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 r
宇宙科學燒腦系列之萬事萬物背後能量的秘密
第一章
萬事萬物的背後是能量
我們在世間萬事萬物的生活都離不開能量。我們在吃喝拉撒時, 是否有曾想過其背後是什麼在供給我們的生命?為何我們有思想?萬物從哪裡來,將會到哪裡去?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什麼是物質,物質本身有沒有思想?什麼是空間? 十萬個為什麼!
我們就像是一個小孩子,站在一個玻璃窗前,看著雨水從玻璃上流下來。當我們去觸摸那顆流動的水滴,去感受它的質量、溫度,我們有曾想過,它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它從哪裡來,又會到哪裡去?它有想法嗎?我為何去觸摸它?它能感受到我的觸摸嗎?我會因為觸摸了它而有變化嗎?如果它進入我的體內,它會怎樣?我對於它意味著什麼,它對於我又意味著什麼?
我們早已習慣的萬事萬物,它是怎麼發生的?怎麼在相互作用?它是物質還是能量?我們怎麼給它定義?我是物質還是能量?我是一堆物質嗎?或者說,我是一堆能夠思想、能夠說話、能夠呼吸、能夠行走的物質嗎?我是誰?
水滴測驗:當一滴水從天空飄落下來的時候,我們看見了它,是一個圓形的雨滴。如果我們把它的水分子不斷的細分下去,會最終發現它由多個震動的粒子單元組成。這振動的粒子彼此之間是有空間的,並不是那麼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個震動的粒子,我們就叫它為物質。這粒子自帶的震動,我們叫它為能量。
能量和物質,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的。我們把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細分至不可再分的細小微粒,我們這裡統稱為芥子。我們說芥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是物質,它本身攜帶著的震動是能量。
比如一顆水滴是由芥子震動、相互糾纏而不斷的組合,形成可見的形狀;或者有些需要我們用儀器才可見的形態,叫物質。而物質所攜帶的波動,叫做能量。這不可再拆分的芥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它既是物質,又是能量。
而我們世間的萬事萬物,乃至我們無限大的宇宙,都是由這最最不可分割的芥子所組成。而芥子由不同組合所產生的不同頻率的震動,以及它們之間帶有互相的組合方式、引力與斥力、熵增與熵減都是能量的萬種呈現。沒有物質就沒有能量,沒有能量也就沒有物質。
萬事萬物都是由最基本粒子單元所構成。你可見的桌子椅子,是由他的木質特質的介質所構成,而這種介質的性狀相對穩定,所以能量也相對恆定。構成金屬的原子會較石頭的原子活躍,所以金屬經常用於導電。因為金屬粒子的流動性,帶動了能量的流動。
能量的波長,有長有短。能量波越長的物質越穩定,越短的物質越活躍。從廣義來講可見的是物質,不可見的是能量。能量以波的形式存在。比如說星系中,我們可見的是星球,不可見的是星球和星球之間的引力。
為什麼說萬事萬物的背後都是能量?是整個能量支撐了物質的顯化和存在。 設想說,如果沒有能量何以支撐物質呢?就像,我們看著太陽在宇宙空間中,就是那樣固定不動的嗎?是什麼支撐著它駐立在那裡呢?是能量。我們地球是如何在軌道上運行?我們地球又為什麼在自轉?是能量。
物質和能量本身就是不可分的。就像星系在運轉一樣,我們人體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等也是由能量在推動,在運行。在我們的人類生活中,從物質上看,我們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胚胎,成長為嬰兒,出生,經過幼年,童年,成年,再到老年,進入墳墓,腐化,我們看到的整個過程是物質的變化,同時也是能量的遷轉。
內容來源網絡
🙏🙏🙏
全部內容無版權,歡迎轉發
功德回向資源提供及轉發和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