六
定期清洗暴曬的半溼毛巾
張女士的這條毛巾用了1~2個月,專門用來擦洗身體的。張女士覺得自己衛生意識還挺強,毛巾一般3個月就會更換新的,雖然平時都放在衛生間,但定期會清洗並放陽臺暴曬。
-實驗方法
取毛巾樣本檢測菌落數
4月19日,記者將這6條毛巾送至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2科監測,由於真菌的培養時間需要一周,因此一周後出結果。
檢測人員按照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GB/T18204.4-2013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採樣。無菌操作,使用滅菌的棉拭子,在10ml無菌生理鹽水內浸溼後,在每條毛巾對摺後兩面的中央5cm×5cm(25c㎡)的面積範圍分別均勻塗抹5次,每25c㎡採樣面積為1份樣品,每條毛巾採集2份樣品。然後,再將所有採集到的樣品進行稀釋後分別接種兩種不同的培養基,經兩種不同的培養時間和培養溫度,最後得到毛巾的細菌總數和真菌總數。
-實驗結果
樣本一:細菌總數9.6×106CFU/25c㎡,黴菌和酵母菌<10CFU/25c㎡。
樣本二:細菌總數1.9×105CFU/25c㎡,黴菌和酵母菌<10CFU/25c㎡。
樣本三:細菌總數4.6×104CFU/25c㎡,黴菌和酵母菌1.4×102CFU/25c㎡。
樣本四:細菌總數2.0×105CFU/25c㎡,黴菌和酵母菌<10CFU/25c㎡。
樣本五:細菌總數4.9×102CFU/25c㎡,黴菌和酵母菌<10CFU/25c㎡。
樣本六:細菌總數2.1×105CFU/25c㎡,黴菌和酵母菌<10CFU/25c㎡。
-結果分析
溼毛巾上菌落數較多
從實驗結果不難看出,放在衛生間裡的溼毛巾測出的細菌總數要比幹毛巾多得多。
疾控中心檢測人員說,細菌和真菌都屬於微生物,他們的生存條件和溼度、溫度都有關,也和毛巾的材質、人的使用方法有關。細菌真菌都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毛巾長時間處於溫溼狀態,給細菌的滋生提供了便利條件,另外人體皮膚上的油脂、灰塵及空氣中的細菌等也會沉積在毛巾上,如果清洗不到位,也會滋生大量細菌。溫度高細菌則長得更快。
此次實驗的結果僅反映了可以看出6條毛巾的細菌總數、真菌總數黴菌和酵母菌,但由於樣本量不夠多,哪種使用習慣下的毛巾更乾淨,只具備參考價值。雖說實驗中,不同使用習慣下的毛巾,「髒」的程度存在差異,但整體而言,這幾種毛巾的細菌總數都很高,所以平時定期給毛巾消毒,以減少細菌滋生。
-溫馨提醒生活中怎麼給毛巾消毒?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不科學的毛巾使用習慣,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炎症等。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對毛巾進行消毒,並建議每周定時消毒。
1、暴曬。先用洗滌劑進行清洗,衝洗乾淨後在太陽下暴曬2小時以上。
2、高溫消毒。毛巾放在鍋裡蒸煮,水開後5分鐘以上即可,煮毛巾可以放入適量鹼以提高水的沸點,可達到更好的消毒作用。
3、高壓蒸氣消毒法。將毛巾放入高壓鍋中,加熱保持30分鐘左右,就可以殺滅絕大多數微生物。此法最徹底。
4、微波消毒法。將毛巾清洗乾淨,摺疊好後放在微波爐中,運行3~5分鐘就可以達到消毒目的。
毛巾用多久需要更換?
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許潔表示,用太久的毛巾容易滋生大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可能引起皮膚表面的一些疾病,所以建議大家兩到三個月換一次毛巾,如果做不到,也要做到定期消毒。
許醫師還建議,毛巾儘量專人專用,最好每人準備三到四條毛巾,洗臉、洗澡、擦手分開使用。
-知道一下
怎樣選購毛巾?
家紡專家說,選購毛巾要儘量選擇大型超市或專賣店的毛巾;其次,購買時要看標籤,比如產品名稱、執行標準、纖維含量等;第三,要選擇手感比較柔和,蓬鬆而富有彈性,圖案清晰,毛圈均勻、無異味的毛巾。
怎樣讓硬毛巾變軟?
毛巾用過一段時間就變硬,這是由於水中游離的鈣、鎂離子與肥皂結合,生成鈣鎂皂黏附在毛巾上造成的,長時間的汙垢殘留積累也是讓毛巾變硬的原因。
要讓毛巾變軟,可以在1.5千克水中加30克純鹼或適量柔軟劑煮10分鐘即可。另外,也可採用溫水浸泡半小時,還可採用稀釋的醋水浸泡軟化毛巾。如果這些方法還是不能改變毛巾硬度,那就該更換毛巾了。
有些毛巾用後會變得油膩,洗過多次效果也不好,這時用濃鹽水浸泡幾分鐘,再用清水衝洗,就能讓毛巾變得清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