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座X-1黑洞周圍存在扭曲空間和超強烈磁場

2021-01-15 TechWeb

騰訊科技訊(葉孤城/編譯)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目前,天文學家發現天鵝座X-1黑洞附近存在偏移光線,從而揭示該黑洞周圍存在著扭曲空間和超強烈磁場。

天鵝座X-1黑洞附近存在偏移光線,從而揭示該黑洞周圍存在著扭曲空間和超強烈磁場

天鵝座X-1黑洞是一個著名的黑洞,它是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個黑洞天體,其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倍,直徑約60公裡(18英裡),距離地球8000光年,位於天鵝星座。該黑洞從鄰近軌道運行的藍色超級巨恆星中吸取氣體,它向內螺旋式釋放著巨大熱量,噴射出高能量X射線和伽馬射線。

但是關於這顆黑洞鄰近極端磁場的時空、物質和能量和崩潰引力效應仍是一個謎團,目前這是科學家首次在該黑洞附近觀測到偏振光線,從而揭示出天鵝座X-1黑洞的關鍵詳細信息。

當光線自由地穿過時空,它將以任何方向出現偏振。然而,出現偏振的光線意味著光線在特定的狀況下僅以一個方向震動,例如:光線從表面散射或者穿過物質。研究人員使用歐洲宇航局天體物理實驗室(Integral)衛星的Ibis望遠鏡,對天鵝座X-1黑洞進行了7年觀測。他們集中精力分析該黑洞冕環產生的光線,天鵝座X-1黑洞的冕環是一個微小的區域,直徑不足800公裡。

之前的研究顯示,黑洞冕環等離子體釋放的X射線加熱至1.2億攝氏度,但是天體物理實驗室衛星從未知來源探測的光線也可達如此高溫。法國原子和替代能源委員會天文學家菲利普-勞倫特(Philippe Laurent)稱,這項研究首次顯示未知高能量噴射出現強烈的偏振,這暗示著它可能產生於同步加速器輻射,這是強烈磁場接近黑洞表面的跡象。他強調指出,從理論上,人們會認為該區域會存在一個磁場,但目前這是首次掌握到觀測證據。

靠近天鵝座X-1黑洞表面的強大磁場可集中微粒以噴射流的方式衝入黑洞。勞倫特說:「這是我們首次觀測到黑洞附近噴射微粒流的確鑿證據。」由於它非常接近天鵝座X-1黑洞表面,偏振光線可從物理學視角進行觀測。

勞倫特稱,目前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麼其它雙黑洞不會產生偏振光線,我們應當在其它系統觀測分析該現象,將勘測範圍擴大至銀河系之外。據悉,他和同事們的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3月24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天鵝座X-1黑洞周圍存在偏振光線
    天鵝座X-1黑洞附近存在偏振光線,從而揭示該黑洞周圍存在著扭曲空間和超強烈磁場。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目前,天文學家發現天鵝座X-1黑洞附近存在偏振光線,從而揭示該黑洞周圍存在著扭曲空間和超強烈磁場。 天鵝座X-1黑洞是一個著名的黑洞,它是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個黑洞天體,其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倍,直徑約60公裡(36英裡),距離地球8000光年,位於天鵝星座。
  • 天鵝座X-1的恆星繁忙之謎
    所以,在1964年,一系列火箭發射升空,首先探測到的是天鵝座的這個神秘物體。它有著很強的x射線,但卻不會發出可見光。它會是什麼呢根據已知坐標,天鵝座X-1的位置(帶圓圈)位於天鵝座中Eta Cygni的左側探源天鵝座X-1天鵝座X-1的發現是x射線天文學的一大進步。隨著更好的儀器被用來觀測天鵝座X-1,天文學家開始對它有了更多的理解。
  • 探秘12個著名宇宙黑洞:天鵝座X-1雙星系統(圖)
    1.天鵝座X-1雙星系統天鵝座X-1雙星系統  這張照片是天鵝座X-1雙星系統的X射線照片,這是科學家們第一個懷疑是黑洞的天體。照片由美國宇航局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的一個小組於2001年5月23日拍攝。
  • 匪夷所思,黑洞扭曲周圍空間
    經過漫長的等待,在全球200多位科學家的努力之下,2019年4月10日第一張黑洞照片終於誕生了,從照片可以清晰看到黑洞周圍的現象,突然想到了愛因斯坦的空間扭曲理論。,它是以容器的方式存在,容納萬物包括密度極大的黑洞,說它不存在是因為我們無法去思考它存在的尺度,只是在我們的印象中,它的確是存在的。
  • 天鵝座X-1,人類發現的第一個黑洞,未來可能會變成雙黑洞系統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天體,擁有最強大的引力和密度。黑洞最早出現於理論推導之中,而那時大多數人並不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之後隨著宇宙間的黑洞逐漸被發現,人們終於開始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直到第一張黑洞照片的公布,使所有人都親自看到了黑洞的模樣。
  • 天鵝座X-1雙星系統真的是黑洞的候選星體嗎?
    天鵝座X-1的現身一開始科學家並不了解為何天鵝座X-1會發出X射線,也不知道天鵝座X-1是什麼樣的天體。經過仔細研究後,發現天鵝座X-1是一個雙星系統,也就是兩個天體在彼此的重力吸引下互繞運行著。天鵝座X-1雙星系統中的一個天體是藍超巨星,它的編號是HD 226868,另外一個天體則是黑洞,也就是發出X射線的來源。
  • 「天鵝座X-1」奠定了神秘天體理論的基礎
    這就是黑洞「洞」的部分。黑洞竟然不能被看見,那又是怎麼發現的?雖然看不到黑洞事件視界內的東西,但是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研究很多周圍的現象發現,黑洞的周圍遍布著氣體和灰塵形成的顆粒,這些顆粒以大約1/10光速圍繞著黑洞進行高速旋轉,如此高速的運動會導致持續不斷的爆發輻射,並產生出超高的亮度,這稱之為「吸積盤」。
  • 天鵝座黑洞「甦醒」了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鵝座V404是黑洞天體,科學家發現天鵝座V404在1989年出現了一次爆發,在電磁頻譜上照亮了整個天空
  • 天鵝座不僅有地球2.0 還有個大黑洞
    為什麼偏偏在天鵝座找到了地球2.0?這是否意味著相對於其他星座,天鵝座更有可能存在系行星?這要從本次發現的主角——克卜勒空間望遠鏡說起。克卜勒是一架太空望遠鏡,在設計上用於探測遙遠恆星以確定類地行星具有多高的普遍性。它利用「凌日法」對行星進行間接探測。
  • 科學家稱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那扭曲的空間是個什麼樣子的?內幕...
    其實黑洞扭曲的絕不僅僅是空間,因為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宇宙中空間和時間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黑洞周圍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嚴重扭曲了 在近年來一大批優秀的科幻電影中,《星際穿越》中的黑洞無疑是最真實的,而主角一行人在超級黑洞「卡岡圖雅」周圍的星球上經歷的時間膨脹也反應出了黑洞周圍時間流逝速度與地球上時間流逝速度的不同,然而在《星際穿越》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黑洞周圍的空間被扭曲成了什麼樣子。
  • 黑洞真實存在嗎?人類發現第一個黑洞後,才知道黑洞「無處不在」
    1971年,天文學家發現,在天鵝座的附近有一顆藍超巨星。這顆藍超巨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三十倍。通過分析這顆恆星的光。發現這顆藍超巨星的顏色發生了變化,這就意味著這顆藍超巨星在繞著某個天體公轉,且公轉周期為5.6天,只有極大質量的天體才能讓這顆藍超巨星圍繞其公轉。
  • 有人說是黑洞扭曲了時空,導致地球圍著太陽轉,這個說法靠譜嗎?
    有人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黑洞扭曲時空,使得地球圍繞太陽轉,那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萬有引力定律還適用嗎?首先指出,這個認識是錯誤的。從題目來看,錯誤有兩個。一個是地球圍繞著太陽轉,不是黑洞扭曲時空導致的,而是太陽與太陽系天體引力相互作用導致的;二是扭曲時空是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具有本質屬性,小到螞蟻,大到恆星,都會扭曲時空,不是黑洞的專利。當然,質量對時空的扭曲,小質量物體很輕微,甚至觀測不到;大質量天體才比較明顯。
  • 一個擁有黑洞,雙星系統,變星和類地行星的神奇星座——天鵝座
    在夏末初秋的晚上,北半球天空中從東方會冉冉升起一個星座,這個星座非常神奇,一個星座它包含了宇宙間大部分的天體的類型,它就是天鵝座,一個具有黑洞、雙星系統、變星、類地行星和存在於一個長得像北美洲的星雲裡面。
  • 科學家稱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扭曲的空間是什麼樣子?專家說出答案...
    所有大質量的天體都能將周圍的時空彎曲,引力波的發現已經證實了愛因斯坦百年前的預言它的引力強到光都無法逃逸,當光進入黑洞後,它就會被吸入進入,如果你拿一個手電筒去照射黑洞,你會發現光直徑被扭曲了,實際上光線被沒有被彎曲,而是黑洞周圍的空間彎曲了。這種扭曲現象我們將之稱為透鏡效應。 目前主流的″扭曲″是絕對的理解偏差和解釋錯誤。特別是一些描繪引力效應的圖,即一重球壓在一張膜上的形成的凹陷效果圖,更是絕對錯誤的。
  • 地球周圍是否存在黑洞和中子星?研究表明太陽系10秒差距內不存在
    有研究表明,在太陽系周圍的10秒差距內不存在黑洞和中子星,但是這裡的黑洞不包括還處於猜想階段的太初黑洞。地球周圍的黑洞黑洞是相對論預言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也無法逃離,上世紀八十年代,科學家首先證實了6070光年外的天鵝座x1雙星系統中存在一顆黑洞,黑洞質量是太陽的8.7倍,此後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了更多的黑洞。
  • 科學家稱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那扭曲的空間是個什麼樣子的?看完...
    當光進入黑洞後,它就會被吸入進入,如果你拿一個手電筒去照射黑洞,你會發現光直徑被扭曲了,實際上光線被沒有被彎曲,而是黑洞周圍的空間彎曲了。
  • 科學家對首個恆星級黑洞作出更精確測量:天鵝座X1包含一個21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且自轉速度極接近光速
    但直到 1964 年,天文學家才在 6070 光年外的天鵝座發現了一個黑洞。發射到太空的蓋革計數器,探測到來自天鵝座 X-1 區域的宇宙 X 射線。我們現在知道,這些宇宙射線來自於黑洞。但當時,對於這些宇宙射線的源頭,科學家們產生了分歧。史蒂芬·霍金曾與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打賭,認為不是來自黑洞,但霍金在 1990 年認輸。
  • 為什麼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能吞噬一切物質?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眾所周知,宇宙中存在黑洞,而黑洞能吞噬一切,包括光都不可倖免。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宇宙中,時間與空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緊密不可分開的。但是黑洞能改變周圍的時間與空間,黑洞的時間與空間是扭曲的。
  • 8000光年外黑洞發現偏振光現象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圖中展示的就是著名的天鵝座X-1雙星系統,這個系統的成員之一是一個黑洞   天文學家對著名的天鵝座X-1黑洞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這裡出現的光線彎曲現象「偏振光」正在給科學家們透露更多有關黑洞附近出現的空間彎曲以及超強磁場的信息。
  • 太陽系附近存在黑洞嗎?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有多遠?
    在恆星演化進入穩定狀態之後,恆星或其他天體在相對位置都比較固定,因此太陽系附近產生黑洞的可能性只會來源於晚期的大質量恆星的引力坍縮,而我們太陽系周圍百光年內都沒有這樣的恆星。當然如果說是最近的比較有威脅的倒是有一顆,它就是處於獵戶座的紅超巨星——「參宿四」,距離地球約640光年。據觀測「參宿四」這些年體積不斷縮小,質量急劇下降,這是紅超巨星重力崩潰的典型徵兆。「參宿四」隨時都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最早可能在數千年之內成為有史以來我們可以觀測到的最亮的一顆超新星,它形成中子星或黑洞的概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