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走紅的趙雷告訴我們:當今是個內容稀缺的時代

2021-01-1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凡事再流行,不是偶然,是某種物質再稀缺。內容再次被大眾所重視,是因為內容的稀缺,人們急迫需要這種稀缺,因此它再次歸來。

這幾天有一個名字刷爆了朋友圈、微博,這個名字就是民謠歌手趙雷,他紅了,而且是一夜走紅。

憑藉著在歌手演唱的《成都》,深情地打動了現場觀眾,也打動了全國億萬觀眾,不知道你聽完這首歌后,有沒被打動,見仁見智吧。

這幾天不管是垂直科技媒體,還是主流大眾媒體,亦或是自媒體網紅都紛紛了蹭了這次熱點,小宇哥的手機這兩天滿屏趙雷、成都(相信大家也是),終於在昨晚,我打開了播放器,聽了這首歌曲,一遍沒感覺,兩遍沒感覺,我聽了第三遍……..

如果真的要說這首歌很好聽,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這首隻有當你歌詞旋律一起領會,才能進入那個情景,如果聽的只有旋律,可能就沒有對這座城市的那種韻味。

趙雷《成都》乾乾淨淨,娓娓道來。歌詞裡「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有對生活的無奈和心酸,也有「深秋嫩綠的垂柳,親吻著我額頭」這樣簡單質樸的美好。而且趙雷也說《成都》是寫給這座城市的情歌,當你聽完,你也想在這座城市走一走…….。

在網上,其實也有很多文章評論說,趙雷是「人憑歌紅」。趙雷的歌才是觀眾關注他的焦點所在。其實不只是《成都》,趙雷的《無法長大》《畫》《南方姑娘》也有不俗的表現,播放量和評論也過萬。

所以說趙雷實實在在地給一些粗糙亂造、追熱點、務虛不實的自媒體、大眾媒體好好的上了一課,什麼叫做「內容為王」。

「內容為王」一直都在說,而早在前幾年,很多人都說「內容為王」就是屁話,鬼話,其中還不泛一些像羅胖等一些名人大咖。但是在過去的一年,內容創業興起,知識付費盛行,一時間「內容為王」的口號又響徹雲霄。

一、為什麼現在需要好的內容

過去的2016年,除了共享單車最火之外,就是內容創業。

在過去的2016年,邏輯思維融資估值13.2億,吳曉波頻道創立兩年半估值20億,在自媒體窗口紅利期快速成長,還有耳熟能詳的papi醬、咪蒙、同道大叔等等。內容創業迎來的井噴期。內容創業在2016年,共創造了129筆投資數,共計5.6億美元融資額。而背後更有BAT等網際網路巨頭,不斷深化布局,並不惜重金鼓勵內容創業者加入到它們的列隊中。同樣,企業也從內容端發力,企圖與用戶建立強關聯,並在內容變現上探索最佳的路徑,力圖打造企業生態閉環,阿里和京東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內容創業進來紅利窗口期的商業邏輯背後,內容為什麼會被重新召回?這還得從三個方面去說:

1. 趨勢:內容創業再一次騰飛,背後就是億萬用戶內容消費的升級

我們都知道,前幾年的O2O,網際網路思維、屌絲經濟那是拉動了一大批企業的發展,而回顧過去的2016年,直播、網紅、內容創業、IP、各種新詞不斷湧現。這些新詞的出現則暗示著原有的那一套賺錢邏輯已經行不通了。因為大家的消費觀念已經轉變了。

消費升級是在2016年被喊出來的,那天天都在喊消費升級,升級的是什麼?

首先升級的是消費結構。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存已經滿足,恩格爾係數也在常年降低,這時人們更願意把錢花在新的領域,比如文化、娛樂、健身、旅遊等精神層面的。第二個升級的是消費品類。什麼消費品類,籠統點概括就是「高檔」。無論現在我們用的、吃的、住的都講究一個字:高檔。過去的物美價廉已經行不通,人們買的就是話題的談資、個性的表達。

為什麼會出現這次的消費升級?

第一,中國消費人群正在發生質變,一個階級正在崛起,就是中產階級,即80、90消費人群。吳曉波在一篇文章解讀《經濟學人》雜誌提到,現在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超過1億,到2030年將會超過2.5億,將佔全國人口中的20%。這一人口的出現以及持續增長,將會給中國的消費結構帶來歷史性的變化。第二就是長尾理論的開始出現。在《長尾理論》一書中作者安德森說:當商品的生產、存儲、銷售的成本低到一定程度時,市場的傾向就會從頭部轉向出現頻率極低的長尾領域中去。趙雷的民謠就是處在長尾領域。在現如今社交網絡及其發達的情況下,音樂這個東西就會變得極其廉價,人們可以從各個渠道知道這個信息,這時就不存在信息不對稱。這時就會有更多的人知道還有小眾的民謠音樂。2. 渠道:內容稀缺,渠道飽和

在大眾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無非就是線上電視廣播+線下雜誌報紙,這時人們獲取的信息不缺,而是缺少一個快速傳播信息的媒介。

進入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發聲,人們獲取的媒介更加多元化,繼而出現的是渠道的泛濫,好的內容非常少,而渠道就不可避免出現飽和狀態。

根據艾瑞諮詢《2016年新聞資訊渠道價值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傳播終端多樣化、傳播方式多樣化,隨之而來的傳播平臺也要多樣化,如有資訊閱讀平臺、視頻直播平臺、語音播報平臺等等。

渠道的多樣化直接帶來的就是內容的分流,特別是好的內容會越來越少,但是流量卻恆定不變,根據《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這時各傳播資訊平臺就會不斷地搶奪佔地,爭取更多的流量。

在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各資訊平臺為了搶奪流量,開始掀起了「補貼」大戰,紛紛推出扶持自媒體的政策。

首先發力的是今日頭條,張一鳴宣布推出千人萬元計劃,頭條號平臺將確保至少1000個頭條號創作者,單月至少獲得1萬元的保底收入。另外的扶持計劃就包括資金扶植、自媒體孵化器、產品支持等一系列針對優質內容的扶持舉措。

而在今日頭條推出「千人萬元」計劃不到半年,騰訊就宣布撒下2億元補貼扶持作者,即為「芒種計劃」,該計劃提出:入駐媒體、自媒體在文章頁面上獲得的所有廣告收入,將100%歸其所有;對於那些堅守原創、深耕優質內容的媒體和自媒體,騰訊還將給予全年共計2億元預算補貼給原創作者,鼓勵更高質量的原創文章進入。這是騰訊的及時反攻。

而在接下來的2016年下半年,各自媒體平臺更是掀起了補貼大戰,網易、百家號、UC雲觀紛紛加入,一時間內容創業好不熱鬧。

渠道的爭奪的白熱化,就是內容進入稀缺狀態的開始,這時內容的抄襲,摻雜水分,質量下沉就會開始大量出現。其實在移動網際網路告訴發展的這幾年,在音樂界裡,好的音樂是非常少的,無論是傳統的唱片業、還是網際網路音樂,都需要內容的回歸。做出好的音樂,才能消費增長。趙雷的民謠就是給這個內容稀缺的音樂時代當頭一棒。

3. 價值:最好的服務(產品)就是幫用戶節省時間

2016年什麼最缺?用戶的注意力。

2017年什麼最缺?用戶的注意力。

在免費經濟盛行後,留下的是信息溢出,國民閱讀時間被切得粉碎,消耗掉用戶的大量時間。這時用戶急需一個平臺能夠提供好內容的平臺,得到他們想要的優質內容,幫他們節省時間,知識付費再一次被人們提起並越演越烈。

其實羅振宇在2017年的跨年演講就說到:在時間戰場上,我們可以在兩個領域展開爭奪——要麼幫用戶省時間;要麼幫他們把省下來的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其實羅胖的「得到」就是一個幫助用戶節省時間的產品。用戶通過羅胖語音、視頻的推薦,得到APP的運營,為用戶優化了選擇書籍的時間,用戶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美好的事物上。

說回此次趙雷在歌手的走紅,一點也不意外。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新人唱出好的新歌非常少,大家都在消耗著前輩們留下來的經典金曲,無非就是翻唱,改曲改調,改的好的可能會引來一陣火熱,生命力並不強。而獨立音樂人則是保持高質量的原創能力,只是沒有一個好的媒介去推動傳播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麼好的音樂存在。在傳播媒介的發展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民謠等獨立音樂人被大眾所熟知,過去的如宋冬野、左立等。他們都保持著質樸的原創音樂內容。在翻唱、質量下沉的音樂世界裡,這些好的音樂,大眾自然而然就會願意去聆聽,進入去消費。

二、好的內容標準是什麼?

好的內容還會在未來幾年繼續報紙昂然的姿態被大家所追捧,那內容產出者如何輸出好的內容呢?

無可否認,在現有環境下,好的內容已經越來越成為稀缺之物,我覺得好的內容就應該易於閱讀,並滿足讀者需求,對此,小宇哥提出一個新概念:URW-AT。什麼意思呢?

U(understand,理解)R(requirement,需求)W(way,方式)A(action,行為)T(time,時間)

U、R、W是屬於前期內容產出者的創作內容的行為標準;A、T是屬於後期內容在傳播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U(understand,理解)。

為什麼把理解放在需求的前面呢,這裡的理解就是你這篇文章是否易於閱讀,讓讀者一下子就能夠明白你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

因此在你創作內容時,首先應該從內容結構入手,你需要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你的內容結構是否清晰?是否將大問題細分為幾個小問題分別論述?每個小節是否有主要論點?

第二個你需要從內容表達入手,你是否採用了恰當的形式表現內容?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否介紹清楚?是否以目標受眾的話語體系進行表達等等

如果你的在寫文章時,考慮清楚內容結構以及內容表達的問題,你的文章才會讓讀者易於明白你的寫作意圖。

小宇哥在這裡強烈推薦,如果你想你的文章易於被理解,可以去認真閱讀《金字塔原理》這本書。在過年期間,小宇哥又重新看了一遍,理解又不同,但是對我的思維框架又做了一次鞏固。

R(requirement,需求)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在我們去創作內容時,首先應該去探索用戶真正關注的是什麼。考慮你呈現的內容是否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是否能夠解決了用戶的問題,是否能夠滿足用戶的探索欲、娛樂性等等。

只要了解清楚讀者這些需求,你才會知道該寫什麼,也才能擊中他們的內心,為用戶接下來的一系列行為做了一個前期預熱。

W(way,方式)

方式指的是內容呈現的形式,這些形式包括:文字、圖片、視頻、語音、動漫等等。當然,這些形式也可以組合使用,比如圖文搭配、圖文+視頻+語音也可以,只要能夠準確傳達你想要表達的信息就可以,但是前提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看,要考慮用戶的年齡、心智水平等等,哪種易於理解就用哪種。

A(action,行為)

行為就是指的是創作的內容是否會引發讀者後續轉發評論等一系列行為。你創作的內容是否能夠引起受眾的某種情緒反應而參與評論並轉發呢?

在我之前推的一篇工具乾貨類文章《整理幾個自學網站給你!讓你也成為一專多能無缺陷的斜槓青年!》,我將自己平時下班後會去學習提升的一些網站分享給小夥伴,收到了小夥伴的大受歡迎。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我將自己的親身體驗的好的網站並寫下的感受,這樣就給讀者一個號的指引,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既節省了用戶的時間,還分享了一些好的學習網站,讀者肯定喜歡。所以這篇的文章評論點讚都過萬。

T(time,時間)

時間是檢驗一個產品是否能夠成為經典的唯一標準。就像經典歌曲,之所以經典,不是因為他能夠代表當時的潮流,而是因為他可以經過時間的洗禮,還能為後世所傳頌,這才是經典的精髓所在。

我們做內容也一樣,在內容創業這麼激烈的環境,內容資訊更是溢出,內容質量參差不齊,你的內容是否可以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呢?如果的你的內容過去一年,還能夠被大家所提起,那十年呢?一百年呢?所以時間是檢驗你的內容的一個重要標準。

凡事再流行,不是偶然,是某種物質再稀缺。內容再次被大眾所重視,是因為內容的稀缺,人們急迫需要這種稀缺,因此它再次歸來。

#專欄作家#

藝林小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際網路公司運營總監,獨立媒體人,喜歡用白話文講述移動網際網路時事熱點,專注於產品運營、策劃、BD合作等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趙雷談走紅後生活:並未改變 我還是從前的我
    2010年曾經參與「快男」比賽,趙雷雖然止步12強門外,但當時放話「我要掀起民謠音樂的新浪潮」,顯出一腔壯志。  暌違七年之後再次回到當年比賽的錄音棚,趙雷的民謠一夜從小眾走向大眾,當年的豪言也照進現實。不過他對此卻連忙表示:「那時候是年少輕狂、不懂事,當時要錄一個那樣的內容,想不出別的詞,就說了這樣的話。
  • 趙雷為什麼火了?他的領路人又是誰?
    有一天,酒吧裡來了個背著吉他的男孩,問大冰自己能否在他的酒吧裡唱歌,就唱兩個月就行,唱完就砸了吉他,回自己的老家北京去當兵,不再追逐夢想。這個被夢想的美滿和現實的殘酷摧殘的準備砸吉他回家當兵的人,就是趙雷。大冰聽了他的講述後,請他現場先唱一首,才能決定他能否留下來。趙雷開嗓一曲後,不僅震驚了大冰,還有店裡所有的顧客。
  • 趙雷的《阿刁》張韶涵唱成了自己
    唱完讓全場聽為之震撼,眾節目結束後,《阿刁》成為了網絡熱搜關鍵詞,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目光轉向原作者趙雷,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趙雷歌中唱的阿刁是誰,一起看一下這首歌的故事吧。首先我們聽到這首歌,會第一反應阿刁是誰,阿刁這個人真實存在嗎?趙雷的粉絲根據歌詞找到了那個女人,這個女人叫妮可。大冰在《不許哭》的文章中對妮可有詳細的描述!妮可廣東人,長得像蒙奇奇,蠻甜。
  • 視頻| 趙雷在拉薩漂泊的「浮遊」歲月
    趙雷在《我是歌手》憑藉一首《成都》打動了千萬觀眾,一夜間聞名全國。他的歌在朋友圈猛烈刷屏可是有多少人還記得10年前那個在拉薩漂泊、駐唱的少年,以及他曾經歷的如同烏託邦的生活?故事還要從他當年駐唱的浮遊吧說起。
  • 你們不要給趙雷扣帽子,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人人有責!
    如果說在唱完《三十歲的女人》之後,批判趙雷的直男癌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話,那麼在兩會版《成都》之後,再批判趙雷是要犯錯誤的。「如何分分鐘毀《成都》?」答曰:「唱個兩會版」自從火得一塌糊塗之後,趙小雷可能有點不知所措,微博不再更新,不對外發聲,他的經紀人齊靜說「有的事,只要我跟他明白就夠了」。
  • 民謠歌手趙雷,他一路走來都經歷了什麼?
    說起民謠大家或許不再陌生,近幾年民謠的發展還是不錯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聽民謠,開始喜歡民謠,雖然民謠想要成為主流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是這種音樂類型還是很不錯的,國內也有很多的民謠歌手,比如前段時間比較火的《成都》歌手趙雷也是在一夜之間爆紅了,但是你們知道趙雷成名以來都經歷過什麼嗎?
  • 趙雷現在有沒有火起來?
    這個人是趙雷,這首歌是《成都》,這個酒吧是【浮遊吧】。拉薩浮遊吧(目前仍存在)很多人是因為《我是歌手》才知道趙雷的,也因此說湖南衛視火了趙雷。但是,趙雷真正火起來的地方是西藏!是的,那個無數文青夢繞的西藏。
  • 趙雷、新褲子樂隊等確定加盟
    不如來常州西太湖國際音樂節,一起和稜鏡樂隊、趙雷、新褲子樂隊等一起high起來吧!、家雀兒樂隊、閃星樂隊馬賽克樂隊、左右樂隊、新褲子樂隊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樂隊吧!代表作品《我們圍著火堆舞蹈》、《三月底的一次不切實際的夢》、《醉》等。稜鏡樂隊:稜鏡樂隊2015年4月組建於成都,由主唱罐子,吉他家,貝斯仨兒,鼓手隆隆,鍵盤孫曉凡組成。2019年2月22日,發行單曲《一次有預謀的初次相遇》。
  • 趙雷浮遊演唱會落幕:重現熱血青春年代!
    四面臺的舞臺設計終於揭開面紗,一開場趙雷騎著摩託車在北京城市的街頭奔馳,經過我們熟悉的鼓樓,穿越時空之門來到演唱會現場,透過視頻設計精準切換到現場,就宛如我們跟隨著趙雷的摩託帶著我們一路從鼓樓來到現場。
  • 很多人聽過趙雷那首《成都》,卻沒一人知道歌曲背後的故事
    一首《成都》讓趙雷爆紅,很長時間這首歌被喜歡的人單曲循環,以至於趙雷的聲音遍布大江南北。《成都》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歡是因為它那娓娓道來的旋律如詩如畫的內容直擊人心,把聽眾帶進那離別的愁緒中。趙雷是個隨性得人,他想既然這樣那就在逛逛吧,說不定走著走著就找到回去得路了。
  • 趙雷新歌《彩虹下面》:有血有肉,感動依舊。
    前兩天,是趙雷32歲的生日,那天,他罕見的更新了微博,在微博上真誠地向支持他的人表達感謝,趙雷說:未來我要是有個燒烤攤兒,就在生日時候把大家都聚齊了,別帶禮物,也不要錢,只要一句接頭暗號:「烤肉飄香,晚風清爽,我們一起唱到天亮!」果然,兩天後推出的這首《彩虹下面》,歌詞裡就寫,「燒肉飄香,晚風清爽,不知不覺人們就唱到了天亮」。
  • 「社會人」群體心態與當今的時代氣質格格不入
    「紋身喊麥社會搖,一日三頓小燒烤」「浪漫不如紅鈔票,感情都為性需要」……明明啥也不懂,偏以「社會人」為榮,這種群體心態與當今的時代氣質格格不入,卻又真實地存在著。他們是被放棄、放任和放縱的年輕人嗎?當「鄉村非主流」在犄角旮旯的地方野蠻生長,誰來播撒理想與崇高?同九義,汝何秀最近學了一個新詞,叫「同九義,汝何秀」。
  • 《世界那麼大依然遇見你》短視頻走紅 梁奕珺一夜成名
    《世界那麼大依然遇見你》短視頻走紅 梁奕珺一夜成名時間:2020-04-22 15: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那麼大依然遇見你》短視頻走紅 梁奕珺一夜成名 繼緬甸神曲清新的小女孩在網絡上迅速走紅之後,這首由中國內地女歌手梁奕珺將其重新填詞之後,深情演繹的世界這麼大還是遇見你
  • 助力「爆款」熱歌成為經典,QQ音樂構建成熟歌曲走紅鏈路
    多首單曲都成熱歌榜"常駐客"從助推歌曲"一夜爆紅",再到讓歌曲"持續走紅",對於年輕樂迷和音樂創作者而言,QQ音樂已經從"爆款製造機",逐步成為當下時代最適宜年輕新作、新人長線發展的主陣地。在QQ音樂,讓新歌成為"爆款"每個時代,都會有一大批飽含時代特點,深受大眾認可的流行歌誕生。而在當下時代,QQ音樂便憑藉"推誰誰火"的持續性"爆款"打造,成為大眾心目中首選的"流行誕生地"。
  • 趙雷更像是個符號,符號裡有你我不甘的青春
    在2495演唱會的最後,趙雷站在臺上,吉他斜著在背後,向樂隊鞠躬,向觀眾致謝,然後傲嬌的說了一句:以後我再也不辦這麼貴的演唱會了。大哥,您想法是好的,可是您也不能打那以後不辦演唱會了啊。矯枉過正了。或許趙雷的一路走來,我們看著,關注著,可以說是半個親歷者。那種複雜的感覺有一點點像看著吾家有女初長成的孩子轉眼就要送出嫁,看他一步步走向了所有人面前,有點不舍,也有點自豪,在他像個普通人一樣的時候,我能喊著「趙雷不紅,天理難容」而奔走呼號。
  • 紀念|王為松:對沈昌文最好的紀念,是在當今時代做好出版
    紀念|王為松:對沈昌文最好的紀念,是在當今時代做好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2021-01-10 14:58 來源:澎湃新聞
  • 日本閃電算「小魔女」一夜走紅 23秒成就人類神話
    日本閃電算「小魔女」一夜走紅 23秒成就人類神話 2015-03-18 09:05:57  日本「小魔女」一夜走紅  在驚心動魄的團隊賽「鐵腦三項」中,「速算兄弟」吳仁竣、項天佑與世界閃電算紀錄保持者笹野健夫、神童辻窪凜音的對決感染了所有人。日本9歲女孩辻窪凜音馬力全開,在其他三位選手還沒算完的情況下,她竟然已經驗算結果多次,用不可思議的速度一舉拿下12分,幫助日本隊贏得最後的勝利。
  • 我們該不該把復旦女教授陳果趕下講臺?
    至今,我們仍然能夠隔三差五地在某個網頁的角落裡看到這樣的標題:《復旦女教授陳果: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復旦女神陳果: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陳果又火了,她好像一提筆,就寫下了最理性的愛情》……   原因無它,在自媒體時代,陳果那些片段式的內容產出被情感類公號奉為圭臬,成了吸引流量百試不爽的招牌。
  • 感謝嘻哈,終結了民謠的「大鍋飯」時代
    另一個民謠圈的話題人物趙雷,也在上周六完成了自己今年的唯一一場個唱。同樣是從小酒館唱到大型體育館,從「浮遊吧」唱到「浮遊演唱會」,從20歲到31歲。和李志一樣,成名前的趙雷也在四處遊走、漂泊不定,但現在他還是應了「趙雷不紅,天理難容」的預言,一飛沖天,成為代表民謠崛起的人物之一。民謠音樂從被忽略到成為市場寵兒,每個民謠音樂人都走了很長一段路。
  • 趙雷的音樂就像故事那樣,有感動,也有很多的遺憾
    很多人認識趙雷是他的那首《成都》,因為大街小巷、酒吧還是歌廳都在播放著這首歌,這首歌當時太火了,連小孩子都能哼出幾句。趙雷作為一名獨立的音樂人,他的歌曲是他的經歷,經歷的多了,遇到的人和事也就多了,所以訴說的故事也就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