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空間應用數位化 黑鏡科技發布「X-SPACE」產品計劃

2020-11-26 甘肅飛天新聞網


人民網訊 室內籃球場躍起巨大的鯨魚,白色的浪花隨之拍在地板上四散開來;展覽館內所有畫作都在立體空間裡流動著,《清明上河圖》裡的人物正與你擦肩而過。這些只出現在科幻片裡的場景,被黑鏡科技宣布有實現的可能。

據黑鏡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王璽銘介紹,黑鏡科技致力於打造基於數字裝修、視頻、內容、空間交互和智能終端的空間物聯生態系統,而近日發布的「X-SPACE」計劃,則是公司經多年沉澱,開發出的創新型產品體系。



黑鏡科技「X-SPACE」發布現場。




黑鏡科技「X-SPACE」發布現場布置。

據悉,「X-SPACE」著眼於人類既成空間,通過顯示技術對空間進行布控,利用數字影像與之疊加形成虛擬與現實的結合,並經過體感互動的加入,營造一個超現實的感官空間,然後通過網絡互聯互通。

「X-SPACE」的核心技術總稱為新媒體互動技術,是一個基於數字圖像處理、經過全新顯示技術呈現並融入體感互動的綜合性系統技術。在這樣的技術支撐下,通過空間的數位化,將原本平常的空間變成夢幻的顯影世界。

而黑鏡科技的規劃,不止於此。

在王璽銘看來,對空間應用數位化的開發,將有可能成為繼手機之後的數位化應用第三極,在更廣闊的層面上使空間本身與用戶產生交互。



黑鏡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王璽銘表述公司願景。

他舉例說,空間物聯繫統的展現場景可適用於大型公共場所、餐飲、酒吧、宴會廳、專賣店、美容院、地鐵站、展覽館等多類業態。當各個業態和感官物聯網系統相結合,就會產生空間的三部曲:沉浸式數位化裝修的空間感官升級,共享的空間傳媒載體,空間社交平臺。這三部曲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居住工作環境、公共空間到人際交往,都會給予使用者一種超現實的感官體驗。

黑鏡科技希望能扮演「APP Store」的角色,通過技術平臺,為內容傳播提供載體。

「空間實際上是個埠,技術作為呈現手段,在我們看來沒有黑科技之說,內容的呈現,才更需要想像力。」王璽銘期待「X-SPACE」可以藉助黑鏡科技的加持,為空間應用的數位化搭好平臺與介質,使得空間之內物聯互通成為可能。

相關焦點

  • 數字空間全息秀與空間物聯計劃是什麼關係,大咖告訴你
    6月24日,在杭州北部軟體園的一場發布會上,上演了一場如夢似幻的數字空間全息秀。隨後,發布會主辦方黑鏡科技宣布推出跨時代願景產品計劃:<X-SPACE>。發布會上,創始人闡述了該產品計劃的概念與技術,為我們揭開了<X-SPACE>的神秘面紗。
  • 9am x 微軟|辦公空間新物種「數位化工位」正式發布
    2021年1月8日,在北京Microsoft微軟技術中心舉辦的"新·辦公 新·物種"- "數位化工位" 產品升級發布會上,9am聯合微軟面向行業發布了數位化辦公時代下的新物種——「數位化工位」, 微軟技術中心總經理Jason Lou、微軟物聯網事業部大中華區業務總監 Crystal Yin、 9am智能辦公的創始團隊與多家媒體共同見證了本次發布活動。
  • 江蘇天匯空間信息研究院發布三大產品
    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3人,國際宇航院院士3人,萬人計劃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國務院特貼專家2人,博士佔比超70%。作為本屆大會的協辦單位,江蘇天匯空間信息研究院發布了天匯搜、天匯地球和天匯應用三項產品。
  • 《黑鏡》第四季:人類已經準備好迎接技術奇點了嗎?
    《黑鏡》以虛擬影像的方式想像了未來科技世界中人類如何自處的問題。本文作者Miranda Katz在「Does This Black Mirror Fan Theory Mean We're Finally Ready For the Singularity?」一文中討論了《黑鏡》之於科技的發展預言。 當《黑鏡》在2011年首次播出時,它與《陰陽魔界》的對比是不可避免的。
  • 亞信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咪咕、數字孿生體聯盟聯合發布《中國5G城市...
    (簡稱「聯盟」)聯合發布了亞信科技5G城市數字孿生產品,同時發布《中國5G城市數字孿生白皮書》,旨在分享數字孿生體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實踐,呼籲各企業之間加強生態合作,強化產業協同,推動數字孿生體標準化。
  • 產業數位化臨界點,騰訊、美團、京東的「B計劃」是什麼
    這樣的背景下,如京東、騰訊、美團等以C端「發家」的一線網際網路企業們,各自應對的「B計劃」又是什麼?京東數字科技的「產業x科技」對產業數位化這個物種的闡述,體現了各個企業家的「概念力」。京東數字科技這次開啟的五大產業數位化場景,實際上就是「產業+科技」的一次迭代升級——產業 x 科技。陳生強認為,數字科技是實現數字經濟的手段,本身也是一個新的行業形態。
  • 「一部手機遊湖北」平臺發布 中興通訊MR應用帶來數位化沉浸式體驗
    1月12日,「一部手機遊湖北」全域智慧文旅綜合服務平臺在武漢正式發布上線,該平臺是湖北文旅產業擁抱數字經濟、加快數位化轉型、構建發展新生態的重要項目,並已納入湖北省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和湖北省疫後十大工程新基建項目。
  • 福州數位化研發平臺怎麼樣
    福州數位化研發平臺怎麼樣,雲企管智能軟體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簡稱「雲企管」,註冊資金5000萬元,落座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火炬高新技術創業園1號樓,公司是以系統軟體開發和推廣為主營業務的高新科技企業,公司自行研發的產品「雲企管智能企業管理平臺」己上線,該平臺致力於解決中小微、初創期、合夥制企業信息不透明、管理方式落後、管理成本高等問題
  • 11種想攻破你大腦的黑科技,我們離《黑鏡》又近了一步 | 圖說
    也許在未來,《黑鏡》的預言將會應驗。你能想像某一天,人腦可以和電腦結合,或者人可以自動翻閱或刪除自記憶嗎?大腦在科技領域中常常顯得十分神秘。美國科技網站TechCrunch總結了11個將改善人類腦部狀況的技術,為我們揭開頭腦科技的神秘面紗。1.
  • space X首個民用宇宙飛行計劃公布,股價上漲
    由馬斯克領導的太空船企業美國space X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進行首次只有民間船員的宇宙飛行,包括科技企業家賈裡德·艾薩克曼在內的4人將參加此次任務。space X和艾薩克曼在1日發表的資料中表示,計劃在10 - 12月實施。他是從事支付服務的shift 4payments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對於命名為「靈感4」的使命,他表示是為了向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募集支援。
  • 《X戰警》呈現的腦電波威力,現實中真的存在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機以動力突破開啟了大機器生產時代;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代替蒸汽能源,帶動了電動設備、交通工具、通訊、電器等革新;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術、新材料、空間技術等的廣泛應用,成果之一就是成就了如今的網際網路經濟。
  • 中國計劃在2030年建設太陽能空間發電站
    可以說,無線輸電技術決定了未來應用空間太陽能清潔電力的發展。」在接受 DeepTech 採訪時,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王立研究員如此介紹。 目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在推進太陽能空間電站項目的研究,王立研究員正是該項目負責人之一。
  • 《黑鏡》中,有哪些黑科技已經變成現實
    >《黑鏡》之所以能讓人感到恐懼,不是因為誇張,而是因為它太真實了,這些黑科技產品正在研發中,「科技失控」的局面似乎就在不遠的未來了。哈佛大學現在有60隻人造蜜蜂,研製的目的正如《黑鏡》中的設定一樣——防止物種大規模滅絕。這也預示著蜜蜂這個物種的生存狀況有些危險。但是如果你看過《黑鏡》這一集,你就知道這些蜜蜂是有多麼可怕了。
  • 成都米樂高圖像科技 全息技術實現空間物聯
    現在有一項技術叫做全息技術,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技術,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有了應用,但2013成都米樂高圖像科技創始人李勇峰先生及其團隊將3D全息技術應用到婚禮上,改變了傳統婚禮,在其不斷地努力下,創造了幾百場全息婚禮,用科技帶給了他們真正的屬於自己的一場婚禮。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因此,NASA早在2014年就授予space X和波音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對兩家私營公司給予厚望,在此之前,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2019年進行了首次試驗飛行,但是任務失敗,飛船未能飛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計劃名稱為demo 2,在此前2019年demo 1發射計劃中,space x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能力,並且在今年1月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因此,NASA早在2014年就授予space X和波音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對兩家私營公司寄予厚望,在此之前,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2019年進行了首次試驗飛行,但是任務失敗,飛船未能飛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計劃名稱為demo 2,在此前2019年demo 1發射計劃中,space x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能力,並且在今年1月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
  • 國標《建築及居住區數位化技術應用基礎數據元》正式發布
    中國網海峽7月13日訊(胡光華) 近日,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0年第14號)文件,由智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編的國家標準《建築及居住區數位化技術應用基礎數據元》(以下簡稱《基礎數據元》國標)(GB/T 38840-2020)獲批正式發布,該標準由全國智能建築及居住區數位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國4.0:共享數位化的紅利》報告
    科技戰略 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發布《壟斷神話:大型科技企業是否在創造「殺戮帶」》報告 據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ITIF)官網11月9日消息,ITIF發布《壟斷神話:大型科技企業是否在創造
  • 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指數:推動認知、組織與產品的全面數位化轉型
    對新事物的認知是創新的基礎,這部分通過抓取銀行年報中的關鍵詞「網際網路、數字、大數據、智能」等進行構建;第二部分是數位化組織,關注銀行是否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數位化轉型,是否具備金融與科技複合型管理人才,以及是否與金融科技企業進行合作;最後一部分是數位化產品,包括手機APP以及微信銀行等新渠道產品、網際網路理財、網際網路信貸以及電子商務這些線上的金融產品
  • 數位化X射線平板探測器行業應用及市場規模分析(附報告目錄)
    目前,直接轉換方式常用的光導半導體材料包括非晶硒(a-Se)、碲化鎘(CdTe)、碲鋅鎘(CdZnTe或CZT)等,已經較為成熟的產品主要包括非晶硒平板探測器和碲化鎘/碲鋅鎘線陣探測器。  間接轉換是相對於直接轉換而言,X射線投射到探測器上先照射到閃爍體,閃爍體吸收X射線後以可見光的形式將能量釋放出來,經過空間光路傳遞,由光電二極體採集並轉換為電信號。