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主創新片來了:2020 去死吧!

2021-01-16 愛範兒

2020 年,可能是《黑鏡》也編不出的荒謬一年。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事 ——

新冠疫情、澳洲火災、印尼洪水、非洲蝗災、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種族抗議、高考延期、科比逝世……

於是,《黑鏡》團隊乾脆把 2020 年做成了一部紀錄片:《2020 去死》。

但實際上,這是一部「半偽紀錄片」。

創新的地方就在於,它打破了真假的界限,打破了記錄與表演的時序和邏輯,用新聞播報和演員採訪的形式,串聯起了所有事件。

現實和虛擬穿插,表演和史料混雜,恐慌和幽默並行。

《黑鏡》團隊請來了眾多知名演員,讓他們飾演 2020 年全球各行各業的人,從英國女王、歷史學教授、病毒學家,到行為治療師、社媒網紅、家庭主婦等,並對他們進行了「黑鏡式」的獨家專訪。

(提醒:以下內容涉及劇透,雖然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

2020 年,就是一部《黑鏡》

2020 年剛開始,就發生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一場失控燃燒的鋪天大火,席捲了澳大利亞約 1400 萬英畝土地,殺死了約 5 億隻動物,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

與此同時,在冰天雪地的瑞士,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開始了達沃斯峰會。

他們還請來了知名的瑞典環保少女 Greta Thunberg 發表激動人心的演講,以「假裝今年議程格外關心氣候變化」。

電影「採訪」到了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人 ——Shreekr CEO Back Multiverse,問他對此的看法。

Back Multiverse 表示 Greta Thunberg 說的沒錯,讓他意識到了世界會陷入混亂和災難,而自己正好可以發揮能力做點什麼。

於是 —— 他在紐西蘭買了一座山,給自己建了一座避難所。

鏡頭切到美國總統川普,他正因曠日持久的「彈劾審判」,經歷著「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年」。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英國人民慶祝著脫歐倒計時,他們的新首相 Boris Johnson 剛剛上任;薩塞克斯公爵夫婦打算退出高級王室成員,正被畫紙幣肖像的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刷到消息當場震驚。

這時候,最大的一個「惡魔」—— 新冠病毒,已經在中國武漢掀起了驚天駭浪。

藍色的口罩覆蓋在每個人臉上,紅色的感染點在地圖上逐漸密布,透明的空氣四處瀰漫著病毒的身影,恐慌、無助、孤獨,在擁擠的醫院和空曠的街道如影隨形。

沒人知道它從何而來,但它很快將魔爪伸向了世界各地。

儘管病毒蔓延擴散的速度驚人,但很多國家的總統仍然對此漠不關心,川普是視而不見的代表人物。

大部分美國人,此刻正關心著一場盛大舉行的頒獎典禮:奧斯卡。

那裡星光熠熠,名流雲集,韓國電影《寄生蟲》最後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

然而,病毒並不會因為人們的漠視就停止它感染的腳步。

很快它就侵襲了好萊塢,感染了好萊塢巨星湯姆漢克斯,恐懼這時候才開始席捲華爾街。

股票突然蒸發 100 億,超市出現搶購潮,貨倉馬上空空如也。

全國各地新冠病人激增,但很多國家準備明顯不足,政府也並沒認真對待新冠病毒,疫情謠言漫天飛散。

直到三月底,全球範圍內才開始實施封鎖,俱樂部、酒吧、餐廳大部分都關門停止營業,人們終於過上了離群索居的生活。

但是疫情已經收不住了,全世界都往更惡劣的方向極速駛去。

英國首相 Boris Johnson 也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川普 4 月 23 日還在宣揚「消毒液可以殺死體內新冠病毒」的迷惑療法。

5 月,一件與新冠疫情毫不相關的事故,掀起了全球對於種族歧視的憤怒。

一名黑人男子,在明尼阿波利斯被警察暴力攻擊 7 分鐘後當場死亡。

在一系列警察殺害黑人案件後,這件事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全球抗議活動湧現,人們遊行示威,揮舞著拳頭吶喊,把販賣奴隸的 Edward Colston 雕像挖下來扔進河裡,所有行動匯成一個聲音:

黑人的命也是命!

而在張羅打鼓的遊行活動之外,大部分正在家裡過著靜如山洞的「線上生活」。

虛擬課程、虛擬展覽、虛擬旅行、虛擬約會、虛擬音樂節成為主流。

視頻通話變為人們遠程工作的必需品,網際網路公司們緊緊抓住商機,視頻軟體 Zoom 一時風光無限。

各類流媒體 app 也開始備受熱捧,視頻瀏覽量激增,會員訂閱數不斷上漲,Netflix 出現現象級的劇集《養虎為患》,超過喬丹的《最後之舞》,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紀錄片。

在刷到新信息枯竭的手機屏幕上,還有一件大事,是下半年全民關注的焦點。

它就是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

隨著大選臨近,川普開始通過一串串聚眾集會提高支持率,國外版抖音 TikTok 也因此陷入風波,因為它對人們的影響無處不在,此刻甚至被淪為了一種政治工具。

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候選人拜登,也開始高頻次進入民眾視野,雖然在第一場總統候選人的辯論賽中,他和川普的對決,看起來就像在舉辦「老年人說唱大賽」。

辯論結束後,又一個重磅消息來了:川普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

電影中記者聽到這件事時感慨道:

天吶,誰能想到這事會發生?噢不,是誰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這件事沒為川普博得任何同情。11 月 7 日,他依然在美國大選落敗,拜登最終成為了新一屆美國總統。

至此,2020 年也即將收尾。

12 月,新冠病毒的疫苗終於開始有了新的突破。

它們將在馬上到來的 2021 年,帶來久違的福音。

用電影樂觀告別 2020,進入 2021

《黑鏡》團隊,用一部半偽的紀錄片,凝視了這奄奄一息的一年。

整部電影沒有什麼結構巧思、邏輯精密、意外反轉的部分,用過去《黑鏡》的水平來看待這部電影,它實在算不上多厲害,只有一些蜻蜓點水的諷刺和戲謔;用紀錄片的眼光審視它,它也沒有什麼完整的流線,更別談深刻的精神思考和人性洞察。

它只是用一種輕鬆幽默的風格,和一些英式毒舌的採訪,就這樣記錄了一年,結束了整部影片。

這一年的苦難太多了,或許,《2020 去死》這樣的電影出現的意義,就在於為人們提供一些微薄的力量。

它也被稱為是一部「宣洩式的喜劇」,人們在通過它回望過去時,在各種滑稽和吐槽面前笑出來,影片結束後的感嘆,或許也能輕鬆一些:

2020 年,終於這樣過去了啊。

▲圖片來自:Netflix

雖然這一年受疫情影響,前半年時間的院線電影寥寥無幾,整年全球票房銳減 2046 億元,國內院線上映電影僅 299 部,同比下降 40%,觀影人數僅 4.8 億人,同比下降 70%。

但是,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仍有很多影視作品,像《2020 去死》一樣,為了抵抗疫情帶給人們的低迷情緒,不斷嘗試著提供積極的精神支撐。

▲圖片來自:Netflix

4 月份,全球疫情累計超 100 萬例,幾乎全世界的電影院都關門停止營業,義大利也不外如此。

但是,Alice nella Città 電影節發起了一個活動,在羅馬把經典電影投影在建築物外牆,隔離居家的人們趴在窗外就能看電影,從而得到一些關懷與撫慰。

▲ 圖片來自公眾號「鐵鍬有話說」

活動參與者 Mario Cirillo 說道:

我覺得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空虛,來自電影和其他藝術中的美就好比是食物,這聽起來很瑣碎,但這都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於是,《天堂電影院》《跳出我天地》《甜蜜的生活》《死亡詩社》《柏林蒼穹下》等電影每晚 10 點輪番上演,有網友還拍到,當電影裡的男女主角浪漫攜手時,房間裡有一對夫婦也在相擁起舞。

慢慢的,這項活動開始傳播至海外,菲律賓、巴西、越南、英國、法國、瑞士的人們都陸續參與了這項活動,他們不僅放電影,還一起唱歌、讀詩……

直到今年院線第一部電影全國公映,已經是 7 月 20 日了,那部《第一次的離別》,更像是一次久別的重逢。

▲《第一次的離別》電影截圖

很快,8 月 25 日,新版《小婦人》來了。宣傳團隊希望這部電影傳遞出來的「溫情和希望」,可以帶來些許暖心的療愈。

▲《小婦人》電影截圖

經典之作《菊次郎的夏天》重映,讓人們再次回到那個炎熱、童真而甜美的暑假;

宮崎駿的《崖上的波妞》今天重映,人們透過 17 萬張的純手繪創作,可以再次看到波妞在海浪上快樂而縱情地奔跑。

▲《菊次郎的夏天》電影截圖

越到年底,電影開始越來越「療愈風」。

聖誕才上映的皮克斯動畫《心靈奇旅》,被譽為「最能治癒 2020 的一部影片」,它說了一個簡單而美好的道理:

我們不是平庸的在活著,我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有了意義,而那意義就是,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心靈奇旅》電影截圖

年底最受期待的一部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預售票房就超 2 億,創下了影院復工後預售票房最高的記錄。

導演想用兩個抗癌家庭的兩組生活軌跡,在 2020 年的最後一天,講一講人們的絕望與感動、恐懼和欣然,然後,重新開始 2021。

▲《送你一朵小紅花》電影截圖

2020 馬上就要過去了,但大概沒有誰在親身經歷這一切後,依然能夠雲淡風輕。

12 月 30 日,朋友圈很多人還在轉發著李文亮醫生去年發布的微博。

2019 年這一天,他第一時間警示了人們病毒的存在,卻被公安機關「訓誡」。2 月 7 日,李文亮醫生患新冠病毒肺炎逝世。

▲ 李文亮醫生微博及評論

作家巫昂在回顧武漢疫情期間的文章中說道:

我現在聽到東西湖區或者青山區這樣的字眼,尚且眼淚瞬間瀰漫了整個眼眶,像是一種動物性的、本能的反應。

我們無法忘記苦難,但也得樂觀面對苦難。

在每一場電影製造的夢裡,哪怕有一刻受到了鼓舞,或許我們就能在新的一年,持著這一點小小的火種,堅強而從容地走得更遠。

▲《喬喬的異想世界》電影截圖

相關焦點

  • 現實版《黑鏡》,把魔幻的2020拍成電影
    網飛最近上線的惡搞喜劇《2020年去死》,就向全世界觀眾發出了玩世不恭的吶喊,把過去一年拍成了電影。《2020年去死》由擅長將喜劇元素與諷刺現實相融合的編劇查理·布魯克(神劇《黑鏡》的主創)親自操刀打造。在短短70多分鐘的時間裡,影片以2020年1~12月的時間線為依據,將2020全年的重大事件以新聞畫面的方式進行呈現。
  • 影評|就算是《黑鏡》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2020
    2020,我們在現實裡體驗了一把《黑鏡》。 2020年底Netflix上線了一部《黑鏡》團隊創作的「偽紀錄片」《2020去死》(Death to 2020);
  • 《黑鏡》背後的故事,首度公開|劇本|瓊斯|神秘博士|電影_網易訂閱
    ◎ 從概念到銀幕,《黑鏡》高分前四季與特別篇的「世界觀」想像之道  烏合之眾、娛樂至死、全景監獄、算法困境、過度傳播……被譽為「zui貼近當下現實的科幻劇」「令人脊背發涼的神劇  《黑鏡》主創團隊如何構建劇中的科技、社會、政治、心理維度,構思刺痛觀眾的思想實驗,從無到有地打造出一個基於現實的幻想世界?  那些反轉不斷、逐步擊潰觀眾心理防線的故事,又從哪些經典之作中吸收了靈感?
  • 《黑鏡》主創把2020拍成偽紀錄片
    《黑鏡》主創把2020拍成偽紀錄片  >責任編輯:科幻世界雜誌社更新時間:2020-12-01 17:14:00
  • 新年看新片!1月院線極客片單等你來選
    《班傑明·巴頓奇事》中「越活越年輕」的班傑明與戴茜一生相愛,在人生盡頭,已經活成嬰兒狀態的班傑明死在衰老的戴茜懷中。 除了上面的片單,我們看到反映去年年初「武漢新冠肺炎疫情保衛戰」的紀錄片《武漢日夜》將在1月22日公映,成為諸多新片中的一抹亮色。
  • 百年一遇的2020災難年!《黑鏡》製片人將出品一部「紀錄片」!
    2020年是人類百年來的一個災難年,自年初至年尾各種自然災害以及戰亂不斷,因為引發了許多思考。同樣的,《黑鏡》系列也是重點刻畫了人類按照如今的線路走下去後,在未來將面臨的種種道德倫理以及生存問題,因而《黑鏡》的編劇查理·布洛克將2020年的故事拍攝成了一部具有「魔幻現實」的「偽紀錄片」。
  • 《黑鏡》:聖朱尼佩羅-天堂真的存在
    《黑鏡》系列又來了,這次是第三季中的「聖朱尼佩羅」,這個名字又譯為「地球的另一端」,大意也指難以觸碰到的地方,神秘裡存著緊張、溫暖、遺憾。而《黑鏡》的「聖朱尼佩羅」是在荒誕的黑色諷刺劇中尋找一處溫暖,在心底放置一處美好。溫暖治癒系《黑鏡》襲來,將科技的美好來實現人們心中的期願。
  • 《黑鏡》Black Mirror(英)
    主演:海莉·阿特維爾 多姆納爾·格利森 播出:BBC 進度:第二季  去年冬天,一部名為《黑鏡》的三集迷你劇自英倫大地火速席捲全球,憑藉著對於現代科技、公眾媒體和政治體制的諷刺和隱喻,以極端的黑色幽默及前衛的現代題材贏得了口碑上的一片叫好聲,甚至超越了人氣極旺的《神探夏洛克》與《唐頓莊園》等熱門英劇,被無數文藝青年奉為心目中的「神劇」。
  • 5月最強劇來了!黑鏡+西部世界導演出手,堪比《釜山行》火車激戰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5月最強劇,終於來了。5月17日,美劇版《雪國列車》,TNT平臺出品,同時在流媒體巨頭Netflix開播,火速登上海外各大影劇評網站的首頁。這個關注度,就不是一般的劇可以比。為什麼說它最強,光是看看主創的名字,就根本無法拒絕。
  • 《黑鏡》一千五百萬砸出的豔星(豆瓣9.3高分的英劇)
    嘿,你來了!娛樂至上!請思考,你是因什麼而點擊這篇文章?是看到標題的「豔星」二字?還是看到了題圖女神照?還是你僅僅只因是《黑鏡》忠實粉絲而好奇點擊文章?噓!你的答案留給你自己!正如這部英國迷你電視劇《黑鏡》一樣,從第一季到現在,他那些令人驚嘆的神轉折所揭示的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同樣只有真正反思過自己動機的人,才能看懂。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黑鏡系列中最具諷刺引人深思的一集《一千五百萬》。
  • 漫威新劇首次曝光,洛基強勢回歸,主創同時打造新星球大戰
    Deadline是這樣報導的:該劇主創Michael Waldron與迪士尼籤了一份十分罕見的整體合約,願意在未來合作多個大項目,其中包括"預計會讓他回歸《洛基》第二季擔任某種職位",即新季已在開發籌劃中。《洛基》第一季定檔5月開播,將於上線流媒體Disney+。網友對此表示十分期待:期待製作精良的電視劇,太想看到洛基了!
  • 《黑鏡》中,有哪些黑科技已經變成現實
    >《黑鏡》之所以能讓人感到恐懼,不是因為誇張,而是因為它太真實了,這些黑科技產品正在研發中,「科技失控」的局面似乎就在不遠的未來了。第六集把背景設在蜜蜂行將滅絕的未來,人類造出機械蜜蜂取代真正的蜜蜂來維持地球生態。這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人造蜜蜂在現實中已經被製造出來了!哈佛大學現在有60隻人造蜜蜂,研製的目的正如《黑鏡》中的設定一樣——防止物種大規模滅絕。這也預示著蜜蜂這個物種的生存狀況有些危險。但是如果你看過《黑鏡》這一集,你就知道這些蜜蜂是有多麼可怕了。
  • 「英劇」變「美劇」 《黑鏡》第四季遭到網友群嘲
    原標題:英劇變美劇 《黑鏡》不再驚豔   第二集:別惹單身媽媽   在《黑鏡》第四季開播前,《天使方舟》是最惹人矚目的一集,因為該集特邀了好萊塢女神朱迪·福斯特執導。然而,這一集播出之後,卻被評為「最不像《黑鏡》的一集」。   該集講述的是一位單身母親愛女心切,加入「天使方舟」計劃後利用設備監視孩子的生活軌跡。
  • 三月新片也太強大了吧
    想去電影院。這是大多數影迷越來越大的心聲。由於疫情,國內二月份院線新片全軍覆沒。三月也近乎「泡湯」。——一點點重開的消息也被討伐聲淹沒。當然了。影迷想去電影院,真的只想「看電影」麼?我們渴望的,是一切回歸正常的生活:電影爆米花,啤酒小龍蝦,看爽聊嗨了,一起通宵直落……好在。沒有電影院,影迷與電影的關係不會斷裂。
  • 你的社會等級由他人評分決定,《黑鏡》設定是否會變成現實?
    新近出版的《黑鏡:創作內幕》一書,藉由《黑鏡》主創與演員的對談,揭示了《黑鏡》系列暗黑世界觀的由來。以下內容節選自《黑鏡:創作內幕》,較原文有刪節修改,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原作者丨[英]查利·布魯克 / 安娜貝爾·瓊斯摘編丨肖舒妍《黑鏡:創作內幕》作者: [英] 查利·布魯克 / 安娜貝爾·瓊斯譯者: 江山 / 尤林版本: 後浪丨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0年10月對談嘉賓:布賴斯·達拉斯·霍華德,演員查利·布魯克,行政製片人、原創故事編劇
  • 陰陽師:黑鏡真的無敵麼?學了新打法就能吊著打!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聯盟君,在陰陽師鬥技當中有這樣一群非常強力的玩家,他們擁有鎮墓獸的黑鏡,無論從任何翻盤上都可以進行針對,如果我方帶日和坊的話,他們就會帶御怨般若來封住我方的被動,那麼為了應對萬全的黑鏡,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今天聯盟君就來給大家推薦一些應對黑鏡的式神吧。
  • 40多部新片扎堆12月影市
    原標題:40多部新片扎堆12月影市 春節檔影片《緊急救援》宣布提檔至12月18日上映後,成為第一部從大年初一「落跑」的影片。調檔至十二月上映,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有著類似想法的片方也紛紛把目光鎖定12月。於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了——與11月的平淡不同,12月的影市,熱鬧非凡,新片扎堆。
  • 2020下半年必追歐美劇推薦!網飛版《陰屍路》、《極地暗殺》開播
    其實2020年下半年有許多高質感的歐美劇,從懸疑、驚悚、感情類別包羅萬象,都很值得一看喔!被稱為「NETFLIX版陰屍路」的《新死亡片場》是《黑鏡》主創的最新作品,而同樣是NETFLIX懸疑恐怖片《暗》的最終季也開播了! 另外可以關注的是山下智久首次主演的美劇《極地暗殺》以及等好久的「暗黑英雄片」《雨傘學院》第二季也將開播。
  • 佐藤健新片入圍洛迦諾 「蛇頸龍之日」瑞士徵戰
    佐藤健新片入圍洛迦諾 「蛇頸龍之日」瑞士徵戰 時間:2013.05.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 你的社會等級由他人評分決定,《黑鏡》的設定是否會變成現實?
    新近出版的《黑鏡:創作內幕》一書,藉由《黑鏡》主創與演員的對談,揭示了《黑鏡》系列暗黑世界觀的由來。《黑鏡:創作內幕》作者: [英] 查利·布魯克 / 安娜貝爾·瓊斯譯者: 江山 / 尤林 版本: 後浪丨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0年10月以下內容節選自《黑鏡:創作內幕》,較原文有刪節修改,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