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與「混沌」現象

2021-01-08 玄幻雜談

前言:中醫探討量子針灸是騙子,中醫講天人合一、講感應是玄學,為什麼講蝴蝶效應、講混沌學就是科學?膝蓋跪久了的人永遠站不起來。

「蝴蝶效應」,是混沌學理論當中的一個概念。 指在一個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哪怕微小的變化都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

如果把這種現象用形象化來比喻就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熱帶雨林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的實質,指出了非線性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稱為「臨界性條件」或「閾值條件」)出現混沌現象的直接原因。

什麼是非線性?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係,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

非線性有哪些特點?比如:兩隻眼睛的視敏度是一隻眼睛的幾倍?你以為是兩倍?可實際是6-10倍!這就是非線性:1+1不等於2。

再比如: 雷射的生成也是非線性的。當外加電壓較小時,雷射器猶如普通燈泡,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當外加電壓達到某一定值時,會突然出現一種全新現象:受激原子好象聽到「向右看齊」的命令,發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單色光,這就是雷射。

非線性的特點無處不在:天體運動存在混沌;電、光與聲波的振蕩,會突陷混沌;地磁場在400萬年間,方向突變16次,也是由於混沌。

甚至人類自己都是非線性的,健康人的腦電圖和心臟跳動並不是規則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現,混沌系統對外界刺激產生的反應,要比非混沌系統快得多。

所以, 「蝴蝶效應」,極為形象的為我們表述了所能理解的「混沌」運動的表現形式和威力。

看一看科學家給「混沌」下的定義:混沌是指發生在確定性系統中的貌似隨機的不規則運動,其行為卻表現為不確定性:不可重複、不可預測,這就是混沌現象。

研究混沌,其實就是認識和發現了無序中的有序,在我們的生命中,時時處處存在著混沌現象;世界也存在著太多的無法預測,所以,「混沌」這個課題,將是全人類共同研究的課題。讓我們結合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一起走進「混沌」之門,以更深邃的眼光來透視這個世界。

請看以下觀點:

1,關於「混沌」,中國古老的宇宙觀認為:宇宙產生於「鴻矇混沌」,故有盤古開天的神話,「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傳統文化(道家以及以後的儒學、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在闡述萬物演化的規律時提出:無極(混沌)生——太極——兩儀(陰陽)——四象(三才)——八卦(五行)。

2,當今科學的宇宙觀認為:宇宙產生於大爆炸!而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一種什麼狀態?不得而知。故當牛頓斷言:上帝從來不擲骰子;霍金反駁道:上帝不但擲骰子,而且常常擲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由「奇點」產生大爆炸的理論,與「太極」(無極動而為『皇極'——即由形而上之『無形』產生形而下之『有形』,必最先產生一個中心的『象』,即理解為『太極』)理論不謀而合嗎?

3,人體是個巨系統,而宇宙是一個超巨系統。生命現象是宇宙現象的「縮影」,「天人合一」!

4,「非線性」當然也指,非單一的條理、邏輯。縱觀人的思維,靈感、頓悟的產生往往是在非邏輯情況下,「混沌」之中的「突覺」,所謂「禪」的思維狀態即是如此。

5,各種修持法門,不管是「閉目塞聽」,還是觀想、守一,都要先和合五官、六感,使思維意識達到「恍兮惚兮」的混沌狀態,進而產生一種超常變化。

6,由此可見,在處理複雜的思維和人際矛盾時,象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實在也算是一種大智慧!

7,由「混沌」現象的現代科學佐證可以得出結論:在我們的生命系統中,古人通過人體修煉,使生命達到超覺狀態,這絕不是子虛烏有!

相關焦點

  • 三體、蝴蝶效應……它們共同構成了模糊而混亂的混沌現象
    蝴蝶效應事實上,自龐加萊對三體問題的突破性研究之後,人們陸續發現了更多的混沌現象,其中最著名的當屬1963年氣象學家洛倫茲發現的蝴蝶效應。洛倫茲在用計算機求解一個簡化的大氣對流模型時,發現這些解以不規則、甚至是隨機的方式震蕩。同時,初值的極小波動會引起解的劇烈變化。
  • 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發現者——愛德華·諾頓·洛倫茨
    愛德華·諾頓·洛倫茨(1917.5.23——2008.4.16)美國數學與氣象學家,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1917年5月23日洛倫茨出生在美國西康乃狄克州,從小洛倫茨就很喜歡科學,關心天氣變化。
  • 聽過蝴蝶效應的你也知道混沌理論嗎?| 趣讀
    一切就像蝴蝶效應般,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個故事來自2004年的一部經典影片《蝴蝶效應》,影片用環回式的結構,探討了一個關於命運的話題,如果當時沒有頑皮,那麼結局會不會變得更好?如果那天沒有怎樣,那麼現在是否會是我想要的結局?這便是蝴蝶效應。在蝴蝶效應中,每一個決定都會產生長期的後果,將主角伊萬的生活改變得面目全非。
  •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種混沌現象。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蝴蝶效應的理論由來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
  • 《蝴蝶效應》|混沌理論中所包含的儒學思想
    大約自70年代以來,混沌理論就成為了學術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當年,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所著的《混沌的本質》突然風摩世界。單說混沌理論可能較深奧,但是其中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卻是深人淺出的。它來源於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一次演講,演講中他做了一個比喻:「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幾下翅膀,有可能在幾天之後在紐約引起一場龍捲風、大朵風雪。
  • 何為蝴蝶效應?
    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國宣布發射飛彈,港臺100億美元流向美國. 「蝴蝶效應」也可稱「撞球效應」,它是「混沌性系統」對初值極為敏感的形象化術語,也是非線性系統在一定條件(可稱為「臨界性條件」或「閾值條件」)出現混沌現象的直接原因.
  • 蝴蝶效應和混沌故事
    他不是文學家,卻在不經意間留下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新成語:蝴蝶效應計算機畫出來的可視圖只是繞著吸引子運動的方程的解軌道,它處於一種不尋常的永不發散、永不休止、並且是非嚴格周期的「混沌」(chaos)運動狀態。其中,混沌軌道的不發散特徵是由它的全局有界性決定的,而無休止的運動行為則把它區別於通常的骨牌效應。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量子蝴蝶效應更令人困惑
    對於蝴蝶效應而言,非常小的不確定性對更大區域的天氣也使得幾乎相同的氣候特徵隨時間而發生變化,但對於更大的區域的不確定因素將完全覆蓋蝴蝶效應產生的任何影響。布萊恩·斯溫格爾 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 研究量子信息物理學 ※※「更令人困惑的現象是量子蝴蝶效應,它出現在將混沌和量子世界怪異物理特徵結合一起的系統中。」
  • 蝴蝶效應和混沌故事 | 陳關榮
    他不是文學家,卻在不經意間留下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新成語:蝴蝶效應計算機畫出來的可視圖只是繞著吸引子運動的方程的解軌道,它處於一種不尋常的永不發散、永不休止、並且是非嚴格周期的「混沌」(chaos)運動狀態。其中,混沌軌道的不發散特徵是由它的全局有界性決定的,而無休止的運動行為則把它區別於通常的骨牌效應。
  • 什麼叫做蝴蝶效應?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那麼股市中效應是什麼意思?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
    布萊恩·斯溫格爾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研究量子信息物理學※※「更令人困惑的現象是量子蝴蝶效應,它出現在將混沌和量子世界怪異物理特徵結合一起的系統中。」更令人困惑的現象是量子蝴蝶效應,它出現在混沌和量子世界的怪異物理特徵結合在一起的系統中,對於這種類型的系統,存在量子混沌概念,但準確地衡量量子蝴蝶效應,仍是一個正在進行的研究課題。
  • 混沌理論到底是什麼?從蝴蝶效應說起
    他不是文學家,卻在不經意間留下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新成語:蝴蝶效應。他是麻省理工學院氣象系已故教授愛德華·諾頓·洛倫茨。計算機畫出來的可視圖只是繞著吸引子運動的方程的解軌道,它處於一種不尋常的永不發散、永不休止、並且是非嚴格周期的「混沌」運動狀態。其中,混沌軌道的不發散特徵是由它的全局有界性決定的,而無休止的運動行為則把它區別於通常的骨牌效應。此外,解軌道的非嚴格周期性展現出它密集的近似周期性運動,但又不會嚴格地重複過去。
  • ​蝴蝶效應和混沌故事
    ——愛德華·諾頓·洛倫茨撰文 | 陳關榮來源:集智俱樂部他不是文學家,卻在不經意間留下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新成語:蝴蝶效應。計算機畫出來的可視圖只是繞著吸引子運動的方程的解軌道,它處於一種不尋常的永不發散、永不休止、並且是非嚴格周期的「混沌」(chaos)運動狀態。其中,混沌軌道的不發散特徵是由它的全局有界性決定的,而無休止的運動行為則把它區別於通常的骨牌效應。
  • 蝴蝶效應真的存在嗎?顛覆常識的混沌學,如何展示地震的存在?
    好萊塢經典電影《蝴蝶效應》系列,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片。不過看完整個電影之後,很多人都覺得大腦「暈頭轉向」。其實在這部電影當中,只不過是摻雜了諸多的時空穿梭原理,然後再運用比較經典的蝴蝶效應進行刻畫,從而導致整個電影的故事看上去非常複雜。
  • 「蝴蝶效應」也能預測了?看機器學習如何解釋混沌系統
    大數據文摘作品  編譯:李雷、笪潔瓊、夏雅薇  一隻南美洲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以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颶風……  極小的擾動,將會引起結果的巨大差異。不可重複、不可預測,這就是混沌現象。不可預測?
  • 混沌理論到底是什麼?從蝴蝶效應說起-虎嗅網
    他不是文學家,卻在不經意間留下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新成語:蝴蝶效應計算機畫出來的可視圖只是繞著吸引子運動的方程的解軌道,它處於一種不尋常的永不發散、永不休止、並且是非嚴格周期的「混沌」運動狀態。其中,混沌軌道的不發散特徵是由它的全局有界性決定的,而無休止的運動行為則把它區別於通常的骨牌效應。此外,解軌道的非嚴格周期性展現出它密集的近似周期性運動,但又不會嚴格地重複過去。
  • 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答:只需點上邊《安室美惠》免費關注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稱之為混沌學。
  • 蝴蝶效應,看懂它,就不會發脾氣了
    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當然,「蝴蝶效應」主要還是關於混沌學的一個比喻。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
  • 蝴蝶效應會失效嗎?
    這種神秘的效應在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過出現,比如電影《生活多美好》(1946),科幻小說《雷鳴之音》(1952),電影《蝴蝶效應》(2004)中等等。這種過去的一個微小變化,導致了在未來出現巨大變化的效應,並不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中。
  • 什麼是「蝴蝶效應」?這次說得很明白
    蝴蝶效應它是一種混沌現象,說明了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證實了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