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啥意思?《紅樓夢》的春天很反常

2021-01-08 源易緣

「秦可卿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啥意思?《紅樓夢》的春天很反常

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的香閨繡閣中,見到一個鮮豔嫵媚、風流嫋娜的女子,警幻仙姑介紹說,她乳名兼美,字可卿。

秦可卿乳名「兼美」,即兼有黛玉之風流嫋娜,和寶釵之鮮豔嫵媚。曹翁的《紅樓夢》處處讖語,這「兼美」二字,很明顯在通過秦可卿,預示黛玉、寶釵。那麼,曹翁在暗示什麼呢?

對這個疑問,歷來紅學界爭議頗多,「源易緣」許久以來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昨天重聽陳力唱的《枉凝眉》,曲調千迴百轉,把黛玉一生的無奈和愁苦,演繹得讓人肝腸寸斷。

《枉凝眉》最後兩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林黛玉愛哭,又是下界來還淚的,從秋天流到冬盡,又從春天流到夏。曹雪芹的這句詞,初看沒什麼,細品之下,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說法。

按照四季正常更迭來說,事物的發展本該是春夏秋冬,《史記》太史公自序就寫道:「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但在黛玉的判詞裡,她的眼淚卻是「從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這是曹翁為了押韻而如此安排嗎?顯然並不是,以曹翁的文筆,他找不到更好的表達了嗎?笑話!

那麼,既然曹翁是有意這樣安排的話,他的用意在哪?結合《紅樓夢》故事的背景,細品之下,發現賈家和十二釵的命運大有詭異:賈家的命運真的是從秋流到冬盡,又老樹開新花,元春封妃,又享受了一遍春天的富貴繁華。

但老樹開新花的代價,卻是金陵十二釵非正常死亡的真正原因。

非正常死亡,一點沒錯,金陵十二釵,包括林黛玉、薛寶釵在內,除了惜春做了尼姑,常伴青燈古佛旁外,其他女孩們,幾乎無一倖免,都是非正常死亡,而且死得極慘。

所以,林黛玉的死亡,根本不是高額續寫的,是被寶玉和寶釵結婚氣死,淚盡而亡那麼簡單,而是更慘烈的死法。

一、林黛玉來賈府前,已經在局中。

《紅樓夢》一開頭,是從林黛玉、薛寶釵相繼進榮國府開始的,給讀者的印象,她們的故事也是從此刻開始的。但並不是,黛玉是先經歷了從秋到冬盡的煎熬後,才又開啟了新的一春。

也就是說,在林黛玉進榮國府之前,已經經歷了從秋到冬盡的經歷,她經歷了什麼呢?

在林黛玉進榮國府前,經歷了弟弟和母親賈敏去世,然後又是父親林如海病逝的打擊,這是不是就是從秋到冬盡呢?

一個女孩從出生享受榮華富貴,結果卻遭遇了親人離世的厄運,確實足夠悲慘,但怎麼說也應該說從春到冬呀,為什麼說是從秋到冬盡呢?

其實,這「秋到冬盡」中的「秋」,是賈家的秋,而並非是林家的秋。

賈家從赫赫揚揚的國公府走到冷子興說的賈家都「消疏」了,這是正常的事物更迭的規律,按照古代朝廷爵位的設置,就是一代一代的等級降低,為的就是怕家族勢力太大,對皇權造成威脅。

所以,賈家勢力日益縮小,是正常現象,走到賈政這一代,其實就是國公府的「秋」,而賈家如果沒有按照正常渠道出現從科舉出身的後代,就此從秋走到冬,是正常的,也就是秦可卿為賈家指出的最好的出路:從國公之府,逐漸過渡到耕讀人家。

但賈家上下安富尊榮,只想繼續享受祖上的富貴,不想自立更生,過清貴的耕讀生活,於是賈政在看到賈家逐漸衰敗的趨勢後,力求重新恢復賈家的富貴。

為此,他下了三步棋:

1、安排元春進宮;

2、為賈敏找了一個探花郎林如海;

3、為賈蓉找了秦可卿這個聰敏的,能理家的女子為妻子。

但在林黛玉進入榮國府前,元春在宮中多年,一直未見皇帝寵信,也未見升遷,林如海妻、子相繼離世,林如海連仕途上進之心也淡了,不再續妻生子,等於是林家完了;秦可卿之死將賈政為賈家重生做的布局,都斬斷了,賈家保有富貴的希望也在一點點熄滅。賈家真的走到了冬天,如果不加理會,賈家就已經走到秦可卿說的耕讀人家了。

但是賈政沒有,在秦可卿葬禮上,他鋌而走險,結交了以北靜王為首的四王八公,這些同樣的舊家族,抱團造反,以此逼皇帝給他們富貴。

這才出現了賈家的春天:秦可卿死於賈家的冬盡,而元春開創了賈家的春天,這個春天十分詭異。

二、大觀園內詭異的春天:大蝴蝶吊死在竹梢

因為賈政的要挾,元春被皇帝晉升為賢德妃,賈家上下一片歡欣鼓舞,他們以為自己又像老祖宗一樣獲得了皇家給予的富貴,但很顯然並不是。

元春省親,一見到賈母、王夫人就哭得幾度哽咽,在大好的春天裡,在鑲金鋪銀的大觀園裡,元春的悲傷更加突兀和詭異,可見這春並非是好春。

在第71回,大觀園諸芳填柳絮詞時,窗外忽然傳來一聲很大的聲音,大家都嚇了一跳,出門一看,是一個大蝴蝶風箏落在竹梢上,大家都知道,竹子是黛玉的化身,而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可不就是黛玉吊死的樣子嗎,又美麗又慘絕。

而黛玉之死,和秦可卿的判詞裡的那幅畫多麼相像:一個美人吊在房梁上。

在柳絮詞中,林黛玉、薛寶琴都用了「東風」二字,東風是什麼,就是賈家想攀附的「東風」,是對賈家得到富貴有幫助的人,黛玉詩裡說「嫁與東風春不管」,正是說自己被賈家出賣了,為的是為賈家煥發第二春,而春風只管自己富貴得意,並不管這些女孩的死活。

其實,秦可卿死在元春之前,說明秦可卿就是賈家的冬盡,秦可卿的死是賈家的冬盡,秦可卿之後,賈家的女孩們直接死在了最美好的春裡。秦可卿的下場,就是黛玉和寶釵的下場,雖然寶釵和黛玉性情不一樣,行事也完全不一樣,但殊途同歸,他們都是賈家煥發第二春的犧牲品。

而賈家在燃燒女孩們的命運,為賈家煥發春天的時候,這些女孩們卻被皇家反噬所吞沒,她們沒有走向「東風」帶給他們的繁盛的夏季,而是死在結束東風的「夏」手裡。

薛蟠的媳婦夏金桂,宮裡的到賈家打抽風的夏守忠都姓夏,他們得勢後,用夏天的西風壓倒了東風,把東風一網打盡,而這些女孩們,也隨著東風的倒臺,如依附的凌霄花一樣,被雨打風吹去,在最美好的春季裡,被狂風暴雨摧殘了。

黛玉慘死,寶釵雪裡埋,西風一起,她們的命運,就只有死在生命的春天裡:壽夭短命,非正常死亡的下場。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中黛玉的愛情,接過寶釵半杯茶,意味著平分秋色?
    她和寶釵不一樣,因為寶釵是入宮失敗後,沒有辦法才選擇了去做賈家媳婦。對林黛玉來說,愛了就是愛了,愛的就是寶玉這個人,跟寶玉的背景,以及寶玉的前途,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她從來沒有對寶玉有過任何要求,甚至說勸誡都是一點沒有。只要他是寶玉,她就希望與他永遠廝守在一切,希望能夠長長久久。她的內心深處想的是你好我便好,你失我便失,生命的開關設置永遠是把寶玉作為前提條件的。
  • 黛玉之美,用這一個詞形容最適合
    突然想,寶釵頭上要是弄個什麼花兒粉兒什麼的,倒真覺得彆扭,她不像黛玉,黛玉的生命是那麼燦爛。頭上一枝花,更凸顯出了黛玉的陽光形象。如果說哪一個詞最適合形容黛玉之美,那就是燦爛!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芙蓉花,正好似大家閨秀。
  • 《紅樓夢》是怎樣寫成的?蔡元培大膽假設被胡適反對
    就如第六十七回尤三姐和她恥情歸地府的情節,霍克思認為是很晚才穿插進書裡去的。」而李拓之在《〈紅樓夢〉的瑕疵》一文中則指出了《紅樓夢》中文字「繁複重犯」和曹雪芹不避「寅」「宜」諱等問題。杜春耕說:「《紅樓夢》裡的矛盾,比如黛玉與寶釵的年齡、金陵十二釵正釵的提法等等,都是極明顯的例子。」1.黛玉的年齡。第二回中,賈雨村初執林府西席,黛玉時年五歲。
  • 黛玉究竟是怎麼死的?其實她自己已經親口說出了答案
    《紅樓夢》是一部「千紅一窟」「萬豔同杯」的悲劇,從判詞中看,金陵十二釵裡這些青春美好的聲明,雖然曾經如鮮花一樣盛放,卻沒有一個有圓滿的結局,最終都會早早地像春天的花朵一樣,在無情的風刀霜劍的摧殘下紛紛凋零。
  • 《紅樓夢》裡賈寶玉和薛蟠有很多共同點?
    文/荷蓮耦園夏友明《紅樓夢》中有兩個人物,一個大紅大紫,風流倜儻,器宇不凡;而另一個則臭名昭著,好色無知,性情奢侈。 可是他們同為表兄弟,同是超級官二代、富二代,而且在其它很多方面都有驚人的共同點,這就是賈寶玉和薛蟠。
  • 紅樓夢裡,為什麼黛玉寶釵都被稱為「姑娘」,而不是「小姐」?
    在現代「小姐」更多時候是一個貶義詞,可是在古代「小姐」只是一種稱呼,有兩種意義:舊時有錢人家裡僕人稱主人的女兒;對年輕的女子或未出嫁的女子的稱呼。所以才會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看到很多丫頭都會把自己的主子稱作「小姐」。可是《紅樓夢》裡,丫鬟們都稱黛、釵、探等為「姑娘」,而不是「小姐」,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 《紅樓夢》裡薛寶釵的命運最終是怎樣的?
    鳳姐對寶玉和黛玉的關係一直很熱心,不僅常在嘴上開玩笑,也是內心意向的反映。寶釵到底有沒有懷孕? 第一百二十回,寫目睹了寶玉的塵緣之別,賈政回家後,「王夫人便將寶釵有孕的話也告訴了,將來丫頭們都勸放出去。賈政聽了,點頭無語」。
  • 林黛玉有缺點不足,薛寶釵十分完美,為何大家喜歡黛玉不喜寶釵?
    《紅樓夢》裡,薛寶釵是一個十分完美的人,書裡對薛寶釵沒有一句微詞,反而對林黛玉頗有微詞。不是說她愛哭、就說她小性子。不僅作者說黛玉的缺點,而且襲人也說黛玉的缺點。然而即使林黛玉有那麼多的缺點,依然有許多人喜愛林黛玉;即使薛寶釵那麼完美、無懈可擊,依然有許多人討厭薛寶釵。這是什麼原因呢?薛寶釵到底哪裡比不上林黛玉呢?
  • 鮮花無數,海棠卻甚為獨特,透過《紅樓夢》,看海棠的文化寓意
    作為長篇世情小說的《紅樓夢》, 更是不遺餘力地大寫特寫「海棠」, 同時賦予其深刻的文化意蘊。一、絕色佳麗, 紅顏薄命中國文學素有以花喻人的傳統, 常常將美女比作花, 有美人如花的說法。文學家常以「閉月羞花」形容女子之美。素有「花中神仙」之稱的海棠, 自然配得上絕色佳人。
  • 紅樓夢:寶釵心裡頭藏著一條蛇,黛玉已經被「咬過一次」竟然不覺
    導語:寶釵表面上看去,行事穩重,親和大方,榮國府上下有口皆碑,就連史湘雲都被寶釵哄得五迷三道的。恨不得有這樣一個親姐姐。但是,通過對寶釵私下行為的了解,按照常理判斷分析,這個人的品性又是怎樣的呢?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一章中,就可見一斑了。
  • 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細說《紅樓夢》裡的讖語運用
    恰相對的是,寶釵有一副瓔珞,也刻八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對的極規整。癩頭和尚的「金玉之姻」一說,更暗指寶釵間的結合視為「天作之合」。但筆者認為,二人的婚姻悲劇與這兩件靈物是有關聯的。寶玉之玉,是真正天賜,寶釵之圈,卻實屬人為,天賜與人為強而相合,豈不悲乎?
  • 紅樓夢中,那十幾個名字中有芙蓉的人,都影射林黛玉命運
    《紅樓夢》有幾個特殊的文字和物件,比方「紅」「玉」「金」,比方扇子、手帕和芙蓉。曹雪芹寫了非常多與芙蓉、蓮花相關的人物名字。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與林黛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賈雨村是第一個關聯,他受惠於甄士隱和林如海,卻忘恩負義出賣了甄英蓮(香菱),可以肯定林黛玉最後一定也被賈雨村出賣。香菱與林黛玉第二個關聯是學詩,她學詩寶釵寶琴不教,就是為了學黛玉之詩。所謂「效顰」也。第三個關聯是香菱受夏金桂虐待而死,與紫鵑五十七回與林黛玉的話有印證。(紫鵑說)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
  • 紅樓夢裡此人暗戀林黛玉多年,被當面拒絕後,見財起意娶了河東獅
    病如西子勝三分,心較比幹多一竅的林黛玉讓賈寶玉見之神魂顛倒,而後二人相互交心,成全了一段曠世神戀。但是,其實紅樓夢裡除了賈寶玉,還有其他人也曾暗戀林黛玉。北靜王大概暗戀過林黛玉,紅樓夢裡賈寶玉曾兩次要向林黛玉轉贈北靜王的禮物,一次是手串,一次是鬥笠鬥篷,不過兩次都被林黛玉給拒絕了。
  • 撲蝶PK葬花:紅樓夢裡的雙美對峙,其中寓意你能看懂幾分?
    黛玉葬花和寶釵撲蝶,是紅樓夢裡最著名的經典場景。很多人一生沒讀過紅樓夢,但對這兩個畫面卻絕對熟悉。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已經成為西遊記的招牌,天下無人不知。但凡黛釵登上什麼藝術作品,毫無懸念的,肯定一個葬花一個撲蝶。人們都說葬花是黛玉悲劇性格的經典瞬間;撲蝶則最好的詮釋了寶釵青春健康,表現了寶釵活潑、曠達的性格。
  • 紅樓夢故事賞析 寶玉上學辭別黛玉 他是要去蟾宮折桂了嗎
    紅樓夢故事賞析 寶玉上學辭別黛玉 他是要去蟾宮折桂了嗎 【故事和原文】寶玉突然想起要去辭別黛玉,來到黛玉房中。賈寶玉對於世俗事務有著很強的排斥,表現於很多方面,最嚴重的是寶玉難以接受仕途經濟學問那一套,他甚至公開瞧不起封建統治者最為欣賞和倡導的文死諫、武死戰的所謂忠君思想;十分排斥賈雨村之流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稱那些人為祿蠹。寶玉把勸他留心仕途經濟,多與權貴結交叫混帳話,並宣稱林妹妹從來不說這些混帳話。寶玉最怕薛寶釵那種一本正經的說教。
  • 黛玉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根本沒有隱晦的意思,你真的理解了嗎?
    就黛玉脫口而出的「苗而不秀,是個銀樣鑞槍頭」,亦被個別網友指為「說黃段子」。我當時看到這個「說黃段子」時菀爾一笑,不要說一點也沒有性知識的黛玉會不會懂得「銀樣鑞槍頭」是不是暗含了「黃段子」的部分,就是我自己,一個已婚女性,在一年前讀到網友提示說「『鑞槍頭』是黛玉說黃段子」觀點以前,我都沒有想到過這其中「黃」的意思。
  • 《紅樓夢》是不偏不倚的老莊哲學嗎?
    向來都有不少人以為《紅樓夢》是不偏不倚的老莊哲學,因為曹公在書中「勸佛抑儒揚道」的傾向非常明顯。可是有幾處的疑點最終還是容易讓人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紅樓夢》是不偏不倚的老莊哲學嗎?襲人反對寶玉與黛玉接近。她一邊拉攏寶釵,嘆苦說:「姐妺們和氣,也有個分寸兒,也沒個黑家白日鬧的!
  • 紅樓夢:黛玉是芙蓉,寶釵是牡丹,那麼迎春惜春是什麼花呢?
    《紅樓夢》是一部「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大悲劇。「千紅」、「萬豔」,都是花兒的代名詞,裡面的每一個女孩兒,其實都是一種花。她們的性格和命運,都隱喻在相應的花裡面。作者要麼通過她們抽到的花籤,直接點明她們是何種花,比如寶釵是牡丹,黛玉是荷花,探春是杏花;要麼通過判詞判曲,來暗示她們所屬的花,比如元春是石榴花。迎春和惜春沒有參與抽花籤,我們無法通過花籤來判斷她倆是什麼花。作者也沒有在判詞和判曲中,明確指出她倆是什麼花。不過我們依然可以根據她倆的判詞判曲,以及各自的性格,來推測出代她倆的代表花。
  • 紅樓夢中人:紅樓夢人物生日表,生日或年紀記錄表;紅樓夢時間表
    (第四回、P32)時年:黛玉七歲,寶玉八歲,英蓮(香菱)十一歲。紅樓夢十二年:人物:妙玉年齡:十八歲原文: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第十八回、P141)時年:黛玉十歲,寶玉十一歲,寶釵、香菱十四歲,薛蟠十六歲。
  • 嫻靜似嬌花照水,質本潔來還潔去——「金陵十二釵」之林黛玉
    二、瀟湘妃子瀟湘妃子是林黛玉的詩號,屈原《九歌》中有《湘君》、《湘夫人》之祭神詩。堯之二女為舜二妃,死後葬蒼梧之野,其哭血染斑竹,人稱湘妃竹。黛玉孤高自倚,目無下塵。白居易有詩曰:「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與瀟湘妃子相適也。其詩號為寶釵所起,她的理由是「當日娥皇、女英灑淚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