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最大不同,就是存在生命。
就像我們小時候經常會問「我從哪裡來?」,人類也一直尋找著生命起源之謎,可惜的是,沒有長輩會告訴人類「你從垃圾桶裡撿來的!」
地球生命在30億年前開始出現,充滿智慧的人類,探索30億年前的巨大謎團。
我們在化學書本上,經常可以看到著名的「米勒尤裡實驗」——在試管中模擬古代地球的環境,利用電流模擬地球上的閃電。
當閃電出現在充滿水、氨、氫、甲烷的大氣層中,米勒發現試管中的無機物質轉變為了有機物質,試管中出現了胺基酸和糖,這是形成生命的關鍵物質,因此米勒認為古代地球環境可以產生複雜的化學反應,進而產生生命。
然而這項實驗是在1953年進行,並且在地球上進行,因此很多科學家認為實驗有被汙染的可能性。
越來越多的聲音支持地球生命來源於太空,因為很多小行星、彗星上都帶有水分,甚至有可能攜帶有有機物質。地球早期的生命,或許就是通過一次小行星撞擊來到地球,經過漫長的演變,最終形成了地球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
宇宙中很大可能存在有機物質,科學家甚至認為小行星上甚至可能存在RNA。生命的DNA由RNA演變而成,或許30億年前,一顆稀有的、攜帶RNA的小行星來到地球,為地球帶來了獨特的進化之路。
這也說明宇宙中的生命或許不止一種形式,根據小行星攜帶的「種子」不同,生命或許會有本質上的區別。
隨著科學家對微觀世界的了解,發現最為基礎的分子存在「周期性」,類似生命的新陳代謝。
一種新的起源理論認為,在古代地球環境下,海底的熱噴泉、土壤中的黏土結晶,或許會聚集大量無機分子。在漫長的時間裡,無機分子不斷進行周期活動,或許奇蹟般地進行組合,偶然形成了有機物。
在地底環境以及海底熱噴泉環境下,有機物質可以避免被紫外線破壞,豐富的礦物還可以幫助有機物繼續演化。除了地底環境和海洋環境,古代地球的冰蓋之下,也有可能演化出有機物。
萬物皆奇蹟,數十億年前的地球一片荒蕪,在這片荒蕪中,誰能想到會出現人類這種奇蹟般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