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15:47:39 來源:福建日報
13日,廈門市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大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國內外700多位文化旅遊會展業界企業家、投資人應約而來,共享發展新機遇,拓展合作新空間,共謀加快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提出,要緊盯目標重點發力,在更高起點上把廈門建設成為新時代文化旅遊會展名城。這是續接大力招商引資、推動「三高」企業倍增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市的又一重大戰略安排,彰顯了廈門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信心和決心、方向和定力。
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片區。施辰靜 攝
乘勢而上 佔領競爭高地
當前,廈門正蹄疾步穩推進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資源、特色優勢。
被譽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的文化旅遊會展產業,作為城市間競爭的重要制高點,正是廈門優勢明顯的產業。
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城市風格氣質與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相得相益,產業基礎紮實。數據顯示,文化創意產業鏈和旅遊會展產業鏈已經是廈門市12條主要產業鏈中「超千億」的兩條產業鏈。2018年,廈門市文化產業營收約1040億元;旅遊業總收入約1402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約8900萬人次;全年共舉辦會議會展近萬場,會展經濟效益403億元。
優勢明顯的同時,廈門的文化旅遊會展三大產業融合發展,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氣魄和速度推進。從行業趨勢、地域空間和廈門發展現狀等多維度分析來看,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也迎來了躍升勃發的大好時機,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我省在全國文化旅遊產業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發凸顯,廈門與臺灣地區、「海絲」沿線和金磚國家經貿文化聯繫日趨緊密,以及金雞百花電影節長期落戶等,都為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注入了強大動力,投資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正當其時。
高起點構築新興文化產業強市、高品位打造國際濱海花園旅遊城市、高標準建設國際會展名城……廈門未來將發揮自身在文化旅遊會展方面的優勢,乘勢而上,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旅遊會展名城。
「在旅遊高質量發展階段,廈門旅遊業的資源優勢和產業鏈優勢將得到充分釋放。」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表示,未來同程將圍繞旅遊產業鏈進行深度挖掘和投資,並與廈門本地企業積極探索合作機會,共同發起成立旅遊發展產業引導基金。此外,同程還積極探討在廈門設立一個旅遊大數據中心的可行性,依託同程每年服務近十億人次的大數據能力,為廈門過夜經濟的發展提供參考建議和切實可行的方向。
廈門影視產業服務中心的基礎運營平臺「集美影視產業總部園區」入駐企業已超過300家。施辰靜 攝
重點發力 結出文化碩果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決定以融資租賃作為合作的突破口,在廈門自貿片區辦理註冊成立公司,著力打造成為平臺型企業;藍色光標集團在海滄區設立兩家子公司;先力廈門國際影視基地和鍇泉影像藝術空間落戶湖裡區並已開啟業務,將為影視劇組配套影棚、拍攝器材和專業隊伍,並引進上下遊全產業鏈企業入駐基地……
以主辦金雞百花電影節為契機,廈門緊盯「以節促產」,影視招商引資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吸引了世茂集團、北京文化、藍色光標等一大批知名影視企業和機構來廈商談合作事宜,目前已有部分企業實際落地。
在此次大會上,廈門緊盯「全力加快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梳理出包括「以節促產」在內的重點發力的領域。
在構築新興文化產業強市方面,廈門將重點實施影視產業培育行動、網絡視聽產業躍升行動、文化創意產業升級行動、文化出口基地建設行動,力爭到2025年,文化產業營收達到2500億元,年均增速達15%,把廈門打造成為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示範市。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保宗期待能與廈門一道發力,共謀文旅融合發展,合作推出兩岸文化交流品牌和文旅演藝精品劇目,聯辦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等。作為文旅融合的「國家隊」,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旗下的「中演院線」於2012年和2016年分別牽手閩南大戲院和滄江劇院,不僅將高端文化演出引入廈門,還與廈門文化部門深入合作,積極推動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沉沉的厝裡情》、廈門歌舞劇院《燕叫長空》等廈門本地的優秀文化藝術走出去,通過「中演院線」走出福建,對外講述廈門故事、傳播廈門聲音。
「廈門是一座底蘊深厚、活力澎湃的創新之城和機遇之城。」李保宗表示,未來將全方位助力廈門文旅會展產業的發展,加強與廈門政府部門及相關企業的合作,繼續深入開拓廈門市場,「通過集團與廈門的優勢結合和資源對接,雙方一定能夠在開發文化旅遊新業態、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結出更多碩果」。
優化環境 營造產業生態
自從1988年把產業放到廈門湖裡區,臺商陳立恆和廈門的緣分就開始了。在這座他口中「三生有幸」的城市,陳立恆不僅培育起「法藍瓷」這個成功走向56個國家的文化品牌,還活躍在海峽兩岸文博會的平臺上。作為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發起人暨理事長,他對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陳立恆說,他的「三生」,指的是生活、生產、生態。這裡的生態,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綠色生態,更重要的是產業生態,「有了產業生態系統,人才才能聚集過來,才能產生新的火花」。
事實上,廈門早已意識到了產業生態的重要性。廈門將在營造最好最優的發展環境上下更大功夫,全力優化服務保障,讓企業輕裝上陣、大展身手。
接下來,廈門將進一步優化發展路徑,注重開放發展、融合發展、創新發展,以文促旅、以文促會,以會興旅、以旅彰文,最大限度釋放潛力、激發活力;進一步拓展空間載體,對重點文化旅遊會展產業項目,優先保障用地,優化文化產業園區功能布局,統籌推進旅遊資源要素整合,加快形成會展產業集聚區。
廈門市已經出臺一系列扶持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的政策措施,比如,對國家級、省級立項資助的文化科技融合項目,最高給予500萬元配套資助;培育「生根型」展覽項目品牌,單個項目最高給予450萬元補助;在廈門市舉辦的重大展覽、會議項目,單個項目分別最高給予獎勵800萬和300萬元。
「濟大事必以人為本。」基於這樣的認識,廈門市將進一步強化人才支撐,符合「雙百計劃」的文化旅遊會展領域人才,最高可享受50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文化旅遊會展產業人才取得重大創新成果或經濟效益的,最高給予30萬元獎勵。廈門加大了對高層次人才購房補助和租房補貼力度,為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廈門還將在審批、監管、金融等方面進一步健全服務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
「最近我們在臺灣成立了科技文化聯盟,臺灣很多大的科技公司、很多文化產業人才都參與了。這種融合是必要的,廈門正好又在打造這樣一個新的發展環境,有很好的優惠政策,我想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實現廈門和金門、廈門和臺灣在相關領域的對接。」陳立恆說,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樂意做橋梁,讓更多臺灣文化創意工作者來到廈門。(記者 林澤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