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揭牌 架兩岸醫學交流橋梁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解說】9月23日,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揭牌,作為大陸首家三級甲等臺資合作醫院,廈門長庚醫院旨在建立高水平綜合性的醫學科研基地,搭建兩岸基礎醫學交流和臨床應用研究的橋梁。

  【解說】走進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敞亮的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相關研究。據介紹,科研部佔地3000平方米,初期開放使用1000平方米,涵蓋中心實驗室、分子實驗室、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醫學倫理辦公室和生物樣本庫等。科研部花費近千萬人民幣打造的標準化實驗室,已建成包括代謝組學、基因組學和細胞分選等實驗平臺。

  【同期】廈門長庚醫院 院長 蔡熒煌

  醫療機構要進步不能只有靠臨床,很重要的是要有研究,尤其是轉譯性的研究,才能夠把基礎研究的項目,把它轉化成臨床研究。病人需要什麼,但不一定那個最需求的項目是這些研究者要做的東西,所以在醫院裡面設科研部,最重要的就是借這個橋梁,把兩邊給整合起來,

  【解說】廈門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表示,科研部成立後將為醫院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科研成果轉化以及科技交流等提供實驗場地、設備平臺以及技術支持。蔡熒煌期待科研部能成為吸引海峽兩岸醫院、高校等研究人員合作交流的平臺。

  【同期】廈門長庚醫院 院長 蔡熒煌

  兩邊的優勢也互有不同,像臺灣有一部分的基礎研究跟轉譯研究有它的一些成果,像譬如說剛才提的益生菌藥物過敏,那這一邊也有這一邊的強項,像譬如說清華的過敏(研究),他們的過敏團隊非常強大,所以這樣的話,我覺得是把兩岸的優劣勢互補過來,我想這是最大的必要點。

  【解說】目前該科研部實驗室主要針對過敏免疫疾病進行研究,包括哮喘、鼻炎、食物過敏以及過敏性休克等。

  【同期】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 副研究員 張志榮

  那其實我們臨床的樣本已經累積十一年了,近期會把它整理,然後我們加上這些臨床研究,然後還有基礎即將要研究的狀況下,我們會有一個未來,評估大概一到兩年會有一個爆發性的研究出來。

  【解說】據了解,成立於2008年的廈門長庚醫院是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為回饋大陸而設立的一所集醫療、保健、頤養和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李思源 錢曉芸 福建廈門報導

責任編輯:【於曉】

相關焦點

  • 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揭牌 搭建兩岸醫學交流「橋梁」
    中新網廈門9月23日電(李思源 黃美寶)23日,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揭牌。作為大陸首家三級甲等臺資合作醫院,廈門長庚醫院旨在建立高水平綜合性的醫學科研基地,搭建兩岸基礎醫學交流和臨床應用研究的「橋梁」。圖為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揭牌切蛋糕儀式。
  • 新加坡國立大學與臺灣長庚大學就培養質子治療醫學物理人才籤署學術交流備忘錄
    2018年1月8日,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與臺灣長庚大學籤署學術交流備忘錄,新加坡將在2021年完成新加坡第一家質子中心的建設(詳細信息請見質子中國往期報導《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新樓今日破土動工,未來將提供質子治療》),因此需培育醫學物理師。
  • 碰撞出新的火花——兩岸新媒體人廈門共話融合發展
    新華社廈門6月17日電(記者黃揚 付敏)80臺機器人共同舞蹈、燈光秀科技感十足、智能AI主播主持……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高峰論壇上,形式多樣的媒介互動令前來參會的兩岸青年大呼過癮。這一論壇於2014年首次舉辦,已成為海峽論壇系列活動中兩岸青少年主題的品牌項目。本屆論壇秉承「新媒體·新青年·新應用·新發展」的主旨,創新論壇形式,豐富交流內涵,充分展示兩岸新媒體的發展成果及新科技應用,讓兩岸青少年共享新媒體發展機遇,讓臺胞青年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 ...合作共建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廈門研究院
    (本報記者鄭曉東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藍碧霞) 昨日,廈門市與四川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廈門合作共建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廈門研究院。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昌升,市長莊稼漢,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校長李言榮等出席籤約儀式,並舉行座談會共商推進合作事宜。
  • 以醫學架設中日交流橋梁——專訪日本糖尿病專家飯塚陽子博士
    她同時還擔任日本經濟產業省國際醫療交流調查研究事業委員、日中醫學協會日中醫療交流協議會委員等社會公職,積極促進中日醫學交流合作。 飯塚陽子真正在糖尿病治療方面與中國結緣是在2010年。那年,她受邀前往中國就糖尿病治療進行講演,並參觀了兩家三甲醫院。面對眾多的中國糖尿病患者,她產生了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治療理念和經驗帶到中國的願望。
  • 【安捷倫】重慶醫科大學-安捷倫科技母胎醫學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2020 年 10 月 10 日,重慶醫科大學與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安捷倫)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母胎醫學「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在重慶醫科大學隆重舉行。
  • 《院士來了》第十集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為兩岸生命護航
    《院士來了》第十集熱血漫畫男主角 行走的醫者傳奇亞洲換肝之父 陳肇隆為兩岸生命護航他創造了多項亞洲乃至全球的肝臟移植紀錄他一度保持了全球最高的活體肝移植存活率他幾乎以一己之力,讓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成為世界活體肝移植聖地
  • 【學術交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與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術交流活動順利舉行
    為促進兩岸康復治療學作業治療領域學術交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依託學校及醫院對外交流合作平臺,邀請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主任陳美香教授及呂文賢副教授及其研究生團隊於
  • 海峽兩岸青少年棒球夏令營在福建廈門開營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廈門消息 7月14日,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棒球夏令營在福建廈門開營,來自臺灣的臺北市陽明中學、雲林縣麥寮中學及廈門中小學棒球愛好者近百人齊聚廈門大嶝中學,切磋球藝。  雲林縣麥寮中學校長鄭進財說,這是他第一次帶隊到廈門參加棒球交流活動,雖然大家是第一次見面,但彼此沒有陌生感,因為大家說的都是閩南話,也都愛吃海蠣煎,生活方式也一樣。希望今後雙方多交流,促進兩岸相互了解、相互學習。
  • 臺大校長李嗣涔:積極推動兩岸學術交流
    東方網1月14日消息:臺灣第一學府、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昨日接受中評社高層訪問團專訪時表示,臺灣明年開放承認大陸學歷後,兩岸學術交流將大幅開展。臺大規劃明年開始對大陸招收碩士生、博士生,一段時間後再招收一般大學部學生(本科生),但會有比例限制。
  • 國臺辦:兩岸智庫學術論壇是兩岸智庫交流的重要的平臺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介紹道,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由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21世紀基金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北京舉行。
  • 普仁醫院迎120歲華誕 康復醫學中心11月28日揭牌運行
    原標題:普仁醫院迎120歲華誕 康復醫學中心今天揭牌運行  成立於1900年,歷經了兩個甲子滄桑的北京市普仁醫院迎來120周年華誕。11月28日上午,在慶祝建院120周年的學術會議上,普仁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揭牌,正式投入運行。
  • 探訪廈門鄭成功廟:緬懷兩岸共有的歷史
    探訪廈門鄭成功廟:緬懷兩岸共有的歷史 2015年03月04日 10:10:57  來源:東南網   一條文化交流的紐帶
  •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古鎮用鏡頭架起溝通橋梁 2020-10-20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影構築兩岸溝通橋梁 「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獎項揭曉
    新華社上海6月30日電(記者潘清)歷時四個多月的「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30日在上海揭曉獎項。兩岸青年用鏡頭記錄、展現對人生和社會的觀察與思考,以光影構築起兩岸溝通的特殊橋梁。  「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等主辦,於2月21日正式啟動。
  • 廈門維爾海洋館昨日正式揭牌 免費對市民開放
    廈門維爾海洋館昨日正式揭牌,免費對市民開放 坐落於翔安澳頭小鎮的廈門維爾海洋館昨日開館昨日,廈門翔安澳頭社區居民收到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面朝大海·海之光—首屆翔安海洋環境保護及海洋經濟發展研討論壇暨廈門維爾海洋館開館慶典活動在澳頭超曠美術館科普廳舉辦。這也意味著一座展示地方特色水生生態環境的海洋館正式揭牌,並迎來第一波客人。
  • 兩岸航海技術與海洋工程研討會舉行 專家交流最新成果
    廈門網訊(通訊員 林嫦娥 蘇文土 廈門日報記者 林桂楨)6月9日至10日,由中國航海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等單位與集美大學聯合主辦的2018海峽兩岸航海技術與海洋工程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 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舉行更名揭牌儀式
    (以下簡稱「腫瘤醫院」)更名揭牌儀式召開。安徽省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巡視員楊武,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共同揭牌。  更名儀式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副院長兼醫學物理中心主任江海河主持。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鄒士平宣讀《中科院關於同意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腫瘤醫院」更名為「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的批覆》文件。
  • 臺灣學者發來「跨海視頻」:兩岸文化交流不應中斷
    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華夏經緯網12月2日訊: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2日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近70餘位出版業界代表及專家學者與會共同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兩岸出版交流拓展深耕、出版與人文智庫平臺建設、人文智庫與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