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人類未來的結局到底如何?科學家們預測,人類未來的結局只有兩種,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開啟「星際移民」。
地球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主要跟地球環境變化因素有關係。在地球過去的數十億年的時間裡,不管是地球大陸的分裂,或者是地球氧含量的變化,又或者是太陽活動改變了地球溫度,都會讓地球環境發生惡化。
地球為什麼會出現生命?因為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所以地球就會生命並且延續至今。但是地球的環境不可能永遠適宜,隨著地球溫度和環境的變化,未來很可能就會出現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不管是冰河時期或者全球氣候變暖,都會對人類的生存條件造成巨大的影響。雖然小範圍的氣候變化不會直接造成人類的滅亡,但是氣候變化導致的農作物減產,就會引發人類的糧食危機。如果這種情況持續發生,全球至少數億人會因為飢餓導致死亡。
除了地球本身的環境變化,宇宙中也存在著很多威脅地球安全的因素,其中就包括了隕石和小行星。宇宙中除了有固定軌道的衛星和行星以外,還有大量的「流浪天體」,它們有些會「流浪」到地球附近,這樣就可能因為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而撞擊地球。
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但是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關於恐龍是如何滅絕的?其中的一種說法就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如果未來有小行星再次撞擊地球,人類很可能就會經歷跟恐龍一樣的遭遇。2018年的時候,一顆名為2002 AJ129的小行星就曾以每小時107826公裡的時速掠過地球,當時距離地球僅僅只有420萬公裡。大家想像一下,如果當時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話,會出現怎樣的可怕後果呢?
人類科技發展至今,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因此造成的環境破壞問題也逐漸顯現。大氣汙染,石油開採,城市建設,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塑料垃圾,它們都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隨著時間的推移,以上的問題對地球環境破壞疊加到了一定程度,人類或許就會開始自食惡果。
地球跟大部分行星一樣,都有著自己的生命周期。隨著太陽內部氫元素的消耗殆盡,地球也會逐漸變成一顆不適合任何生命存在的天體。所以,未來的地球肯定逃不過一個命運,就是滅亡。這個時間或許是數百萬年,又或許是數億年,誰都無法準確的預料。
人類如果想要擺脫這種命運,就必須走出地球,找到其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就一直在探索宇宙,希望可以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是至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任何天體跟地球一樣,適合人類的生存。
按照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連太陽系都沒有辦法走出去,更別說是更加深遠的宇宙了。時至今日,地球依然是人類唯一的共同家園,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保護地球,珍惜地球資源,為人類走向宇宙爭取更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