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佬是如何掉入美國手中的?警惕「美國陷阱」第一步

2020-12-04 梁東西就叫梁東西

2013年4月14日晚上8點,皮耶魯齊先生乘坐波音777,從新加坡出發到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剛出艙門,就被美方警察拘捕了。

罪名是他任職的公司阿爾斯通在2013年—2015年的一個印度尼西亞的項目中涉嫌行賄,違反了《反海外腐敗法》。

作為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的全球負責人,皮耶魯齊雖然見過許多大場面,但對於這樣的「下機接待」,他顯然是嚇壞了。

在和警方的溝通過程中,皮耶魯齊越發覺得疑惑——因為在當時,他不過是集團裡的一位小角色,既不是阿爾斯通的執行長,也不是法務總監。他不過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況且在這場行賄中自己並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好處。

但是為什麼,美國聯邦調查局會這麼大費周章地把自己抓起來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阿爾斯通行賄的這個項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2013年,印度蘇門答臘島上招標一個塔拉罕發電站項目。阿爾斯通公司和日本的丸紅株式會社共同參與投標。項目並不大,利潤也不高,但這個項目在當時能夠幫助阿爾斯通擺脫一時間的財務困境。

在國際商務領域,為了能在招標中中標,很多集團負責人會利用中間人進行牽線搭橋,事後再給一筆報酬是一個被容許的慣例,到底算不算行賄很難講。

況且這個項目是在印度尼西亞開展的,當地營商環境特別糟糕,如果不行賄就別想在雅加達談成生意。而皮耶魯齊,在這個項目中,是阿爾斯通集團行賄的接頭人。

但是,一個法國人和印尼人談生意,向印尼官員行賄,也應該由法國或者印尼司法機關來處理啊,怎麼就跟美國政府拉上關係了呢?

這裡,就涉及到書本《美國陷阱》中談到的一個重要概念——「長臂管轄權」。

1977年美國發生了一起著名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在這個案件中,美國司法單位機關揭露罕見了一個暗地資助和賄賂外國公職人員的龐大體系,涉及400多家美國公司,時任美國總統卡特通過立法規定,禁止美國公司向外國公職人員行賄或者支付佣金,這就是美國早期的《反海外腐敗法》。

但這項法律自生效以來,一直受到外界的質疑,而且這個法律也不利於美國公司在出口市場上的地位。

慢慢的,這些美國官員開始覺得自己這個樣子就是作繭自縛,只懲罰自己不懲罰別人,顯然是不痛快的,於是在1998年國會修改法律上,《反海外腐敗法》從只處罰美國公司延展到了外國公司在外國領域內進行腐敗行賄的話,美國也可以管轄。

那這時候就有人問了,美國憑什麼管的那麼寬對於此事,美國司法部給出了這樣一個所謂的「最低限度的聯繫」理論:意思就是說一家企業,不管去到哪裡,只要在交易過程中用到和美國相關的「國際貿易工具」,就要接受美國司法的管轄。

這就坑了,說白了,在交易中用到美元也和你們美國有關係,發郵件的話,郵箱伺服器是在美國的,也和你們美國有關係。

也就是說,美國政府通過行使這樣一個不可理喻的長臂管轄權,幾乎有權追訴任何一家公司,幹涉他國企業。

那麼,作為法國阿爾斯通集團的鍋爐部負責人皮耶魯齊先生將會面臨美國司法部給予的什麼樣的挑戰呢?他能不能在這次的經濟戰爭中安全脫身?

答案就在下一篇文章中,記得關注我及時收看更新哦!

相關焦點

  • 法國版「孟晚舟」案當事人揭露美國陷阱
    文/板橋近日,彭博社記者在社交媒體上傳了兩張採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顯示任正非的辦公桌上,正擺放著一本中文版《美國陷阱》。該書主要講述了法國電力巨頭阿爾斯通前高管皮耶魯齊身陷囹圄的親身經歷,以及美國如何利用司法武器打擊他國商業競爭對手。
  • 《稀缺》:窮人永遠缺錢,忙人永遠缺時間,本質是掉入了稀缺陷阱
    2020年確實很難,遲寧的現象不是個例,很多人都陷入了又窮又忙的地步,其實不是我們缺錢,也不是我們缺時間,而是我們陷入了稀缺陷阱,產生了稀缺心態。美國暢銷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稀缺》的作者在研究中發現,美國消防員在車輛事故中喪生的概率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心臟病,而車輛事故中79%的消防員死於沒有系安全帶。有意思的是,消防員在日常開車時沒有不系安全帶的,甚至他們還會提醒家長系好安全帶,但在執行任務時,他們自己卻往往因為沒有系安全帶而死於非命,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時間稀缺產生的管窺負擔造成的。
  • 《美國陷阱》揭露真相:一場美式「政商合謀」
    在一些人眼中,美國是當代「自由貿易」的典範,只是本屆美國政府以「美國優先」為原則實施貿易保護主義,讓美國經營多年的自由民主形象盡毀。一名法國人講述親身經歷的書籍《美國陷阱》卻揭露了一個真相:早在川普執政之前,美國司法部就在反海外腐敗、違反制裁的偽裝下,連續十幾年通過起訴歐洲高科技公司的高管、給公司開高額罰單的手段,與美國公司合謀,成功打擊甚至瓦解了歐洲多家大型跨國公司。這名法國人叫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他曾是被稱為法國「工業明珠」的阿爾斯通公司的高管。
  • 【法治新聞】警惕竊取個人信息詐騙陷阱
    【法治新聞】警惕竊取個人信息詐騙陷阱 2021-01-1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迷你世界:生存陷阱教學,仙人掌陷阱上榜,炸藥桶陷阱最致命
    在迷你世界中,掌握陷阱的製作一直是防禦野怪和熊孩子的必備技能,但對於新手玩家而言,製作太高級陷阱的難度很大,因此,一些基礎陷阱便成了多數玩家的喜愛。 雖說基礎陷阱過於簡單,但是應對多數野怪和生物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初一女生開直播裸聊掉入陷阱
    初一女生開直播裸聊掉入陷阱 2020-11-2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監獄公職律師說法】讀《美國陷阱》有感
    編者按《美國陷阱》是2019年4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該書作者之一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以親身經歷揭露了美國政府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2013年4月14日,皮耶魯齊在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直到2018年9月走出監獄,除去保釋期間,他共在美國多所監獄裡關押了25個月。作者的親身經歷,既深刻揭示了美國的法治陷阱,也生動描述了美國監獄服刑場景。
  • 這是你在每個美國州錯過的一個旅遊陷阱
    這是你在每個美國州錯過的一個旅遊陷阱這是一個很好的、模糊的、模糊的小圈子,把我們國家最受歡迎的文化場所與旅遊陷阱隔開。當然,任何「旅遊陷阱」都可以是一個「文化遺址」,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任何一個「文化遺址」都可以感覺像一個「旅遊陷阱」,如果它足夠擁擠和汗流浹背。隨著公路旅行旺季的到來,我們已經確定了一些地方,它們可能會成為「旅遊陷阱」,但實際上值得一遊,因為它們確實很棒。
  • 土耳其實力遠低於法國,為何能從法國手中奪走一塊殖民地?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歐洲眾多國家當中,目前法國是最為強大的,並且也是唯一沒有美國駐軍的國家,所以法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美國限制的,作為老牌發達國家只有自己欺負別人,別人是不可能欺負自己的,但是讓人感到好奇的是,法國不但被欺負了,而且還是被不如自己的土耳其欺負的,土耳其從法國手中硬生生的奪走了它的殖民地
  • 空頭陷阱是什麼意思?空頭陷阱如何識別
    空頭陷阱是什麼意思?股價在低位區域,突然出現向下突破的假象,比如突破長期均線等的支撐,並伴隨著各種利空消息。由於擔心市場再度大跌,許多投資者在恐慌中賣出手中股票。
  • 法國首次否決美資收購,釋放十分罕見的信號,或不跟隨美國了
    最近,法國否決美企「特萊丁」收購法企「光電科技」的事情,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注意。據了解,這還是法國首次否決美資收購,其歷史意義非常重大。要知道,美企「特萊丁」收購法企「光電科技」的程序,是完全符合規定的,沒有任何的違規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法國政府根本就沒有理由進行幹預,結果法國政府就是進行了否決,不讓美企收購該國企業。
  • 疑似我軍潛艇出現在日本鹿兒島附近,美國馬上煽風點火
    作者:刺客美國CNN網站發表最新頭條文章,預言「中日島嶼之爭將會成為亞洲下一個軍事爆發點」。對於美國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攪屎棍行為,《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推特中指出,美國的精英們非常希望看到,中國與鄰國之間爆發戰爭。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千萬不要受到煽動,以免掉入美國的陷阱。
  • 論雙縫幹涉實驗,掉入「雙縫幹涉實驗陷阱」中,人類文明止步不前
    一個一個的電子射擊,不觀察,也是波的幹涉圖樣,程序讓一個一個的電子按波的規定通過雙縫,預先定義好的程序讓這些電子整體運動起來表現為波的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有「觀察」這個變量,一個一個的電子射擊,表現為粒子的性質,超文明計算機早已定義了「觀察」這個行為,當人類執行觀察行為時,程序就會讓這些電子以粒子的性質通過雙縫這是「雙縫幹涉實驗」陷阱
  • ...要警惕這種夏日淡靜行情帶來的安全錯覺。法國興業銀行利率研究...
    【美債波動率接近紀錄低點 但歷史表明不可對8月掉以輕心】美國國債波動率已經降到接近紀錄最低水平,但過去十年的歷史走勢提醒著利率交易員,要警惕這種夏日淡靜行情帶來的安全錯覺。法國興業銀行利率研究董事Michael Chang的分析顯示,自2010年以來,較長期美國國債的波動率往往在8月回升。
  • 警惕生活中的「錨定」陷阱
    本文教你識別「錨定」陷阱,做出最佳選擇策略。錨定效應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1974年提出行為經濟學概念。卡尼曼寫過一本行為經濟學經典著作《思考,快與慢》,對我影響非常大,推薦大家也去讀一下。錨定效應,是指人們在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參照物(初始錨)的支配,最後做出的判斷偏差現象。
  • 拿破崙打下一塊殖民地,國土大於法國5倍,為何他要低價售給美國
    拿破崙打下一塊殖民地,國土大於法國5倍,為何他要低價售給美國?這個被拿破崙賣掉的殖民地就是路易斯安那州,這個路易斯安那州,是拿破崙剛剛從西班牙手中裡奪回來的,還沒有在手中捂熱乎就轉手賣給了美國,讓路易斯安那州成為自己的領土不好嗎?這樣可以擴大自己的統治範圍,但是拿破崙為何要把這座殖民地賣掉呢?
  • 小心墜入「低價陷阱」這個坑
    利益沒得到眼看著本金也要泡湯,瑞安市消保委及消保委玉海分會特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以免掉入「低價陷阱」這個坑。謹記「天上不會掉陷阱」,切莫貪小而失大此類龐氏騙局案例往往都會採用許諾高額補貼回報的套路,最後因無法兌現導致資金鍊斷裂,演變成發起人卷錢走人,消費者得不償失的狀況。
  • 話題| 莫比烏斯陷阱
    在託克維爾筆下,法國大革命的血雨腥風,很大程度上緣起於其時法國特有的「文學政治」:一幫在舊制度下沒有政治自由、也沒有政治經驗的文人,意外地掌握了權柄,這些人無知無畏,勇於標新立異,迷戀於自己「個人的理性」,後來許多悲劇性的後果遂由此註定。文學式的革命思維,總會傾向於一把火燒掉舊制度,以為可以就此擎出徹底的革命、完美的民主。
  • 《馬達加斯加3》告訴我們,如何邁開事業的第一步
    在他們看來,完成回紐約的目標,不過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這樣按部就班就可以了。不過當他們執行第一步的時候,他們就發現計劃之外的事情,這部電影也是用了一個誇張的手法,讓動物們通過通風管道進 入賭場之中。不過進入賭場還只是第一步,他們進入賭場之後,他們發現企鵝與猴子喬裝成人類在進行賭錢,而且已經贏了很多的錢。
  • 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了「殺手大黃蜂」的第一個蜂巢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當地時間10月23日,美國華盛頓州官員稱,昆蟲學家本周在美國發現了第一個亞洲大黃蜂巢昆蟲學家從那時起已對這種能破壞蜜蜂種群的大型昆蟲保持警惕。 經過數周的尋找,華盛頓州農業部門的昆蟲學家在靠近加拿大邊境的西雅圖北部地區找到了所謂的第一巢穴。 本周,美國農業部在該地區設置的陷阱捕獲了4隻活黃蜂,隨後發現了這個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