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你,你喜歡聽搖滾麼?想必大部分人都回答是。但在問,你認識貓王麼?想必大部分人也聽過這個名字。再問一句,你聽過chuck berry麼?這時候大部分人恐怕是一臉懵了。那麼你知道搖滾之父麼?恐怕能回答上來但寥寥無幾。
其實被大部分音樂人認為搖滾之父的不二人選就是chuck berry。那為何chuck berry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呢?讓我們閒聊一下這位偉大的搖滾爸爸吧。
Chuck berry是1926年出生在美國的一個中產黑人家庭,家裡的條件還算是比較好的,媽媽是公立學院的校長,所以chuck berry也算是衣食無憂了,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這點算是十分幸運了。然而chuck berry 卻並非十分安分,是個不斷惹麻煩的壞小子,在高中的時候因為搶劫被關在少年管理所。因為表現不錯,chuck berry就在1947年提前被釋放了。1948年,也就是他22歲的時候,結婚生子,為了養家餬口,他開始去工廠工作,期間不斷換工作,也做過一段時間的美容師。1951年的時候,chuck berry買了一把吉他,覺得彈奏音樂比其工作輕鬆多了,於是開始學習吉他並且在一年之後,正式開始了音樂生涯。
在1953年的時候,chuck berry 組合了一隻樂隊,演奏了很多風格的音樂,比如鄉村、藍調 、r&b等等。幸運的是在1955年的時候,他籤約了chess唱片公司。說起chuck berry真正出道的歌曲應該是這首《maybellene》,想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像美寶蓮呢?憑藉這首歌,chuck berry成為了當時大熱的歌手之一。1956年,一曲《roll over Beethoven》又讓check berry 名聲大噪,這首歌也在滾石必聽歌曲裡面有排名。可以說,50年代末幾乎就沒有一個可以和他想比肩的,然而在50年代末,他也經歷了人生事業低谷,在1959年的時候因為偷運一名未成年少女並發生關係,chuck berry因此進了監獄,事業巔峰也就此結束,於是同時,英國的披頭四開始席捲全球。
但為何在現在這個時代,說到搖滾基本上很多人都只是說到貓王?其實那個時候,搖滾音樂只在黑人裡面流行,白人是不聽這類型的音樂,甚至有點鄙視。貓王的出現最為成功的是,白人演唱了搖滾歌曲,並且還是一個帥氣的小夥,這時候,白人才接受了搖滾,從此才開始廣為流行。貓王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其實他根本就不會作曲也不會創作,甚至連五線譜都看不怎麼懂,很多的歌曲其實都是翻唱別人的,但可能就是因為長相加持以及當時環境造就,貓王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以至於後人評價他的時候有些過譽。
反而是chuck berry 雖然創作了這麼多歌曲,但由於是黑人的這個身份讓他多多少少有點並不那麼被後人記住,當然,如果你是搖滾迷,那麼你一定是知道的,但對於聽音樂一知半解的人,說是chuck berry 大部分人也是一臉不知所以然。
當然這些都不影響chuck berry對於後人的影響,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都有哪些人呢?
第一:麥可傑克遜。
他曾經就這樣說到過「我試圖把我對chuck berry 的敬仰之情湧語言來表達,我左思右想,用列儂的這句話來概括:「貓王是我的偶像,但chuck berry是我的老師。」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句話,我們都愛你,chuck berry。
可見chuck berry在麥可心中的地位得有多高。
第二:披頭四。
約翰列儂說過這樣一句話,「搖滾樂如果要換一個名字,他應該叫chuck berry。」就連他都這樣說,可見chuck berry對於搖滾樂的貢獻得有多大。
第三:腦殘粉——滾石樂隊。
滾石樂隊可謂是chuck berry的腦殘粉了。在chuck berry60歲的時候,滾石樂隊的Keith就特別舉辦了一場音樂為作為送給他的禮物,可見分量得有多重。
第四:不好好當導演的鬼才導演昆汀。
說到最會配樂的導演就不得不提到昆汀這個人了,拍電影就為了自己爽,開創了暴力美學。雖然最近的《好萊塢往事》口碑有點下滑,但曾經昆汀的電影拍攝手法簡直讓人拍手稱奇。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這部電影《低俗小說》,裡面關於chuck berry的這首《you never can tell 》想必讓不少人記憶猶深。本來這首歌平淡無奇,但加上鬼才導演的這一折騰,就如妙手回春一樣,經典就此誕生了。
雖然chuck被稱為搖滾之父卻鮮為人知,想必大部分是原因是黑人身份,不過這位老爺子貢獻的作品也是流傳千古!有這樣一句話,生平不識chuck berry,聽遍搖滾也枉然。不知道你們是否認識這位搖滾之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