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細菌以金屬為食,能降解水中雜質,或能造福人類!

2020-12-06 天時說科技

這種細菌以金屬為食,能降解水中雜質,或能造福人類!

在地球上除了動物和植物以外,還有眾多原核生物和微生物等待人類發現,部分細菌過於「狡猾」,即使被凍土層「封印」幾萬年,還能保存自己原本的活性,今年一月份在青藏高原發現了30多種未知細菌,一旦這些細菌重新現身,對人類將是一個大威脅。在加州理工學院一位科學家一直在研究細菌,發現了一種細菌極為喜愛金屬,甚至把細菌當作食物。

意外發現新細菌

當時這位科學家正在實驗室做實驗,類似和金屬有關的實驗,後來這位教授因為意外的狀況離開了實驗室,他臨走前不小心留下了已經被其他物質弄髒的玻璃罐,等他回來的時候,發現玻璃罐都已經變成黑色。他才懷疑到是不是因為某一種生物的活動造成。

後來開始研究這一微生物,經過不斷試驗比對發現,這一黑色的東西很有可能是氧化錳,這種細菌或許生活在水裡,除此之外也有可能生活在地下水中,因為實驗的原因被其他人攜帶進入了實驗室,這才讓教授有新發現。

發現以金屬為食物的細菌

巧合的是這種細菌吃金屬竟然早已被預言到,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它們,而這位科學家也在偶然的情況發現這一現象,這位教授表示此次發現將會造福全人類,對人類將是一個好事,它能夠消化掉人類看不到的物質,比如金屬,吃下金屬會讓它們自身產生能量。

錳元素是一種最豐富的金屬元素,受到氧化後才慢慢變成了黑色,一般在配水系統內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曾經有一則記錄關於氧化錳堵塞,令很多人比較好奇,它們究竟是怎樣產生的?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它是以金屬為事物提供自身能量變化,它的存在還能降解地下水內的其他雜質。在 19世紀末的時候,曾經在海底發現了錳結核,此後很多人開始了開採錳結核的道路,很多稀有的金屬都會聚集在錳結核的內部,至於它形成的原因科學家也無從得知。

科學家不知道在海水中的它和在淡水中的它兩者是否是一樣的,如果淡水中的錳元素放在海水中,是否能起到相應的作用呢?通過此次發現來看,人類在自然界中很少發現以金屬為食物的細菌,這一結果讓人們有錳元素有了重新的了解,希望在日後的道路,能夠不斷發現新的事物,對此您有何看法呢?可以在下方評論區溝通交流。

相關焦點

  • 細菌能以金屬為食?科學家發現新物種,世紀預言被證實
    近日微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以金屬為食的細菌體,從而結束了長達一個世紀以來科學界對以金屬錳為食的微生物的探索。 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家發現了以錳為食的細菌體,並將錳作為其主要能量(卡路裡)來源。裡德貝特教授表示:「這些細菌體可以說是人類發現的第一批利用金屬錳作為食物來源的細菌。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一個奇妙之處就在於,它們能代謝掉我們看似不可能的物質(例如金屬),並產生對細胞有用的能量。」
  • 科學家發現以金屬為食的細菌,百年前的預言,終於得到證實
    細菌用肉眼不可見且種類眾多,大部分細菌都是以一些腐爛的物質為食,幫助地球分解環境廢物,起到一定的淨化作用,也有一些細菌可以分解一些有害物質,核廢料石油等等。在一個世紀之前,就有科學家曾經預言過細菌可以以金屬為食。但是這場預言經過了一個多世紀,一直都未被證實,在近幾日,微生物學家就發現了一種可以以金屬為食的細菌體,結束了這項長達一個多世紀的預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靠吃金屬為生的細菌,你聽說過嗎?
    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以錳為食,且以之作為能量來源的細菌。人們在一個多世紀以前便預言了這種微生物的存在,然而直至今日它們才真正被人發現。「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奇妙的一面就是它們可以代謝看上去不可能利用的物質,例如金屬,並產生可供細胞使用的能量。」這項研究也揭示了這種細菌可以利用錳元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質,這種過程也被稱作化能合成作用。
  • 首次發現以錳為食和能量來源的細菌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以錳為食的細菌,並將這種金屬作為它們的熱量來源。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就有人預測這類微生物的存在,但在此之前從未被發現或描述。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一個奇妙之處在於,它們可以代謝看似不太可能的物質,比如金屬,產生對它們的細胞有用的能量。」這項研究還揭示,這種細菌可以利用錳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量(biomass),這一過程被稱為化能合成(chemosynthesis)。此前,科學家們已知道有一些細菌和真菌可以氧化錳,或者剝奪錳的電子,但是他們只是推測尚未被發現的微生物可能能夠利用這一過程來促進生長。
  • 可以「吃」金屬的細菌?科學家新研究揭開了這種奇特的生物
    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家發現了以錳為食的細菌,生物學家們預計這種微生物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但之前科學家們仔細研究過。加州理工學院環境微生物學教授Jared Leadbetter與博士後學者Hang Yu合作,在7月16日的《自然》雜誌上描述了新的發現:「這是發現的第一批以錳為食物的細菌。
  • 它們居然能吃金屬!科學家首次發現以錳為能量來源的細菌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細菌,它們以金屬為食並從中獲取熱量。科學家們猜測這種細菌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從未證明過這一點。這種細菌以金屬為食現在,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家意外發現了這種細菌。加州理工學院環境微生物學教授賈裡德·利德貝特博士將一個裝滿錳的玻璃管放在辦公室的水槽裡,由於去校外工作,這個容器在水槽裡放了幾個月。當他回來時,利德貝特發現罐子上覆蓋了一層黑色的物質。
  • 一位19歲少女,發現能吃塑料的細菌,人類或不用為白色汙染擔憂!
    僅僅19歲的少女,發現一種能吃塑料的細菌,價值超過千萬!塑膠袋的出現方便人的生活,幾乎無處可見,無論是外賣的包裝還是去超市購物,都會用到塑膠袋,這幾年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威脅到地球的環境,雖然它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給地球上來了很嚴重的傷害。
  • 環境||吃塑料的蟲子和吃金屬的細菌
    Role of gut microorganisms」(齧食塑料黃粉蟲對聚苯乙烯的生物降解和完全礦化作用:2. 腸道微生物的作用)倆篇姊妹研究論文,首次以全面證據揭示了黃粉蟲齧食降解聚苯乙烯、將其完全降解礦化為二氧化碳、並利用同化為蟲體脂肪,同時證明是其腸道微生物起主導作用,並且分離鑑定了一株降解聚苯乙烯的細菌。此研究成果為解決廢棄塑料汙染環境的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思維。
  • 科學家發現這種細菌,專以金屬為食
    科學家發現,下水道經常堵塞的原因,竟然和一種細菌有關。什麼是細菌呢?簡單來說,它是微生物的一種,是地球最古老的居民之一。細菌我們是肉眼看不到的,科學家們也是通過顯微鏡,才真正看清了它們的身影細菌的種類有很多,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們也是無處不在的。比方說我們平時出去玩,手上就會沾滿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吃東西之前需要將雙手洗乾淨,才不會因為將細菌吃進肚子裡而生病。那麼,細菌主要吃什麼呢?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主要食物來源,也是有機物,不過,也有一些細菌是非常特殊的,比方說這種會導致下水道堵塞的細菌,它們就是主要以金屬為食。
  • 加州理工學院微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以金屬錳為食的細菌
    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研究人員有了一項發現,結束了長達100年的尋找能夠以錳為生的微生物過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以錳為食的細菌,並將金屬作為它們的熱量來源。這種類型的微生物在100多年前就被預測存在,但加州理工學院首次發現了它們。科學家們指出,細菌還可以利用錳在一種叫做化學合成的過程中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質。
  • 加州理工學院微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以金屬錳為食的細菌
    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研究人員有了一項發現,結束了長達100年的尋找能夠以錳為生的微生物過程。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以錳為食的細菌,並將金屬作為它們的熱量來源。這種類型的微生物在100多年前就被預測存在,但加州理工學院首次發現了它們。
  • 俄研製出能快速分辨水中雜質的指示器
    新華網莫斯科2月26日電(記者欒海)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的專家,研製出了一種能在野外快速分辨水中雜質的指示器。
  • 【重大發現】科學家意外發現了能吞食金屬的細菌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以金屬為食並從中獲取熱量的細菌,他們懷疑這種細菌存在了100多年,但從未得到證實。現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家在對一種常見的化學元素錳進行不相關的實驗後,意外地發現了這種細菌。位於帕薩迪納市的加州理工學院的環境微生物學教授傑瑞德·利百特(Jared Leadbetter)博士把一個覆蓋著這種物質的玻璃瓶放在他辦公室的水池裡,浸泡在自來水裡。當他回來的時候,發現罐子上塗了一層黑色的材料。「我想,『那是什麼?
  • 俄羅斯專家研製出能快速分辨水中雜質的指示器
    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的專家,研製出了一種能在野外快速分辨水中雜質的指示器。
  • 分析去離子水處理設備能去除水中的雜質以及去除的雜質有哪些
    今天是11月9號了,又是新的一天,大家都要繼續努力,每天都要活力滿滿的生活,今天還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知識,今天帶來的分析去離子水處理設備能去除水中的雜質以及去除的雜質有哪些,看看是不是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呢,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進步。
  • 從水處理行業角度看水中雜質是怎樣分類的
    在自然界中,單純由H2O分子構成的純水是不存在的,水中通常含有以下各種雜質:1、 顆粒物質:水中不溶性的大於10μm的無機和有機雜質(其中大於40μm的肉眼可見),如自來水中常有的泥沙、金屬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等。2、 離子物質:指溶於水後解離為陰、陽離子的物質,水中陰、陽離子的總和稱作水的含鹽量(mg/L)。
  • 如何處理原水中的雜質
    如何處理原水中的雜質:  原水中的雜質 任何無塔供水設備水源的水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這些雜質主要有兩種來深:一是自然過程,例如,地層礦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水中徽生物的縈殖及其死亡殘骸。水流對地表及河床衝刷所帶人的泥沙和腐殖質等。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又一個很酷炫的黑科技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科技新聞共享平臺EurekAlert近日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一種不需土地和淡水的生物塑料聚合物生產過程,這種塑料來源於以海藻為食的微生物
  • 日本人這次的發明很給力,可直接「變廢為寶」,造福全世界人類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人類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各種高科技武器層出不窮,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由於人類的過度開採,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危害,比如一些塑料製品,被人類亂扔,很難降解,不僅危害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甚至還導致一些生物瀕臨滅絕。因此環境保護成為了當前最主要的一項工作。隨著文明的提高,隨地亂扔垃圾的習慣逐漸減少,但是垃圾處理仍舊是全球一大問題。
  • 這款海藻食品保鮮膜能100%生物降解
    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剛剛結束,在其中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海洋成果轉化暨「雙招雙引」對接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許加超教授的發明授權專利可食性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項目引起廣泛關注,全生物降解海藻食品保鮮膜是以褐藻膠為原料,並能實現100%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