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窮人永遠缺錢,忙人永遠缺時間,本質是掉入了稀缺陷阱

2021-01-15 指數空間

昨晚睡覺前,習慣性刷了一下朋友圈,看到大學同學遲寧發了一段陳銘在《奇葩說》最新一期中的發言「人類沒有那麼孤獨的痛苦。所有你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最痛苦的那個瞬間,感受到一切的壓力都在你身上的時候,你要記住一件事情:一定要遠超過你想像的人跟你感受過同樣的疼痛。」

大學四年,我和遲寧一直是上下鋪,關係非常要好,他平時幾乎不發朋友圈,此時突然發了這麼一段話,一定經歷著莫大的壓力和痛苦,所以,我立刻點開對話框,和他聊了起來。

原來,因為疫情的影響,上半年的收入減少,為了緩解生活壓力,他不得已套用了信用卡,本想暫時過渡一下,沒想到雪球越滾越大,陷入了拆東牆補西牆的地步,一年下來,自己比以往更忙了不少,資金缺口還越來越大,真是又忙又窮,越忙越窮,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來,感覺人生陷入到最灰暗的時刻。

2020年確實很難,遲寧的現象不是個例,很多人都陷入了又窮又忙的地步,其實不是我們缺錢,也不是我們缺時間,而是我們陷入了稀缺陷阱,產生了稀缺心態。

美國暢銷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中,就對這種現象給出了解釋,並提出了稀缺的概念,書中指出:「缺錢和缺時間都只是表面現象,本質上是我們產生了稀缺心態,,進而影響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動,使我們陷入到又窮又忙的循環中。」

什麼是稀缺?

《稀缺》這本書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賽德希爾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沙菲爾強強聯合完成的,被《金融時報》譽為「年度必讀十佳圖書」。

穆來納森和穆來納森長期研究窮人和扶貧項目,他們在長期研究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真相:窮人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永遠缺時間。他們經過大量心理學研究和分析之後發現,這只是表面現象,即使給窮人一筆金錢,給拖延症一些時間,也解決不了他們的現狀,因為他們陷入了稀缺陷阱。

什麼是稀缺?稀缺最開始只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是指資源的有限性與人慾望的無限性所形成的矛盾,但稀缺更是一種心態,它會佔據人類的大腦,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動,影響我們的決策,最終使我們陷入又忙又窮的境地。

稀缺有何影響?

稀缺會讓我們陷入又忙又窮的境界,它是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呢?也不是,凡事都有兩面性,稀缺在短期內可以產生專注紅利,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

(一)、稀缺的利

最常見的專注紅利就是截止日期前的超常發揮了。卡爾文曾說:「創造力不像水龍頭,說開就開,它需要找到適當的情緒才行,這個情緒就是緊要關頭的恐慌。」

記得大學寫畢業論文時,最開始就是靜不下心寫,對著電腦,不是打遊戲,就是追美劇,一個星期下來,也就寫了個提綱。但是,臨近交論文的最後一周,寫作效率極高,坐在電腦前文思才湧,洋洋灑灑幾千字很快就完成了。這就是截止日期來臨時,時間稀缺造成的專注紅利。這種現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屢見不鮮,因為時間不夠用的現實情況,我們不得不集中精力,提高了我們的效率,這就是稀缺的專注紅利。

但它的弊端同樣明顯。因為時間稀缺,我們在追求結果的同時,往往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最後常常草草了事,留下漏洞和遺憾,而稀缺的弊端還遠不止如此。

(二)、稀缺的弊

稀缺在產生專注紅利的同時,同樣會使我們忽略其他事物,產生管窺負擔,影響我們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讓我們更加衝動和短視。

《稀缺》的作者在研究中發現,美國消防員在車輛事故中喪生的概率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心臟病,而車輛事故中79%的消防員死於沒有系安全帶。有意思的是,消防員在日常開車時沒有不系安全帶的,甚至他們還會提醒家長系好安全帶,但在執行任務時,他們自己卻往往因為沒有系安全帶而死於非命,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時間稀缺產生的管窺負擔造成的。

接到報警後,消防員不僅要迅速跳上消防車,趕赴火災現場,還要在路上做好充足的消防策略,時間稀缺導致他們過度關注消防而付出了慘痛代價。

在金錢使用上,管窺負擔更加明顯。當資金壓力來臨時,人們往往更加關注當下的資金問題,卻忽視了未來幾個月的保險費,房租和教育金等問題,所以開始向未來借用資金應對當下的問題,如此一來,使未來更加稀缺,當未來來臨時,我們就進入了更加貧窮的狀態。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會陷入又窮又忙的原因。

如何擺脫稀缺?

稀缺終究是弊大於利的,讓我們陷入稀缺陷阱,又忙又窮,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如何擺脫掉入稀缺陷阱呢?

第一、改變心態,逃離稀缺陷阱稀缺是一種心態,這種心態會讓稀缺永存,所以,要想擺脫稀缺陷阱,首先就要改變心態。

賽德希爾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他忙碌到了不得不寫這本書的地步。他經常抱怨要做的事情太多,時間完全不夠用,導致許多事情一拖再拖,甚至不得不重新安排計劃,但重新安排後的結果依然是時間不夠用,事情依舊忙不過來。

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所以他聯合心理學家沙菲爾對這一現象展開分析,調整自己的心態,擺脫了稀缺陷阱。

在生活中,稀缺無處不在,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它的存在,並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掉入稀缺陷阱。

第二、預留餘閒,建立緩衝機制之所以掉進稀缺陷阱,是因為缺乏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導致自己不得不借用時間,借用金錢,使自己深陷沼澤,越陷越深。所以,預留餘閒,就是建立起針對突發事件的緩衝機制,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保護我們免於掉入稀缺陷阱。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非常形象:聖約翰醫院是一家提供急診服務的醫院,32間手術室每年要進行3萬多場手術,手術室的使用率達到了200%,這就導致出現緊急患者時,之前安排好的手術不得不往後推,這不僅影響了效率,還影響了醫生的作息,影響手術成功率。

為了改善這個狀況,醫院花重金請來了一位顧問,這個顧問給出了解決方案令醫院驚掉下巴:留下一間手術室備用。手術室本就緊張,居然還要留出一間備用,這個顧問瘋了吧。

但事實證明,這個建議非常有效地解決了醫院手術室緊張的問題。這就是預留餘閒對稀缺的管理作用。

把時間安排太滿,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就會造成時間稀缺,進而影響整個計劃,所以,做出餘閒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節省帶寬,從稀缺走向富足稀缺會產生帶寬負擔,所以在對稀缺進行管理時,一個主要的關注點就是如何節約利用帶寬。

所謂帶寬就是我們的心智容量,它好比是一條馬路,當路上只有一輛車時,它可以暢行無阻,但如果車多起來之後,就會出現堵塞。當我們產生稀缺時,我們心智容量裡的思考的東西就會增多,從而影響我們的認知能力和執行能力,所以,管理稀缺,必須要節省帶寬。

帶寬不會保持同一個狀態,所以我們要分配有限的精力去處理帶寬,所以在處理事情時,一定遵循要事優先的原則,將重要不緊急事件排入日程表,這將有效的避免緊急狀態的發生,進而擺脫稀缺,走向富足。

《稀缺》是一本經濟學著作,但它卻用心理學實驗成功解讀了「稀缺」的概念,讓我們明白了我們為何如此忙碌卻又如此貧窮,它讓忙碌的人警醒,貧窮的人振作,這是一本振聾發聵的佳作,是那些沒有時間看必讀書人士的必讀之書,看完一定會改變你對忙碌和貧窮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稀缺》學會這3個方法,4個效應,普通人更可能擺脫貧窮的困擾
    何必要把自己逼到那麼稀缺的地步呢?《稀缺》,這本書很有意思,它解決了當下的幾個痛點: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馬太效應)為什麼月末總是沒錢花?為什麼總是缺錢,缺時間缺精力?長期稀缺的人,會不會傷害到自己的思維?一:什麼是稀缺關於什麼是稀缺,《稀缺》一書給了個定義,就是「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
  • 《稀缺》:擺脫貧窮的3個方法,4個效應
    本文字數4641,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稀缺》。本書作者其中一位是塞德希爾·穆來納森,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
  • 《寄生蟲》裡象徵手法的運用:稀缺對不同階層的影響
    直到我看了《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才對這部韓國電影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稀缺,是「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窮人最缺的是金錢,富人最缺的是時間。這是我現在對這部韓國電影感觸最深的兩點。電影裡象徵手法的運用,無處不在。石頭、房子、臺階、獎牌、海報,再電影裡重複出現,這些事物所代表的內容和含義,通過導演有意的編排,講述了一個含義深刻的故事。
  • 為什麼窮人更愛買奢侈品?耗費近20年的諾貝爾獎發現:越窮越擅長浪費
    這樣,圖中淺色「貧窮陷阱」範圍內的人最終會變得越來越窮,深色「貧窮陷阱」範圍的人將會變得越來越富。這樣看,似乎只要給窮人資金去擴大生產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很明顯,現實中各國政府的大規模補助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窮人還是很窮。
  • 貧窮的本質,窮人為什麼很難擺脫貧窮?諾貝爾獎得主給了我們答案
    但他每天要工作9小時,但時薪才21元,根本吃不了什麼好東西,而且,工作的任務繁重,他剛做2小時,就渾身難受,忙了一天回到住的地方,連話都懶得說。他還不是真正的環衛工,真實的環衛工,他們為了養家餬口,下班後,還得做兼職,上夜班,一天工作17小時。田北辰體驗2天後,直呼受不了,就退出了比賽。
  • 貧窮的本質不是懶惰,而是窮人總是容易跌入高風險人生陷阱
    「貧窮的本質不是懶惰,而是窮人總是容易跌入高風險人生陷阱」。富人雖說富不過三代的慣性,但是卻很容易東山再起,原因在於富人不會陷入對基本生活消費中,而是會把多餘的精力和閒置資金,進行多方面的風險管理與投資,未雨綢繆,對自身的健康管理,對下一代的教育投資,對未來生活的風險管理,財富增長的規劃,都讓富人可以做到進退有餘,避免掉入人生陷阱。
  • 為什麼窮人更愛買奢侈品?20年的諾貝爾獎發現:越窮越擅長浪費
    這樣,圖中淺色「貧窮陷阱」範圍內的人最終會變得越來越窮,深色「貧窮陷阱」範圍的人將會變得越來越富。,更容易浪費時間、精力、金錢去應付眼前。,這是因為窮人沒有錢做體檢,沒有時間健身,也不覺得鍛鍊身體有什麼用。
  • 為什麼窮人更愛買奢侈品?耗費近20年的諾貝爾獎發現:越窮越擅長浪費
    這樣,圖中淺色「貧窮陷阱」範圍內的人最終會變得越來越窮,深色「貧窮陷阱」範圍的人將會變得越來越富。這樣看,似乎只要給窮人資金去擴大生產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很明顯,現實中各國政府的大規模補助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窮人還是很窮。
  • 你永遠無法看到一個人完全掉入黑洞
    你永遠無法看到一個人完全掉入黑洞。注意,是「永遠」和「完全」。為什麼這麼說呢?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並指出黑洞質量巨大、引力場強大,對周圍空間造成極大扭曲,連時間流逝的速率都會改變。越靠近黑洞的地方,引力越大,時間流逝越慢。
  • 諾貝爾獎得主:貧窮的本質是信息的不對稱,「窮人思維」很危險
    如果你讀過這本書,你就會知道,貧窮是如何影響人的思維和決策的。而導致人們陷入貧窮死循環的,正是建立在信息匱乏基礎上的錯誤決策。當人們的信息匱乏時,其判斷就會出現嚴重偏差。而嚴重的信息不足,將導致人屢屢做出錯誤的決策與行動,從而越來越窮。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窮人思維」,看看典型的窮人思維都有哪些方面的特徵。
  • 哈佛研究:太忙或太窮會讓人變傻
    於是在意識中,便留下了「人懶會變傻,變傻會貧窮」的基本認知。但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卻告訴大夥:特別忙和特別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過多將注意力花在追逐稀缺資源上,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而立之年就幾乎擁有一切的他,覺得自己唯一缺少的就是時間。腦袋裡永遠有各種計劃,總想把自己分身去搞定所有事情,結果卻常常陷入承諾無法兌現的泥潭。發現這一問題後,Mullainathan便把手頭正在做的國際扶貧研究和自己的問題聯繫起來。
  • 研究發現,長期太累或太窮,人會變傻
    特別忙和特別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過多將注意力花在追逐稀缺資源上,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而立之年就幾乎擁有一切的他,覺得自己唯一缺少的就是時間。腦袋裡永遠有各種計劃,總想把自己分身去搞定所有事情,結果卻常常陷入承諾無法兌現的泥潭。發現這一問題後,Mullainathan便把手頭正在做的國際扶貧研究和自己的問題聯繫起來。最終,他竟發現自己面臨的問題和窮人的焦慮驚人地類似。窮人們缺少金錢,而他缺少時間。
  • 哈佛研究:長期太忙會讓人變傻
    哈佛大學此前的一項研究顯示,特別忙和特別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過多將注意力花在追逐稀缺資源上,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腦袋裡永遠有各種計劃,總想把自己分身去搞定所有事情,結果卻常常陷入承諾無法兌現的泥潭。
  • 宇宙最為稀缺的是智慧文明, 人類文明最為稀缺的是什麼?
    一,宇宙中迄今為止最為稀缺的是智慧文明,人類探索宇宙已經發現最遠的星系——距地球130.1億光年的「UDFy-38135539」。但是人類沒有在如此廣大的時空中找到外星人。2,人類社會現在最稀缺的是高效的生產力。如果人類文明的資源需求超過人類文明提供資源的能力,人類文明極有可能發生毀滅自身的慘劇。
  • 稀缺:創造餘閒,魚和熊掌當然可以兼得
    和稀缺對應的叫做餘閒,多餘的餘,休閒的閒。稀缺就是資源緊張,讓我們學會了權衡得失,而餘閒就是資源豐富,你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比如你擁有一隻很大的旅行箱的時候,出門時你就不需要精挑細選。當你擁有很多錢的時候,就沒有生活的壓力,幾乎感覺不到錢的存在。而那個時候你只在乎體驗和感覺。
  • 窮人定律:越是窮人,越是有四種窮人心態,不克服,可能窮一輩子
    不僅如此,消極心態還會讓窮人對生活徹底失去希望,對現狀感到失望,對未來感到絕望。就像是看一個裝水的玻璃杯,在心態消極的窮人看來,杯子永遠都是半空的,而不是半滿的,注意,他們看到的是「空」。消極心態,就像是一副慢性毒藥,它會逐漸摧毀窮人的信心,使其意志消沉,失去追求財富的動力,只會越來越窮。心態消極的窮人,一定都是失敗的、頹廢的。
  • 中國工業最稀缺的資源是啥?這些基本依賴進口
    什麼叫稀缺?稀缺應該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儲量足夠稀少,二是戰略價值足夠重要,這就是缺。目前中國最稀缺的工業資源有如下八種元素: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一:氦如果從絕對存儲量的角度來考慮,確實應該是氦氣最稀缺,因為其在空氣中含量原本就很低,空氣中僅有5%的氦氣含量。
  • 一夜走紅的趙雷告訴我們:當今是個內容稀缺的時代
    凡事再流行,不是偶然,是某種物質再稀缺。內容再次被大眾所重視,是因為內容的稀缺,人們急迫需要這種稀缺,因此它再次歸來。「內容為王」一直都在說,而早在前幾年,很多人都說「內容為王」就是屁話,鬼話,其中還不泛一些像羅胖等一些名人大咖。但是在過去的一年,內容創業興起,知識付費盛行,一時間「內容為王」的口號又響徹雲霄。一、為什麼現在需要好的內容過去的2016年,除了共享單車最火之外,就是內容創業。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時間能倒流嗎?時間為何永遠測不準?深度思考
    當人類發現身邊的一切都在變化,自身也好像被無形的力量拉著不得不往前走的時候,人類開始意識到世間存在著一種神奇的,難以描述的東西,那就是時間。而人類對時間的思考和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也許永遠也不會停止,因為人類可能永遠都無法知曉時間的本質是什麼。
  • 如今黃金極為稀缺,研究員:地球黃金儲量60億
    金屬元素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資源,尤其是一些比較稀缺的金屬元素,尤其是鉲。這種元素的價值是黃金的70萬倍一克大概在3000萬美元左右,大家可以想像這麼高的價格,足以見得這種元素到底是多麼的稀缺,那麼我們再說回黃金這種東西,現在人們隨時隨地都能買到黃金,但是黃金為什麼還是這麼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