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板橋
近日,彭博社記者在社交媒體上傳了兩張採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顯示任正非的辦公桌上,正擺放著一本中文版《美國陷阱》。該書主要講述了法國電力巨頭阿爾斯通前高管皮耶魯齊身陷囹圄的親身經歷,以及美國如何利用司法武器打擊他國商業競爭對手。
《美國陷阱》作者皮耶魯齊在接受直新聞獨家專訪時大聲呼籲:「昨天是阿爾斯通,今天是華為,那麼明天又會是誰?」
被捕
2013年4月14日晚8點,一架波音777飛機緩緩降落在紐約的甘迺迪國際機場。國泰航空的空姐用甜美的嗓音播報:「皮耶魯齊先生,請您下飛機前先到機組人員這裡來。」常年來往於世界各地的皮耶魯齊本以為是行李或其他問題,毫不懷疑地起身走了出去,然而當他剛踏上舷梯,兩位身穿制服的FBI探員迅速抓住了他的胳膊,按在後腰上,「咔噠」一聲戴上手銬:皮耶魯齊,你被逮捕了。
皮耶魯齊:我在甘迺迪國際機場被捕,我遇到的檢察官一開始就要求我不要給法國大使館或者我的公司打電話。他擔心如果我打電話給他們,他們就會知道調查的情況,從而降低調查的優勢,但是我拒絕了他們的要求。第二天,他們把我關進了一個距離紐約5公裡的監獄裡,並直接把我關進了安全級別最高的牢房。
誘導
在位於曼哈頓的美國聯邦調查局總部,皮耶魯齊第一次見到了美國司法部的檢察官,他被指控在2003年的印尼發電站項目,向當地議員進行行賄。然而讓皮耶魯齊感到驚訝的是,美國人抓他的時候,很清楚他不是「主謀」,美國司法部希望皮耶魯齊能為美國司法部效力,來對付阿爾斯通及其管理層。皮耶魯齊明白,這是一場交易。
施壓
皮耶魯齊拒絕了這份交易,並聯繫公司僱傭了專業律師,但是辯護律師卻告訴皮耶魯齊,在這起案件裡他面臨10項罪名起訴,合計的刑期高達125年,海量的罪名、漫長的刑期,這一切給皮耶魯齊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皮耶魯齊:基本上,我當時所理解的是,在美國的法律體系中,法官基本上都是缺席的。 基本上是一場檢察官與公司或個人之間的談判。 所以事情是這樣的,要麼你去參加審判,如果你輸了,就要去監獄服刑十五到十九年。要麼你認罪,如果你認罪,法院將在六個月後釋放你。
絕望
為了彰顯美國司法的「公正性」,皮耶魯齊在押期間,被允許查閱卷宗及證據,這些卷宗被收錄在一間放著6臺老舊電腦的小屋子內,但卻規定他每天只能在這個屋子裡待一個小時,皮耶魯齊計算了一下,如果他要把檢察官搜集到的150萬件物證全部看完,就算一分鐘能看一件,那麼他也需要68年才能看完全部文件。美國司法部的公職人員心知肚明,拖延時間對他們有利。所以他們故意用成噸的紙張將被告淹沒。僅僅過了幾周,那虛無縹緲的希望就摧垮了皮耶魯齊。
陰謀
2013年7月29日,在經過反覆的估量、計算、權衡利弊之後,皮耶魯齊最終同意了,並在認罪協議上簽了字。法官告訴他,10月25號法庭會決定他的刑罰,到時候刨去他已經坐了6個月的牢,他就能重獲自由了。然而就在皮耶魯齊認罪伏法的第二天,美國司法部重新啟動了對阿爾斯通的調查。隨後,美國司法部推翻了6個月刑期的承諾,並拒絕了皮耶魯齊的保釋申請,繼續實施關押。
皮耶魯齊:在監獄裡待了四個月之後,我決定認罪,但六個月之後,他們沒有像之前承諾的那樣釋放我。
那麼,美國司法部到底在拖延什麼?2014年4月24日,困擾了皮耶魯齊數月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皮耶魯齊:所以,為什麼? 因為在背後,公司的執行長確實與美國司法部門進行了談判。 他在我被捕前拒不(和司法部)合作,但是在我被捕後,他決定全力配合。同時,他也展開了把我們公司賣給通用電氣的談判。因為他受到了來自美國司法部門的巨大壓力,他們威脅,要把他關進監獄裡,就像他們對我做的那樣。 所以實際上,美國安全部門就是在利用我來嚇唬公司裡的其他人,比如執行長,逼他按美國的意思辦事。
自由
和皮耶魯齊預想的一樣,在通用電氣與阿爾斯通籤署協議之後,他很快被通知可以提交一份保釋協議。2014年6月11日,在經歷了424天的羈押後,皮耶魯齊獲得保釋,隨後返回法國。2017年9月,美國法院宣布終審結果,皮耶魯齊被判處30個月的有期徒刑,隨後他再度入獄服刑。2018年9月25日,皮耶魯齊出獄,終獲自由。
夢醒的時候到了,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時機。要麼是現在,要麼將永無機會,奮起反抗,為自己贏得一份尊重。這是最後的關頭。——摘自《美國陷阱》
華為
近來,中國企業華為面臨來自美國國家力量的強大壓制,國內外諸多媒體將孟晚舟看作中國版的「皮耶魯齊」,將阿爾斯通與華為相提並論,需要指出的是,華為與阿爾斯通在性質上完全不一樣,但美國通過加害於高管個人,妄圖給公司「定罪」、遏制他國企業的醜惡行徑確實如出一轍。
皮耶魯齊: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美國的法律已經伸到了它的領土之外。這意味著,只要你與美國有一絲聯繫,例如發過電子郵件或使用過美元,他們就可以使用他們的法律來對付你,對付世界上任何的公司,在道德的掩蓋下,無人爭議。美國實際上是在使用法律手段來對付他們的競爭對手,甚至把它們拿下。
自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非法扣押以來,時間已經有近7個月之久,而美國一直處心積慮地想要引渡孟晚舟。目前華為已經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3月3日,孟晚舟已經提起了對加拿大政府的民事訴訟,指控其「嚴重侵犯」自己的憲法權利,孟晚舟的訴訟對象還包括加拿大邊境服務局以及加拿大皇家騎警。
3月7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記者會,宣布對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第889條的合憲性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
加拿大時間6月6日(北京時間6月7日),現任華為媒體事務副總裁Benjamin Howes發表聲明,重申美國對孟晚舟的引渡申請不符合加拿大《引渡法》的核心原則;美國政府提交的證據材料不充分,對孟女士的指控不能成立;以及加拿大的執法存在嚴重的程序濫用,孟女士的憲法權利被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