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不過、萬事皆休」,真的有必要嗎?

2021-01-13 共青團中央


對於剛進入大學學習古漢語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個很大的困惑就是,學校要求所有學生在畢業前必須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很多學生說:「我畢業後既不出國,又不從事外貿工作,幹嘛畢業前要通過四級考試?」



英語是目前唯一一種能夠快速和不同國家的人進行溝通的語言。從改革開放初期開始,在中國英語教學史上,「改革」這個關鍵詞不斷出現:加大高考分值比重、教學法演進、開設小學英語課……一步步將英語推到舉國操習的重要位置。


1982年1月的某天傍晚,北京、上海的許多院落裡都傳出了情景英語教學節目《Follow me》的聲音。誰都沒有想到,改革伊始,一場英語學習風便席捲而來,而英語教學節目《跟我學》的播出,成為了那個年代的一個縮影,也開啟了中國人了解世界的窗口。


步入20世紀90年代,人們學習英語的手段和目的都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出國熱更是賦予了英語學習以實用的屬性。


30年英語學習熱,英語的作用也在逐漸改變,從學習的工具,已經慢慢地、部分地變成了成長的門檻。不會英語將會減少一條與他人溝通的渠道,而科研、商業對英語的需求越來越大,也讓不少剛剛脫離校園的人有了新的學習壓力。


當今的中國把英語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到:學習英語應有針對性,並且要有個「度」。


前幾年,一位畫家在北京某高校任教,連續兩年沒有招到一名研究生。不是沒有好苗子,而是這些學生英語不過關,最終這位畫家一怒辭職而去。現在考研的一些專業如:中國畫、古漢語、中國歷史......均要考英語。

就業時,許多單位不但要畢業證,還要英語的考級證。大學的英語成績不算數,大學生還要拼命的去考級。難道學生的母語水平已經很高了嗎?事實上,許多理科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後連個簡單的通知都寫不通順。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學習英語那麼重要。英語當然很重要,這不用論證,豈止是英語很重要,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同樣都很重要,這同樣不用論證。英語雖然重要,但所有的人都應當學外語並終身學外語嗎?中國人又有多少能夠用外語交流、能夠閱讀外文書籍、能夠用外語寫作呢?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學習外語,值得嗎?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小學、中學和大學階段是人生中最寶貴的學習時期,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文明精華有很多,很多知識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學習,比如歷史、地理、哲學、法律、社會、倫理等,它們更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精神與素質,使人終身受用。錯過了大學及以前的學習時期,學習起來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功半」都達不到。但事實上,在中國當前的教育中,對學習歷史、地理等人文知識的「重視度」遠遠不如英語。


一位人大代表曾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他認為,目前中小學的孩子們花在英語學習中的時間太多了:「如果按照每天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來計算,在一個孩子最美好的10年時光裡,竟然有將近五分之一(18.13%)的時間花在了英語學習上。」


所以很多人認為,英語學習應該更科學,如果從事英語專業,或者從事對英語要求很高的專業,那麼他就必須學英語、考英語。


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國人前往法國、德國、日本、俄國等國家學習和交流。目前中國人學習法語、德語、日語等的模式和方法應該成為今後學習外語的正確途徑,可以概括為:確實需要就學習,也會學得很快很好。



現階段,許多人學習英語的目的還是在於方便與不同母語的人群進行溝通。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翻譯設備也逐步實現了現場翻譯的功能。


今年四月份,中國科技企業科大訊飛發布了全球首款實時中英互譯神器。這類翻譯機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領域達到了大學英語六級水平,不論是學習、工作還是出國旅行,都能成為你的便攜翻譯官。在未來,跨語言溝通的障礙將由科技手段逐步消除。純功利性的語言學習就不再非要不可。



總之,英語教學應該符合實際,需要外語的學科和職業,不但要學還要學好。在英語的教學和學習中,如果需要英語能力很強的,就必須認真教好、學好英語。如果不需要英語能力很強的,應該避免浪費國家教育資源,避免提高國家教育成本,比如現在遍地都是的英語補習班,就是一種對資源和人力物力的嚴重浪費。


況且,那些從事中醫、古漢語、二十四史研究等工作的,不管在實際工作中能否用到英語,只要參加職稱評定,就必須經過外語考試這道門檻,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沒有必要的。


值得欣慰的是,2014年9月,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為此,教育部定下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標準統一、功能多元的現代化外語測評體系,同時推動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改革。


過去兩年裡,教育部組織了國內外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共同進行中國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已完成主體研製,預計今年正式對外公布。我們期待一個更加符合實際的英語教學環境,改變我國「英語不過、萬事皆休」的尷尬局面。


「英語不過,萬事皆休」

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留言區見~


作者:肖  健  

素材部分內容綜合自網絡

供稿:團河南省委

新疆:老人堅持25年,免費教出2000多名孩子25年前,潘玉蓮回到新疆疏勒縣,創辦「愛心小課堂」,免費為當地各族孩子輔導學業。她每個月的低保金除了維持生活開支,剩下的錢基本上都用在了孩子身上,購買鉛筆、本子、獎勵用的小紅花等。25年來,她教過的孩子超過2000名。



歡迎轉發點讚

▼點擊查看更多文章

偽「大師」出沒! | 國士無雙 惜哉大年

12歲女童遭老師多次強姦 | 湘妹子因公殉職

校 審 | 李   翀

編 輯 | 肖   健(團河南省委)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真的有修真文明嗎?請大膽想像,其實萬事皆有可能!
    文/貓行宇宙中真的有修真文明嗎?請大膽想像,其實萬事皆有可能!萬事皆有可能,那麼修真文明其實也是可能在宇宙中存在的。想必大家也都非常的清楚,在宇宙太空中存在著無數的星體,地球只是其中一顆,就連在人類所處的太陽系當中,也是有著很多星球是人類無法探知的。人類目前的科技在科學家們看來,只是處在人類文明宇宙文明等級當中的最低級。那麼這就意味著,如果當宇宙的文明等級達到最高點的時候,是可能會達到神話故事當中的仙人模式的。
  • 萬事皆有緣由——洛夫克拉夫特語錄
    我以前的猜想不過是人類永恆不變的思維定式的一個階段:我們總會憎恨、恐懼和逃避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事物。——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黑暗的低語》萬事皆有緣由——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黑暗的低語》待在瘋狂山脈背風的陰影之中,你必須管好自己的想像力。——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克蘇魯神話》我重複一遍,千萬不要召喚那些你無法控制的東西。
  • 蝴蝶效應,萬事萬物皆有聯繫!
    蝴蝶效應: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邊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幾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魏書·樂志》: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其實西方哲人也知道啊,二千年前,柏拉圖就說過:如果你想害一個小孩子很簡單,從小滿足他所有的要求,讓他心想事成!我們的老祖宗不像西方哲學家那麼婆婆媽媽,說話更精簡:慈母多敗兒!
  • 幼兒園就學英語真的好嗎:專家稱「沒必要」,是家長太焦慮了
    幼兒園就學英語真的好嗎:專家稱「沒必要」,是家長太焦慮了 林曉瑩/錢江晚報 2017-03-21 11:06
  • 學齡前英語學習,有必要費那麼大勁兒嗎?
    但,最近我突然有幾個想法。學前英語學習,真的有必要如此用力過猛嗎?很多牛娃在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已經過了劍橋英語KET、PET的等級考試。還有很多牛娃小學一二年級就能讀全英文版的哈利波特,簡直令人羨慕。這算不算是英語的超前教育?我們今天不討論牛娃們的成就,畢竟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娃,對大多數普通孩子來說,我覺得學前真沒必要用力過猛雞英語。
  • 優美晚安心語心情語句 世間萬事皆苦你義無反顧的偏愛就是救贖
    優美晚安心語心情語句 世間萬事皆苦你義無反顧的偏愛就是救贖時間:2020-03-19 23: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優美晚安心語心情語句 世間萬事皆苦你義無反顧的偏愛就是救贖 世間萬事皆苦,你義無反顧的偏愛就是救贖。
  •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自學和輔導班有哪些區別?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自學和輔導班有哪些區別? 2021年01月12日 14: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
  • 紅綠搭真的不好看嗎?宋妍霏的復古穿搭告訴你,萬事皆有可能哦
    宋妍霏小姐姐不僅顏值高,身材好,穿搭也十分有內涵,而近日她在微博又甩出了自己的復古風巴士穿搭,聽說還有不少網友稱讚呢,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一起來看一下吧!先來欣賞一下整體穿搭吧!宋妍霏的長直發非常有特點,給人的感覺不是僵硬,而是長中有一定的弧度,看起來柔和而富有美感。
  • 人工智慧時代,還有必要學習英語嗎?
    說起學英語,相信很多人心裡是五味雜陳呀,從最開始的背單詞,學語法,聽錄音,做練習,好不容易學成了中式英語,卻突然發現時代變了,人工智慧時代都快來了,學一門外語如果只是學得一點點,而不是生活中時常用到的話,那學英語的意義到底在哪?還有必要學英語嗎?
  • 「人到中年萬事休」,老人說:若遇這3個「怪人」,恭喜要發達了
    當我們幾個人在落魄的時候,又或者是在事業有成時,突然陷入難境時,這時候我們的經濟和人脈資源都會因此而陷入一個非常大的困境。在這個時候我們也會遭遇到類似"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尷尬場面和遭遇到我們平時所看電視劇裡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情景。我們都說人到中年萬事休,但是有一天我與老人談話的時候,這位老人這樣跟我說:"如果你選擇處於困境當中,那麼請你不要氣餒,在逆境的時候更要有信心打敗困難。
  • 「英語」你有何能佔據主科位置,你真的重要嗎?
    提起從小學到大的「英語」,相信很多人對這門語言是又愛又恨、學英語有用嗎英語對普通人的重要性並沒有這麼大,那我們有必要從幼兒園開始就強迫所有人去學習這門將來對普通人來說基本上用不到的語言嗎?
  • 貓真的有必要吃卵磷脂嗎,功效與作用具體有什麼?
    作為北方人,感覺今年的冬天,北方冷得比前些年早了很多,據說10月份的某天晚上下雪了,不過我晚上一般睡得都很香錯過了,只能隔天早上再從朋友圈裡看看小雪了。在越來越冷的冬天,每天早上上班聽著同事說,昨天晚上感覺暖氣一點都不熱,裹著大厚被還是有點冷,這時候我就忍不住說一句了,還等什麼,快養只貓呀,冬天抱著貓睡覺暖暖呼呼的不香嗎,哈哈。朋友也很喜歡貓,聽到我這樣說,竟然真的認真的考慮了起來,還問我,養貓不費事嗎,掉毛掉的到處都是,尤其現在冬天穿毛衣,感覺每天穿衣就是個難題。
  • 每日英語:問題皆有兩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問題皆有兩面 2013-02-20 16:0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There
  • 英語固然重要,但真的需要全民學英語嗎?
    不能說學英語毫無用處,但我覺得真沒必要全民學英語,確實對於有些人而言學英語所付出的成本是遠遠大於由此帶來的收益的。先說一個真人真事。我上初中時,班裡有個同學在數理化方面天賦極高,輕描淡寫地學習一通,就能輕而易舉地考取高分。
  • 農民說「大樹不能碰機油,碰上機油命就休」啥意思?真的嗎
    導讀:農村俗語「大樹不能碰機油,碰上機油命就休」啥意思?真的嗎?還是村裡的能人有經驗,說有人用廢棄機油就可以解決,俗話說「大樹不能碰機油,碰上機油命就休」,這裡說的就是樹木朋友機油後,大樹就停止生長了,生命就出現休息狀態了。機油是什麼?機油有這麼厲害嗎?
  • 名記王勤伯稱卡瓦尼被罰是英語霸權主義,卡瓦尼的說法真的全對嗎
    不過,精通多國語言的《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勤伯則不這樣認為,他更是將此事件上升到了對英語語言霸權批判的高度:王勤伯認為:卡瓦尼用母語——西班牙語,對一位老朋友使用了暱稱「小黑(Negrito)」,卻被英足總視為種族主義行為進行處罰,「整個事件的真實原因,是英國人試圖在語言、道德等諸多方面成為全世界的審判者。然而用英語審判西語,是一件愚蠢無知的事情」。
  • 萬事真的都互相效力?
    若我們用物質的、短視的觀點來看,有時神的照顧確實仿佛讓我們落入悲慘!其實,神允許的益處是屬靈方面的,不是指眼前的。而且有時在我們還未認清它的真正好處以前,它已經過去了。「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節經文很多人都很喜歡,也常常被引用。然而事實上,很多人並不明白和認可這其中的意思。遭了禍患,怎麼還說是「得益處」呢?
  • 被《長安十二時辰》消解的大唐盛世: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劇中長安,繁華無比,崔器愛極了這裡,他覺得生活在此處,真的是太有趣味了。這不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嗎?太子為何要改稅制?為何在密會時,有個節度使(忘名字了)說,在某處開了很多地,一些流民在那開墾,生活穩定?不就是因為玄宗的政策,已導致種田根本無任何利潤可言,連自己都養不活?
  • 現在英語很普及了,還有沒有必要專門學英語專業?
    現在英語很普及了,還有沒有必要專門學英語專業?答案是,當然有必要,不過還是得因人而異。首先,學習英語根據的是興趣,如果你很喜歡英語,想把它發展成自己的職業或者以後工作的工具,當然是非常好的。如果一個人非常不喜歡英語,對他來說學英語就是一件特別痛苦又勉強的事情,那麼他可能沒有必要專門去學習英語,而且掌握基本的英語水平就可以了。其次,如果個人以後想從事翻譯,英語教師之類的英語職業,就很有必要學習英語專業。只有通過系統全面地學習,才能掌握真正的本領。況且學習英語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人持之以恆的學習,如果沒有耐力沒有付出,英語水平也很難提升。
  • 2019年春節拜年祝福語,願你豬年心飛揚,萬事皆順暢!
    萬事順利事業創,家庭美滿和睦長。更有朋友情誼講,時刻惦記在身旁。祝你豬年發洋財,幸福快樂人健康!八、春節到來送吉祥:一送好運不可擋,天天賺錢忙;二送溫情心中發藏,朋友莫相忘;三送福祿與健康,身體永強壯;四送幸福萬年長,快樂永安康。春節快樂!九、春風初度到豬年,歡歌聲聲震雲天。千家萬戶樂翩翩,迎福納財笑開顏。我有祝福在心田,悄悄送到你身邊。願你豬年愛情甜,合家快樂福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