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向死而生?生命都會走向死亡?
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著,同時也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
至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存活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一個來自於冰島的北極圓蛤,它足足活了507歲。但即便它如此長壽,也難逃死亡。在地球上,大約有130多萬種生物,在這上百萬種生物中,也都逃不過一個命運,那就是死亡。宇宙中沒有誰是可以永生的,因為生老病死是世間萬物的必經過程。
宇宙會終結嗎?
我們都知道,太陽在幾十億年後會變成一顆紅巨星,那時候的太陽很有可能會無情地吞噬掉地球,地球上的所有水分都將蒸發,生命也都會在瞬間消失。而太陽最終也會因為燃料耗盡而慢慢熄滅,太陽系也將逐漸黑暗。
宇宙規則一直在告訴著我們,萬物皆有生死,宇宙也不會例外,所以太陽系是如此,其它星系也是難逃死亡的命運。甚至連無所不吞的黑洞也會有消失的一天。
當然,扯這些可能有點遠了,畢竟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在哪都還不好說。
熵增
19世紀,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指出,自然萬物都趨向從有序到無序,即熵值增加。那什麼是熵呢?
通常我們所認為的熵是代表了一個封閉系統的混亂程度,可以通俗地認為房間整潔熵就越小,房間混亂,熵就越大。
而熵增定律是指一個孤立系統,它的熵是不會自發減少,只會增加。熵的玻爾茲曼表述是微觀粒子狀態的數量。所有的粒子都是亂七八糟,七扭八扭的,每個狀態都不一樣,這就是亂,就是熵值高。
薛丁格認為,生命就是在對抗熵增,生命以負熵為生。每個人都會走向衰老,只是快慢問題而已,衰老就是「熵增」的表現,我們的一生都是在抵抗著「熵增」,這解釋了生命從環境抽取序維持系統的組織。
為什麼熵增越多,死亡越快呢?
小編認為,對於人類來說,雖然我們是有序的生命體,但在熵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人類也正向著無序狀態發展。熵增會使得我們不斷追求懶散、無序和輕鬆,導致生活中飲食作息的各種不規律。
雖然熵增是自然而然的,但人類進步的本質卻是在於熵減。如果你要變得自律,這個過程就會變得很痛苦。但你每一次嘗試自律都是熵減,是對宇宙最高規則的抵抗。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