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全力加快打造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一山一水都是詩畫

2020-12-05 中新網福建

2019年11月19日 15:47:39 來源:福建日報

  13日,廈門市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大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國內外700多位文化旅遊會展業界企業家、投資人應約而來,共享發展新機遇,拓展合作新空間,共謀加快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提出,要緊盯目標重點發力,在更高起點上把廈門建設成為新時代文化旅遊會展名城。這是續接大力招商引資、推動「三高」企業倍增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市的又一重大戰略安排,彰顯了廈門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信心和決心、方向和定力。

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片區。施辰靜 攝

  乘勢而上 佔領競爭高地

  當前,廈門正蹄疾步穩推進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資源、特色優勢。

  被譽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的文化旅遊會展產業,作為城市間競爭的重要制高點,正是廈門優勢明顯的產業。

  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城市風格氣質與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相得相益,產業基礎紮實。數據顯示,文化創意產業鏈和旅遊會展產業鏈已經是廈門市12條主要產業鏈中「超千億」的兩條產業鏈。2018年,廈門市文化產業營收約1040億元;旅遊業總收入約1402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約8900萬人次;全年共舉辦會議會展近萬場,會展經濟效益403億元。

  優勢明顯的同時,廈門的文化旅遊會展三大產業融合發展,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氣魄和速度推進。從行業趨勢、地域空間和廈門發展現狀等多維度分析來看,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也迎來了躍升勃發的大好時機,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我省在全國文化旅遊產業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發凸顯,廈門與臺灣地區、「海絲」沿線和金磚國家經貿文化聯繫日趨緊密,以及金雞百花電影節長期落戶等,都為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注入了強大動力,投資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正當其時。

  高起點構築新興文化產業強市、高品位打造國際濱海花園旅遊城市、高標準建設國際會展名城……廈門未來將發揮自身在文化旅遊會展方面的優勢,乘勢而上,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旅遊會展名城。

  「在旅遊高質量發展階段,廈門旅遊業的資源優勢和產業鏈優勢將得到充分釋放。」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表示,未來同程將圍繞旅遊產業鏈進行深度挖掘和投資,並與廈門本地企業積極探索合作機會,共同發起成立旅遊發展產業引導基金。此外,同程還積極探討在廈門設立一個旅遊大數據中心的可行性,依託同程每年服務近十億人次的大數據能力,為廈門過夜經濟的發展提供參考建議和切實可行的方向。

廈門影視產業服務中心的基礎運營平臺「集美影視產業總部園區」入駐企業已超過300家。施辰靜 攝

  重點發力 結出文化碩果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決定以融資租賃作為合作的突破口,在廈門自貿片區辦理註冊成立公司,著力打造成為平臺型企業;藍色光標集團在海滄區設立兩家子公司;先力廈門國際影視基地和鍇泉影像藝術空間落戶湖裡區並已開啟業務,將為影視劇組配套影棚、拍攝器材和專業隊伍,並引進上下遊全產業鏈企業入駐基地……

  以主辦金雞百花電影節為契機,廈門緊盯「以節促產」,影視招商引資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吸引了世茂集團、北京文化、藍色光標等一大批知名影視企業和機構來廈商談合作事宜,目前已有部分企業實際落地。

  在此次大會上,廈門緊盯「全力加快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梳理出包括「以節促產」在內的重點發力的領域。

  在構築新興文化產業強市方面,廈門將重點實施影視產業培育行動、網絡視聽產業躍升行動、文化創意產業升級行動、文化出口基地建設行動,力爭到2025年,文化產業營收達到2500億元,年均增速達15%,把廈門打造成為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示範市。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保宗期待能與廈門一道發力,共謀文旅融合發展,合作推出兩岸文化交流品牌和文旅演藝精品劇目,聯辦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等。作為文旅融合的「國家隊」,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旗下的「中演院線」於2012年和2016年分別牽手閩南大戲院和滄江劇院,不僅將高端文化演出引入廈門,還與廈門文化部門深入合作,積極推動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沉沉的厝裡情》、廈門歌舞劇院《燕叫長空》等廈門本地的優秀文化藝術走出去,通過「中演院線」走出福建,對外講述廈門故事、傳播廈門聲音。

  「廈門是一座底蘊深厚、活力澎湃的創新之城和機遇之城。」李保宗表示,未來將全方位助力廈門文旅會展產業的發展,加強與廈門政府部門及相關企業的合作,繼續深入開拓廈門市場,「通過集團與廈門的優勢結合和資源對接,雙方一定能夠在開發文化旅遊新業態、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結出更多碩果」。

  優化環境 營造產業生態

  自從1988年把產業放到廈門湖裡區,臺商陳立恆和廈門的緣分就開始了。在這座他口中「三生有幸」的城市,陳立恆不僅培育起「法藍瓷」這個成功走向56個國家的文化品牌,還活躍在海峽兩岸文博會的平臺上。作為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發起人暨理事長,他對廈門文化旅遊會展產業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陳立恆說,他的「三生」,指的是生活、生產、生態。這裡的生態,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綠色生態,更重要的是產業生態,「有了產業生態系統,人才才能聚集過來,才能產生新的火花」。

  事實上,廈門早已意識到了產業生態的重要性。廈門將在營造最好最優的發展環境上下更大功夫,全力優化服務保障,讓企業輕裝上陣、大展身手。

  接下來,廈門將進一步優化發展路徑,注重開放發展、融合發展、創新發展,以文促旅、以文促會,以會興旅、以旅彰文,最大限度釋放潛力、激發活力;進一步拓展空間載體,對重點文化旅遊會展產業項目,優先保障用地,優化文化產業園區功能布局,統籌推進旅遊資源要素整合,加快形成會展產業集聚區。

  廈門市已經出臺一系列扶持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的政策措施,比如,對國家級、省級立項資助的文化科技融合項目,最高給予500萬元配套資助;培育「生根型」展覽項目品牌,單個項目最高給予450萬元補助;在廈門市舉辦的重大展覽、會議項目,單個項目分別最高給予獎勵800萬和300萬元。

  「濟大事必以人為本。」基於這樣的認識,廈門市將進一步強化人才支撐,符合「雙百計劃」的文化旅遊會展領域人才,最高可享受50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文化旅遊會展產業人才取得重大創新成果或經濟效益的,最高給予30萬元獎勵。廈門加大了對高層次人才購房補助和租房補貼力度,為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廈門還將在審批、監管、金融等方面進一步健全服務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

  「最近我們在臺灣成立了科技文化聯盟,臺灣很多大的科技公司、很多文化產業人才都參與了。這種融合是必要的,廈門正好又在打造這樣一個新的發展環境,有很好的優惠政策,我想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實現廈門和金門、廈門和臺灣在相關領域的對接。」陳立恆說,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樂意做橋梁,讓更多臺灣文化創意工作者來到廈門。(記者 林澤貴)

相關焦點

  • 一蓮如一畫 浙江蓮都以「蓮」為媒打造詩畫利山
    一蓮如一畫 浙江蓮都以「蓮」為媒打造詩畫利山 2014-07-07 10:03: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城市,似乎一下子被甩在了車後頭。  時值七月,一池翠碧欲滴的荷葉掩映在池塘上。風一吹,百畝荷花像海般掀起一層綠浪,在湛藍天空下陶醉了遊人的眼。池邊,130多間灰瓦白牆、繪著鳳凰圖案的徽派農居錯落有致。  利山村的美,猶如一株清雅脫俗的蓮花,處處皆風情。
  • 一山一水一風景,一詩一畫一境界——李國勝作品賞析
    山水總藏著一種柔和極致又廣闊無垠的清美,讓人浮想聯翩,每一次走近,都有萬千氣象和浩渺雲煙,浸染過人間煙火味,才發現心中有風景,柴米油鹽皆成詩。從山水畫家李國勝的作品中,我們亦能感覺到來自生活中那一隅的恬靜。
  • 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福州的底氣和潛力是什麼?
    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福州的底氣和潛力是什麼?而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成為正於此間舉行的福州市人大、政協會議熱議話題。福州官方明確,今後五年構建福州都市圈,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先行城市,建設消費中心城市、區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福州的底氣、潛力是什麼?從福州市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在「十三五」時期,福州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多個千億級大關,GDP和人均GDP均在中國省會城市中排名前列。
  • 翔安海關助力廈門火炬高新區打造現代化國際化高新園區 暢鏈強鏈...
    祝婕女攝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2020年,「收穫」是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的一個關鍵詞。「1—11月,企業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43%。」公司廠區物流管理資深經理王為弟告訴記者,疫情之下,企業能夠實現逆勢增長,與廈門海關貼心細緻的服務分不開。
  • 打造詩畫江南水鄉
    「十三五」期間,我市以最大決心把治水作為興業之本、立城之本、惠民之本,出臺《美麗河湖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2)》,打造「水網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親」的河湖水環境,加快構建具有獨特韻味的詩畫江南水鄉。如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江南水鄉和「水清岸綠、天藍氣淨、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現代水城美麗畫卷正在越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 詩詞丨一詩一畫一境界,一山一水共清歡
    生活雖淡如水,卻總能泛起細碎的漣漪。一朝一夕,一山一水,從從容容,都是驚喜。生活不是趕路,而是去感受路。站在山水之間,清淨皆是我胸懷;站在得失之間,一心善念常歡樂。在湖光山色之間,我們往往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 ...合作共建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廈門研究院
    據了解,華西廈門醫院選址集美新城,規劃建設床位800張,將引進不少於5個四川大學附屬醫院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打造區域性醫療高地和疑難重症診療中心,建成國內一流的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華西廈門研究院與華西廈門醫院同步建設,院院合一。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今天是我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6場,我們邀請到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冠偉,請他圍繞《觀大勢 謀大局 幹實事 全力提升省會位勢能級》,介紹我市重大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編制起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落實、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有關情況。
  • 湖裡區全力打好治水攻堅戰 現代化中心城區更具魅力
    在高素質高顏值的海上花園廈門,作為特區發祥地,湖裡區坐擁「八山兩水、三面環海」的生態資源,五緣灣、湖邊水庫、埭遼湖……銘記殷切囑託,打造水清、岸綠、景美、宜居的現代化中心城區,湖裡區一直在努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他們深化推行河長制,全面施行湖長制,加快推進截汙控源、水環境治理,水體管護取得明顯成效。
  • 廈門:推進暢通工程 擘畫現代化交通藍圖
    市大交通辦牽頭推進交通改善工作,打造更快更優的現代化交通格局,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圖為翔安隧道口五通段立體化路網。(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鐵路沿線集灌路位置安裝防護欄。▲環島幹道黃厝隧道口調頭區移位。中埔鐵路口設置安全導流島。
  • 一山一水一世界
    ——林語堂現代城市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後,曾經盛行的西方「Art deco」、新古典抑或是現代簡約風格建築開始回歸到體現我們民族的文化內涵的中式風格建築上來,好比喝慣了拿鐵、卡布奇諾、可樂,開始回味一杯綠茶的芬芳。當我們徜徉於涵碧樓和安曼,在原風景的山、水、石間感受濃烈的禪境撲面而來,與我們骨子深處產生共鳴。
  • 建設「詩畫浙江」大景區 打造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
    在綠樹濃蔭環抱下,一棟棟明清老屋錯落有致、恬靜自然,恰如一幅幅隨意點染,卻又處處精緻的水墨畫。  寧海:讓好山好水成為靚麗的寧海金名片  一個城市,有了山就有了仙境,有了水就有了靈氣。對寧海這個山水兼優的小城來說,保護好這一方山水,是寧海搞好旅遊產業,發展寧海經濟永遠不變的命根子。  幾年來,這座東海之濱的「魚米之鄉」旅遊業拿出了漂亮的數據。
  • 明確「十四五」目標:打造「三中心一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武漢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寄予「三個一定能」殷切期望,要求武漢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這是總書記賦予武漢的重大歷史使命,也是江岸謀劃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大邏輯。這是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的江岸擔當。省委要求武漢發揮「一主引領」作用,市委提出「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奮鬥目標,明確要求「主城做優」,這對江岸來說,既是重大機遇,更是重大使命。
  • 成都都江堰:提振能級 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時間,建築面積約8.08萬平方米,比9個標準足球場還大,是杜拜滑雪場的兩倍有餘,世界最大室內滑雪場之一的融創雪世界,成為當之無愧的「話題王」,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更是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新年伊始,成都市便吹響了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衝鋒號,將加快建成體現天府文化特色和國際時尚魅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八山一水一分田,衛星告訴你三明憑什麼被稱為「寶藏城市」
    以下文章來源於新華網思客 ,作者思客在遠離海岸線的閩中、閩西北地區,武夷山脈與戴雲山脈之間,坐落著一座高顏值的城市——三明。這裡山蒼翠,水清秀,風景如畫,古風猶存,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魅力之城。
  • 全景展現廈門綠色生態畫卷 用生態畫筆描繪美好明天
    湖裡區著力建設高素質高顏值宜居生態家園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的廈門,坐擁山海湖島等良好的生態自然稟賦,廈門市委市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提出的「成為『生態省』建設排頭兵」的囑託,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重要的戰略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今天的廈門已經發展成一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今天的廈門也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深圳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這得益於疫情之後經濟社會快速恢復發展,也離不開深圳持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深圳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民航、鐵路、道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城市交通運行體系初步形成,為我市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了堅實保障。
  • 成都凝聚共識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市
    加快推進綠道體系和公園體系建設,系統實施「森林城市」建設和全域「水環境治理」,有序開展大地景觀塑造和重大生態景觀建設,合理布局重大產業項目和創新創業載體,有機植入新經濟應用場景。統籌推進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綜合管廊、交通網絡建設,以布局城市候機樓為抓手,無縫銜接兩大國際機場,以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為依託,著力打造特色產業載體、構建立體消費空間。
  • 加快推動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市發改委將堅持創新驅動引領,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創」高地;將在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上持續發力,通過龍頭引領,以商招商,推動產業鏈補強補齊;將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實施收入倍增計劃和就業優先政策,構建優質均衡全面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發展紅利共享。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十四五」開局的號角。
  • 趙可金: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 挖掘浙江經濟新動力
    浙江地處海陸相接地帶,全省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裡,為全國的1.06%,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且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浙江的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儘管地域不大且耕地面積較少,但浙江是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