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邊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幾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
原因是,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它最初源自於1963年美國麻省理工的洛倫茲教授,他講計算機模擬的預報數值,直接帶入到下一個預報周期的觀測值中,因為一個微小的失誤,計算機內原儲存的是16位小數0.506127…但他打成了只有3位的小數0.506,沒想到循環往復,最後發現了巨大的預報誤差,當時數學家都天真認為,如果你在開始時稍微改變一點,結果也只會改變一點,這看起來合乎邏輯,但系統的變化卻不是這樣的!
這個就是老外發明的混沌理論,混沌理論認為,一切事物的原始狀態,都是一堆看似毫不關聯的碎片,但是這種混沌狀態結束後,這些無機的碎片會有機地匯集成一個整體。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世界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也是所謂的"蝴蝶效應"!
混沌理論,是近幾十年才興起的科學革命,它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同被列為二十世紀的最偉大發現和科學經典之作。量子力學質疑微觀世界的物理因果律,而混沌理論則緊接著否定了包括宏觀世界拉普拉斯﹙Laplace﹚式的決定型因果律。
老外的科學是不是很牛逼?要我說啊,真是扯蛋!
歐美人發現一點屁大的事,就好像特驚天動地似的,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知道啊,早就告訴過我們啊,為什麼我們要為歐美人的蝴蝶效應鼓掌歡呼,跪拜臣服呢?
《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裡。《魏書·樂志》: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其實西方哲人也知道啊,二千年前,柏拉圖就說過:如果你想害一個小孩子很簡單,從小滿足他所有的要求,讓他心想事成!
我們的老祖宗不像西方哲學家那麼婆婆媽媽,說話更精簡:慈母多敗兒!
戰國時期,魏國相國白圭在防洪方面很有成績,他善於築堤防洪,並勤查勤補,經常巡視,一發現小洞即使是極小的螞蟻洞也立即派人填補,不讓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漸擴大、決口,造成大災害。白圭任魏相期間,魏國沒有鬧過水災。
因為白圭知道,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一個小螞蟻就可以幹掉千裡長堤,一隻小蝴蝶就可以帶來一場龍捲風,因為萬物皆有聯繫,還因為大自然是一個超級大的循環系統,看似沒有關聯的事情,其實全部都有聯繫,只不過你不知道罷了!
有一次,一個武漢讀者微信找我有點事,當時我正站在16樓的辦公室,透過落地玻璃看著對面的三裡屯太古裡發呆,和武漢網友聊了兩句後,我突然靈感爆棚,問他的家是不是住在16樓?這哥們說,yes!
我知道這個就比蝴蝶效應更難理解,其實這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東西,在周易裡面都有解釋,所以我還是一句話,萬事萬物皆有聯繫。如果非要把這句話升華一下,就是,萬事萬物皆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