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奇蹟》:地衣、橡苔、鹿蕊

2020-12-05 天堂圖書館

題記:很喜歡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萬物皆奇蹟》的插圖(謝小振繪),不忍心就這樣輕易放過,今配上自己的解讀,以此來細細體會大自然帶給我們的驚奇。the Sense of Wonder 是一個新奇的世界,所有的美好浸潤著,所有的善意滋養著,所有的愛都漫延開來。再配上一首takuma inokuchi的一首同名純音樂「the Sense of Wonder」,一起來享受大自然帶給我的內心寧定。這是一本科普小書,我認為需要停下來慢慢讀,慢慢拆,認識大自然必須從認識它的覆蓋的所有的生靈開始,容我慢慢來,傾其一生。

1.認識地衣(lichen)

當我聽說地衣的英文名lichen的時候,頗有好感。因為它特別像中文的拼音,而且似乎和我的姓氏有某種關聯,此生肯定是不會忘記了。

當我聽說地衣既非動物也非植物的時候,充滿好奇。地衣是不同藻類和藍藻共生的一種生物,它們是穩定且互利共生聯合體。

當我聽說是有這樣的說法,生物界分為三界:動物界、植物界、藍藻界,我很詫異。藍藻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它屬於真菌。

地衣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組合的一類生物,它包含兩類生物:能光合作用的藻類和真菌,其中真菌負責是主要成員,真菌構建了地衣的外形。

其後代的繁殖也依靠真菌,而藻類被它包裹在體內免受乾旱大風之苦,被照顧得很好。藻類通過自己的光合作用產生的養分源源不斷地的回饋給真菌,這種奇特的共生狀態特別讓人感動,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藻類和真菌都能拼成地衣的,而是要經過千萬年的磨合牽手等待才有這樣的緣分。如此平添的地衣幾分浪漫氣質,這種組合和人類婚姻很相似,於千萬人中才能找到真正對的那個人,不早不晚看到你正好在那裡。

真正相合的地衣經過幾千年的相親相愛擁有非常驚人的生命力,所以從赤道雨林到極地寒冰,從美麗的貝加爾湖畔到冰山覆蓋的世界高原喜馬拉雅,它們都用自己獨有的形態頑強地呈現出生命最美的姿態。

當我知道,全世界的地衣有500多屬,26000多種。我不再驚詫,大自然的偉大遠遠超出人類的想像。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地球該多寒冷,它如同一件內衣貼身覆蓋在地球的表面,安之若素。

地衣和地球之間也和地衣的共生關係類似,那是一對親密的愛人永不分離的戀人。

人類和大自然之間也是這樣共生共存的永恆戀人,我喜歡這樣安安靜靜地愛戀。

莫名地想起智利詩人巴勃魯·聶魯達的那首最愛《我喜歡你是寂靜的》,如此溫情,如此美好。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你從遠處聆聽我,我的聲音卻無法觸及你好像你的目光已經游離而去如同一個吻,封緘了你的嘴如同我積滿一切的靈魂而你從一切中出現,充盈了我的靈魂你像我的靈魂,像一隻夢想的蝴蝶你如同「憂鬱」這個詞好像你已遠去你聽起來像在悲嘆,一隻如鴿般細語的蝴蝶讓我在你的靜謐中安靜無聲並且讓我籍著你的沉默與你說話你的沉默亮若明燈,簡單如環你如黑夜,擁有寂靜與群星遠隔千裡,滿懷哀慟,仿佛你已不在人世彼時,一個字,一個微笑,就已足夠而我會感到幸福,因那不是真的而感到幸福。

我曾經品嘗過石蕊,也算是地衣的一種,那種特殊的美麗味道一直存留在記憶中,就如同甜美的愛戀,日日想起。

你見過色彩絢麗的地衣麼,微距拍攝的時候,原本不起眼的地衣突然間絢爛起來。

2.橡苔

《萬物皆奇蹟》書中有橡苔,說橡苔生長在橡樹、松樹、杉樹的樹幹上,可製做香水。這點倒是稀奇,有了香水的提煉,它顯得更加高貴冷豔。

這裡說的橡苔實際上是地衣的一種,很容易被誤認為苔蘚。地衣和苔蘚是完全不同的,如上所說,地衣是藻類和真菌的完美組合。

而苔蘚植物(Bryophyte)屬於最低等的高等植物。一種無花無果,靠孢子繁殖的獨特的植物妥妥地存在了幾千年,用它獨有的方式。

乍一看橡苔,我肯定會將它視為苔蘚,今日踏青在東山陶然亭南側的杉樹上果真看到一段青灰色的橡苔蜿蜒盤旋在那裡。我無比驚奇地看著它,我想它應該存在了很多年,因為地衣的成長速度很慢,一般數年才長几釐米。

我年年清明這一天都走這條路,它肯定一直在這裡,悄無聲息地成長。也許就是因為往日的解讀,所以才有了今日的遇見。

也許這就是陽明先生所說的心內之花吧,「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

盯著那不起眼的橡苔許久,它漸漸就在我心中美麗起來,有了別樣的生命。

就如《小王子》裡那朵被玫瑰,等到了愛它的人。

3.鹿蕊

《萬物皆奇蹟》還提到鹿蕊,這名字雅致得很。

鹿蕊(Cladonia rangiferina),也叫馴鹿地衣,是一種淺色灌木狀的石蕊科地衣。在歐美,鹿蕊常被叫做馴鹿地衣或馴鹿苔,這是因為鹿蕊是馴鹿的重要食物。和很多地衣一樣,鹿蕊生長很緩慢(每年3-5毫米)。當它被過度啃食,焚燒,踐踏或者消耗,通常需要幾十年才能恢復過來。

乍一看,還以為海底的珊瑚群。有時候我總在想,水底的那個世界是陸地世界的一個鏡像,奧妙無窮,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細看這形狀,似乎和馴鹿引以為豪的角非常相似。我經常在懷疑達爾文的進化論的普適性,馴鹿的角分枝繁複,除了美觀還有什麼用呢。馴鹿日常奔跑的時候應該是礙事得很。

大自然令人費解的事物太多了。

4.鹿蹄草

緊挨著鹿蕊一畫,就是鹿蹄草,忍不住多看幾眼。

當然鹿蹄草不是什麼地衣苔蘚,它屬於被子植物,杜鵑花科。原生長於亞歐的北極圈地帶,被稱為wintergreen。

那個關於鹿蹄草的神話故事裡,王母娘娘鹿苑裡的金鹿下凡不歸,天兵追到峨眉尋遍山山水水不見其蹤影,又追到太白山還是不見其蹤影,最終發現她變成了黃衣少女,最終天兵追到海南,金鹿回頭一望化成「鹿回頭島」。

而金鹿在太白山上踩的腳印中,卻長出了一種珍貴的藥草,名叫「鹿蹄草」。

從此,鹿蹄草我算是相識了,鹿兒也算相識了。

有人說,地衣是被忽略的先鋒生物,它謎一樣的存在,今日也算相識了。

不管是動物、植物、還是真菌,都被大自然創造出來,同時被結納,互惠互利、相互依賴共同生長,這是怎樣一種和諧和美好。

相關焦點

  • 馴鹿最喜歡的苔蘚:鹿蕊!
    鹿蕊(Cladonia rangiferina),也叫馴鹿地衣是一種淺色灌木狀的石蕊科地衣它長在排水良好的開闊環境中主要在高山凍土帶能看到是一種極耐寒的生物在歐美,鹿蕊常被叫做馴鹿地衣或馴鹿苔這是因為鹿蕊是馴鹿的重要食物
  • 從太空到地下,萬物皆奇蹟
    在漫長的時間裡,無機分子不斷進行周期活動,或許奇蹟般地進行組合,偶然形成了有機物。在地底環境以及海底熱噴泉環境下,有機物質可以避免被紫外線破壞,豐富的礦物還可以幫助有機物繼續演化。除了地底環境和海洋環境,古代地球的冰蓋之下,也有可能演化出有機物。萬物皆奇蹟,數十億年前的地球一片荒蕪,在這片荒蕪中,誰能想到會出現人類這種奇蹟般的生物!
  • 又見地衣
    用手輕輕一撥,地衣就脫落下來,再撥一下,一層一層,重重疊疊,柔軟肥厚。有多少年沒見到地衣了,而且是在城市中發現的。我捧起一把地衣,像捧著一個奇蹟。地衣有多種名字,雷公菌、地木耳、地耳、天仙菜、地皮菇……不同地方的人,用不同的名稱,表達對它的認識和喜愛。
  • 《Teardown》:模擬萬物皆可破壞強盜的動作遊戲
    《Teardown》:模擬萬物皆可破壞強盜的動作遊戲 Tuxedo Labs製作的《Teardown
  • 萬物皆數,畢達哥拉斯的宇宙法則
    米利都學派創始人泰勒斯一天到晚念叨著:「萬物起源於水」「水是最好的」。誰知他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馬上站出來否定:「水太實際了,萬物起源於具有無限屬性的阿派朗」。話音未落,他的第二個弟子阿那克西美尼又慷慨陳詞:「你們都錯了,萬物起源於氣」。
  • 致道絕學:萬物皆道與宇宙全息論的一段闡述
    道生無極,無極為混沌,混沌中生太極,太極產生陰陽兩極,陰陽相化相生,化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皆是道的衍生,萬物皆有陰陽,太極無處不在,這裡的太極和陰陽都是全息元。萬物都是全息元組合而成,所以萬物一體,萬物皆道。宇宙全息論是萬物皆道的一種體現。
  • 地衣的味道
    地衣的別稱很多,有地耳、地軟、地見皮、地錢和地曲連等。因其是在河灘或山坡草地裡生長,又稱草耳。地衣還有個不太文雅的俗名,叫「雷公屎」,因其出現在雷雨之後,故而得名。《本草綱目》稱地衣「地踏菰」,《野菜博錄》謂之「鼻涕肉」。
  • 量子理論詳細解析:為什麼宇宙萬物皆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隨著量子科學的不斷發展,量子研究者對量子理論的不斷深入研究,「宇宙萬物為什麼各不相同」,或許可以從量子理論中尋找答案。自從科學家發現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後,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很快便提出一個驚人觀點:一切粒子皆具波粒二象性。
  • 蝴蝶效應,萬事萬物皆有聯繫!
    一個小螞蟻就可以幹掉千裡長堤,一隻小蝴蝶就可以帶來一場龍捲風,因為萬物皆有聯繫,還因為大自然是一個超級大的循環系統,看似沒有關聯的事情,其實全部都有聯繫,只不過你不知道罷了!有一次,一個武漢讀者微信找我有點事,當時我正站在16樓的辦公室,透過落地玻璃看著對面的三裡屯太古裡發呆,和武漢網友聊了兩句後,我突然靈感爆棚,問他的家是不是住在16樓?這哥們說,yes!
  • 地衣長城
    我基本可以肯定灰白色的是衰老的,並確實看到已死的地衣。不過,最後發現的幾片黑色地衣是不同種類,形狀像木耳,而不是麗石黃衣那樣的鱗殼狀。 地衣的年齡是個有意思的話題,壽命可長達幾千年!石黃衣在石頭表面生長,蔓延速度很慢,通常說不超過一年0.1毫米,要是自然條件特別不利生長,就更慢。
  • 《萬物皆武器》圖文評測:武器商人的終極浪漫!
    更多內容:萬物皆武器萬物皆武器
  • 地衣繡的花
    雲南山多,生態環境大家也還認可,遊山玩水看石頭是很重要的旅遊資源,是如石林、土林、沙林等等
  • 為地衣搬家
    一支由地衣植物學家組建的團隊,正計劃將覆蓋在當地樹表的某些地衣,小心地剝離,轉移到新的生長地。就目前所知,在保護區內,戴氏牛皮葉(dey's moon lichen)的分布面積只有數平方英裡(1平方英裡約為2.6平方千米),其他稀有的當地特產的地衣也瀕臨滅絕。海水入侵最終將毀滅低洼地帶的沿海森林,例如鱷魚河流域的沼澤森林。因此,重新安置可能是拯救當地許多地衣的唯一辦法。
  • 多樣的植物——地衣植物
    每種地衣都包含一種藻類和一種真菌生物,並在兩者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獨特的共生關係。全世界已發現的不同種類的地衣大約兩萬多種,其中有小到平方毫米的南極洲地衣,也有長達3米如頭髮一樣的熱帶雨林地衣。地衣是大約4億多年前,在地球上生長的首批植物之一,至今它們的適應性都非常強。
  • 地衣:被忽略的先鋒生物
    地衣能夠自養,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王立松舉例說,在一些極端環境裡,比如乾旱的沙漠地區,或者是高海拔地區,動物死去後骨骼甚至牙齒表面都會有地衣。「牙齒表面是琺瑯質組成的,很沒有營養,但是地衣可以生活得非常好。」  地衣同時又對環境質量有著很高的要求,甚至可以看作是環境監測師。「觀察你生活的周圍,如果有地衣生長,說明你很幸運地生活在沒有汙染的環境中。」
  • 萬物皆為一體,全息宇宙假說
    分類是一種假象,萬物皆為一體。量子理論告訴我們,所有的粒子都是相連的,或者說是一個粒子,是不可分的。愛因斯坦在他的相對論中提出空間與時間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他稱為"空間-時間連續體",這個理論震驚了全世界。
  • 地衣:未來火星拓荒者
    地衣在6億年前最早登上陸地,並對陸生環境進行了一次徹頭徹尾的改造,之後陸地上才出現了苔蘚、蕨類、孢子植物等。因此,地衣又被稱為「先鋒生物」和地球陸地「拓荒者」。  歐洲航天局曾多次將不同品種的地衣帶上太空,發現它們能在外太空環境下存活一定時間。如果未來想將火星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地衣可能是最理想的拓荒者。
  • 王立松:地衣王國痴心漢
    38年紮根小眾領域 急脾氣專家遇上「慢性子」地衣 地衣生長緩慢,平均年生長不足1釐米。即使長得最快的松蘿,每年也只能長2釐米左右。長得最慢的地衣是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的地圖衣,每年僅長0.2毫米。雖然長得慢,但地衣很「長壽」。
  • 地衣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
    (材料來自於果殼網)目前已知的地衣大約有500屬,25000多種,還有很多種類有待發現。如此眾多的成員大致可以按外貌分為三類:緊貼石壁、樹皮等生長,像幹殼般的殼狀地衣;呈樹枝狀或柱狀,多數具分枝,僅基部附著於基質上的枝狀地衣;體扁平,有背腹之分,呈葉片狀,四周有瓣狀裂片,下方(腹面)以假根或臍固著在基物上,易與基質剝離的葉狀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