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就學英語真的好嗎:專家稱「沒必要」,是家長太焦慮了

2020-12-04 澎湃新聞

幼兒園就學英語真的好嗎:專家稱「沒必要」,是家長太焦慮了

林曉瑩/錢江晚報

2017-03-21 11:06

有人說3~5歲是語言能力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也是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但外語院校的院長們並不這麼看。近日,第十一屆全國英語專業院長/系主任高級論壇在蕭山舉行,來自全國英語專業大佬們匯聚在一堂,聊了聊外語課程的改革與建設。

英語學習除了需要語言天賦,學習的「頻率」和「持續性」也很重要。特別是低齡段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學和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差異並不大,所以沒必要浪費時間。

英語學習日漸低齡化

專家說其實沒必要

現在,不少小學低齡段甚至幼兒園都開始涉及英語,很多家長還覺得課程太少,還要給孩子在外面報各種培訓班。如今,英語學習越來越「低齡化」。那麼,在專業人士看來,英語學習到底從幾歲開始最合適呢?

浙江外國語學院校長洪崗反對孩子過早學習英語,「一年級學生年紀太小,認知能力有限,學起英語來會很吃力,而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對要好很多,學習起來也會快很多。」

洪崗認為,英語學得早或許會比什麼都不學要好一些,但實際效果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畢竟,學英語需要大量語言灌輸,學生還需具備接收和消化的能力。「現在家長太焦慮了,孩子才讀一年級,發現班上有好多孩子英語講得很好,自己的孩子卻連單詞都不會說,就急壞了,忙著送孩子去讀培訓班。」

也有很多家長表示,送孩子去培訓英語,但效果並不好。主要原因是沒有持續的學習,年紀小的孩子很容易忘記之前學的。如果一定要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英語,那麼,除了有效率的學習外,教師的專業水平也非常重要。

「學外語注重對話,教師的口語對孩子的學習也有一定影響。」洪崗說。

大學英語教學需怎樣改進

應提高應用實踐能力

除了低齡段的英語學習,在論壇上,英語專業人才到底該如何培養也是討論得較多的問題。有些學校的探索實踐頗有新意。比如浙江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的本科生,除了要學習公共課程外,學生還應結合基礎科學類課程或人文社科類基礎課程,儘量參加英語辯論、英語市場調查、翻譯等,加強實踐能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王立非教授說,如今大學生僅僅掌握商務英語基本技能是不夠的,需要更多地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英語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培養自己的思辨和創新能力。

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開設英語公共演講、歐洲文化入門等系列課程,還有「詩歌鑑賞」等課程。「這些課程用以鞏固學生中、外文基礎,積累中國古典文化積澱,培養漢英翻譯人才,為中國優秀文化走向世界服務。」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卞建華說。

目前,英語已經成為一種普及化的語言交流工具,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將其應用自如。各大高校也開始培養行業中既懂專業知識又有溝通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原題為:《學英語,沒必要從幼兒園就開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英語,低齡,幼兒園,培訓班

相關推薦

評論(47)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階段即開始瘋狂培訓 誰製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
    製圖/高嶽  調查動機  你能夠想像上幼兒園的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英語嗎?你能夠想像這些超負荷的補習都是家長硬加在孩子身上的嗎?徐明說,身邊的家長都很憂慮,從胎教、親子班到拼命打聽各種小道消息,費勁巴拉地送孩子上好一點的幼兒園,再到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如今又到了幼兒園沒上完就退園上學前班,為的是搶先一步為小學打基礎,「也為上小學時面試加分。另外很多家長也在暗暗努力,給孩子報班,請老師專門輔導,聽著都讓人感到壓力山大」。
  • 兩歲多小孩就學英語,是父母太焦慮嗎?抓住關鍵期很重要
    從我家大寶的情況來看,早學英語肯定比晚學的強。我現在都有點後悔我家大寶開始英語學習起點晚了。我家大寶是升六年級那個暑假才去校外英語補習機構上課的,當時小升初的政策還是各民辦學校要面試,我太太當時想,一旦要面試必須要考口語,我家大寶書面的應該沒問題,但口語必須要補。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文|菊小醫育兒,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一個周末晚上帶大寶飯後散步,碰到一個跟大寶同齡的小夥伴洋洋的媽媽,就跟她聊了幾句。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
  • 家長購白熾燈給孩子護眼 專家:太糾結檯燈沒必要
    面對家長「怎麼讓孩子不近視」「怎麼讓孩子度數不加深」的問題,專家開出的處方卻有點「奢侈」——每天戶外活動1-2小時。「現在還有一些很貴的號稱真正沒有頻閃的燈,靠近兩千塊一臺,這個有用嗎?」還有一位家長對「天價檯燈」有點碼不準。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劉虎主任告訴記者,目前無論是白熾燈,還是所謂的無頻閃檯燈,都沒有嚴謹的實驗來證明它們真的對保護視力有效,更多的還是一個概念而已。
  • 學齡前英語學習,有必要費那麼大勁兒嗎?
    學前英語學習,真的有必要如此用力過猛嗎?很多牛娃在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已經過了劍橋英語KET、PET的等級考試。還有很多牛娃小學一二年級就能讀全英文版的哈利波特,簡直令人羨慕。這算不算是英語的超前教育?我們今天不討論牛娃們的成就,畢竟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娃,對大多數普通孩子來說,我覺得學前真沒必要用力過猛雞英語。
  • 外媒稱中國「牛娃簡歷」折射家長焦慮
    報導稱,每年春季是上海一年一度的小一報名時間,這時候網上總少不了關於「幼升小」(幼兒園升小學)的各種話題,今年搶眼球的是一批據稱投給一所上海名校的「牛娃」簡歷。這些簡歷由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網絡文章爆料出來。
  • 我女兒5歲,會1500個英語單詞夠嗎?網友:在美國夠,在中國不夠
    知乎上有位網友提問:我女兒5歲,會1500個英語單詞夠嗎?有位網友回答:在美國夠,在中國不夠!我原本以為這位網友的回答是一種諷刺,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後發現,他說的竟然是真的。一位北大的丁教授,在網上接受採訪時說:我女兒在北京海澱區北大附小上小學,原來沒怎麼關注過女兒的學習,更沒有給她上過英語輔導班。
  • 養娃五大「鄙視鏈」,拼娃時代,不該勉強的地方沒必要太牽強
    「我家兩個孩子特別好帶,你都不用特意哄他們,孩子們就自己玩了。」「獨生子女都太嬌慣了,身上毛病一堆,二胎家庭知道謙讓,比一個好帶多了。」現在新衍生出來一條鄙視鏈,那就是生二胎的家庭會鄙視只有一孩的家庭。在他們看來,多子多福,只要一個孩子的家庭未免太單薄、太可憐了。
  • 奧數之後,焦慮蔓延加劇英語考級「通貨膨脹」
    很多家長認為KET或PET考試,能成為孩子簡歷上的閃光點。不管怎樣,只要有擇校的需求,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考試。這些考試成績加在一起,構成了所謂孩子的綜合實力,」甄桂春說。那麼,擇校時學校真的會將這一證書作為評判標準嗎?張亦晨今年考上了人大附中「早培班」,她在五年級時通過了PET考試。在問及學校是否將劍橋五級證書作為錄取條件時,張亦晨媽媽說,「並不是必要條件,我覺得更多是作為加分項吧。」
  • 早教和幼兒園不重要?因為孩子太小學不到,沒有必要選擇好學校?
    一些老人家覺得早教和幼兒園不重要,因為孩子太小學不到什麼沒有必要選擇好學校。這個問題我想分成三部分回答,一是「早教重不重要」;二是「要不要上早教中心或幼兒園託班」;三是怎麼定義和選擇這個「好學校」。01早教重不重要?答案是:重要。
  • 幼兒園母慈子孝,上小學雞飛狗跳,幼小銜接班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可沒想到到了一年級,好日子就過完了,三座大山壓下來了。第一座大山就是課堂紀律,上課時還是延續在幼兒園的習慣,開心了就大叫,坐不住了就站起來伸懶腰。第二座大山就是學拼音,一年級的老師教課速度都比較快,26個拼音沒學完,26個英文字母就來了。經常是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自己氣得「七竅生煙」。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為了讓孩子學會"拼音",家長煩惱不少現在前有政策打壓"幼兒園提前教",後有小學教育速度太快了。一邊是明文規定的減負減壓,一邊是家長擔心孩子跟不上別人的焦慮。一個小學老師教這麼多位學生,不可能會時時注意到誰掉隊了,老師精力、時間有限,也不可能因為有些同學聽不懂而放慢教學進度。老師教的知識越來越多,孩子不懂的也漸漸堆積如山。
  • 小學家長的焦慮源自何處?
    接孩子的時候,家長們聊天的內容多半脫離不開孩子的學習。而討論的其中一個導向便是已經在外邊報了班的孩子家長向其他家長釋放優越感,販賣焦慮心理。還沒有報班的家長就會從焦慮轉向考慮報班。這種焦慮情緒何時能消除呢?在成功報班後就消除了。可以說,這是比較初級的焦慮情緒。
  • 3歲幼兒進國際班學英語 家長反映幼兒園藉機亂收費
    水母網8月23日訊(YMG記者 孫長波) 眼下正是幼兒園報名之際,家長為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幼兒園而四處奔波。然而有的幼兒園罔顧教育部門和物價部門的嚴格規定,開始向幼兒家長收取特長班費用。近日,不少市民撥打熱線96110投訴幼兒園額外收取辦班費。
  • 少兒編程有多火,中國家長就有多焦慮
    少兒編程班給家長煽動的焦慮情緒,有些過分了。 如果孩子確實有興趣,報編程班學一學可能是件好事; 但為了希望渺茫的「高考加分」,急忙花上兩三萬讓小孩子去學編程,是否真有必要?
  •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自學和輔導班有哪些區別?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自學和輔導班有哪些區別? 2021年01月12日 14: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
  • 幼兒園「神童簡歷」太雷人了!
    ,平時喜歡的遊戲是編程,會用Swift語言編寫代碼……」簡歷中頻頻出現「高學歷」父母、超前能力、甚至一些專有學術名詞,讓不少網民直呼「大開眼界」,更引發網友們的「吐槽」:「別人家的娃從沒讓我失望過」、「三個半月就開口說話,違反了人類發展規律」、「幼兒園就會這麼多,還讀什麼小學?
  • 想要孩子英語好,家長要注意這4個誤區!
    現在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就讓孩子早早的接觸了英語。然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英語教育有一些錯誤的理念。一、孩子那麼小,學英語能懂嗎現在英語已經是國際化語言。所以家長對於孩子學英語這方面是要抓緊的,因為孩子在4~6歲左右,是孩子學習英語的黃金期。二、幼兒園已經學習英語了有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意識:我們孩子都已經在幼兒園學習英語了,還有什麼必要接觸少兒英語興趣班之類的輔導。
  • 如果幼兒園開學了,作為家長是否會送孩子上學,家長的反應兩極化
    真心覺得這個小朋友可愛又好笑,小朋友太小剛剛才上一學期的幼兒園,放假的時間都比上學的時間多,忘記老師真的太正常了,實是在可愛可愛的。三年級以上學生開學的那段時間,走在路上的學生特別多,除了一、二年級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開學了,就等於大部分學生都開學了,學生放學的時候接送孩子的家長特別多,其中有一個幼兒園小朋友,看到別人都開學了,非常想念自己幼兒園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也想要開學,於是打電話給他的老師,問老師什麼時候開學,沒想到老師的問答竟然是「寶貝,這學期恐怕是開不了學了!」
  • 北京部分民辦幼兒園學習內容達二年級水平
    家長  「學得簡單,上小學後該怎麼辦」  北青報記者從部分家長處了解到,雖然民辦園對孩子學習內容不斷「超前」,但家長們卻對此一如既往地推崇。「其實,幼兒園裡的學前班上的這些內容,都不算難,我覺得還太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