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萬物皆有生死,大自然為何會有如此規律?專家給出了科學解釋

2020-12-05 六分鐘科普君

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龐大的宇宙當中,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直徑高達930億光年,在這930億光年的空間裡面包含無數的物質,這些物質包括有星系、恆星、行星、隕石、生命、植物、原子、分子、電子……這些物質都在宇宙中「井然有序」的存在著。

宇宙全景圖,宇宙萬物包括有星系、恆星、行星、隕石、生命、植物、原子、分子、電子

在我們的宇宙似乎存在各種各樣的規律,比如萬有引力定律、熱力學定律、自然選擇定律等,一切的規律讓宇宙看起來非常的「有秩序」,而在宇宙數量眾多的定律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定律就是宇宙「萬物皆有生死」的定律,這個定律主宰這宇宙一切東西,小到一粒電子,大到整個宇宙,無不遵循著個規律。

超新星爆發就是恆星死亡時刻

而對於生死感受最深的莫過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人類從出生到死亡只有短短的100年左右,100年不管對於人類還是對於整個宇宙,都是極其短暫的,人類總是想延長自己的生命,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多停留一會,從而好好的看看和感受這個世界,但是沒有辦法,人類不能違背自然規律,連宇宙這種級別的存在都無法打破自然規律,何況小小的人類,人類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需要面對死亡,根本無法逃避,對於每個人來說,死亡是每一個人最終的歸宿,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儘管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想盡各種實現永生,但是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即使像現在擁有發達的醫學,依然無法實現這個目標,那麼問題來了,人類或者宇宙其他物質為什麼最終會走向滅亡?

人類終究會走向死亡

宇宙任何物質最終會走向滅亡,其實和一個定律有關,這個規律被命名為熵增定律,什麼是熵增定律?所謂的熵增定律就是物質從有序的狀態,在沒有任何外力影響下,慢慢變成混亂不堪的無序狀態。

一場大爆炸讓宇宙從有序變為無序

舉個例子,房子剛開始是非常整齊的,這個時候房子的熵增值是很低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有人的房間時間過得越久就會越亂,雖然你無意讓房間變亂,但是它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變得混亂不堪,這個時候房間的熵增值就會慢慢升高,當熵增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的房間就會變得髒亂臭無法住人了,這個時候你不得不放棄這個房子,從新尋找一個新的房子,這就是熵增定律,也就是說當熵增值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物質就會最終死亡,任何時候,宇宙萬物都被熵增定律給「牢牢控制」住,包括宇宙本身。

人體細胞分裂是無限的

宇宙剛開始不是這樣的,它最開始是一個穩定而有秩序的「奇點」,後來隨著一場大爆炸,宇宙開始變得無序起來,宇宙中飄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質,各種天體在宇宙中飛來飛去,儘管我們看起來宇宙是有秩序的,從整體來看,它其實是混亂不堪的,而且根據熵增定律的思想,宇宙萬物皆有生死,宇宙已經誕生了,那麼接下來它也會面臨死亡,只是不知道它將會什麼時候會滅亡,可以肯定的是當熵增值最大的時候,就是宇宙滅亡的時候,但是這個值是多少目前沒有人知道。

細胞的無序分裂最終會產生變異從而變成癌細胞

生命同樣無法逃脫熵增定律這個規律,生命為什麼會衰老,就是由於細胞在不斷的分裂,而且這種分離從相對有秩序的慢慢變得無秩序的分裂,熵增值的不斷提高,細胞的分裂也會變得越來越沒有秩序,細胞沒有了秩序的分裂,身體就會產生變異的癌細胞和致病基因,最終人類無法承受細胞無序分裂帶來的後果而走向死亡,所以說從理論上來說,根本無法實現永生,實現永生就意味著打破熵增定律這個宇宙最強大的定律,就意味著具備創造和毀滅宇宙的能力,人類目前有這種能力嗎?而如果人類想用所謂的DNA技術強行改變熵增定律,那麼將會讓生命陷入更加混亂不堪的狀態,從而影響生命的生存與繁衍。

相關焦點

  • 宇宙萬物皆有生死,為何會有這樣的規律?科學家給出了科學解釋
    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龐大的宇宙當中,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直徑高達930億光年,在這930億光年的空間裡面包含無數的物質,這些物質包括有星系、恆星、行星、隕石、生命、植物、原子、分子、電子......這些物質都在宇宙中「井然有序」的存在著。
  • 萬物皆有生死,大自然為何會有如此規律?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宇宙終將走向死亡在我們的宇宙當中,強如黑洞,也會蒸發,最終消失,弱如生物,滿打滿算也就是一輩子。如今人的壽命能達到80歲左右,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歷史看成是一年,那人的一生只佔據不到0.2秒。
  • 連宇宙也無法擺脫消亡的命運,為何大自然中的萬物皆有生死?
    人類雖然是地球的主宰,但是很多事情仍然無能為力,比方說大自然生老病死的規律,人類的壽命不過區區百年,很多動物的壽命還趕不上我們,比方說很多人家裡都飼養的寵物貓和寵物狗,它們的壽命一般在十幾年左右,當然,自然界中也有一些低等生物的壽命很長,不過,也都存在著極限值,不可能永生。
  • 萬物生死成為鐵律,為什麼所有生物都有死亡的一天?
    引言:人類文明已經經過了幾萬年的發展,對於生死問題早已有了獨特的看法。有觀點認為生死是由天神決定的,有觀點認為生死是生命機理的體現,但罕有理論可以解釋萬物生死這個鐵律,那麼是什麼因素決定生命的演化過程呢?
  • 致道絕學:萬物皆道與宇宙全息論的一段闡述
    為何《易經》具有預測的功能?那是因為它有宇宙全息論作支撐。全息理論說的是每一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與整體相同,是整體的成比例縮小的規律。道生無極,無極為混沌,混沌中生太極,太極產生陰陽兩極,陰陽相化相生,化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皆是道的衍生,萬物皆有陰陽,太極無處不在,這裡的太極和陰陽都是全息元。萬物都是全息元組合而成,所以萬物一體,萬物皆道。
  • 萬物皆有生死,到底是誰掌握了這個規律?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生存於地球上的生物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都要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我們人類平均壽命大概是80歲左右,最大的能達到一百多歲,但是也不會超過120歲;人類所養的寵物貓和寵物狗,實際上也只有10多年的壽命。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歷史看成是一年,那麼人的一生也僅僅是佔了不到0.2秒。
  • 萬物皆有生死,到底是誰掌握了這個規律?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生存於地球上的生物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都要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我們人類平均壽命大概是80歲左右,最大的能達到一百多歲,但是也不會超過120歲;人類所養的寵物貓和寵物狗,實際上也只有10多年的壽命。
  • 世間萬物都是向死而生?宇宙會終結?看看熵增定律是如何解釋的
    但即便它如此長壽,也難逃死亡。在地球上,大約有130多萬種生物,在這上百萬種生物中,也都逃不過一個命運,那就是死亡。宇宙中沒有誰是可以永生的,因為生老病死是世間萬物的必經過程。宇宙規則一直在告訴著我們,萬物皆有生死,宇宙也不會例外,
  • 世間萬物都是向死而生?宇宙會終結?看看熵增定律是如何解釋的
    但即便它如此長壽,也難逃死亡。在地球上,大約有130多萬種生物,在這上百萬種生物中,也都逃不過一個命運,那就是死亡。宇宙中沒有誰是可以永生的,因為生老病死是世間萬物的必經過程。宇宙會終結嗎?我們都知道,太陽在幾十億年後會變成一顆紅巨星,那時候的太陽很有可能會無情地吞噬掉地球,地球上的所有水分都將蒸發,生命也都會在瞬間消失。而太陽最終也會因為燃料耗盡而慢慢熄滅,太陽系也將逐漸黑暗。宇宙規則一直在告訴著我們,萬物皆有生死,宇宙也不會例外,所以太陽系是如此,其它星系也是難逃死亡的命運。
  • 人死後,為何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給出解釋,並非封建迷信
    於是,這又出現了各種喪葬習俗,認為死後存在另外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依然能夠享受到真實世界的一切,這也是為何從古墓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精美絕倫的陪葬品的緣由。既然人們這麼相信虛擬的世界,那麼它們真的存在嗎,能夠用科學的解釋說清楚嗎?
  • 電影《萬物理論》:科學為何如此美麗?
    最開始是走得慢,然後是上下樓梯奔跑有了些小問題,再後來寫字好像寫得也不那麼順暢了,直到某天,他直接在學院的石板路上大頭朝下栽倒,被朋友們送去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判定霍金得了運動神經元病,身體會漸漸失去運動能力,然後會失去語言和吞咽能力,直到最後死去,而最殘忍的是,在這一過程中,病人的大腦始終清醒,他會一點一點看到自己身體的退化而無能為力。
  • 萬物皆有「靈」,這些來自宇宙的奧秘,早被老祖宗參透了
    這個問題提出之後,有不少朋友留言,看來大家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由於篇幅的關係,咱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沒有展開來聊,今兒個咱們就針對這個問題再深入聊一聊。如果咱們開一個腦洞,既然高等文明可能是以純能量的形式存在,那麼會不會在我們的體內其實也存在這個能量體,或者說是意識體,只不過我們還沒有進化到可以褪去肉身的程度,而我們大部分的感知需要藉助於肉身,所以才會認為所謂的意識體或者說「靈魂」不過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 萬物皆有靈,宇宙可能是一個或多個超級大巨人!
    「萬物皆有靈」,中國古語一語道破量子力學,根據量子理論,一切物質均由基本粒子構成,每個粒子都存在能量,這個能量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靈指的就是能量。根據量子理論,萬物皆有靈一點都沒錯,也是很科學,很嚴謹的,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迷信。
  • 萬物皆有靈,宇宙可能是一個或多個超級大巨人!
    「萬物皆有靈」,中國古語一語道破量子力學,根據量子理論,一切物質均由基本粒子構成,每個粒子都存在能量,這個能量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靈指的就是能量。根據量子理論,萬物皆有靈一點都沒錯,也是很科學,很嚴謹的,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迷信。
  • 科學解釋:為什麼宇宙萬物的意識都是綁在一起的?
    篇前言:本篇文章通過探討分析個體思想意識與宇宙思想意識的關係,進而解謎「心電感應」現象,解謎「量子糾纏」的根本原因;通過尼古拉.特斯拉、愛因斯坦等偉大科學家對宇宙意識的耐人尋味的不同理解和回答,進一步揭示了宇宙萬物的個體意識並非獨立而存在,而是萬物意識皆有關聯,萬物意識實則都處於「糾纏態」。
  • 萬物皆數,畢達哥拉斯的宇宙法則
    (畢達哥拉斯迎接日出)我們很難想像,在那個距今快3000年的古典時代,人們能對自然科學、基礎數論產生如此澎湃的熱情。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能將發明這一定理的人,捧到如此高度,讓畢達哥拉斯仿佛受到了君王的待遇,這是古希臘開明的文化,和自然主義精神所孕育出的寶貴財富,這將永遠銘記在史冊。
  • 量子理論詳細解析:為什麼宇宙萬物皆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回答:有一句古老的哲語叫做「眼見不一定為實」。被複製的物體看起來與原物體一模一樣,實則眼睛看到的只是表相,而它們(原物體與複製體)的「內部世界」——分子熱運動——並不相同。宇宙萬物,莫不相異。那麼,是否思考過,宇宙萬物為什麼各不相同呢?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 蝴蝶效應,萬事萬物皆有聯繫!
    這個就是老外發明的混沌理論,混沌理論認為,一切事物的原始狀態,都是一堆看似毫不關聯的碎片,但是這種混沌狀態結束後,這些無機的碎片會有機地匯集成一個整體。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世界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 萬物有靈皆需愛
    這說明世間的萬物皆有靈性,而不光是有生命力的靈長動物獨有。如果我們能夠從這項科學實驗中讀懂水所傳遞的這個信息,就等於了解了世界,了解了自然,也就了解了我們自己生命的全部。以此類推,世間凡是與人一樣有生命體的動物、植物也無不是由水組成的。可是,水是如何感知世界辨別善惡的呢?這位科學家進一步驗證,已被科學界發現的「萬物都會產生波動」一說是的確存在的,不同的波動產生不同的頻率。水正是通過接收來自人類不同情感的波動,而做出不同反應的。
  • 到底是至聖的上帝創造了萬物?還是偉大的科學解釋了人類的存在?
    其實對於像和佑庵這樣普通大眾而言這是一個有距離的話題,畢竟對於我們實打實的老百姓而言,衣食住行才是是我們每天起床後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奔小康才是我們老百姓努力的目標。可是人類已經存在了,人類的文明也已經發展到了今天,那人類的起源就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既然如此這個「客觀事實」也有必要知道它的本質,所以下文佑庵以自己的知識限度來聊聊到底是至聖的上帝創造了萬物?還是偉大的科學解釋了人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