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從小學到大的「英語」,相信很多人對這門語言是又愛又恨、學英語有用嗎,可以肯定的說,對部分人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從事外貿,翻譯、做學術,搞技術等等一些工種,英語的使用還是很廣泛的,但這是否就說明英語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門必須掌握的知識呢,而且要從小到大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去學習這門語言。這我就不是很贊同了,那我就說說我的理由,
首先,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以漢語為主的國內是否有說的語言環境,答案是肯定的,沒有,沒有任何兩個士生士長的中國人會用英語交流,這不同與印度他們有本地語言但英語做為官方語言在上層社會是做為普通話說的,而中國不管你那個階層都不會以英語做為平時交流的語言,而且做為普通老百姓不會英語對生活、工作是沒有一點影響的,從這點看英語並不是需要每個人都掌握的。英語對普通人的重要性並沒有這麼大,那我們有必要從幼兒園開始就強迫所有人去學習這門將來對普通人來說基本上用不到的語言嗎?
其次,我們學英語的目的是什麼,有人說學好英語可以打開世界大門,可以學習國外文化、科學技術,沒錯,的確如此,但我想說的是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有機會打開這道門,而大部分國人日常生活工作是沒機會翻譯英語資料,外國文獻的,這也是事實,並且我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學好一門語言就能實現的,可以看世界各國這麼多的發明家,科學巨匠都是在一個領域內苦心專研多年獲得成功。而這些科學家並不見得都會外語。
我想每個從學生走過來的人都深有體會,自從英語做為同數學、語文同樣重要的主科以來、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在英語上,每天背單詞,學語法,聽聽力,每天花在這門語言上的時間不計其數,但可恨的是只要一段時間不堅持學習,就會忘掉又得重新背單詞,然後在背在忘,如此反覆,為什麼這樣,因為我們沒有英語語言環境,又不常用,什麼知識不常用都會很快被遺忘。那我們浪費這麼多時間在一門不常用到的語言上值得嗎,並且英語只是一門語言它不像物理、化學、數學,這些學好是能改變科技、改變社會的。而我們教育確要求把大把時間放在學習一門外國語言上,並為英語得了高分而沾沾自喜,值得嗎?並且還要求全部學生去學,從幼兒園一直學習到大學,可我們學了這麼久的英語,大多數人仍是學的外國人聽不懂啞巴英語,而我們學這麼多年相信大多數人仍看不懂外國文獻,那我們學英語還有什麼用,
英語被教育部作為主科升學必考,佔分比還很大,不知讓多少偏科的學生與大學無緣,很多孩子是真的很喜歡物理化學,但對這種靠死記硬背的英語也是真的沒天賦,導致英語成績差考不上大學的學生每年都不少。因為一門外國語言而讓本國的學子考不上學,在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吧。並且英語還經常作為一道門檻擋出現在各種錄用條件中。我不明白你生活,工作中基本上用不到的英語憑什麼能如此大行其道。
那應該怎麼去學英語,我認為英語不是不要學,也不是不能全民去學,而且我認為學習英語還是有必要的,但沒必要做為一門升學必考的主科去學,英語完全可以做為一門選修課,從學生開始可以做為如美術,樂器一樣的一門興趣愛好去培養,由學生自己去選擇是否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把這門語言學好、而不是全國強制性的並以升學考試為要挾強制每個人必須去學的學科,如果想以英語做為職業或喜歡學英語可以去考英語專業,去考雅思,從另一套系統體系去拿考級證書,要相信只有喜歡才學的好。
另外在說句,隨著科技發展現在智能語言翻譯機器越來越成熟,準確率也在不斷提高我相信幾年後不會外語將不再是個問題,藉助翻譯工具完全可以看外國書籍與外國人交流,這不就是學英語目的嗎。
所以希望國家取消英語在升學考試中的主科地位,讓學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基礎科學,物理化上。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學一門語言,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