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活動搶奪太空主導權?汪文斌:說法不正確

2020-07-25 光明網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針對一些媒體認為中國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的主導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種說法不正確、不符合事實。

汪文斌表示,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探索火星之旅。這不僅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汪文斌說,中國的火星探測是一個開放性的科學探索平臺,此次火星探測任務既是中國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結果,也是國際航天合作的成果。「為了確保此次探測任務的順利實施,中方同歐洲空間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組織和國家,開展多項合作。」

汪文斌指出,至於一些媒體認為中國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的主導權,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科學技術的進步本來就應該服務於全人類的和平與共同進步,中國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用途。

汪文斌指出,正如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人介紹的那樣,中方探測和研究活動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認知,擴展和延伸人類的活動空間,推動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太平洋足夠大,完全容得下世界各國,宇宙更是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合作。」汪文斌強調,事實上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今年更是有多國齊聚火星發射窗口,開啟深空探測的新高點。

汪文斌表示,中方願同世界各國在相互尊重、開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航天領域的合作,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天問一號」發射是為搶奪太空主導權的解讀並不正確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劉棟7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昨天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請問您對此有何回應?汪文斌回應稱,這種說法恐怕不符合事實。昨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之旅。
  • 爭奪太空主導權?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朱超)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汪文斌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中國躋身火星探測為爭奪太空主導權?汪文斌:宇宙廣袤無邊,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
    7月24日,有記者就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一事提問稱,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請問您對此有何回應?對此,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中表示,這種解讀並不正確,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昨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的探測之旅,」汪文斌稱,這不僅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中國探測火星為爭奪太空主導權?中方:說法不符事實
    在7月2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昨天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你對此有何回應?汪文斌: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這不僅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中國探測火星為爭奪太空主導權?中方:說法不符事實
    中國探測火星是為爭奪太空主導權?中方: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中新社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一事答問時說。當日有記者援引部分外媒觀點說,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
  • 外交部:稱中方搶奪外空主導權不符事實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3日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昨天(2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這不僅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是為爭奪太空主導權?外交部回應: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每經編輯:張喜威「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7月2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昨天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你對此有何回應?汪文斌: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昨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爭奪太空?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汪文斌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外交部談「天問一號」升空: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標誌著中國「探火」邁出了關鍵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不過卻有外媒稱,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
  • 「中國現在絕對是太空領域大玩家了」
    「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
  • 中國現在絕對是太空領域大玩家了
    美國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雷蒙德說:「他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計劃。」
  • 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翟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北京說,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3日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對此,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他表示:「這樣一種解讀並不正確。
  • 科技日報:太空治理中國不能缺席,航天立法要加快推動
    與此同時,太空國際治理主導權爭奪也不斷加劇。美國在太空領域複製「美國優先」戰略,憑藉技術優勢強化太空博弈主導權。  美國牽頭實施的國際空間站(ISS)項目,聯合俄羅斯、法國、德國等15國參與建設,60餘個國家共同參與應用和實驗,影響力巨大。
  • 太空治理,中國不能缺席
    它們在太空遊蕩,一旦與正在運行的衛星發生「剮蹭」,足以將其直接摧毀,從而產生更多碎片。因此,開展太空垃圾的治理已經迫在眉睫。除了太空垃圾,人類進入、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的各種活動也都需要規範和治理。兩周前,來自我國航天領域的近30名專家相聚香山科學會議,謀劃著未來太空治理的「中國圖景」。
  • 太空還是未被瓜分的「處女地」中國不能缺席太空治理
    同時,美國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2019年2月發表《太空安全挑戰》報告,稱中國和俄羅斯發展太空技術對美國的太空安全構成「挑戰」。「國際太空秩序正在進入動蕩調整重塑的新階段,我國必須強化太空活動現代化治理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強調。
  • 拜登太空顧問:美國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很重要
    面對中國在航天領域接二連三取得重大成就,拜登團隊的顧問們坐不住了。他們急著給拜登「支招」,敦促美國抓住機會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他們認為這不僅能緩和兩國緊張關係,還能讓美國保住全球太空領導者的地位。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前局長、太空人查爾斯·博爾登(Charles Bolden)也表示,阻止中國加入太空合作是錯誤的做法。因為現在中國的技術非常先進,根本不需要美國就能實現登月等重大太空目標。
  • 參與太空治理,中國不能喪失話語權
    與此類似,在大宇航時代,太空探索成為搶佔太空資源的重要手段。通過不斷擴展對深空天體的到達和探測能力,航天強國已經成為新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在太空利益爭奪中佔有主導權。因此,向太空進軍,各國雄心勃勃。2019年,美國成立太空司令部,負責統一指揮美國的全球太空作戰行動,明確太空是物理作戰域和戰場,並完善相關作戰條令。
  • 紐約時報: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開啟了「太空競賽新時代」
    不過文章同時也承認,中國的航天計劃完全沒有受到美國「重返月球」等太空政策口號的幹擾,正在穩步向前推進,中國的航天項目確實是在推動太空探索的進程。 但對於這些「競爭」、「對抗」、「主導權」的說法,中方已多次表示,中國一貫致力於和平利用外空,積極開展有關國際交流合作,分享航天發展的成果。中方願同各國繼續攜手努力,為人類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 美日單方面籤署「探月協議」,準備爭奪太空主導權,我國怎麼辦?
    美日單方面籤署「探月協議」,準備爭奪太空主導權,我國怎麼辦? 據報導,前不久,美國和日本聯合籤署了《探月聯合宣言》,準備在今後的月球探索項目上,美國和日本展開合作,並且日本的太空人,也將有機會和美國的太空人一起,在NASA重返月球的時候,也登上月球。此外,這項計劃的籤署也代表著美國和日本要聯合起來,一起去和其它國家爭奪太空開發的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