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雷憑藉他的一首《成都》徵服了億萬歌迷,並由此火遍祖國的大江南北,讓更多人對他有了重新的認識並深深的喜歡上了他的歌。他正式從小眾民謠圈走向了大眾主流的耳朵,而歌詞中「玉林路盡頭」的小酒館也成了當地的旅遊地標。隨後他又憑藉一首歌詞通俗卻講述了理想生活的《畫》,被劉歡所選中,正式進入了大家的眼帘,並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南方姑娘》的真正出處。
他走紅的如此順利,其實是早有人在幫他打基礎了。那個人就是大冰。
那麼大冰到底又是誰呢?下面咱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神秘的人物吧:
大冰:曾經在某個衛視幫過主持人。
除此之外他還在更多不為人知的身人份,他還是民謠歌手、油畫畫家、製片人、酒吧老闆、禪宗寺臨濟弟子、背包客、作家。
大冰以前是一名在街頭賣唱的民謠歌手,自己深知民謠在中國的音樂領域無法成為主體,便一心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集結更多的民謠歌手,促使民謠音樂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
大冰在退出主持領域後,為了追求他音樂的夢想,曾在拉薩開了一家叫浮遊吧的火塘酒吧,為了省錢,也為了讓酒吧看起來更有自己的風格,酒吧裡牆壁、地板,大大小小的設施,都出自他自己。
有一天,酒吧裡來了個背著吉他的男孩,問大冰自己能否在他的酒吧裡唱歌,就唱兩個月就行,唱完就砸了吉他,回自己的老家北京去當兵,不再追逐夢想。
這個被夢想的美滿和現實的殘酷摧殘的準備砸吉他回家當兵的人,就是趙雷。
大冰聽了他的講述後,請他現場先唱一首,才能決定他能否留下來。趙雷開嗓一曲後,不僅震驚了大冰,還有店裡所有的顧客。
大冰告訴他,不需要唱兩個月,如果他願意一直留在這裡駐場,酒吧分他一半。
習慣走江湖的大冰,提出如此豐厚的條件,讓趙雷看到了希望,也讓大冰對中國民謠更加有了信心。
大冰在自己的書裡曾寫過,他第一次聽趙雷唱完歌后,就說過:趙雷不紅,天理難容,他們就這樣一起晚上喝喝酒,唱唱歌,聽聽別人的故事,別人的夢,街頭賣唱,時不時去嘗試一次在山頂裸體接受太陽的洗禮,朝著夢想快樂的走去。
但好景不長,酒吧的收入和開支嚴重不符,還是面臨了倒閉這一天。
酒吧倒閉,大冰再次回到了電視臺擔任主持人,趙雷則再次邁出流浪的步伐去了成都。無論是回去當主持人,還是去成都接著當街頭賣唱的流浪歌手,他們都在為下一次的激發做著準備。
大冰雖說是回去當了主持人,但心仍有不甘,不甘心自己剛建立起的屬於民謠人的酒吧,又或者說屬於民謠人的根據地就此消落,他還是一有時間就背上行囊,出發在路上。
背包客這個標籤在他的身上,越來越深刻。他用腳步丈量過滇藏線、青藏線、川藏線。遇見過雪崩、封山、離別、相遇,但他更明白自己出行的目的。
在路上,他仗義、開朗的性格讓他結識了各地不少的好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了就唱歌,唱到心間悲傷之處就一起抱頭痛哭,唱到歡喜之情就一起仰天長笑。
那個時候的他,已經在中國大陸的主持人群裡,小有名氣,但他總是在自我介紹時,說:你好,我是民謠人大冰。
慢慢的,走的地方多了,結交的朋友多了,他已經能夠集結中國各大大部分的民謠歌手了,該考慮落腳點了。
大冰喜歡民風很濃鬱的西藏、大理、新疆,這三個讓大冰流連忘返的地方,最終,因為在大理結識了更多的民謠人還有性格直率的朋友,所以大冰毅然決然的將他的「根據地」選擇在了麗江,起名「大冰的小屋」。
依舊是一家火塘酒吧,為什麼要把酒吧建成火塘的?這還是典型的大冰式思維。火塘,不光符合當地的名族氣息,大冰更希望,大家能夠圍坐在燭臺邊上,一起喝酒唱歌,讓本來就接地氣的民謠,變得更加通人氣。
大冰的小屋
麗江本就是一個文青愛去的旅遊聖地,大冰的小屋因為大冰自己本身的名氣以外,也因為駐場的歌手靳松、毛毛、王繼陽、大軍、宋釗等,在民謠圈裡的小有名氣,集結了越來越多的民謠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民謠在中國音樂市場的根基越來越穩,許多懷揣著夢想的民謠人,開始將大冰的小屋當做民謠人的集結地,中國很大,愛民謠的人數也直線上升,大冰的小屋麗江總舵開始裝不下了。
那就開分店。分店的選址也很重要,一定要在接地氣,民謠風濃鬱的地方。於是廈門、西安、重慶,作為一個背包客,走南闖北的見識也多了,富裕的情感也來自五湖四海,大冰就這樣,一路上,拎著酒揣著不同人的不同的故事,聽也好,唱也罷,尋找著「感同身受」,唯一相同的是,無論在哪裡的大冰的小屋,店裡的裝修都一樣,原因很簡單,他只想讓感到前途迷茫的民謠歌手,一個家的感覺,不會再漂泊,在「大冰的小屋」裡,廚師會打手鼓,掃地小妹會唱爵士,吧檯的收銀員是散文作家,主唱歌手是一位支教老師……
於是,從大冰的小屋裡,走出來的民謠歌手越來越多。
歌手靳松
有唱著《遠方的旅行》卻在大冰的小屋裡四處流浪,遇見摯愛的歌手靳松。
王繼陽
有在草莓音樂節必出現還問大家《有沒有想起我》,還捐蓋希望小學的王繼陽。
原創民謠音樂人大軍
有心懷感恩,真愛至上的原創民謠音樂人大軍。
紐西蘭流浪多年,回國後一曲《皇后鎮》走紅的宋釗。
以及收穫了愛人相伴天涯的大軍、自小在中緬邊境求生存的阿明、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的毛毛、第一個背著吉他橫穿羅布泊的菜刀、在重慶開酒吧的建築設計師張晏銘這些中國優秀的民謠歌手。
在大冰的眾多身份中,要數最成功的。小編認為是酒吧老闆。因為如果沒有他,也許趙雷真的就摔琴回家當了兵,靳松也無法預見此生真愛,多少在民謠路上迷茫不知去向的人,會就此放棄民謠夢。
就如同大冰所說,趙雷不火,天理難容。
趙雷紅了,民謠也越來越壯大了。
之後的趙雷,依舊堅持著他的民謠夢,不希望被世俗所改變,很少再曝光在媒體的鏡頭下,但依舊穿梭在各大民謠的舞臺,依舊過著自己的生活,追求他自己的理想。
看了他們的故事,真的是很震撼,他們那種為民族歌謠而奮鬥和不懈追求的精神,也深深的打動了我。民族歌謠雖不是主流,但卻很接地氣,在各個領域裡不同層次的人群都會有它的追求者和喜愛者,趙雷,大冰繼續前行,民族歌謠大軍的夢想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