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2017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在北京盛大召開。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邊緣計算產業盛會,本屆峰會以「萬物智聯 邊緣智算」為主題,匯聚逾600名來自歐洲、美國、中國的頂級行業專家、企業領袖、行業分析師和客戶,探討邊緣計算前沿技術、展現邊緣計算創新應用、聚合邊緣計算產業生態、推動邊緣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數據激增催生計算模式變革
數據量的增加,推動了計算模式的轉變。
根據IDC的數據,到2025年設備將達到820億臺,產生的數據量龐大,地理分布廣泛。數據激增背景之下,ICT產業正在孕育著一場新的風暴。
調查顯示,去年有69.3%的企業希望物聯網的數據在邊緣收集和處理,今年這一數據進一步增加到了79.1%。把數據處理放在數據最多的地方,快速地進行收集、決策和反饋,正在成為產業的共識。
邊緣計算,把智能帶到邊緣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副理事長、華為網絡研發部總裁劉少偉介紹聯盟運作進展
作為邊緣計算聯盟副理事長單位,華為網絡研發部總裁劉少偉指出,邊緣計算是一個開放分布式平臺,在網絡邊緣靠近數據源,就近提供網絡、計算、存儲等服務,滿足了行業數位化轉型中聯接、智能、實時、數據優化和安全的訴求。
IDC亞太區物聯網和電信事業部副總裁Hugh Ujhazy也談到,邊緣計算具有實時、智能、數據優化、安全、聯接等五大價值,產業生態涉及硬體廠商、軟體廠商、服務供應商、通信設備供應商等,商業價值巨大,未來3年中邊緣計算的投資將達到物聯網基礎設施總投入的18%。
審時度勢,ECC成立一年成果顯著
邊緣計算反映了ICT產業發展的大趨勢,2016年11月30日,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正式成立以來,得到了各界的大力支持,短短一年時間,聯盟成員發展到了154家,已經形成了全球化、多行業、全產業鏈的特徵。
劉少偉介紹,這一年來,通過完善水平能力、加強商業落地,組織架構優化,ECC專委會繼成立了需求與總體組、技術標準組、市場推廣與合作組後,又新增加了安全組,另外,還成立了智慧路燈、智慧車載、邊緣監控等垂直工作組。
推動產業共識、促進分工協作、牽引產業發展是ECC的使命。在標準方面,ECC已經與IEEE、EEC/ISO JTC1 SC41、CESI、Fraunhofer FOKUS、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等籤署了合作協議或成立聯合組織機構;在產業合作方面,ECC與SDNFV、工業網際網路聯盟、中國自動化學會、Avnu Alliance等組織籤訂了合作協議。
發展價值客戶、構建創新方案、助力商業成功是聯盟成立的宗旨,目前ECC已經推出4大行業21個測試床,其中智能製造測試床榮獲了2017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獎。
邊緣計算參考架構2.0
作為聯盟驅動創新的重要成果,《邊緣計算參考架構2.0》在本屆峰會上正式發布,重點闡釋了邊緣計算的概念、特點、價值,分別從概念視圖、功能視圖、部署視圖三個維度全方位展現ECC邊緣計算參考架構2.0,提出構建模型驅動的智能分布式開放架構,實現架構極簡,OICT設施自動化和可視化,以及資源服務與行業業務需求的智能協同,通過全層次開放架構推動跨產業的生態協作,產品的快速孵化,為邊緣計算技術研發、應用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方向指引。
談及邊緣計算迅速取得巨大成果的原因,劉少偉指出,邊緣計算具有天然的網絡和聯接屬性,支持多種網絡和功能;邊緣計算是數據的「第一入口」,需要大容量、低延時的解決方案;邊緣計算受到軟硬體的約束,成本、性能、環境都有限制;邊緣計算是分布式的,軟硬體解耦、動態編排,統一管理;邊緣計算使物聯網功能服務化,邊緣與雲協同。
展望未來,劉少偉介紹,ECC將建立TSN測試床2.0和vPLC測試床並在漢諾瓦工業展發布;要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聯合創新;加強國際學術組織互動與交流;在歐洲等地建立海外分支機構;對國家數位化轉型政策做出貢獻;加強產業協同與營銷等。
「獨行者,步疾,結伴者,行遠。ECC從一開始就定位為全球化的組織。在航空航天業,有一個重要的拉瓦爾噴管的窄喉現象,我們希望,讓各界機構和技術在ECC中混合加速,產生化學效應,噴射出高速落地的行業解決方案。」劉少偉說。
英特爾中國區物聯網事業部首席技術官張宇博士發表精彩演講
在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峰會主題演中,英特爾中國區物聯網事業部首席技術官張宇博士分享了如何在網絡邊緣實現智能化,是駕馭數據洪流的關鍵環節之一,也是物聯網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而隨著人工智慧如火如荼的發展,海量數據需要快速有效地分析和提取洞察,這也大大加強了對於邊緣計算的需求。
「邊緣計算不僅僅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趨勢,也為人工智慧的應用提供了落腳點。作為邊緣計算聯盟的聯合發起者之一,英特爾聯合其他聯盟成員在架構創新、統一標準提案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同時在如何將人工智慧運用在邊緣系統中作為了具有參考意義的測試和實踐。」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博士表示。
在本次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峰會上,英特爾聯合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展示邊緣計算測試床——智慧機器人,目的是驗證基於深度學習的機器視覺方案在實際系統中的工作效果。該系統由英特爾 實感技術實現3D 視頻採集,基於英特爾至強平臺完成物體的檢測與識別,結果將控制機器人的手臂完成物體抓取的操作。英特爾致力於通過測試床項目驗證並展示邊緣計算中的新技術和解決方案,與合作夥伴形成良性互動,最終引領人工智慧走向邊緣。
產業協同、加速行業數位化合作
本屆峰會上,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與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AII)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雙方未來將在研究報告/白皮書、試驗平臺/測試床、技術標準、市場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與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ISA)、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TIAA)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於推動邊緣計算在智慧照明、智能車載領域的應用創新、標準制定和商業落地。同時還宣布將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自動化學會邊緣計算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2018年邊緣計算技術研討會(SEC-China 2018)」,為相關領域學術界、產業界提供交流合作,成為發布領域相關前沿科研成果的平臺,大力推動中國邊緣計算技術與產業的發展。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理事長於海斌(左)與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AII)秘書長餘曉暉(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副理事長方發和(左)與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副理事長邱翔東籤約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和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TIAA)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成立ECC-TIAA聯合工作組,共同開展車聯網領域邊緣計算的技術、產品、應用、標準、專利等合作,發揮車聯網領域的各自優勢,共同推動車聯網產業開放協作,孵化智慧車載行業應用最佳實踐,促進邊緣計算產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副理事長方發和(左)與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ISA)楊鶴籤約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與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ISA)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在智慧路燈領域的優勢進行進一步合作,通過邊緣計算使能智慧路燈,利用先進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技術、控制技術、智能技術,對路燈設備全面感知,實現路燈的遠程實時控制、周期控制,實現故障自診斷、可預測性維護。以燈杆為無線網絡的接入節點,覆蓋周邊垃圾桶監測、停車傳感器等設備,構建可擴展的城市物聯網骨架,推動照明物聯網向城市物聯網演進。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副理事長方發和(左)與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院長沈八中簽約
同時,邊緣計算產業聯盟還宣布將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自動化學會邊緣計算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2018年邊緣計算技術研討會(SEC-China 2018)」,為相關領域學術界、產業界提供交流合作、發布領域相關前沿科研成果的平臺,大力推動中國邊緣計算技術與產業的發展。「2018年邊緣計算技術研討會」將於2018年5月在西安召開,研討主題涉及邊緣計算理論、邊緣計算安全和隱私保護、面向邊緣計算的微處理器體系結構、面向邊緣計算的系統軟體、面向邊緣計算的算法及程序設計、面向邊緣計算能耗分析及優化、面向邊緣計算系統的可靠性、基於邊緣計算系統的邊緣存儲系統、基於邊緣計算的大數據處理、邊緣計算與雲計算協同優化技術、邊緣計算可視化、基於邊緣計算的應用研究等邊緣計算相關熱點和前沿領域。
本屆峰會內容精彩紛呈,包括主論壇與「邊緣智能,產業大發展」、「邊緣智能,敏捷新商業」兩大產業高峰論壇。來自IDC、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IC)、德國Fraunhofer研究集團的國際專家與華為、沈自所、Intel等10餘家聯盟成員、合作夥伴作了12場主題發言與16個技術分享,從商業、技術、生態三大角度探討萬物互聯時代加速到來之際,如何把握邊緣計算產業未來方向和發展機遇、促進行業數位化轉型、共同邁向快速增長之路。
峰會邊緣計算行業創新應用與體驗展廳面積超過600平米,展示了聯盟成員單位華為、沈自所、Intel、軟通動力、霍尼韋爾、新松機器人、NI、沃克斯、和利時、智芯原動、威派格、三思照明、360企業安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偉岸縱橫共同打造的14個測試床和創新方案,涵蓋智能工廠、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智慧安監、智慧水務、智慧路燈、智能電網、智慧園區、網絡安全、公共安全等行業,通過直觀演示和現場互動向參觀者展現邊緣計算在行業的最新應用實踐和商用價值。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2017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召開,ECC成立一年迅猛發展成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