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版《黑鏡》,把魔幻的2020拍成電影
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諾斯在光影裡尋找每個人的精神角落2020年或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魔幻」的一年:新冠疫情、奧運延期、英國脫歐、平權運動等問題不斷,全世界人民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儘管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是堅強地挺過了這一年。如果把2020年拍成電影,那麼註定是一部魔幻災難狗血爛片,也許劇本都沒人敢想出來。
-
百年一遇的2020災難年!《黑鏡》製片人將出品一部「紀錄片」!
2020年是人類百年來的一個災難年,自年初至年尾各種自然災害以及戰亂不斷,因為引發了許多思考。同樣的,《黑鏡》系列也是重點刻畫了人類按照如今的線路走下去後,在未來將面臨的種種道德倫理以及生存問題,因而《黑鏡》的編劇查理·布洛克將2020年的故事拍攝成了一部具有「魔幻現實」的「偽紀錄片」。
-
《黑鏡》主創新片來了:2020 去死吧!
2020 年,可能是《黑鏡》也編不出的荒謬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事 ——新冠疫情、澳洲火災、印尼洪水、非洲蝗災、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種族抗議、高考延期、科比逝世……於是,《黑鏡》團隊乾脆把 2020 年做成了一部紀錄片:《2020 去死》。但實際上,這是一部「半偽紀錄片」。
-
影評|就算是《黑鏡》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2020
2020,我們在現實裡體驗了一把《黑鏡》。 這不是終極版《黑鏡》,而是剛剛發生的現實。 雖然沒經歷「佔領國會山」事件,但面對越來越荒謬的現實社會,真正的《黑鏡》創作團隊早受不了了,他們只想幹一件事 ——吐槽。
-
中國版「黑鏡」,腦洞和尺度有多大?
↑↑↑上周《黑鏡》第四季回歸了,六集全部汁源網上已經可以找到了。第一集《聯邦星艦卡裡斯特號》劇照你以為蟬主又要說《黑鏡》嗎?錯!這一次說的是跟我們有關的中國版《黑鏡》——《我叫黃國盛》豆瓣評分8.2在去年聖誕節之後剛上映的,也是剛出了幾集。
-
《黑鏡》中,有哪些黑科技已經變成現實
>《黑鏡》之所以能讓人感到恐懼,不是因為誇張,而是因為它太真實了,這些黑科技產品正在研發中,「科技失控」的局面似乎就在不遠的未來了。哈佛大學現在有60隻人造蜜蜂,研製的目的正如《黑鏡》中的設定一樣——防止物種大規模滅絕。這也預示著蜜蜂這個物種的生存狀況有些危險。但是如果你看過《黑鏡》這一集,你就知道這些蜜蜂是有多麼可怕了。
-
2020年的神奇紀錄片在哪裡?
也正是因此,《武漢日記2020》的影響力並非在這一系列短視頻作品拍攝完成之後才顯現出來,而是隨著邊拍、邊傳、邊播持續進行擴散。即從普通人的生活視角出發,「群體的人」成為了紀錄片的核心表現對象。這樣的作品不少,但其中最為「神奇」的,當屬2020年央視網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bilibili共同出品的《人生第一次》。
-
致力於空間應用數位化 黑鏡科技發布「X-SPACE」產品計劃
人民網訊 室內籃球場躍起巨大的鯨魚,白色的浪花隨之拍在地板上四散開來;展覽館內所有畫作都在立體空間裡流動著,《清明上河圖》裡的人物正與你擦肩而過。這些只出現在科幻片裡的場景,被黑鏡科技宣布有實現的可能。
-
紀錄片中「擺拍」不等於造假?BBC紀錄片也擺拍
其實,紀錄片通過重構現實或者「擺拍」的方式還原真實世界並無不妥,只要這種方式表達的是有真憑實據的事實。當然,擺拍有沒有破綻那就是技術問題了。 紀錄片中的「擺拍」和造假並不能畫等號 紀錄片「擺拍」的歷史和紀錄片本身的歷史一樣長,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就是「擺拍」攝製的;許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國外紀錄片,包括BBC的《美麗中國》和雅克·貝漢的《遷徙的鳥》都不乏「擺拍」的成分。
-
2020觀眾最喜歡這些紀錄片
上期活動「2020你最pick的紀錄片徵集」 今年過的如何? 內循環的2020年是否有最愛的一部紀錄片?>crush 22 大學生(未來的研究生)2020我的最佳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壹渡 19歲 正在學紀錄片 從好奇到入迷的大學生 最愛的是近期在看的《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楊帆讓我看到了年輕人的多種可能 也讓我幻想著未來的自己會拍出怎樣的作品
-
中國的魔幻景觀,真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2021年,史裡芬要拍的還是魔幻景觀最多的地方,排名第一的還是河北。保定的白溝箱包城、天津的中華石園、貴州萬峰湖的吉隆堡,等等,都在他的拍攝清單上。自稱「魔幻B級旅行家」的史裡芬有近一個月沒更新微博了,但他一直沒閒著。他在疫情期間拍《魔幻百寶箱》,在初步恢復旅遊的5月便開始行攝,並積攢了更多、更魔幻的素材。以下為史裡芬的口述。
-
《黑鏡》背後的故事,首度公開|劇本|瓊斯|神秘博士|電影_網易訂閱
」「科技時代的人性清醒劑」,《黑鏡》的「編劇腦洞」從何而來,靈感如何孕育? ◎ 《黑鏡》世界視覺寶典,定義「神劇」級別的「科幻質感」 本手中收錄了數百張高清全彩劇照、片場照、服化道設定圖、科幻道具開發過程圖,全面展示《黑鏡》「近未來社會」的視覺圖景。數十位美術指導、藝術總監、CG藝術家、道具藝術家、插畫家、服裝師、化妝師在訪談中分享了他們的工作方法、設計理念、開發過程與實操細節。
-
《黑鏡》:聖朱尼佩羅-天堂真的存在
《黑鏡》系列又來了,這次是第三季中的「聖朱尼佩羅」,這個名字又譯為「地球的另一端」,大意也指難以觸碰到的地方,神秘裡存著緊張、溫暖、遺憾。而《黑鏡》的「聖朱尼佩羅」是在荒誕的黑色諷刺劇中尋找一處溫暖,在心底放置一處美好。溫暖治癒系《黑鏡》襲來,將科技的美好來實現人們心中的期願。
-
《黑鏡》Black Mirror(英)
主演:海莉·阿特維爾 多姆納爾·格利森 播出:BBC 進度:第二季 去年冬天,一部名為《黑鏡》的三集迷你劇自英倫大地火速席捲全球,憑藉著對於現代科技、公眾媒體和政治體制的諷刺和隱喻,以極端的黑色幽默及前衛的現代題材贏得了口碑上的一片叫好聲,甚至超越了人氣極旺的《神探夏洛克》與《唐頓莊園》等熱門英劇,被無數文藝青年奉為心目中的「神劇」。
-
一口氣看完了《黑鏡》第三季?這12本書可以幫你熬到下一季
如果你覺得不過癮,對反烏託邦的故事還沒看夠,《GQ》雜誌美國版最近就列出了一個書單,推薦了幾本與《黑鏡》類似的小說,或許能讓你支撐到下一季。《黑鏡》第三季劇照。《黑鏡》的第三季有粉絲期待的一切:道德動機可疑的黑客、失控的科技和跌宕起伏的情節。
-
用影像記錄我們的時代——2020華語紀錄片年度觀察
不過,今天情報君想要和大家聊一聊的,是這個市場上相對而言容易被冷落和忽視的一個小眾類型——紀錄片。眾所周知,紀錄片最重要的是「真實」。某種程度上,紀錄片更像是我們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當我們望向它時,它儘可能地給我們呈現出現實本來的樣子,記錄我們所處的時代,同時也對當下的生活產生著某種關照。尤其是在這個魔幻的2020年,世界正在以一種人類意想不到的方式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
Black Mirror 黑鏡——反烏託邦的劇
(所以我的心理還是很強大的)它就是——Black Mirror 黑鏡該劇已上映2季+1部聖誕特輯。豆瓣評分均在在9.1以上。且都呈現為難得的「F」型。經常看劇的朋友都知道。英劇與美劇最大的差別在於——它獨特前衛,一針見血。而《黑鏡》,更是英劇中的王者。它既讓人深思又不失娛樂性。不誇張的說,從2011年播出開始。每個科技愛好者都在期待它的更新。
-
「英劇」變「美劇」 《黑鏡》第四季遭到網友群嘲
原標題:英劇變美劇 《黑鏡》不再驚豔 第二集:別惹單身媽媽 在《黑鏡》第四季開播前,《天使方舟》是最惹人矚目的一集,因為該集特邀了好萊塢女神朱迪·福斯特執導。然而,這一集播出之後,卻被評為「最不像《黑鏡》的一集」。 該集講述的是一位單身母親愛女心切,加入「天使方舟」計劃後利用設備監視孩子的生活軌跡。
-
《地球脈動》拍到第二部,BBC如何像拍大片一樣拍紀錄片?
在潮水般的好評中,有不少都注意到了《地球脈動》第二季不同尋常的震撼感——在場面上,BBC 把這部自然紀錄片拍出了好萊塢大片的風格.讓人身臨其境的音效、精緻到隨手暫停截圖就能拿來當屏幕壁紙的畫面,讓這部關於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生存狀況的紀錄片的每一集都像是一場大片。Vox 網站就評論說,《地球脈動》第二季是史上最具有好萊塢大片即視感的野生動物紀錄片系列。
-
朋友圈|重慶現魔幻體育場 網友:不愧是4D魔幻城市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趙映驥近日,名為#重慶現魔幻體育場#的話題火了,這個話題引發了1406.8萬的閱讀和2544次討論留言。▲網友熱議重慶現魔幻體育場,網絡截圖為什麼這個話題這麼火?「重慶魔幻體育場」引發熱議10月27日,中新社視頻產品官方微博「中新視頻」發布了一條名為《重慶現魔幻體育場 上下四層功能立體分布》的視頻,視頻拍攝了一個有著四層體育設施的體育場,其中第一層為桌球場,第二層為足球場,第三層為籃球場,第四層為塑膠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