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絕對是太空領域大玩家了

2020-12-19 中國青年網

又扯國家安全!美國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

「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

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雷蒙德說:「他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計劃。」

雷蒙德 資料圖

雷蒙德聲稱,中國正在發展尖端太空系統,以努力與美國的太空實力相抗衡。他還宣稱,對所謂的「國家安全」而言,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在尋求一種技術,可用作武器來對抗美國的衛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雷蒙德發表上述言論之際,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今年7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曾有記者提問:「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昨天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你對此有何回應?」當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一些媒體認為中方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主導權,這種解讀並不正確。科學技術的進步本來就應該服務於全人類的和平與共同進步。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目的。正如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人介紹的那樣,中方探測和研究火星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認知,擴展和延伸人類活動空間,推動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太平洋足夠大,完全容得下世界各國;宇宙更是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與合作。事實上,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今年更是迎來多國齊聚火星發射窗口、開啟深空探測的新高潮。

汪文斌還表示,中方願同世界各國在相互尊重、開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在絕對是太空領域大玩家了」
    「中國(太空領域發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報導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
  • 虎牙攜手izzue開啟「明星大玩家」第一期
    繼4月虎牙直播首次公開與izzue跨界合作之後,6月29日,在第一期 「明星大玩家」活動中,兩大品牌再次走到一起,邀請到當紅偶像徐璐和馬可,屆時兩位明星特派員將分別和不求人、晚玉組隊競技,帶來和平精英最新版本的遊戲直播內容。
  • 拜登顧問敦促中美太空合作,但「堅冰」短時難以融化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中國的發展,美國認為中國在崛起之後會挑戰美國的霸權。為了儘可能保住「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國想方設法遏制中國,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更是嚴防死守,唯恐被中國所得。在美國看來,太空領域作為未來世界戰爭和軍備競賽的主戰場對中美兩國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必然會給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挑戰和威脅,所以太空技術也是美國的重點封控對象。
  • 中國交出滿意答卷!太空領域又創輝煌,西方只有「眼紅」的份
    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一直都牽動著國人的心。終於作為我國硬實力的體現之一,中國再次交出滿意答卷。高分九號05星攜帶著多功能試驗衛星和天拓五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隨著中國在太空領域又創輝煌,很明顯可以看到,西方只有「眼紅」的份。
  • 人類再現太空探索繁榮景象,這一次,中國不會缺席
    ,俄羅斯更是由於國力衰退,航天發展一度不進反退,代表著航天領域最高成就的美國載人太空梭也宣告終結,冷戰思維下的太空競賽自然而然失去了動力,超級大國對於太空的瘋狂回歸理智,熱情有所下降。,隨著中國世界大國地位的重新樹立,中國逐步成為了太空探索領域美俄之外的第三個大玩家。
  • 「火車輪子」上的大玩家
    來源:華夏時報「火車輪子」上的大玩家■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導一場公開的招標,因先後兩次投標企業不足3家,流標後不得不將招標改成談判採購。近日,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就動車組擴大專項修及結合高級修進行輪對分解修採購項目進行招標——輪對即為火車輪子,高級修即為定期檢修。
  • 「嫦娥」翩然落月 「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何奇松 | 太空領域競爭的實質是大國競爭
    因此,冷戰結束後,國際社會為此展開了激烈競爭,突出表現為眾多(非)國家行為體發射包括太空望遠鏡在內的太空飛行器對宇宙進行科學研究,以及對月球與火星進行探測。值得一提的是,在太空科學應用領域出現了空間站的競爭,包括國際空間站、國際月球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美國私人商業空間站之間的競爭。
  • 太空競賽 中國對美國構成挑戰
    美中太空競賽的結果將會對人類會產生重大影響,在太空領域中國對美國構成有力競爭。7月5日金裡奇在福克斯雜誌上發文說,對於太空探索來說,2020年5月30日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那一天,SpaceX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兩名太空人送入太空。
  • 揭開數據表面,看太空領域,似乎只有中國特努力
    太空領域,似乎只有中國特努力縱觀三年的發射數據,可以看出主導太空發射任務的就是中美俄三國同時美國已經將項目集中在幾個重點項目上,不像中國什麼都得幹。)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大國,太空領域才剛剛步入快行道,不像美國早已完成了太空的相關部署,而中國卻還在進行全面部署的過程中,這個從中國在軌太空飛行器的數量跟美國差一大截,就可以看得出來。
  • 這項技術,讓中國在太空量子通信領域明顯領先
    現在,來自位於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的彭承志和他的同事們說,他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過去兩年中,他們甚至已經在軌道衛星上測試了探測器,並表示它運轉良好。太空中的高能粒子轟擊器件晶體,使內部出現缺陷導致本體暗技術增加,以至於可能淹沒了物理學家希望測量的光子信號。因此,彭承志和其同事的任務是尋找方法來保護和提高商業上現成的單光子探測器的性能,使之可以在太空中運行。他們的第一個解決方案很簡單,即在探測器周圍設置屏蔽層,阻擋高能粒子。
  • 《嗨唱轉起來》2,大玩家換了人,節目還能看嗎?
    本季大玩家陣容:「太陽女神」謝娜、「節奏先生」潘瑋柏、「行走的造梗機」大張偉。上一季節目實質上的「大玩家」大張偉今年成功「升艙」,實至名歸去到大玩家VIP席。作為「行走的造梗機」,從來都是金句不斷,笑料不斷,與活力四射的謝娜搭檔那叫輕車熟路,完全不讓人擔心節目的「笑果」。而另一位嘉賓潘瑋柏,雖然有過不少的綜藝經驗,但與謝娜、大張偉的首次搭檔,不知會碰撞出多少火花?
  • 印媒:中國太空計劃超越了美國,空間站首個模塊2021年進入太空
    眾所周知,美國自從當初領先蘇聯第一個載人登月成功以來,就一直在世界航空航天領域上處在領先的位置,所以在美國聯合其他國家建立國際空間站時,中國被排除在外。但是骨子裡的艱苦奮鬥精神讓中國從不放棄,於是中國就開始了漫長的自主研發道路。如今更是讓美國感到危機重重。
  • 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或成太空商務領域主角
    日媒稱,在太空研發領域,中國民間的初創企業正在崛起,它們紛紛參與火箭的研發與發射,以及人造衛星的製造與應用等,目前已誕生了100多家這種民營企業
  • 中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為什麼沒再次登上太空了呢?
    中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為什麼沒再次登上太空了呢?太空對於一般人來說,絕對是一個一輩子除了在新聞或者書籍文章中會出現,根本不會跟自己的生活有多大關係的詞語,把一個普通人培養成太空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國家付出巨大的投資,並且對人的身體各方面素質的要求都是極高的。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影像。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  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 華人是全球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絕對主力?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是近年來火得不能再火的領域,然而這個領域研究前沿的主力是由哪些機構及個人所組成的呢?美國智庫鮑爾森基金會對此做了一個關於全球人工智慧領域頂尖人才的統計研究。原籍本科學校貢獻度排全球第一是中國,也就是說中國的大學在本科階段為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領域培養了近30%的頂級人才。
  • 美國找了16年無果的衛星,29年後,被天眼在中國太空領域中發現
    從古代開始,人們就一直羨慕翱翔在天空的小鳥,後來慢慢對神秘的天象感興趣,直到大家發現了太空的秘密,就再也忍不住要對其探索一番。儘管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但是這麼多年來,全世界的人們都不曾放棄,尤其是蘇聯還在的時候,和美國之間的較量,可以說是促進了人類太空事業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