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為什麼沒有出現永生生物?是什麼阻止了生物永生?

2021-01-13 騰訊網

如果非要挑一個人們誤解最深的理論,那一定就是進化論了。因此,總有人在想,為什麼人類不會進化出「永生」的能力?

這件事,我們還是要從「進化論」的源頭說起,也就是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說起。

進化論vs演化論

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生物學歷史上最重要的著作《物種起源》,這本書非常詳實地描述了達爾文一生的研究成果:進化論。

進化論在當時引發了整個學術圈巨大的震動,學者們分成兩派進行了數次大辯論。起初,進化論只有一些學者接受了,然而100多年來,全世界還剩下美國少數一兩個州不願意把進化論列為生物學的知識點,可是最後他們也妥協了。也就是說,經過100多年,進化論最終在高中和大學的生物學教材中得到普及,並且得到了整個主流科學圈的認同。

雖然進化論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但是很多人對它都有誤解。「進化」兩個字似乎預示著物種的演化是有方向的。可是達爾文並不沒有描述這樣的「方向性」,進化論其實是翻譯錯了意思。他的理論更應該叫做:演化論。為什麼這麼說呢?

達爾文是受到了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啟發,把環境對於生物演化的影響也考慮進去。

於是,達爾文得到了一個模型。他認為,在自然資源給足的情況下,生物會過度繁衍。但是資源是有限的,這時候生物之間就會存在競爭關係。在生物繁衍的過程中,都會存在一些突變個體,它們提供了多樣性,在競爭過程中,那些適應環境的個體就有更大的概率留下來。在自然選擇下,適應環境的特徵會逐漸積累,也就是生物在不斷的演化。

所以,生物演化的方向是自然選擇,並不存在高級或者低級。舉個例子,我們知道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地球。

但並不是說,小行星一撞地球,恐龍就消失了。事實上是,在隨後的幾百萬年內,恐龍在逐漸消失,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演化成如今的鳥類。隨著恐龍的消失,佔據主導的是哺乳動物。那為什麼哺乳動物能夠在這次災難中倖免於難呢?

其實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哺乳動物都比較小,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活下來,而恐龍塊頭很大,這反倒成為了他們的劣勢。由於能量供給不足,恐龍就逐漸消失了。

所以,你看並不是更有戰鬥力,力量更大,咬合力更大的物種會活下來。能活下來的往往是最適應環境的。

人為什麼沒進化出「永生」

與其思考人沒有進化出「永生」,不如,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沒有可以永生的生物。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蘊含在上面講到的進化論模型當中。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存在一個永生的生物,它能夠存在,說明是通過一代代的繁衍產生的突變個體,最終出現的,所以整個過程是存在繁衍的。

永生的物種通過不斷的繁衍,數量變得越來越龐大,這個時候,整個地球的資源都不足以支撐這個物種,那還是會產生競爭。雖然在自然條件下,它們都不會死。但是它們會通過戰爭等手段消滅自己的同類,否則就不足以支撐自己活下來。因此,對於永生的物種而言,最好就是不繁衍。

不僅如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突變」,「突變」其實為生物適應環境提供了原材料,產生了物種的多樣性,然後在自然選擇的條件下,最終適應環境的活下來。

如果一個物種不會被自然選擇所篩選,這意味著該物種的基因庫中各類基因的頻率很難會有大的變化。這時候,如果出現某種烈性病毒,或者出現某種生物可以消滅它們,那簡直就是災難,因為沒有物種多樣性,它們將面臨毀滅性的打擊。我們舉個例子,香蕉是我們最常見到的水果。如今的香蕉就面臨著滅絕的境地,這就是因為如今的香蕉的基因十分單一,如果遇到流行病,就會滅絕。

因此,我們會發現,「永生」和「繁衍」之間是相互矛盾的。對於物種而言,「永生」並且「不繁衍」其實會造就基因單一,繼而再次引發滅絕的局面。相反,如果繁衍,但不永生,那麼物種就可以通過「突變」不斷積累物種的多樣性,進而在自然選擇中把整個物種保留下來。

不僅如此,通過這樣的方式,衰老和成熟的個體還可以起到保護年輕個體的作用,讓物種的延續得到保證。

總結

因此,我們會發現,不具有永生,並且通過繁衍其實是生物演化進程中的一次最佳的選擇,而這個最優選擇是站在整個物種的角度,而非某個個體。永生只對個體有意義,對於整個物種而言,簡直就是災難。因此,即便是在演化過程中,出現了永生的物種,它也會被自然選擇所淘汰,只有那些可以延續整個物種的特徵才得以保留下來。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不可以永生?為什麼地球上沒有永生的生物?
    地球的壽命已經有四十多億年了,這四十多億年之間,地球上可能經歷了文明的更替,但是可能由於災難過於強大,我們發現上一個文明的產物在地球上的存在很少,而非洲的幾萬年前的汽車火花塞似乎證明了我們不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文明,在我們之前還有很多文明。
  • 為什麼地球上沒有出現過永生生物?看完才知,原來是地球不允許
    導語:為什麼地球上沒有出現過永生生物?看完才知,原來是地球不允許。說到地球,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而且地球上生活了各種各樣的動物,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各種生物存在。但是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地球上沒有出現過永生生物?看完才知,原來是地球不允許。而說到永生,應該是很多人都想要的東西吧,畢竟追求永生,其實是古人都已經想要追求的了。像是古代的皇帝,都想要追求長生不老,這就是什麼所說的永生了。但是,為什麼地球上就是沒有出現過能夠實現永生的生物呢?
  • 世界上有哪些生物能永生?人類為什麼不能永生?
    永生的水螅 咱們常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卻有一些生物逃脫了自然規律,演化為長生不老的生物。 比如水螅,1988年,美國波莫納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並追蹤水螅四年發現,水螅並沒有任何衰老現象。
  • 這也算是「永生」嗎?科學家:根本沒有「永生」的生物!
    不僅如此,幾乎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僅有一次生命!在這一方面,人類與其它生命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但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神奇,總有一些生命形態會超出我們的認知!比如幾十米長的鯨魚、能活上萬年的烏龜等等。然而最神奇的還要屬燈塔水母,這是一種實現了「永生」的生物!
  • 生物為什麼不能永生,竟是因為有性繁殖!
    有人問:既然人和猴子都不能長生不老,進化還有什麼意義?也有人問:地球生命已經進化38億年,人類也有200多萬年的歷史,為什麼還是沒有進化出永生能力?這代表了大眾對進化和死亡存在的普遍誤解。很多人以為死亡是生命的宿命,但事實上,永生才是生命的本來屬性,而死亡是進化的產物。
  • 生物為什麼不能永生,竟是因為「性」?
    但卻不是人類,那麼人類為何無法永生呢,僅僅是因為「性」嗎?地球上永生的生物要知道,生物的本能就是活著,為了生存,各種生物都能演變出來許多優勢,只為了能夠在大自然中更好的生存下去。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蜜環菌,生長於俄勒岡州馬爾休國家森林公園之中,佔地面積大概有9.6平方千米,但僅僅是一個菌株,雖然表面上分布了許多的蜜環菌,但地底下卻只有一個蜜環菌的菌絲,如此龐大的物種,如果自然環境沒有發生巨變,這類生物能夠一直存活下去
  • 世界上有哪些生物能永生?
    永生的水螅咱們常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卻有一些生物逃脫了自然規律,演化為長生不老的生物。比如水螅,1988年,美國波莫納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並追蹤水螅四年發現,水螅並沒有任何衰老現象。《中國科學報》2015年對這個研究進行了報導,研究員馬丁內茲說:一旦環境適宜,沒有任何天敵或者外部環境的變化,水螅就可以獲得永生。水螅為什麼不會衰老呢?在了解為什麼水螅不會衰老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生物為什麼會衰老。其實,生物之所以會衰老,也和端粒有關。
  • 為什麼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
    那麼生命是否能在變化中獲得永生,生物的演化方向為什麼不是永生?答案是不可能的,這與宇宙的客觀規律存在衝突。地球上的生命始於地球,生命生存與誕生的過程都是基於地球上的「原料」與持續不斷的能量,即使利用地球上的物質構成生命,這個生命再飛到其他星球,或者飄蕩在外太空中,它也無法脫離能量獨存。這意味著生命存在兩個非常致命的缺陷。對於地球上的生命,當地球母親無情翻臉時,對於物種來說永生比繁衍「死」得更快!
  • 生物為什麼沒有真正永生的原因,人類通過改造基因能實現永生?
    現在醫學發現人類的正常壽命應該在130歲到150歲之間,然而這並不代表人類生命的上限,影響生命的主要原因是細胞分裂的極限——細胞最多只能分裂50~60次就會死亡,而且地球上大多數生物都符合這條規則,但是依然有少數的生物能無視這條規則在地球上生存,其中就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
  • 地球生物存在的意義,就是繁衍後代?為何無法實現永生?
    眾所周知,人類和動植物一樣,都是地球上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員,而且如果論資排輩的話,人類從誕生的時間去看,其實資歷是很短暫的。不過,因為人類有幸成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並建立了自己的文明。由此可見,其它生物的一生似乎過得就非常「無趣」了,無論是處於食物鏈低端的存在,還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它們的一生除了捕食,就是「找對象」進行交配繁衍後代。此外,動物的壽命普遍都很短暫,很多動物甚至在繁殖後就會迎來自己生命的終結。那麼,為何動物們沒有辦法在地球上實現永生呢?它們或者又有什麼意義呢?
  • 所有生物不能永生的原因,都來源於「性」
    這一種單一生物體,佔地面積幾乎高達10平方千米,並且還在持續生長中,也就是說,如果這片環境不會出現意外,那麼它就是一種「永生」。人們就好奇了,這些都是植物,有沒有其他的生物體呢?那麼人類為什麼就不能永生呢?其實不單單指人類,其中有性生殖的物種幾乎都沒有這種能力,永生似乎只存在於無性生殖的生命體身上,它們可以通過自己實現新的自己。
  • 人類和龍蝦都是碳基生物,為什麼龍蝦可以實現永生,而人類不行?
    人類和龍蝦都是碳基生物,為什麼龍蝦可以實現永生,而人類不行?在地球上面,生存著上百萬種生物,其中目前已知的動物,也達到了130多萬種,對於每一種生物來說,永生都是它們的最終最終追求,所有生物的本能都是存活下去,所以生物的行為都是為了存活下去,而在不斷的演化過程當中,也會朝著更加利於自己生存的方向前進,比如植物,雖然不能像動物一樣活動,但是整體的新陳代謝要遠遠少於動物,所以在生物圈當中,植物的平均壽命要遠遠大於動物。
  • 為什麼生物不會選擇永生這條道路呢?原來是這樣的!
    永生似乎也想過很多人(不被不知道,其他生物也都是比自己想像的夢想)」,「這本來就很有可能被起訴,而且也沒有實現可能性的妄想。以各種生命形態的進化,到今天為止還沒有達到過這種程度,所以自然選擇的自然選擇是自然的。
  • 地球不按規律進化的4大生物,全部逆天生長,有一種生物實現永生
    一直以來人類都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怎麼來的,作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人類擁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高級思維能力,因此人類可以思考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就包括生命起源之謎,但是生命起源之謎不像其他問題那樣簡單,它一個綜合的、系統的、關聯的極其複雜的問題,不是通過簡單的推理和實驗就可以解釋得清楚的
  • 當人類還在為延長壽命苦惱時,地球上已經有生物實現了「永生」?
    但是,當人類還在為延長壽命苦惱時,在地球上其實已經有生物實現了「永生」?它是誰呢?不是什麼藏在深山老林子裡面的奇珍異獸,其實是我們都知道的普通生物:水母。至於小編為什麼給它的「永生」帶上引號呢?不是因為小編在編造噱頭,確實是水母的這種永生的方式,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延長壽命,生物學家們也在對水母進行更深的研究,能不能讓人類像水母一樣,還是一個未知數。
  •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永生的生物,薛丁格早就定義了熵和生命之間的關係
    宇宙中為什麼會有生命,其他的一些星球上到底有沒有呢?在經過這幾十年的人類的探索,終於飛上了月球但是坑坑窪窪的一片,整片都是紅紅的土地,沒有任何動植物存在,這讓我們更加好奇的是,其他的星球上面呢?好奇總是推動人類文明的動力。
  • 人類可能永生嗎?其實生物課本裡就藏著永生的「秘方」?探索真相
    從高中生物課本中挖掘永生的「秘方」,大膽猜想,展開討論!然而,這個似乎只能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場景,的的確確出現在了現實中,世界上的第一個冷凍人是詹姆斯·貝德福德,先說說他的故事吧!他在遺囑上留下了十萬美金,將自己變成了第一位冷凍人,等到50年後醫學可以醫治癌症時,再將其解凍復活進行醫治。然而到現在2020年,詹姆斯已經被冷凍了53年,徹底醫治癌症的醫學技術還是沒有出現,詹姆斯的復活還是無法提上議程。雖然已經超過了50年,他的家人為尊重其生前願望,願意出錢將詹姆斯繼續冷凍,等待未來醫學技術發達到可以醫治癌症時再將詹姆斯復活。
  • 生物體為什麼不能永生,原因竟然是因為性
    為什麼人類就沒法永生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都是因為我們好無法擺脫一個字:性!地球上永生的生物了解生命的朋友都知道,其實永生才是生命的原本的屬性,只是到現在還保留永生技能的生物已經不多了,不過別著急,地球上還有兩處!
  • 生物技術與人工智慧,為了永生,那些永生大佬們都幹了什麼?
    「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進入天堂」,這是賈伯斯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永生是所有人類共同的願望,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所以從古代開始,那些富商巨賈、皇權領袖就想盡各種辦法去追尋永生之路,然而它們所採用的方法無非就是煉丹製藥、尋仙覓聖。這些方法就如風中枯葉,縹緲無根,不過倒是體現了人類對於永生的執著。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學的進步,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距離永生如此之近,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都在試圖用自己的方法幫助人類美夢成真。而這些研究成果也真的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 為啥生物不選擇永生這條進化方式?科學研究: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為啥生物不選擇永生這條進化方式?科學研究: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對於人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又是怎麼進化成如今這個樣子的問題已經被古今中外被討論的最多的問題了。雖然這兩個問題現在還沒有準確的答案,但是由此可以知道,人變成現如今這個樣子一定是由多次的進化演變而來的,所以在這個進化的過程中身體的某些器官有被棄用的也有被加強的,這不僅是我們人類這個物種,世界上的所有物種都是一直在進化的。眾所周知,如今現代人的平均壽命時間都已經長於古代人,這要得益於現代科學和醫學的不斷進步,很多曾經被認為是絕症的病都已經有有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