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城市青睞度崛起 畢業生就業意向解讀

2021-01-15 同花順財經

魯網11月22日訊2019年已經到了尾聲,進入2020年又一屆畢業生將要踏入社會,面對擇業問題。而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畢業生的數量逐年上漲,2019屆全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是834萬人,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長40萬人。為了解應屆畢業生對畢業去向的規劃,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面向全國10萬名2020屆高校畢業生發布調查問卷,對畢業生就業意向選擇進行全方位解讀。

意向就業人數僅兩成,考研仍為去向規劃第一選擇

據梧桐果調查顯示,考研仍是畢業生的第一畢業選擇,佔比為58.31%,較2019屆上漲7.03個百分點;意向籤約就業排名第二,佔比為21.57%,較2019屆下降8.22個百分點;意向考公考編和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佔比均有所上漲,分別從2019屆的12.52%和3.98%上漲到13.68%和4.57%。

近年來隨著畢業生群體數量的增加,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越來越嚴峻。被曝裁員、縮減招聘規模的企業層出不窮,但仍有眾多企業抱怨招不到畢業生,去高校宣講卻遭遇無人問津的尷尬處境……為此我們通過梧桐果平臺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解讀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意向,為企業招聘提供參考。

傳統行業熱度不減,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行業青睞度上升

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行業中,建築/建材/工程行業佔比最大,為15.62%;機械/設備/重工行業位列第二,佔比為5.41%;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佔比4.95%;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行業佔比4.93%。對比2019屆同期數據來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行業漲幅最大,達到1.32個百分點。

網際網路行業的企業在人才招聘方面逐漸放棄社會招聘傾向校園招聘,高薪搶人已成為企業招聘「殺手鐧」。從網際網路發展的基本面來看,網際網路領域的上升空間依然很大,而且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一眾技術,將促進網際網路向行業領域深入發展。目前區塊鏈、5G、邊緣計算等領域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少科技企業開始紛紛布局相關領域,此時畢業生加入這些企業將有更多發展機會。

華為最受畢業生歡迎,民營企業青睞度遠超國企

梧桐果平臺統計了最受2020屆高校畢業生青睞的僱主品牌,如上圖數據所示,華為成為當前最受2020屆高校畢業生青睞的僱主品牌,其受青睞度佔比已高達16.23%,遠超其他僱主品牌;阿里巴巴青睞度排名第二,佔比為8.81%;招商銀行排名第三,青睞度佔比為8.49%。

民營企業愈發受到畢業生青睞,當前華為、阿里巴巴、京東等企業紛紛停止社招,儘管此後部分企業以人才結構調整來進行回應,不過這也反映出了民營企業對於「新鮮血液」的需求欲望不斷上升,表現出的結果就是其為畢業生所提供的薪酬和崗位不斷增多,無疑增加了民營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吸引力。

錢多、前景好,管理培訓生最受畢業生青睞

梧桐果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意向就業的崗位排名中,管理培訓生居首位,青睞度佔比為5.18%;其次是會計崗位,青睞度佔比為3.63%;研發工程師和建築工程師青睞度佔比接近,分別為3.55%和3.51%。

「事少錢多離家近」是大家對於工作要求的最高標準。管理培訓生首先佔據了其中最有吸引力的優點——錢多。通過當前企業招聘數據可見,在同一企業不同崗位中,管理培訓生的薪酬相對較高,即使不在最高水平,也在中上水平,相比一些社招崗位也毫不遜色。除了錢多以外,個人發展前景同樣也是畢業生考慮的重點,而管培生則剛好有著這樣一層「美麗的外衣」,其崗位中的「管理」二字仿佛就是平步青雲的象徵。然而,管培生最受青睞的地方往往在於崗位簡介中的「不限專業」四個大字,這簡直就是計劃跨專業就業畢業生的福音。以上三點,正是目前管培生成為熱門崗位的關鍵。

二三線城市青睞度崛起,人人爭做「小鎮青年」

從梧桐果發布的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城市線級分布來看,2020屆高校畢業生普遍青睞新一線城市,佔比達37.02%,較2019屆下降1.91個百分點,受青睞度有所降低;一線城市排名第二,佔比為25.55%,較2019屆下降0.77個百分點;二線城市佔比22.75%,較2019屆上漲3.23個百分點;三線城市佔比10.07%,上漲0.46個百分點;四線和五線城市受青睞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當前二三線城市受青睞度增加,2020屆畢業生人人爭做「小鎮青年」。相對一線、新一線城市工作節奏緊張,生活壓力大,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收入不一定很高,卻無需為高額的房貸和昂貴的物價而犯愁,可自由支配的財產和消費力與一二線城市的搬磚白領們相差無幾,他們的職場工作環境相對輕鬆,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因此相較於緊張而侷促的大城市,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喜歡回到二三線城市享受相對輕鬆的工作環境。

碩士學歷畢業生自降身價,期望薪酬降低

通過對比2020屆不同學歷畢業生的期望薪酬可以發現,學歷與薪酬的期望值成正相關。比較2020屆與2019屆同期不同學歷畢業生的期望薪酬可以看出,本科和博士學歷畢業生的期望薪酬均有所上漲,本科畢業生的期望薪酬由4919元上漲到5031元,博士畢業生的期望薪酬從10804元上漲至12073元;而碩士學歷畢業生的期望薪酬出現下滑,從6836元下降到了6754元。

本科畢業生數量眾多,除個別熱門專業可實現定向就業以外,絕大部分都會流入就業市場通過競爭上崗。在自身不具備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期望薪酬過高,勢必會降低個人的崗位競爭力,因此本科畢業生期望薪酬最低。碩士畢業生目前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階段,雖然通過讀研避開了本科就業壓力,但如果不繼續讀博的話,一樣會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在同樣都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前提下,碩士畢業生對標本科畢業生唯一的優勢在於專業知識的儲備更為豐富;博士畢業生的期望薪酬之所以高,是跟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有直接關係的。近年來,「搶人大戰」持續升溫,各地市陸續出臺招才引智計劃,對於博士畢業生等高層次人才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因此博士畢業生對自身的「身價」抱有較高期望值。

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招不到畢業生,也不是畢業生都不想找工作了,而是互相符合要求的越來越少了,因此,企業與畢業生都應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適當降低標準,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網記者)

來源: 魯網

相關焦點

  • 解讀2020屆畢業生就業意向:華為最受歡迎,民企青睞度遠超國企
    為了解應屆畢業生對畢業去向的規劃,大學生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面向全國10萬名2020屆高校畢業生發布調查問卷,對畢業生就業意向選擇進行全方位解讀。近年來隨著畢業生群體數量的增加,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越來越嚴峻。被曝裁員、縮減招聘規模的企業層出不窮,但仍有眾多企業抱怨招不到畢業生,去高校宣講卻遭遇無人問津的尷尬處境……為此我們通過梧桐果平臺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解讀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意向,為企業招聘提供參考。
  • 最新解讀!事關湖北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若干措施》,就如何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今年公務員選調生如何招錄?畢業生的「一對一」就業幫扶怎樣申請?一次性扶持創業補貼如何申請?湖北8部門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乾貨滿滿一起來看看吧!
  • 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差的十個城市、就業率最低的十大專業
    據教育部統計,2020年高校畢業生將再創新高,達874萬人。近日,《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通過網絡大數據和網絡調查數據,從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擇業期望、求職經歷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數據分析表明,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結構性矛盾突出。
  • 在三線城市讀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哪裡?
    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全國2021屆畢業生將達到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比2020屆畢業生多35萬人。由此可以推斷,加上由於疫情影響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2021屆畢業生又將是「史上最難就業季」。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剛入校的在校學生還是即將實習的畢業生,都應該仔細思考並認真準備,以應對今後嚴峻的就業形勢。從歷年來高校就業情況來看,就業最充分的當屬「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畢業生,這其中位於一二線城市的「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在整個就業群體中屬於最高水平。
  • 中國流動人口總量連降5年:二三線引才力度大
    胡剛表示,導致一些畢業生難以留在大城市的,除了找工作的難題之外,另外一個就是生活成本。尤其在一線城市,房價較高,現在畢業生的薪酬整體也不算高,導致他們很多人在一線城市落地生活相對拮据,如果回家鄉,生活成本低不少。
  • 為何許多一線城市人口密度大而集中,而二三線城市卻稀疏而分散?
    人口從鄉村到城鎮,小城市到大城市是必然的,看看周圍的親朋,大家都是越來越多的選擇到大城市生活。最主要是大城市工作機會更多,工作環境更加公平,甚至有些職業只能在大城市才有工作,比如設計,而小城市認同度高的職業只有體制內的公務員、事業編、老師銀行、菸草電力等少數行業,而且多注重關係,年輕人如果有選擇,一般不願意在這樣的環境生活。
  • 畢業生期望月薪
    一項《2014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回顧報告顯示,受訪的2014屆名校畢業生中,超過一半希望起薪達到每月6000元至8000元。報告稱畢業生就業壓力下降 平均期望月薪3860元---昨天,團市委下屬的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發布《2014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
  • 國內服裝一線品牌重心偏向二三線城市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一線城市競爭激烈、趨於飽和,而國內二三線城市市場卻正在不斷成熟,其價值正在提升 。  進軍二三線   今年年初,美特斯邦威豪擲1.85億元,在江西南昌和遼寧丹東購置兩處商業房產,拓展公司銷售渠道。
  • 大學生就業質量報告:南大東大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
    江蘇高校畢業生都去哪兒就業?哪個專業就業率最高?近日,江蘇各高校公布了《2019年江蘇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對江蘇2019年高校畢業生情況進行分析解讀。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葛俊傑解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人數當中,進入前五大省份,包括江蘇、上海、浙江、廣東和北京,就業的人數超過了所有畢業生的5/6,超過了83.33%。前十大城市就業的人數超過了3/4,達到了77.73%。在南京就業的人數接近40%,超過1/3,在江蘇就業的人數接近50%。」
  • 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百問(新版)
    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規定,對各類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直轄市按各自有關規定執行)。  6.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如何保管?
  • 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020屆畢業生招聘活動數量No.5畢業生留漢就業比例有所提升我校畢業生有意向留在武漢的比例顯著提高。2020屆本科生留漢就業人數佔就業人數的31.28%,比去年提升5.88%。01畢業生就業情況畢業去向分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3.19%。
  • 畢業季遭遇疫情,汽車專業畢業生就業有多難?
    鑑於以上情況,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紀威建議畢業生應先就業、再擇業。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對就業單位、工作環境、薪酬待遇等要求都比較高,比較嚮往政府部門、外企和國企,但是這些單位的總體用人量有限,中小企業是畢業生最大的需求方,目前中小微企業就業已經佔到城鎮就業的80%以上,成為吸納就業的主體。
  • 就業大數據,211工程的西南交通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3.63%
    1964年學校積極響應黨中央建設「大三線」的號召內遷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學校辦學主體遷至成都。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三線城市」最好的10所大學,實力強分數低,第一所還是985
    雖然大城市資源豐富,就業機會多,但高考錄取分數也很高。其實我國三線城市也有好學校,實力強,畢業生認可度高,而且分數線低,報考性價比很高。今天就來看一份最新三線城市高校排名,以下10所大學實力最強。第一所是985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排名第一,可謂「當之無愧」。作為985、雙一流高校,實力強勁,在農林院校中排名數一數二。
  • 2020屆本科畢業生升學率出爐!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解讀之一
    近日,多所高校陸續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想知道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是多少嗎?以下為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率,一起來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畢業生就業怎麼樣
    事實上,這種景象每年都會在北地上演多次,這所學校在畢業生就業方面,從來都極為重視,不僅在線下安排招聘會,還提供線上建立投遞方式,多方面優化校園招聘模式。2010年4月,北地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4年4月,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同志來校視察,對北地就業工作進行高度評價;2016年7月,學校獲評首批「北京地區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2016年11月,學校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百問
    服務外包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的,享受相關財政補助政策。服務外包企業吸納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等扶持政策。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參加服務外包培訓可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鑑定補貼。二、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以及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19. 什麼是基層就業?
  • 克而瑞城市租賃吸引力榜單及解讀
    新一線城市在城市配套完善度迅速提升,擇業理想度方面相對優勢提升,未來有望成為新一代「城市移民」的首選。從數據的維度觀察,城市間的相對梯度差距在逐漸縮小,新城市的崛起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李國慶:離開一線城市是年輕人的理性行為
    1.目前有沒有數據統計到選擇在二、三線城市生活的年輕人的百分比?這種離開一線城市的選擇是否會讓各個城市間的資源分布達到平衡狀態?  確切的比例很難統計,需要區分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流動人口,他們的流動選擇標準是不同的。
  • 湘潭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新鮮出爐!
    註:以上數據僅為部分數據,詳細數據請前往官方查詢註:以上數據僅為部分數據,詳細數據請前往官方查詢二、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及畢業生去向就業率反映了畢業生畢業後的落實情況,按照教育部公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的計算公式為:畢業生就業率=(已就業畢業生人數÷畢業生總人數)×100%畢業生總人數=已就業畢業生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