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版「孟晚舟」案當事人揭露美國陷阱

2021-01-15 直播港澳臺

文/板橋

近日,彭博社記者在社交媒體上傳了兩張採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顯示任正非的辦公桌上,正擺放著一本中文版《美國陷阱》。該書主要講述了法國電力巨頭阿爾斯通前高管皮耶魯齊身陷囹圄的親身經歷,以及美國如何利用司法武器打擊他國商業競爭對手。

《美國陷阱》作者皮耶魯齊在接受直新聞獨家專訪時大聲呼籲:「昨天是阿爾斯通,今天是華為,那麼明天又會是誰?」

被捕

2013年4月14日晚8點,一架波音777飛機緩緩降落在紐約的甘迺迪國際機場。國泰航空的空姐用甜美的嗓音播報:「皮耶魯齊先生,請您下飛機前先到機組人員這裡來。」常年來往於世界各地的皮耶魯齊本以為是行李或其他問題,毫不懷疑地起身走了出去,然而當他剛踏上舷梯,兩位身穿制服的FBI探員迅速抓住了他的胳膊,按在後腰上,「咔噠」一聲戴上手銬:皮耶魯齊,你被逮捕了。

皮耶魯齊:我在甘迺迪國際機場被捕,我遇到的檢察官一開始就要求我不要給法國大使館或者我的公司打電話。他擔心如果我打電話給他們,他們就會知道調查的情況,從而降低調查的優勢,但是我拒絕了他們的要求。第二天,他們把我關進了一個距離紐約5公裡的監獄裡,並直接把我關進了安全級別最高的牢房。

誘導

在位於曼哈頓的美國聯邦調查局總部,皮耶魯齊第一次見到了美國司法部的檢察官,他被指控在2003年的印尼發電站項目,向當地議員進行行賄。然而讓皮耶魯齊感到驚訝的是,美國人抓他的時候,很清楚他不是「主謀」,美國司法部希望皮耶魯齊能為美國司法部效力,來對付阿爾斯通及其管理層。皮耶魯齊明白,這是一場交易。

施壓

皮耶魯齊拒絕了這份交易,並聯繫公司僱傭了專業律師,但是辯護律師卻告訴皮耶魯齊,在這起案件裡他面臨10項罪名起訴,合計的刑期高達125年,海量的罪名、漫長的刑期,這一切給皮耶魯齊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皮耶魯齊:基本上,我當時所理解的是,在美國的法律體系中,法官基本上都是缺席的。 基本上是一場檢察官與公司或個人之間的談判。 所以事情是這樣的,要麼你去參加審判,如果你輸了,就要去監獄服刑十五到十九年。要麼你認罪,如果你認罪,法院將在六個月後釋放你。

絕望

為了彰顯美國司法的「公正性」,皮耶魯齊在押期間,被允許查閱卷宗及證據,這些卷宗被收錄在一間放著6臺老舊電腦的小屋子內,但卻規定他每天只能在這個屋子裡待一個小時,皮耶魯齊計算了一下,如果他要把檢察官搜集到的150萬件物證全部看完,就算一分鐘能看一件,那麼他也需要68年才能看完全部文件。美國司法部的公職人員心知肚明,拖延時間對他們有利。所以他們故意用成噸的紙張將被告淹沒。僅僅過了幾周,那虛無縹緲的希望就摧垮了皮耶魯齊。

陰謀

2013年7月29日,在經過反覆的估量、計算、權衡利弊之後,皮耶魯齊最終同意了,並在認罪協議上簽了字。法官告訴他,10月25號法庭會決定他的刑罰,到時候刨去他已經坐了6個月的牢,他就能重獲自由了。然而就在皮耶魯齊認罪伏法的第二天,美國司法部重新啟動了對阿爾斯通的調查。隨後,美國司法部推翻了6個月刑期的承諾,並拒絕了皮耶魯齊的保釋申請,繼續實施關押。

皮耶魯齊:在監獄裡待了四個月之後,我決定認罪,但六個月之後,他們沒有像之前承諾的那樣釋放我。

那麼,美國司法部到底在拖延什麼?2014年4月24日,困擾了皮耶魯齊數月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皮耶魯齊:所以,為什麼? 因為在背後,公司的執行長確實與美國司法部門進行了談判。 他在我被捕前拒不(和司法部)合作,但是在我被捕後,他決定全力配合。同時,他也展開了把我們公司賣給通用電氣的談判。因為他受到了來自美國司法部門的巨大壓力,他們威脅,要把他關進監獄裡,就像他們對我做的那樣。 所以實際上,美國安全部門就是在利用我來嚇唬公司裡的其他人,比如執行長,逼他按美國的意思辦事。

自由

和皮耶魯齊預想的一樣,在通用電氣與阿爾斯通籤署協議之後,他很快被通知可以提交一份保釋協議。2014年6月11日,在經歷了424天的羈押後,皮耶魯齊獲得保釋,隨後返回法國。2017年9月,美國法院宣布終審結果,皮耶魯齊被判處30個月的有期徒刑,隨後他再度入獄服刑。2018年9月25日,皮耶魯齊出獄,終獲自由。

夢醒的時候到了,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時機。要麼是現在,要麼將永無機會,奮起反抗,為自己贏得一份尊重。這是最後的關頭。——摘自《美國陷阱》

華為

近來,中國企業華為面臨來自美國國家力量的強大壓制,國內外諸多媒體將孟晚舟看作中國版的「皮耶魯齊」,將阿爾斯通與華為相提並論,需要指出的是,華為與阿爾斯通在性質上完全不一樣,但美國通過加害於高管個人,妄圖給公司「定罪」、遏制他國企業的醜惡行徑確實如出一轍。

皮耶魯齊: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美國的法律已經伸到了它的領土之外。這意味著,只要你與美國有一絲聯繫,例如發過電子郵件或使用過美元,他們就可以使用他們的法律來對付你,對付世界上任何的公司,在道德的掩蓋下,無人爭議。美國實際上是在使用法律手段來對付他們的競爭對手,甚至把它們拿下。

自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非法扣押以來,時間已經有近7個月之久,而美國一直處心積慮地想要引渡孟晚舟。目前華為已經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3月3日,孟晚舟已經提起了對加拿大政府的民事訴訟,指控其「嚴重侵犯」自己的憲法權利,孟晚舟的訴訟對象還包括加拿大邊境服務局以及加拿大皇家騎警。

3月7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記者會,宣布對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第889條的合憲性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

加拿大時間6月6日(北京時間6月7日),現任華為媒體事務副總裁Benjamin Howes發表聲明,重申美國對孟晚舟的引渡申請不符合加拿大《引渡法》的核心原則;美國政府提交的證據材料不充分,對孟女士的指控不能成立;以及加拿大的執法存在嚴重的程序濫用,孟女士的憲法權利被侵害。

相關焦點

  • 《美國陷阱》揭露真相:一場美式「政商合謀」
    一名法國人講述親身經歷的書籍《美國陷阱》卻揭露了一個真相:早在川普執政之前,美國司法部就在反海外腐敗、違反制裁的偽裝下,連續十幾年通過起訴歐洲高科技公司的高管、給公司開高額罰單的手段,與美國公司合謀,成功打擊甚至瓦解了歐洲多家大型跨國公司。這名法國人叫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他曾是被稱為法國「工業明珠」的阿爾斯通公司的高管。
  • 孟晚舟案再次恢復聽證會 加拿大警員庭審證言自相矛盾
    孟晚舟資料圖(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溫哥華當地時間26日上午10點,華為公司財務長孟晚舟引渡案聽證會在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再次進行  當天,孟晚舟進入法庭參加聽證。這一輪聽證會主要圍繞「程序濫用」進行審理,聽證會將對加拿大參與逮捕孟晚舟的多位執法人員進行交叉詢問,他們的作證將揭示逮捕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包括作為檢方的加拿大司法部的律師,以及作為辯方的孟晚舟的律師,都將對這些當事人進行詢問。  在持續了一天的法庭聽證過程中,加拿大聯邦警員溫斯頓·葉是唯一接受交叉詢問的證人。
  • 孟晚舟案迎來重大逆轉,幕後黑手浮出水面
    據環球時報7月25日報導,當地時間23日,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向加拿大法院申請中止引渡。據悉,在加拿大法院公開的最新文件中顯示,孟晚舟的律師團隊指出,美國政府在孟晚舟一案中充當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美國政客們企圖把孟晚舟當作未來中美「貿易爭端中的談判籌碼」。
  • 孟晚舟案證據公開!滙豐銀行構陷,美國一手炮製
    北京時間7月24日上午,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公開孟晚舟引渡案下一階段庭審的證據材料。
  • 華為風暴|一文看懂 華為孟晚舟案始末
    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的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的引渡案,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將於當地時間周三(5月27日)作出關鍵裁決,裁定孟晚舟的案件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孟晚舟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引發涉及中、美、加三國外交角力的孟晚舟案已延續一年多,如何發展至今?
  • 孟晚舟案最新進展:再次開庭 孟晚舟事件起因真相是什麼?
    加拿大溫哥華當地時間6月15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開庭聽證。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向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備忘錄顯示,美國司法部提交的用於要求引渡的《起訴案件記錄》中,指控孟晚舟的唯一關鍵證據是由滙豐銀行提供的;但是美方對這份證據的總結遺漏了重大信息,甚至存在故意誤導的行為。備忘錄指出,2012年12月,滙豐銀行因其自身的違法行為,包括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向美國司法部支付了一筆19億美元的罰款,並與美國籤署了一份《暫緩起訴協議》。
  • 特魯多就華為孟晚舟引渡案發表講話,孟晚舟律師團隊真實身份浮出水面
    近日,加拿大19名前政要聯名致信總理特魯多,要求終止華為CFO孟晚舟引渡案程序並將其釋放,給加拿大一個「重塑對華戰略」的機會。特魯多25日拒絕了這項要求,稱政府對於針對中國採取何種措施持開放態度。 他表示,儘管他尊重這些前任官員,但對他們的主張並不認同。
  • 孟晚舟近況:24小時處於監控下 需佩戴定位追蹤器
    華為孟晚舟一案,再度迎來關鍵節點。華為財務長、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2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出席引渡聽證會。法庭將會在這一程序中,決定是否將她引渡到美國。這是孟晚舟自2018年12月在加拿大機場被捕以來首場引渡聽證會。當天,孟晚舟出席聽證會,但由辯護律師代為發言,不作親自答辯,旁聽席上有100多人出席。
  • 華為CFO孟晚舟保釋聽證後 加拿大人對美國很惱火
    隨著孟晚舟案10日的庭審結束,越來越多的加拿大媒體和網友開始關注這起案件。儘管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稱其中沒有涉及政治層面的參與,但不少加拿大人已經對這件事的政治效應,以及其後可能會對中加關係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他們在為孟晚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認為加拿大不應被美國「操縱」。
  • 孟晚舟案再次恢復聽證會 案件或許將拖數年之久
    據外媒報導稱,孟晚舟案聽證會於當地時間周一在加拿大溫哥華再度開庭。在本次庭審中,通過孟晚舟和加拿大政府雙方律師的交叉質詢加拿大執法官員及邊境官員,孟晚舟律師試圖證實相關逮捕程序侵犯了她的權利,並爭取以濫用程序為由駁回引渡要求。
  • 獨家|孟晚舟案再現離奇細節:「我查了十分鐘維基百科」 加拿大高官...
    文|鳳凰網財經主筆易典【此前報導】獨家|復盤孟晚舟案件:核心證據16頁PPT首次公開 複雜程度像是看電影一樣獨家|孟晚舟案關鍵48小時曝光:一張密碼條神秘消失 FBI連發兩封郵件郵件中寫明加拿大警方在機場第一時間從孟晚舟身上收繳的電子設備:一臺Macbook Air,一個iPad Pro,一個iPhone7plus,華為Mate20保時捷限量版,一個256G的U盤。每個電子設備都標明了型號和序列號(筆者註:序列號是電子產品全球唯一識別碼,最大的特點是唯一性)。FBI通過序列號能追蹤到這臺電子設備的基本信息。
  • 加拿大傳來一個聲音,孟晚舟案迎來重大轉折,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加拿大傳來一個聲音,孟晚舟案迎來重大轉折。在最新一次開庭中,來自加方政府不同部門的兩個證人承認自己的行為有不合規不合法的部分,這部分證言被法庭聽取並承認。法庭認為孟晚舟律師可以就這些證據申請終止引渡,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我們距離真相越來越近了,而孟晚舟重獲自由的可能性也在變大。
  • 孟晚舟引渡案細節曝光:迷惑的「入境檢查」、多次「打臉」的證人...
    孟晚舟引渡案細節曝光:迷惑的「入境檢查」、多次「打臉」的證人、憑直覺做事的邊境官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
  • 孟晚舟引渡案將於8月17日恢復聽證會,法院希望在明年5月之前結案
    據中國日報,當地時間6月23日,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和孟晚舟引渡案的控、辯雙方達成共識,對引渡案的全部日程進行確認,同意於8月17日恢復引渡聽證會,對加拿大和美國當局提供的信息的證據可採納性進行討論;而關於美加是否濫用司法程序的辯論將於2021年2月16日開始。
  • 孟晚舟案再生新變故,一則重磅消息剛剛宣布,加拿大緊急出手阻攔
    據環球網報導,孟晚舟案再生新變故,由於在兩個方向上的「詭辯」接連失利,勝訴的天平正在向著孟晚舟傾斜。但一則重磅消息剛剛宣布,即孟晚舟團隊會對法院申請放寬保釋條款或至少放寬對其白天的出行限制,加拿大就緊急出手阻攔,稱加拿大政府不會同意這一建議。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攔,也不由得讓外界懷疑,加拿大到底還想拖延時間到什麼時候?
  • 孟晚舟事件中美國佬的真實目的是肢解華為?
    2018年12月,在美國當局的要求下,美國佬的鷹犬在機場將華為財務長,任正非的女兒兼得力幹將-孟晚舟逮捕。現在已經是2020年6月,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半有餘,孟晚舟依舊滯留在加拿大,無法回國。關於事件的起因與經過,媒體已經解讀的非常透徹,我們就不再贅言。今天和各位聊一聊,美國佬背後的套路。
  • 華為起訴美國政府16個部門:起因孟晚舟事件
    據外媒報導稱,華為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出訴訟,據起訴書顯示,華為控告美國政府16個部門故意拖延公開多份涉及孟晚舟被捕案的文件,而這些文件包括美國多個部門之間就此案相關的通信記錄,以及美國執法人員在加拿大實施拘捕行動前與加拿大騎警及加邊境服務局的通信記錄,這些文件將可能證明拘捕孟晚舟的背後存在政治動機。
  • 終於,孟晚舟案作出重磅決定,重要時期,加拿大緊急出手阻攔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孟晚舟案已經過去不止兩年,在此期間孟女士遭到加拿大非法羈留,縱使其律師團隊努力尋找證據且一次次作為呈堂證供,指出加拿大與美方聯手政治迫害孟女士的事實。終於,近日傳來孟晚舟案展開重大決定的消息。展開重大決定,將申請放寬保釋條件根據湖北廣播電視臺所報導,律師團隊就孟晚舟案展開重大決定,將向加拿大當地法院申請放寬保釋條件,旨在減輕對孟女士平日活動的限制。
  • ...下周裁決「孟晚舟案」 加媒:若「雙重犯罪」不成立將被當庭釋放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加拿大法院下周裁決「孟晚舟案」 加媒:若「雙重犯罪」不成立將被當庭釋放【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據多家媒體報導,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21日表示,將在下周三(27日)就中國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案的
  • 法國大佬是如何掉入美國手中的?警惕「美國陷阱」第一步
    但是,一個法國人和印尼人談生意,向印尼官員行賄,也應該由法國或者印尼司法機關來處理啊,怎麼就跟美國政府拉上關係了呢?這裡,就涉及到書本《美國陷阱》中談到的一個重要概念——「長臂管轄權」。1977年美國發生了一起著名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