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菜,龍膽科荇菜屬植物
學名: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O. Kuntze
別名:莕菜、鳧葵、水鏡草、餘蓮兒等
荇菜對於讀過書的人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詩經》首篇《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採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種水草,至於它長啥樣估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荇菜,同莕菜,多年生水生草本。莖圓柱形,多分枝;上部葉對生,下部葉互生,葉片飄浮,直徑1.5-8釐米,基部心形,全緣;花常多數,簇生節上,金黃色,最典型的特徵是花瓣有流蘇樣的邊緣,就像趙雷在《讓我偷偷看你》唱「扶流蘇的裙擺」,特別有味道。花果期很長,一般4-10月。
《詩經·周南·關雎》的主題歷來受到許多爭議。有些學者認為描寫地是男女之間的愛情,而另有一些學者認為是贊后妃之德,當然這不是本文所探討的主題。而荇菜「左右採之、左右芼之」的目的是明確的,即它可食用(古時主要用於祭祀)。唐代藥學家蘇恭:「荇菜生水中,葉如青蓮而莖澀,根甚長,江南人多食之。」宋·朱熹:「荇,接餘也,根生水底,莖如釵股,上清下白,葉紫赤,圓徑寸餘,浮在水面。可食。」更有直接告訴你燒煮方法和滋味的,明·陳繼儒(號眉公)《巖棲幽事》「吾鄉荇菜,爛煮之,其味如蜜,名日荇酥,郡志不載,遂為漁人野夫所食,此見於《農田餘話》。俟秋明水清時,載菊泛泖.膾鱸濤橙,並試前法,同與蓴絲薦酒。」就吃貨來說可以嘗試涼拌、荇菜炒肉絲、荇菜燴豆腐,蒜茸荇菜等家常小炒系。接下來送美女一貼美容養顏的良方-荇菜綠豆粥。其做法是:取綠豆與少量糯米同煮,直到綠豆酥爛,打開鍋蓋,撒入荇菜花數十朵,拌勻,此時煮成的粥,柔糯、味甜、花香、色美、爽口。次方不僅清熱解毒、解暑止渴,且有消腫降脂、排毒的功能。文末留言我便偷偷告訴你哪裡有,可採之。
荇菜除了食用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性味甘寒、無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唐本草》、《開寶本草》、《本草綱目》等古籍中皆有條目。
《曲江對雨》
唐·杜甫
城上春雲覆苑牆,
江亭晚色靜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溼,
水荇牽風翠帶長。
參考資料:
1.《中國植物志》
2.李振南《清水閒草》
3.林慧,梅全喜《葛洪<肘後備急方>中「荇菜"的考證》
文字/攝影:蟲二 審稿:QQ
我有酒,來點植物故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