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蝶PK葬花:紅樓夢裡的雙美對峙,其中寓意你能看懂幾分?

2021-01-12 卓語紅樓

黛玉葬花和寶釵撲蝶,是紅樓夢裡最著名的經典場景。很多人一生沒讀過紅樓夢,但對這兩個畫面卻絕對熟悉。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已經成為西遊記的招牌,天下無人不知。

但凡黛釵登上什麼藝術作品,毫無懸念的,肯定一個葬花一個撲蝶。

人們都說葬花是黛玉悲劇性格的經典瞬間;撲蝶則最好的詮釋了寶釵青春健康,表現了寶釵活潑、曠達的性格。

這個說法,甚至是教科書的標準答案。在百度百科這樣的公知網站上,就是這樣告訴世人的。

事實真是如此嗎?

0101撲蝶之喻

撲蝶是小兒女的常態,許多人在兒童時代都撲過蝶,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可是放在紅樓夢裡就不一樣了,因為它是一部非常注重寓意的作品。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蝴蝶有兩重象徵意義。

其一代表愛情。

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變成蝴蝶,這是至死不渝的愛情。

其二代表靈魂自由。

莊周化蝶是《南華經》中最為知名的寓言。變成蝴蝶後的莊子,沒有了人身的束縛,感到無比愉快和愜意。因此它成為老莊哲學追求天人合一的經典寓言。

寶釵撲蝶出現在紅樓夢的第27回:

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

暫時不要管她怎麼撲,先來說說這個蝴蝶。各位看官,天下哪裡有「大如團扇的蝴蝶」?你見過嗎?

一隻團扇起碼不小於人臉。天啊!跟人臉一樣大的蝴蝶啊,那是蝴蝶嗎,恐怕是老鷹吧?

呵呵,開玩笑的,曹公絕不會寫老鷹的。但總而言之,這不是常見的蝴蝶,也不是一般意義的誇張。曹雪芹到底在幹嘛,如此獨闢蹊徑?

請注意,團扇又稱合歡扇,象徵著團圓,亦引申為愛情。

再看「一雙玉色蝴蝶」。何謂玉色,各位誰能說清楚?普天下蝴蝶或白、或黃、或花,玉色是什麼色?玉本來就沒有固定色嘛。

如此誇張的個頭,出奇的色彩,團扇的比喻,作者當真在寫蝴蝶?

顯然不是!現實裡無論如何找不到這樣的物種。當奇特奇出天際,無疑就是個警示牌。警示內容為:讀者們,我可不是真蝴蝶哦!

其實它是一個象徵,象徵著寶玉和黛玉。

賈母常常把寶黛叫做「兩個玉兒」,人盡皆知。「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不就是兩個相愛相依的玉兒,在享受愛情的美好時刻嗎?

在寶釵撲蝶之前,她剛剛看到寶玉進了瀟湘館。書上寫寶釵很知趣的避開她倆:

忽然抬頭見寶玉進去了.......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罷了,倒是回來的妙。想畢抽身回來。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

上一秒心想避開他倆,才剛轉身,下一秒瞅見一對玉色蝴蝶,開撲!

那一對玉兒,和這一雙玉色蝴蝶,就這樣緊緊相連著。神奇不?

如果你認為寶釵撲的僅僅是蝴蝶,那這紅樓夢還有什麼看頭?真是索然無味,全成了流水帳。

一旦看懂其中的隱喻,就讓人拍案叫絕!如此瞬間神變,身體和心靈的嚴重割裂,活脫脫刻畫出一個口是心非之人。

對那小情侶的甜蜜蜜,寶釵其實有一腔嫉妒和憤恨。否則,她不會一反矜持人設,一反寡婦式的死氣沉沉。

在普通人而言,追逐蝴蝶是與春天互動,是天真童趣的爆發。但對頂著寡婦大腦的人而言,哪來的童趣呢?明明是殲滅戰好嗎!

0202 姦淫狗盜

你以為這是對寶釵的偏見?不,曹雪芹兩百年前就想到了,他特意又安排個故事來說明,就是著名的「滴翠亭偷聽事件」。

寶釵追著蝴蝶來到滴翠亭,偷聽了小紅談話,之後把偷聽嫌疑嫁禍給黛玉。在這段公案裡,大部分人只把焦點聚集在嫁禍上,忽略了寶釵對小紅的評價。

從小紅墜兒的寥寥數語中可以清晰的印證,小紅跟賈芸並不熟。說她兩人私遞手帕,壓根不成立。因為賈芸追要謝禮,小紅有點不知所措,僅此而已。

什麼男女私情啊,一點都不沾邊呢。就算小紅有點春心懵懂,也連個影都還沒有!可是就這樣,硬生生被寶釵認定為「姦淫狗盜」。

如此變態的「道德狂魔」,不是頂著寡婦大腦又是什麼?

有人為之開脫說,寶釵乃封建淑女的典範,一旦涉及男女嫌疑之事,禁不住就要心驚。

這又是強行洗白。如果真是淑女,絕不會住進滿是公子哥的賈府。即便住下了,梨香院大門一關,二門一鎖,端坐繡房等媒人提親,才是正確人生。

不分晝夜的往絳雲軒、怡紅院裡鑽;甚至在梨香院私宴外男,同席飲酒;還要在閨房解衣扣,還要留寶玉住在梨香院........社交禮儀做到這個地位,實在與xx差不多少,還提什麼封建淑女?

自己釣金龜婿時,做什麼都無所謂。看到小紅這點春心,馬上就心驚如此。這是為什麼?

我只想說,論全世界最擅長雙標的文學人物,莫過紅樓夢裡的寶姐姐。

當然,曹雪芹在此處不僅僅寫她的雙標。更重要的是,在她的意識裡真的感覺不到自己有什麼男女私情。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她最忌憚、最排斥,也是最痛恨的是愛,而不是欲。

一切以完成婚姻、完成傳宗接代為目的的行為,在寶釵看來都自帶免罪性。一切以真情實感、精神契合為目的的行為,都是洪水猛獸。

這一套邏輯,恰恰就是程朱理學的核心內容。

寶黛之間可是真的遞過手帕,甚至比之更親密十倍的事情也多著呢!既然小紅都被視為「姦淫狗盜」了,那寶黛呢?

寶黛間的愛,不僅是典型的精神之愛,更直接阻擋她的婚姻、她的生存。因此,無論從思想意識角度,還是從現實利益角度,黛玉都是她的死敵。兩人可謂不共戴天!

「滴翠亭偷聽「這段故事,是對撲蝶的補充和說明。以此來揭示寶釵的內心,證明她撲蝶不是撲童趣,而是撲殺愛情!

0303 花神退位

由以上可知,撲蝶其一寫寶釵對愛情的牴觸;其二寫她熱毒病發,對黛玉深深嫉恨。

身體離開了那對情侶,心卻惡狠狠的扑打他們。貌似大度淡定,實則打翻醋瓶、恨意叢生。

這樣的高度反轉、明暗交替,將人物的內與外同時刻畫得形銷骨立。縱觀世界名著,你找不到如此高級的劇情!

顰兒,我看你往哪裡藏的

剛剛扑打蝴蝶,接著就高喊著顰兒追趕。顰兒不正是她要扑打的蝴蝶嗎?蝴蝶只是個引子,『撲蝶』 撲的既不是蝴蝶,也不是小紅,最終指向了黛玉。

蝴蝶還象徵著靈魂自由。寶釵要扼殺的也不僅僅是寶黛之愛,更是黛玉的靈魂和靈氣。

你們把林姑娘藏在那裡了.......一定是又鑽在山子洞裡去了。遇見蛇,咬一口也罷了。

偷聽、撒謊、誹謗、醜化,已經無所不用其極。然而最令人驚心的是,還要對黛玉下個惡毒的詛咒。

這段故事可兼看《滴翠亭:簾窺壁聽為那般,自古奸佞扮聖人 》《林紅玉因何深受寶釵忌憚?裡面藏著太多紅樓真相》

黛玉那一面呢: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她悲苦的內心向天吶喊,不知這濁世哪裡才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儘管《葬花詞》名聞天下,是紅樓夢傳世最廣的傑作。但真能理解黛玉心境的讀者,萬裡無一。許多人都在納悶,她成天哭什麼呢?

如果僅從物質層面去看黛玉的生活,肯定無法理解。她苦在心靈,苦在無望的愛情,苦在豐沛的靈性卻活在壓迫的時代。

她是花的魂魄,玉的精神,詩的化身,集天地靈氣於一身。如此美好、透明的心靈,遭到封建腐朽文化的荼毒和扼殺。在作者眼中,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悲。

扼殺她的人,最具體的操刀者,就是薛寶釵!

二女爭一男的橋段,還只是本書表面上的東西,是給普通人看熱鬧的。

行家要看出門道:無情冷雪(薛寶釵代表的程朱理學)對林木生機(黛玉代表的自由精神)的破壞和扼殺,才是本書最核心的主旨。

關於黛玉的精神內涵,詳見《黛玉:我是古典文學的女神高峰,不好意思,你真的理解不了》

27回的回目叫做《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撲蝶和葬花放在同一回裡,寓意就更為深刻。

撲蝶能給自己帶來一時歡娛,對蝴蝶來說卻是恐怖的災難,她把歡樂建築在其他生命的苦難上。

葬花則相反,體現了對世間一切生命的憐惜之情,即便是無聲的生命。

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

二十七回開頭先交代了芒種節,又特別描寫了芒種節餞花神的風俗。

黛玉前世來自於仙界,其生日二月十二日恰恰是民間傳說的花神生日。紅樓夢所有角色中,跟花兒發生故事最多的人,也是黛玉。所以她才是妥妥的花神!

紅樓夢中多次寫到芒種節,為什麼作者要反覆餞花神呢?就是為了哀悼黛玉!

儘管黛玉此時肉體還活著,但寶釵排山倒海的冷雪之氣,源源不斷的襲來。在這個世間,花神始終無立足之地。所以每到送別花神的日子,黛玉怎能不悲從中來?

單從故事層面看,是因為寶黛誤會而令黛玉痛哭;但它有更深的思想層面、命運層面。黛釵的對立是天然的,你興我衰,絕對無法共存。

寶釵撲蝶,撲到汗流,破天荒的興奮異常。這也是她追逐世俗名利的模樣。

而在畫面的另一邊,黛玉以靈魂之淚來緬懷逝去的春日,安葬每一片落花。每一個美麗的載體,在黛玉眼中都是神聖的,都應該得到歸宿。

這其實就是對萬物靈性的歌頌和緬懷,也是對令人窒息的人類世界的控訴。

0404 被無限美化的撲蝶

黛釵深刻的對比中,是一明一暗,一褒一貶的立意。然而世人絕不樂意接受這個局面,世人要看的是雙美,是環肥燕瘦。

自從紅樓夢問世以來,歷代藝術者都在美化寶釵撲蝶。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們知道寶釵用什麼撲的蝴蝶嗎?書上寫的是:

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甲側:可是一味知書識禮女夫子行止?寫寶釵無不相宜。】

「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親愛的紅迷們,清代可是窄袖,這袖子可放不下團扇。

很顯然,這是一把摺扇。摺扇藏於衣袖,是典型的男性形象。也就是說,曹雪芹在這個地方故意放了個大大的bug。

他故意把寶釵寫成了個爺們!

脂硯齋深諳其道,緊跟著評說「可是一味知書識禮女夫子行止?」

釵粉認為這是脂硯齋在誇寶釵,說她也有活潑的時刻。可是不好意思啊,這「女夫子」三個字,跟前面的摺扇、爺們做派呼應著呢。

脂硯齋此前沒有將她定為女夫子的慣例,相反一直對她各種吹捧。此處忽然說「女夫子」,只能是揶揄和提醒。

摺扇和團扇雖說都是扇子,但前者是男性社交必備之物,後者為貴族女性彰顯優雅的飾品,兩者是截然不同的象徵。

扇子最早是禮儀之具,又叫"儀仗扇"。它是統治階級為顯示地位和特權而使用的,某種意義上可以代表專制權力,尤其與男性掛鈎時。

插個題外話,下層女僕用不了團扇,她們用的是材質較差的摺扇。晴雯跟寶玉發生矛盾源於一把扇子,寶玉以男主姿態壓制晴雯而引發口角。所以晴雯撕扇也含有寓意,是對統治者專制權的挑戰。

由此可見,這位女夫子用爺們的動作去扑打愛情和自由,不是代替統治者表演又是什麼?

這是一場禮法和人性間的博弈。真實的畫面是:統治者揮舞著狼牙大棒,對覺醒者殘酷鎮壓。而世人卻把它演繹成香汗淋漓的美嬌娘,穿花度柳,春心蕩漾。

為了營造這意境,自然要改頭換面。奇異的超大蝴蝶變成了日常小蝴蝶,漢子扇變成了美麗的團扇,扇面上還要繪上牡丹蝴蝶之類的畫。再配以各種春色旖旎,把所有的春日美好都堆砌上。

總之一切都美噠噠,一切都是楊貴妃」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再現!

古畫裡是這樣的:

近代國畫裡是這樣的:

87版裡是這樣的:

你不要以為古往今來的讀者粗心,不!很多時候是故意的。

在87版拍攝中,撲蝶這一場就有過爭議。編劇和導演都注意到原著寫的是摺扇,但掏出摺扇,打開再去撲,這動作給人感覺非常難看,像是武器似的。討論再三,還是變成團扇。

你看,真的按原著去走一遍,曹雪芹的本意瞬間就出來了。可惜,人們不樂意看他的本意!

就是秉承這樣的創作思路,在曹雪芹筆下與花兒絕緣、日日青灰色打扮,如寡婦般無趣的女子,到了影視裡就成了粉嫩嫵媚、眾花圍繞的角色。

連頭上的簪花,都是她的最大最美最搶眼!

至於花神如何塑造呢?換換頭繩顏色,也就差不多了:

0505 如何對待醋意

黛玉吃醋了,她獨自傷春去。寶釵吃醋了,她去扑打春色,並迅速找到機會抹黑黛玉、詛咒黛玉。

黛玉常常吃醋,但她的醋只跟寶玉有關,只在寶黛兩人之間進行交流和化解。所有的醋最終都成為寶黛成長的一部分,令她們愈加了解對方。

寶釵的醋,絲毫不會引起她本人的悲傷。看上去心理素質棒棒噠。不過她並不平靜,撲蝶就告訴我們,她心裡充滿了恨!

她化解醋的方式是典型的宮鬥主義,散播謠言、挑撥是非、輿論抹黑、抱團孤立.........總之就是想辦法消滅對手。但對寶玉嘛,卻不想多了解一分。

這就是截然不同的生存觀。寶釵非常符合厚黑學、成功學,而黛玉注重是心,她得到的也是寶玉的心,這更像個智者。

從這個角度說,大多數人喜歡寶釵是合理的。我們國人不就很喜歡看當街手撕情敵嗎,消滅對手一直都被視為正義之旅。

0606 小結

釵黛兩人分別代表了儒道兩種文化,她們的精神內質截然相反。黛玉的悲劇裡,寄託著作者的滿腔憤懣。

撲蝶和葬花,最集中的體現了黛釵的文化衝突、人格衝突、修養差別、生存差別。

賈府的敗落、眾人的命運陡變,固然是巨大的悲劇,但這些物質領域的毀滅,本質上是因為精神領域早已腐朽不堪、尸位素餐。

物質世界極度優渥的賈寶玉,集千寵萬愛於一身的賈寶玉,也是【咽不下玉粒金蓴噎滿喉,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

賈寶玉尚且如此,無依無靠、集千怨萬恨於一身,倍受權貴打壓、小人排斥的黛玉,又當如何?

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將欲過河。倒引得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中的滴翠亭,香汗淋漓,嬌喘細細,也無心撲了。

看上去多美的畫面啊!可惜,深藏殺機!

美而恐怖,這正是曹雪芹要塑造的薛寶釵。有迷惑世人的皮囊,有麻痺世人的道德包裝,有取悅世人的人設、言辭。

唯一你想不到的是,還有一套戕害扼殺人類靈魂的手段。#讀懂紅樓夢#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葬花辭》:讀懂葬花辭,就讀懂了人生
    你的眼晴是你內心的投射,你的心裡越悲傷,落下的眼淚也就越沉重。在數不清的暗夜中,落花飛過階前,飄雨灑遍圃路,你心中的淚,幹了又溼,溼了又幹,寄託著多少情思。《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初識時: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嫻靜如姣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的嬌小姐。
  • 紅樓夢——史湘雲海棠春睡有什麼含義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憨湘雲醉眠芍藥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看下書中原文:說著,都走來看時,果見湘雲臥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他,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推喚挽扶。湘雲口內猶作睡語說酒令。
  • 《紅樓夢》裡薛寶釵的命運最終是怎樣的?
    這一段寓意比較豐富。「打個絡子把玉絡上」,其實含有把寶玉拴住的意思。不過拴住寶玉的不是粗糙的繩索,而是靈巧的鶯兒所打制的精美的絡子。寶釵在顏色的搭配上格外有學問。什麼顏色的玉呢? 五彩晶瑩的----小說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說元春之後「又生一位公子,說來更奇,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就取名叫作寶玉」。
  • 李傳隆:風塵撲蝶五十年
    鉤沉 李傳隆:風塵撲蝶五十年 本報記者 蔣昕捷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9-17    [列印] [關閉]     中國曆朝蝶畫,以南宋李安忠的《晴春蝶戲圖》最為有名,後人多為畫中「蛺蝶翅翼」的絢爛之美所震撼。    直到有一天,一位叫李傳隆的老者舉著放大鏡,在這幅現存於北京故宮的古畫前端詳了3天。後來,他在其著作《中國蝶類圖譜》中寫下一段不同尋常的鑑賞:「此畫之蝴蝶,大小比例,色彩斑紋等皆酷似實物。雖時隔千年,仍能辨明為臨安(今杭州)附近之蝶種。
  • 紅樓夢最經典的三首詩詞,總有一句戳中你的淚點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為一代名家曹雪芹所作鴻篇。身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以它的獨特魅力,吸引了古今中外多少專家讀者競相研究,而又有多少人為書中坎坷離愁的清潔而黯然神傷、淚流不止,這便是《紅樓夢》的魅力,而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三首詩正出自這部奇書。
  • 英文唱出《葬花吟》,王熙鳳竟是高鼻梁藍眼睛
    英文唱出《葬花吟》,王熙鳳竟是高鼻梁藍眼睛歌劇《紅樓夢》劇照長江網訊(長江日報特派記者王娟)英文唱出的《葬花吟》,洋面孔演繹的「王夫人」,沒有了王熙鳳的「掉包計」,都讓人感到似曾相識而又那麼不同……7日晚,英文歌劇《紅樓夢》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首演前的彩排,第一次向全國媒體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87版《紅樓夢》作曲者王立平:一朝入夢 終身不醒
    30年來,但凡有《紅樓夢》播出之處,也許就無人能擺脫吟唱《枉凝眉》《葬花吟》的魔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瑞賢、陳詩藍  6月17日晚,由王立平一手挖掘並悉心訓練的原唱者陳力,將在人民大會堂時隔30年後再度開唱《葬花吟》等87版《紅樓夢》原創音樂作品。想到那個場景,頭髮雪白、戴著標誌性粗框大眼鏡的王立平,臉上的表情如回夢中。
  • 乾隆看完《紅樓夢》說:不就明珠家那點事嗎!專家一研究:還真是
    我國古代有四本書代表著古典章回體小說的最高成就,後人稱之為"四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其中數《紅樓夢》影響深遠,面世幾百年後仍有人在研究,更是有研究者成立了"紅學",專門研究其中奧秘。
  • 專訪音樂大家王立平:87版《紅樓夢》組曲創作者
    你的想法永遠要在別人的前面趙鳳蘭:眾所周知,您耗時四年創作的《紅樓夢》組曲已成為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面對經典我已詞窮,已找不出比「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句評俗了的話更新穎的詞句來形容它的美。您和曹雪芹隔空對話,譜寫的每首曲子都自然鑲嵌其中,就像是《紅樓夢》中的一部分一樣自然貼合、天衣無縫。
  • 紅樓夢最頂尖的破譯:一些關鍵性的人名,他們背後暗藏的寓意!
    --悼紅軒重憶紅樓夢★脂硯齋再問石頭兄--「踢館函」扔在「中國紅學會」已第85天;「約戰函」扔在「北京曹雪芹學會」已第27天。很多人被新紅學給忽悠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紅樓夢》其實是一本記載大清宮闈秘事的密碼本。它表面風月情濃,背面實則刀光劍影。
  • 想當年|他為87版《紅樓夢》築了一道難以跨越的高牆
    按現在電視劇的創作慣例,作曲家都是在拍完戲、看完樣片後才開始寫曲,但在《紅樓夢》劇組只有導演,演員還沒入組時,王立平就加入其中,一跟就是四年。與許鏡清花四年時間打磨《西遊記》,如出一轍。1982年前後,王立平亦曾參與《西遊記》的音樂創作,但沒完成,他坦言:「因為我不太喜歡『猴戲』,我覺得自己屬於『情種』那一類。」
  • 中國文學隱語藝術與《紅樓夢》「真事隱」
    經過研究表明,《紅樓夢》一書確實隱藏著大量「真事」,這些「真事」才是作者真正要傳達給讀者的內容,而且這些隱寫的「真事」都發生在明末清初,大多不見於當時滿清統治者組織編纂的史書。作者之意是要將「真事」告訴那些能破解隱義的讀者,記住民族的血淚,吸取明亡的教訓,並且把書中的「真事」流傳下去。
  • 蝶去
    那個下午有冬天的暖陽照著,在一處「管理不善」不定時噴灑殺蟲劑的野園子裡我追著蝴蝶拍。黛玉葬花,我葬蝴蝶。那個下午我把一隻在公路上垂死掙扎的大絹斑蝶移到野園子一處隱蔽的雜草裡安放。大絹斑蝶天生麗質,若任它撲騰到公路中間,被車輪碾死,美物死得難瞧總是件傷心事,有點不忍,不能讓它那麼死。也是那天,我還在一片水塘邊半個來小時的時間裡記錄了一隻黑脈金斑蝶的死。
  • 無情最是天上月——淺談《紅樓夢》裡的詠月詩
    這一放之古今中華文化而皆準的真理,當然亦適用於紅樓夢。不論是在詩詞歌賦,還是故事情節的敘述描寫中,或歡喜或憂傷、或熱鬧或悽清、或濃墨描摹或淺淺帶過,那一輪皎皎清輝,在賈府的上空,總是少不了它,如主角光環般的存在。
  • 賈府過年 吃吃喝喝:看《紅樓夢》裡濃厚的年味
    過年時,古人的生活也並不見得就比現代人的日子清閒多少,那麼,明清時期的大家族裡在過年時都吃些什麼呢?今天,文史君就帶大家探秘《紅樓夢》中的賈府,看看過年時賈府中人的飲食動態。一、莊子年例——食物來源民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發展而逐漸形成的生活文化事象。
  • 潘建華:籤讖、謎讖與戲讖(《紅樓夢》中的讖語中)
    郵票《寶釵撲蝶》片描述薛寶釵的花籤是「牡丹」,題詞是「豔冠群芳」,配詩是「任是無情也動人」。海棠花,又叫「斷腸花」,寓意是苦戀和離愁,代表著離別之情。「香夢沉酣」讓人聯想到湘雲醉臥芍藥裀的情景,非常可愛。讀者眼前仿佛出現一幅唯美的畫面:湘雲臥於山石之上,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她。「只恐夜深花睡去」出自蘇軾的《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 《紅樓夢》|林黛玉如何英譯?
    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翻譯《紅樓夢》的一共八種:滿文、藏文、錫伯文、蒙文、維吾爾族文、哈薩克文、彝文和朝鮮文。亞洲語言裡翻譯過《紅樓夢》的一共有七種,有日文、韓文、越南文、泰文、緬甸文、阿拉伯文和馬來文。其中英文的全譯本三種,成書出版的是兩種,也就是大家知道比較多的霍克思、閔福德合譯的「霍譯本」和我國翻譯家楊憲益和英國夫人戴乃迭兩人合譯的「楊譯本」。《紅樓夢》的寫作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每一種語言的翻譯也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光陰才能完成。
  • 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細說《紅樓夢》裡的讖語運用
    在中國古典小說史上,《紅樓夢》堪稱一部空前絕後的描繪貴族世家的巨著,其人物關係之龐雜,情節結構之精彩,藝術手法之純熟,長久以來均為人稱道。其中蘊含多重的命意,存留無數值得探究的問題,使讀者難 「解其中味」。而讖語的應用,將宿命這一張大網,鋪張起來囊括住賈府這個簪纓大族,步步埋留下大廈將傾的跡象,引領讀者懷著一種對「宿命論」的共情認識,去見證一個世族的衰敗。
  • 紅樓夢裡三次寫中秋節的暗喻,你讀懂了嗎?
    《紅樓夢》中寫到中秋節,有三次之多,不知大家在閱讀時是否留心過。在這三次對中秋節的描寫中,我們可以了解古人過中秋時的習俗,同時也看到了作者在其中的隱喻。1第一次,就出現在第一回。中秋之夜,甄士隱踏著月色去邀請賈雨村酌酒賞月,賈雨村當時正在吟詩,甄士隱聽了,便誇讚賈雨村「真抱負不淺也!」接下來,賈雨村和甄士隱兩人對飲。
  • 為什麼有人說讀懂《紅樓夢》第五回?就能讀懂《紅樓夢》這本書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對於《紅樓夢》這一篇長篇巨著,單純看懂第五回,是無法看懂《紅樓夢》全書的。看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這一部文學巨著是曹公花費十年的心血寫成的,可謂是:十年辛苦不尋常,字字看來皆是血。那麼,在《紅樓夢》第五回裡,我們能夠學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