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空間浩瀚無比,宇宙中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謎團,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許多科學家在宇宙空間中都有了新的發現,這些新的發現都令人欣喜,但當人類發現一個定律後,人類卻不願相信這是真的。那就是熵增定律。
熵的總和永遠不會減少
關於熵增定律,人們可能不太理解,愛因斯坦稱之為「第一定律」。熵增定律是克勞修斯提出的熱力學定律,他引入熵的概念來描述不可逆過程,即熱量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是不可逆的。克勞修斯曾發表過一篇關於熱力學的論文,第一次明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1865年,他還提出了熵的概念,克勞修斯證明了在任何孤立系統中,系統的熵永遠不會減少,或者說自然的自發過程是朝著熵增加的方向進行,這就是熵增加原理。
生命的意義就是逆轉熵增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許多科學家曾試圖創造永動機,以打破宇宙能量的模式,但都失敗了,因為能量守恆,每種力量都將在運動中消耗。孤單系統總是傾向於熵增加,並最終達到熵的最大值,即系統處於最亂和無序狀態。熵增將使宇宙由有序變為無序,並最終毀滅。
對於熵增,薛丁格曾經說過,生命誕生的本身就是一種「逆轉熵增」,但因為熵的不可逆轉,生命就會發生死亡,人類自身也會通過化學反應,釋放熱量返回宇宙,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熵增,但人類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足以抵抗熵增。
因為熵增事物才會走向滅亡
可以說就是因為熵增,宇宙中的事物才走向了消亡。人類會衰老死亡;恆星會因燃料耗盡而「死亡」,成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而行星,會被恆星生命結束時變成的紅巨星吞噬;甚至黑洞,也將持續蒸發,直至最終爆炸而消亡!
熵增法則之所以令人絕望,是因為熵增法則揭示了宇宙演化的本質,它註定了時空命運不可避免的消亡,宇宙萬物最終都逃不過熵增的「腐蝕」。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會隨著時間而衰變,即使是太陽,也會在未來的日子裡耗盡所有能量,走向毀滅。舉例來說,地球,正是因為太陽給地球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地球上的的生物才能存在。一旦太陽失去光芒,這充滿生機的地球也就只有一個結局:變成一個沒有任何生物的死寂星球。
沒有事物能逃過熵增定律
如果有足夠的能量,這個系統的熵會減小。例如,一杯水放進冰箱,液態水變成固體冰,無序走向有序,這是通過冰箱消耗電能實現的。然而,一旦電源停止供應,固體中有序的冰塊將再次變成無序的水,甚至更無序的水蒸汽。
任何事物都逃不過熵增定律,所以科幻大家劉慈欣說:「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裡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將消逝,只有死神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