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永生的生物,薛丁格早就定義了熵和生命之間的關係

2020-12-03 舜網

宇宙中為什麼會有生命,其他的一些星球上到底有沒有呢?在經過這幾十年的人類的探索,終於飛上了月球但是坑坑窪窪的一片,整片都是紅紅的土地,沒有任何動植物存在,這讓我們更加好奇的是,其他的星球上面呢?好奇總是推動人類文明的動力。

然而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的東西都沒有弄清楚,各種各樣的想法湧現出在大腦中,無數古代帝王的終極夢想,永生到底存不存在,為什麼不能永生,而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一個生物能夠實現永生,而在月球上面存在這一顆巖石存在這幾十億年。

自然界竟然已經賦予了生命,那為什麼不給予永生呢?用一些知識常理來講顯示是無法接受這一情況的,生物學家只會跟你說DNA末端有端粒,至於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一個永生體,端粒也說不清楚道不明白。

而薛丁格早就定義了熵和生命之間的關係,而熵卻實一種封閉性的混亂狀態,他認為人的生命體就是一種化學反應體系,對於生命而言就是把無序的事情變得井井有條,而生命過程就是吸收太陽能量的負熵能量,然後轉化熵增釋放出去,當熵量到達一個頂點也就是隨著死亡了。

也有網友表示「其實永生就是一個種族的傳遞,這樣的永生比個體好數百倍,不得不說創造宇宙的人很有智慧。」對於這種情況,不知道大家的一些想法是什麼呢?你相信有永生這個東西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薛丁格會說「生命以負熵為生」?熵和負熵到底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原話表述是:生命以負熵為生,或生命以負熵為食。接下來,我們對生命、熵、負熵以及宇宙這些玄而又玄的概念進行拆解。拆解完了,你也知道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了。可能比較燒腦,但不至於摸不著頭腦。既然「生命以負熵為生」,那我們也應該讓大腦多汲取一些負熵為食。先說生命,生命到底是什麼?
  • 薛丁格:物理學和化學理論上能詮釋生命現象。如今兩者都已經實現
    在這本書中,他用通俗易懂的物理學概念對生命進行解析,闡明物理學和生命之間關係,試圖回答「是什麼讓生命系統與已知的物理學定律相悖?」,並且嘗試建立物理學與生命的大一統,換句話說,也就是建立了物理學與生物學大一統思想。
  • 薛丁格:物理學和化學理論上能詮釋生命現象。如今兩者都已經實現
    在這本書中,他用通俗易懂的物理學概念對生命進行解析,闡明物理學和生命之間關係,試圖回答「是什麼讓生命系統與已知的物理學定律相悖?」,並且嘗試建立物理學與生命的大一統,換句話說,也就是建立了物理學與生物學大一統思想。薛丁格先生在書中提出了一系列天才般的想法和大膽的猜測。
  • 世界上有哪些生物能永生?
    永生的水螅咱們常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卻有一些生物逃脫了自然規律,演化為長生不老的生物。比如水螅,1988年,美國波莫納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並追蹤水螅四年發現,水螅並沒有任何衰老現象。《中國科學報》2015年對這個研究進行了報導,研究員馬丁內茲說:一旦環境適宜,沒有任何天敵或者外部環境的變化,水螅就可以獲得永生。水螅為什麼不會衰老呢?在了解為什麼水螅不會衰老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生物為什麼會衰老。其實,生物之所以會衰老,也和端粒有關。
  • 信息與生命的聯繫:科學家定義信息,可能掀起社會哲學驚濤駭浪
    至此,熱力學熵的計算就變成了一個不確定性(概率)問題,統計物理學家得到了熱力學熵的度量公式:我們再來看看香農的信息熵公式:除了缺少玻爾茲曼常數和對數底有變化,信息熵與熱力學熵的計算是如此地相似。這是告訴我們物理世界與信息的關係嗎?
  • 世界上有哪些生物能永生?人類為什麼不能永生?
    永生的水螅 咱們常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卻有一些生物逃脫了自然規律,演化為長生不老的生物。 比如水螅,1988年,美國波莫納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並追蹤水螅四年發現,水螅並沒有任何衰老現象。
  • 薛丁格: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薛丁格的大名應該很多人都熟悉,不熟悉的也應該聽過薛丁格的貓這個梗了。薛丁格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曾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薛丁格在他的《生命是什麼》中說生命以負熵為生,人活著的意義就是不斷對抗熵增的過程。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吳國盛曾說「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
  • 熱力學熵:進化論
    但如果用熵的觀點來說,生物進化是個熵減小的過程。事實上,一個生命體的成長也正是進化之路的縮影,而這個過程仍然是熵減小的。聽起來似乎不對,因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熵不會自發減小;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進化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之間存在矛盾呢?
  • 宇宙中的「熵」到底是什麼?又是什麼能量控制著「熵」?
    曾有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疑問:「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其實沒有人知道,或許是在可觀測宇宙之外還有更大的宇宙。又或許有多元宇宙的存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僅僅是一個小的不能在小的細胞。而人類乃至地球連一個細菌都算不上。但如果按照科學家的理論來講,宇宙的終極或許就是一個叫做「熵」的東西。
  • ——生死之間的「薛丁格」狀態
    薛丁格是一位物理學家,在他生活的時代及以前,物理學家一直蔑視生物學研究,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不值得研究。薛丁格開始以物理學家的方式思考有機體,用物理術語表達即「生命體裡最關鍵部分中的原子排列以及這些排列間的相互作用,從根本上不同於物理學家和化學家迄今為止試驗性和理論性研究的對象。」
  • 生命與熵的抗爭 | 進化的歷史017
    摘要:薛丁格從系統角度看待生命,由此引入了熱力學的理論及信息與生命的關係。從信息角度解讀生命也許不全面,但它給了我們全新的視角。生命與熵生物為了生存而作的一般鬥爭既不是為了物質,也不是為了能量,而是為了熵而鬥爭。
  • 專家解讀:熵、區塊鏈和人工智慧之間有什麼關係?
    正是在這一理論原則指引下,顧學雍教授向作者韓鋒推薦了《區塊鏈新經濟藍圖》作者Melanie Swan撰寫的一篇論文,講人工智慧和區塊鏈。單純看這個題目,我很難想像區塊鏈和人工智慧有什麼關係?讀Melanie Swan這篇文章幾遍後,多少覺得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有些道理,但是我很困惑作者並沒能對「人工智慧」這個感念有明確的定義。
  • 生命是什麼?聖塔菲研究所提出「個體信息理論」,重新定義個體生命
    但在對生命本質探索中,科學上個體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既沒有通用定義,也沒有明確劃分標準。最近聖塔菲研究所現任所長 David Krakauer 發表了一篇文章,基於過程哲學和演化格式塔方法,他認為個體是一種能將自身信息從過去傳播到未來、並保持一定時間完整性度量的集合體,並用資訊理論給出了概念的形式化定義。
  • 你有沒有好好想過,生命是什麼,你又是什麼樣的存在?
    生命,是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存在,至今為止科學家們也沒有找到直接證據,證明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誕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是域外文明還是地球孵化,很多人在閒暇時都會不經意反問自己,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我們存在的意識又是什麼,生命為什麼出現,我們為什麼會是生命,本期內容我們就來聊聊生命到底是什麼
  • 生命以負熵為食?快來看看我們的身體到底是怎樣生長的
    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等,任何原子和其同類都一樣;交換它們能夠得到什麼呢?過去有一段時間,我們以為交換的是能量,然後就沒有繼續探究這個問題了。 在某些發達國家的餐廳裡(我記不清是美國還是德國,還是兩個國家皆有之),你在菜單上除了能看到菜品的價格,還能看到菜品所含的能量。毫無疑問,這也荒唐透頂。因為對成年生物個體所包含的能量,和它所包含的物質一樣穩定。
  • 幾乎支撐著科學的半壁江山的「熵」到底是什麼?深入討論熵理論
    為了完全理解熵是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最早提出熵概念的是拉扎爾·卡諾,他以研究發動機和領導法國革命軍而聞名。拉扎爾對輸入系統的功和輸出系統的功的比較之間的關係非常感興趣。他把輸出的功稱為「有用的功」,而把損失的功稱為「轉換能」。這就是後來的熵。薩迪·卡諾他的兒子(薩迪·卡諾)繼續老卡諾的工作,研究發動機。
  • 【基礎物理No.10】走進熵的世界
    在1948年,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將熱力學的熵,引入到資訊理論(本文各方面均有解析)在經典熱力學中,可用增量定義為分別定義如下:熱力學中,熵總是隨時間增加而增加;心理學中,我們總是感到時間在流逝而不是倒退,事件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不是「果因」關係;宇宙學中,我們的宇宙在膨脹而不是收縮。該課題在理論物理學中非常熱門,因為在目前的理論框架下,似乎後兩者是由前者決定的。也就是說,熱力學時間箭頭是主導箭頭,其方向決定了後兩者。
  • 【物理思辨】量子:生命的「原子核」——對話埃爾溫·薛丁格(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
    我對哲學問題很感興趣,但是我覺得,如果不了解自然科學,尤其是對最前沿的科學成果不了解,哲學研究就會走進死胡同。德國哲學家維根斯坦感嘆哲學衰落成為一種語言解釋工具,霍金也嘲笑哲學的可憐命運。原因就在這裡。你憑藉你雄厚的物理學功底,去對生命現象進行研究,我相信肯定會有嶄新發現。可否分享?薛丁格: 當然可以。
  • 熵:傷腦筋的熵
    你會發現中文熱力學教科書熱衷於在那兒來回搗鼓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關係式,但到底那些微分表示在什麼情況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物理量,一個麥克斯韋關係表示的是什麼物質體系的哪些物理量在什麼條件下的關聯,作者們似乎懶得理會。甚至各種自由能啊熱力學勢啊是針對什麼樣的體系提出的,是否都是基於同樣地也需要證明和辯護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是一筆糊塗帳。
  • 熵:傷腦筋的熵-虎嗅網
    你會發現中文熱力學教科書熱衷於在那兒來回搗鼓麥克斯韋關係式,但到底那些微分表示在什麼情況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物理量,一個麥克斯韋關係表示的是什麼物質體系的哪些物理量在什麼條件下的關聯,作者們似乎懶得理會。甚至各種自由能啊熱力學勢啊是針對什麼樣的體系提出的,是否都是基於同樣地也需要證明和辯護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是一筆糊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