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出新的火花——兩岸新媒體人廈門共話融合發展

2020-12-05 新華社

新華社廈門6月17日電(記者黃揚 付敏)80臺機器人共同舞蹈、燈光秀科技感十足、智能AI主播主持……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高峰論壇上,形式多樣的媒介互動令前來參會的兩岸青年大呼過癮。

作為第十一屆海峽論壇重頭戲之一,該活動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等主辦,以「我和你 在一起」為主題,吸引超過500名來自海峽兩岸的行業精英、青年才俊會聚一堂。

「論壇的表現形式很新穎,展示了VR、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媒介交互領域的運用,很有啟發性。」臺灣青年吳宇恩此次專程從上海前來參加論壇。他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為企業機構生產適合海外傳播推廣的新媒體內容。

吳宇恩坦言,隨著大陸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他的業務合作也正拓展到更廣闊領域,「舉例說,大陸企業開發的抖音國際版近兩年在全球風靡,這使得我們內容傳播的渠道與形式更加多樣,也促使我們著力拓展短視頻等新業務。」

這一論壇於2014年首次舉辦,已成為海峽論壇系列活動中兩岸青少年主題的品牌項目。本屆論壇秉承「新媒體·新青年·新應用·新發展」的主旨,創新論壇形式,豐富交流內涵,充分展示兩岸新媒體的發展成果及新科技應用,讓兩岸青少年共享新媒體發展機遇,讓臺胞青年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與會的臺灣東森新聞雲副董事長馬詠睿認為,大陸在技術領域居於領先地位,臺灣則在文化創意方面有較深積澱,因此兩岸在新媒體發展領域具有互補性,兩岸年輕人交流合作,能夠碰撞出新的火花。

全國臺聯副會長鄭平表示,新媒體平臺深受兩岸青少年喜愛,不僅僅是信息交流的平臺,更是溝通兩岸同胞心靈、促進彼此契合的橋梁,希望以論壇搭建兩岸青少年思想互動的平臺和兩岸新媒體交流互動的平臺。

活動中還為兩岸「未來媒體人」新媒體作品大賽獲獎作品舉行了頒獎儀式。大賽歷經作品徵集、初選、網絡投票和專家評選等過程,共收到來自兩岸的近百部投稿作品,最終有10部作品獲獎。(完)

相關焦點

  • 兩岸30位攝影師將拍攝福建十大美麗海島
    第四屆臺海新聞攝影大賽(「臺賽」)重要配套活動——「兩岸30位攝影師拍攝福建十大美麗海島」活動將於28日啟動。當日,分到第二組的六位攝影師將齊聚寧德,次日前往拍攝福建十大美麗海島之一的三都島;30日,六位攝影師將搭動車回廈門,準備次日的鼓浪嶼拍攝。  三都島位於寧德市東南部,是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是世界級的天然深水良港。
  • 深青相擁 合作發展共話未來
    11月7日,深圳、青島兩地共200位企業家在深圳發起成立青深企業家聯誼會。該聯誼會實行會員制,廣邀兩地企業自願參與,秉承「合作發展、共話未來」的辦會宗旨。作為國內首個橫跨雙城的商會組織,聯誼會採取雙會長、雙秘書長的創新模式。
  • 海峽兩岸青少年棒球夏令營在福建廈門開營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廈門消息 7月14日,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棒球夏令營在福建廈門開營,來自臺灣的臺北市陽明中學、雲林縣麥寮中學及廈門中小學棒球愛好者近百人齊聚廈門大嶝中學,切磋球藝。  雲林縣麥寮中學校長鄭進財說,這是他第一次帶隊到廈門參加棒球交流活動,雖然大家是第一次見面,但彼此沒有陌生感,因為大家說的都是閩南話,也都愛吃海蠣煎,生活方式也一樣。希望今後雙方多交流,促進兩岸相互了解、相互學習。
  •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拉開帷幕 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
    人民網廈門6月15日電(詹託榮)海峽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海峽兩岸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接活動……6月15日,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在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的福建廈門市拉開帷幕
  • 探訪廈門鄭成功廟:緬懷兩岸共有的歷史
    探訪廈門鄭成功廟:緬懷兩岸共有的歷史 2015年03月04日 10:10:57  來源:東南網   一條文化交流的紐帶
  • 兩岸四大高校圍棋與人工智慧邀請賽廈門開賽 馬曉春柯潔現場助陣
    11月2日在廈門開賽。作為海峽兩岸文博會分會場並同期舉辦的重要活動,此次賽事集合兩岸四個頂尖高校的圍棋好手參賽,各高校參賽隊伍由校友和學生組成,並由一位國手為領隊,這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臺灣大學、廈門大學四所高校首次同臺競技。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工業機器人之一——棋智,亮相比賽現場並舉辦圍棋擂臺賽,向圍棋選手發出挑戰,只要下滿50手(機器人執白棋)勝率達到30%及以上,均獲得主辦送出精美禮品。
  • 兩岸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頒獎 童「畫」航天夢
    本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作為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主題活動系列活動之一,自6月15日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大陸和臺灣的4000多幅繪畫作品,通過專家評選、網絡評選等環節選出965幅獲獎作品,網絡評選吸引256萬人次參與投票,創下了活動舉辦以來的新紀錄。
  • 「金飛燕」第六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作品徵集正式啟動
    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微電影愛好者溝通交流,由湖北省臺辦主辦的「金飛燕」第六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作品徵集活動正式啟動,具體事項公告如下:  一、大賽主題  共享•融合  二、大賽宗旨  以微電影創作為媒介,為海峽兩岸青年學子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 聚焦電影發展 碰撞絢爛火花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紅) 後疫情時代,電影產業發展面臨全新的機遇和挑戰。9月25日,2020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題論壇之一——新浪潮/產業高峰論壇啟幕,來自國內電影產業不同領域的領軍人物齊聚,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共構大電影市場」 。
  • 義烏上溪鎮讓垃圾分類與養老服務碰撞出新火花
    義烏市上溪鎮養老服務中心也趕上了潮流的列車,讓垃圾分類與養老服務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掠影一:全員出動「認一認」一大早,上溪鎮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就早早「打扮」起來。三人成一個檢查小組,帶上紅袖章,拿起了鐵鉗。小組成員雷厲風行,在每個分區的醒目位置都放置好了分類垃圾桶,並把全院的垃圾袋都按垃圾桶顏色進行了更換。
  • 兩岸青年激情開唱「藍眼淚」音樂派對
    兩岸青年激情開唱「藍眼淚」音樂派對 2019-08-07 22:48  當天晚間,2019兩岸青年原創音樂交流季·「藍眼淚」青春兩岸音樂派對在福州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茉莉花廣場舉行。  夜幕降臨,一陣高亢激越的打擊樂穿越夜色,兩岸音樂人同臺獻演,具有爆發力的多元音樂語彙相互碰撞,激蕩出臺灣山海的狂野和兩岸新生代饒舌歌手的熱情。  此次音樂交流季活動以「未來可期」為主題,共吸引兩岸80名青年參加,其中臺灣青年61人。
  • 兩岸情牽 視界融合
    這是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臺灣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共同主辦的又一次兩岸交流活動。福建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王秋梅說,本屆藝術節以電視傳媒為紐帶,是兩岸電視藝術界的一場啟迪思想、交心交情、融合發展的盛會。
  • 兩岸黃氏宗親廈門中秋謁祖
    臺胞黃毓勉當天,「2020年海峽兩岸宗親中秋祭祖暨文化交流聯誼活動」在廈門江夏堂舉行,海峽兩岸150多名黃氏宗親齊聚江夏堂主祠,共同祭祀先祖,研討交流江夏文化。記者了解到,此前每年都有上千名來自兩岸的黃氏宗親前來江夏堂祭祖,尤其中秋的聯合祭祖更是持續多年的傳統,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規模有所縮小,但是仍有近20位來自臺中、臺北、高雄、金門等臺灣各地的臺胞代表前來共襄盛舉。第二次參加江夏堂中秋祭祖活動的臺胞黃啟璋用「非常感動」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 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揭牌 搭建兩岸醫學交流「橋梁」
    中新網廈門9月23日電(李思源 黃美寶)23日,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揭牌。作為大陸首家三級甲等臺資合作醫院,廈門長庚醫院旨在建立高水平綜合性的醫學科研基地,搭建兩岸基礎醫學交流和臨床應用研究的「橋梁」。圖為廈門長庚醫院科研部揭牌切蛋糕儀式。
  • 深圳論壇共話創新之道
    來自海內外的知名企業家、專家和學者700多人出席論壇,圍繞「科技創新與管理」與「人才成長與發展」兩個方面,聚焦人工智慧、可穿戴設備、生物醫藥等科技前沿領域,共同尋求在新形勢下科技與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與創新之道。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出席活動。
  • 廈門全力加快打造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一山一水都是詩畫
    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城市風格氣質與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相得相益,產業基礎紮實。數據顯示,文化創意產業鏈和旅遊會展產業鏈已經是廈門市12條主要產業鏈中「超千億」的兩條產業鏈。2018年,廈門市文化產業營收約1040億元;旅遊業總收入約1402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約8900萬人次;全年共舉辦會議會展近萬場,會展經濟效益403億元。
  • 國臺辦:兩岸智庫學術論壇是兩岸智庫交流的重要的平臺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介紹道,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由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21世紀基金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北京舉行。
  • 兩岸青少年童「畫」航天夢 展出276幅獲獎作品
    本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作為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主題活動系列活動之一,自6月15日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大陸和臺灣的4000多幅繪畫作品,通過專家評選、網絡評選等環節選出965幅獲獎作品,網絡評選吸引256萬人次參與投票,創下了活動舉辦以來的新紀錄。
  • 兩岸專家共探「鯨豚研究和保護」
    中新社廈門11月20日電 (黃詠綢)「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在一個開發強度很大的港口城市,發展和保護也是可以並存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丁20日在廈門如是說。當日第七屆海峽兩岸及港澳鯨豚研究和保護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打開APP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MEMS 發表於 2020-12-01 16:52:09 期間,6家單位共同籤約推進南沙區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建設,將促進第三代半導體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融合創新與集群發展,助力南沙構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