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車壇 | 必出精品
原創作者 | 荊姚
從神龍到神蟲,只有一步之遙;從飛龍在天到一地雞毛,咫尺天涯。
毫無爭議,2019年8月份中國車壇的最重磅新聞源自神龍汽車,它麾下的法系車—標緻、雪鐵龍,再一次灰頭灰臉的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這一次,慘上加了個慘字。
法系車,成功的法國情懷,無法複製出感動中國的故事;神龍汽車,撲騰了幾下之後,在沒法子的現實面前棄子認負。
重回賽道沒回成,眼下的這一次,風暴來的更猛烈了一些,賣廠賣地,還要大規模裁人!
2019年上半年,神龍汽車虧損了25.32億元之巨!從2018年1月份以至於2019年上半年的18個月裡,神龍汽車累計虧損超過了62億元人民幣。
這樣的巨虧,直接導致神龍汽車這家中法合資的車企直接進入」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的巨大恐慌和麻煩之中,東風、PSA兩家股東都難以接受。
據外媒爆料,2019年7月16日,法國巴黎,東風集團董事長竺延風、PSA集團董事長唐唯實達成了「拯救神龍計劃」,放棄兩座工廠,賣廠賣地、大幅裁員,成為補充現金流,成為神龍汽車向死而生的關鍵招。
具體而言,有這樣的風聲:
1)大規模裁員計劃,已經正式啟動,現有8000名員工到年底降至5500人,到2022年將總員工人數降至4000人。
2)神龍一工廠整體搬遷至神龍三工廠,現有一工廠由政府收儲,土地性質由工業調整為商業,所形成的增值收益由政府與神龍公司各50%,預計補充現金流49億元。神龍二工廠將同設備一起整體出售,正在洽談中。
辣手摧花的一招招,足見神龍汽車當下時局之悲催和捉急。只不過,一大批神龍汽車人將成為中國車壇重新挪窩找工作的一批「新人」。
銷量不挺不舉,就在人力資源上折騰,在神龍已經是常態化的舉措。問題是,一番番折騰,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2018年 12 月 13 日,神龍對管理層進行過一次大換血,8 位高管全體起立,其中神龍總經理蘇維彬被調離,由東風南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接替。
將熊熊一窩。皇帝不行,群臣遭殃。
數據面前,敗局已定,慘不忍睹。
以下2019年7月份暨1-7月份神龍汽車的銷量數據,讓你見證神龍成蟲的捉急現實。話說回來,不大規模折騰不行了。
銷量不挺不舉,直接導致了「高期望、高目標」高舉高打指導思想之下的「高產能」嚴重過剩。2019年,回到地面的神龍汽車定下了26萬輛的銷量目標;即便如期達到目標,也僅僅實現神龍工廠22%的產能利用率。
神龍一廠(產能為30萬輛)、二廠(產能15萬輛)、三廠(總產能30萬輛),四廠(總產能40萬輛)合計99萬輛的產能。2019 年26 萬輛銷量目標,一個工廠的產能就足夠應付了。
相比之下,神龍汽車產能嚴重過剩。如此糟糕的預期目標之下,不關閉工廠、不大規模裁人,是不可能的。
更糟糕的是,2019年1-7月份,神龍汽車僅僅實現了76000多臺的銷量目標,26萬年目標已經成為了水中花、井中月。如此慘痛的銷量面前,神龍嚴重過剩的產能再一次更加過剩,賣廠賣地裁人成為燃眉之急的必選項。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銷量頹廢,折騰來來回回還沒有找打重回賽道的藥方子。產能塌了方,神龍汽車的經銷商們"禿了頂"。可想而知,如此大規模萎縮的銷量、市佔率面前,神龍經銷商的日子有多難過。
據統計,2015-2018年間,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的經銷商數量縮減了近80%,目前只剩666家,並且要死不活的和生活進行著苟且故事。
中國車市大盤的低迷徘徊,標緻、雪鐵龍在華的前景更加嚴峻。當下時局之下,不僅僅是神龍能不能活下去,更令人深思的是」法系車還能不能在華活下去?"。
賣廠賣地裁人,只是神龍生死劫的一枚棋子,不得不發。神龍汽車的生與死,罪與罰,還在兩可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