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現毒水母 上萬名遊客被蟄多個海灘關閉

2021-01-13 環球網

澳大利亞海灘現毒水母。(圖源:Getty)

海外網1月7日電 近日,澳大利亞東北部多個海灘發現毒水母,已導致上萬名遊客被蟄傷,官方稱由於這種毒水母的數量還會增加,近期將關閉至少四處海灘。

綜合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大批藍瓶水母湧入位於昆士蘭州的多處海灘,昆州衝浪救生協會稱,本周末,已有2600名遊客被蟄傷並接受治療。在過去一周內,被蟄傷的遊客數量多達13000名,超過往年同期數量的三倍。大多數事件發生在昆士蘭人口稠密的黃金海岸和陽光海岸地區。

昆州衝浪救生協會發布警告稱,近期還會有大批毒水母接近海灘,多處海灘將被關閉。一般情況下,被蜇傷的症狀通常是輕微的,表現為疼痛和輕微皮膚炎症,可以用冰水或熱水治療,但嚴重的情況下會引起強烈的皮膚疼痛,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刺痛也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需要接受護理人員的治療。

據悉,藍瓶水母,也叫葡萄牙僧帽水母,長約15釐米,會在水中或者沙灘上蜇人,但往年遊客被蟄傷的數量並不多。根據澳大利亞皇家全科醫學院的數據,澳大利亞東海岸每年通常會發生大約10000例蟄傷病例。一名昆州衝浪救生協會的工作人員稱,此次水母的湧入更像是大規模「入侵」。澳洲水母專家麗莎安格什溫博士表示,如此大批量的水母現身不同尋常,她認為這是因為近期強烈的海風和炎熱的天氣導致水母數量增多。

澳大利亞近期遭遇高溫天氣。據澳大利亞氣象局統計,2018年12月是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最為炎熱的12月之一;雪梨、墨爾本和阿德萊德等城市當月平均氣溫比往年同期高出約16攝氏度,首都坎培拉12月29日的最高氣溫達39攝氏度。(編譯/海外網 李芳)

相關焦點

  • 澳洲水母蜇人事件:藍瓶水母殺進多個海灘 2天3000多人挨蟄
    澳洲水母蜇人事件:藍瓶水母殺進多個海灘 2天3000多人挨蟄  黃琨 • 2019-01-08 16:45:55
  • 新冠疫情導致菲律賓海灘關閉,成千上萬的粉紅色的水母佔領海灘
    菲律賓一處海灘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關閉,而空無一人的海灘也被成千上萬的粉紅色水母所佔領。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3日報導,菲律賓巴拉望島的海灘每年都要吸引無數的遊客前來遊玩,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當地海灘變得杳無人煙
  • 最毒的水母:澳大利亞箱形水母
    最毒的水母:澳大利亞箱形水母
  • 英小夥遭毒水母蟄險喪命
    這不及指甲蓋大小的水母體內卻含有致命劇毒中國日報網消息:幾個月前,34歲的英國男子本·索撒爾擊敗近3.5萬名競爭對手,成功獲得由澳大利亞昆士蘭旅遊局提供的「全球最好工作」。那天,索撒爾和幾個朋友在昆士蘭附近的海邊衝浪,玩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什麼東西蜇了一下自己的胳膊,於是趕緊回到了摩託艇上。不一會兒,身上就覺得不舒服,但那時索撒爾還不知道自己是被水母蟄到了。他在博客中寫道:「我覺得渾身特別熱,一直出汗,頭很疼,還很噁心。我的後背很疼,胸口發緊,血壓也很高。後來我才知道,自己是被一種特別危險的水母蟄了。」
  • 重要提醒:蘇梅島劇毒箱型水母出沒!!!
    【泰國世界日報訊】素叻他尼府蘇梅島海灘立牌提醒遊客,7月份至9月份期間到蘇梅島遊玩,須當心觸手帶劇毒的箱型水母,同時號召海灘的所有運營商時刻準備好醋
  • 水母「入侵」西班牙今夏遊客頻被蜇傷(圖)
    本報綜合報導西班牙政府8日發出警告稱,席捲歐洲的持續高溫天氣導致該國東部沿海地區水母泛濫成災,遊客在接下來的數天內最好不要下海,以免被水母蜇傷。  過去幾個月來,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地區一直飽受大群水母的困擾,近日這些水母「大軍」更是南下到達了穆西亞和安達路西亞地區,為此兩地許多海灘都暫時關閉了海濱浴場。
  • 遊客被箱形水母蟄死--去泰國遊玩注意!
    (圖/擷自Koh Phangan News)暑期正值玩水季節,但泰國一名女子上周與好友前往當地度假村海灘遊泳,原先計畫慶祝找到新工作,卻不慎遭劇毒箱形水母(box jellyfish)螫傷,送醫不治,海灘度假變調。當地旅遊業者提醒,民眾儘量別再雨後到海灘戲水,尤其在淺水區被水母螫傷的機率愈高。
  • 數百隻有毒水母被衝到沙灘上 遊客被禁止入內
    北青網訊 在蘭薩羅特一個頗受歡迎的海灘上,數百隻有毒的水母被衝到沙灘上,遊客被禁止入內。周一,這種有毒的生物首次出現在西北海岸的法馬拉海灘,到周三,已有數百隻水母出現在海灘上。這種水母的種類還沒有得到證實,但據說是有毒的,水母的觸鬚會引起刺痛。
  • 上萬毒水母組團包圍澳大利亞海灣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日報導,成千上萬類似外星生物的藍色水母聚集在澳大利亞巴特曼斯灣(Batemans Bay)海岸線,這些水母緊緊地擁擠在一起,「扭動和搖擺」,在沙灘、巖石和淺水中蔓延, 形成了類似藍色毯子的神奇景觀。
  • 海灘上趴了好多大「肉果凍」,專家:是水母 遊客不要碰
    在這個海域面積達到70%的星球上,海洋的神秘莫測是我們永遠要探尋的方向。近日,在國外的一些海灘上出現了一些「不速之客」,它們的出現讓大批遊客都感到十分驚訝,這些海灘上的客人到底是什麼呢?這些海灘上的生物一定來自於海洋,它們或大或小,或成群或獨自攤在沙灘上。可看到的遊客有的驚奇,有的害怕,有的興奮。這一景象引來了大批媒體的關注,世界各地也迅速知道了這一奇聞。海灘上的生物像一個個巨型果凍,有白的、黃的、綠的。
  • 西班牙海灘被11噸紫色水母入侵 上百遊客被蟄傷
    據《鏡報》報導,在西班牙陽光海岸,大量的淡紫色帶毒刺水母被衝上海灘,很多遊客都在不經意間被它們刺痛,不過截止到周末的時候,海灘已經恢復正常,人們從海灘上一共清理出了約11噸的水母。
  • 女遊客慘遭水母蟄死
    泰國旅遊勝地帕岸島上周發生罕見意外,一名來自曼谷的女遊客遊泳時遭含劇毒的箱型水母螫傷,送院途中證實死亡。當地政府事後擬於島上設置救生員,負責監察箱型水母活動情況,發現形蹤即警告遊客不要下水,保障遊客安全。除設置救生員外,當局亦在事發海灘豎立警告牌,並提供多瓶醋以作急救用。
  • 中國遊客在泰國沙美島被「毒王」箱型水母蟄傷!
    沙美島旅遊管理負責人丕沙努4日透露,當天接到中國遊客被箱形水母蜇傷的消息後,立即派工作人員前往查看,經詢問獲悉,被蜇傷的男子名叫Yang yang(27歲),左邊腳背上被水母蜇傷的部位已經發炎起泡,但經過專業人士幫忙消炎救治,已無大礙。
  • 數千隻藍瓶僧帽水母被衝上岸佔領海灘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澳洲網31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州一名男子近日打算去海邊遊泳時看到令人震驚的一幕,他在Barlings海邊看到數千隻被海水衝上岸的藍瓶僧帽水母(bluebottles),這些水母都含有毒素,因此當局提醒民眾小心。
  • 「物種」世界上最毒的六種水母
    △圖片來源於Getty Images僧帽水母也被稱為「葡萄牙戰艦」,名字它們來源於漂浮在水面上立著的部分像是戰艦或僧帽,特殊的身體構造使它們漂浮於海洋表層,地理分布主要受洋流和風影響,分布於大西洋熱帶海域,有時會被風浪帶上海灘
  •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通體透明的箱形水母是海洋中的危險毒物,澳大利啞箱型中的頭哆殺手7芭也稱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在其多達幾十根的觸鬚上長有5000多個刺細胞和足夠汁大約60人喪命的毒素、它們主動攻擊人類時,會把觸手甩出很遠,先將遊泳或潛水的人纏繞住.再用毒液阻斷人的呼吸。據說,被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襲擊的人只有在受襲後幾分鐘內注射到解毒藥,才能挽回一命!。
  • 水母百科|澳大利亞箱水母(海黃蜂)介紹及如何飼養?
    看似柔弱的水母用它們的方式向我們傳達:其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如果你執意靠近,那或許將是一條不歸路…今天水母君給大家聊聊世界十大毒王之首——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北部、菲律賓以及越南,被認為是世界最致命的水母。
  • 受天氣影響數百隻有毒僧帽水母被衝上英國海灘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最近英國海灘上出現了一大批美麗但致命的藍色、紫色以及粉紅色的海洋生物——僧帽水母,也被稱為「遊動的恐怖分子」。這種水母的觸鬚會給人非常強大的刺痛感,在罕見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致死。據當地海灘上的遊客說,每天都有大量的僧帽水母隨著海藻衝到岸上。據有關媒體報導,「由於天氣和大風的影響,最近薩爾丁群島的海灘上出現了大量類似水母的生物,但這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水螅群,它們相互依賴生存。隱藏在其紫色氣泡下面的是長長的觸鬚和息肉,平均長達30英尺,最長的可能有100英尺。如果有遊客遇到這種生物,請勿碰觸,只能在遠處觀賞。」
  • 西班牙海灘驚現無數有毒水母 遊客被禁止下海
    ,遊客被禁止在這片受歡迎的海灘上下水。這次令人震驚的生物入侵發生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之一的蘭扎羅特西北海岸線上的法馬拉海灘。 這些尚未確認身份的水母最早出現在7月8日,之後數量迅速增加,到了7月10日,已經有數百隻水母被衝到沙灘上
  • 全球最毒生物為什麼會是澳大利亞箱形水母?
    美國《世界野生生物》雜誌曾經綜合各國學者的意見,評選出的世界最毒的十種動物,其中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名列榜首,為什麼澳大利亞箱形水母為什麼會是全球最毒生物?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主要生活在熱帶海域,多在澳大利亞東北沿海水域,是一種淡藍色的透明水母,形狀像個箱子,有4個明顯的側面,每個面都有20釐米長。這種水母僅有大約16英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