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針對一些媒體認為中國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的主導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種說法不正確、不符合事實。
汪文斌表示,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探索火星之旅。這不僅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汪文斌說,中國的火星探測是一個開放性的科學探索平臺,此次火星探測任務既是中國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結果,也是國際航天合作的成果。「為了確保此次探測任務的順利實施,中方同歐洲空間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組織和國家,開展多項合作。」
汪文斌指出,至於一些媒體認為中國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的主導權,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科學技術的進步本來就應該服務於全人類的和平與共同進步,中國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用途。
汪文斌指出,正如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人介紹的那樣,中方探測和研究活動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認知,擴展和延伸人類的活動空間,推動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太平洋足夠大,完全容得下世界各國,宇宙更是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合作。」汪文斌強調,事實上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今年更是有多國齊聚火星發射窗口,開啟深空探測的新高點。
汪文斌表示,中方願同世界各國在相互尊重、開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航天領域的合作,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